查看原文
其他

《黄帝内经》问世的时候,人们才减寿得厉害?这次干脆讲个明白

炁子 炁子 2023-11-22

你的世界,就是你思维的物质化。你怎么思维,“变现”出的世界,就是什么样。——炁子

 

看不到、看不全炁(音qi)子的原创文章?常见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如果已经关注了微信公众号“炁子”,可能没有加星标。一个,是从其他平台读到的,而各平台有自己的审核机制,未必每篇都放行。对此,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是关注微信公众号“炁子”、并“设为星标”。

 

如下是本篇的正文:

 

炁子上篇原创文章《上古时代的远祖,真像现代人鄙视的寿命低吗?》讲了中医对“健康”的认知:系统平衡,是人体自身系统、人与自然和社会构成的系统的平衡。

 

顺着写中西医之争的粗线条思路,这一篇要写西医对“健康”的认知。不过,上篇文章发表后,有君子“仙心观天下”留言质疑,《黄帝内经》说时人寿命“半百而衰”,就是在春秋西汉时代,人能活到50岁那么久?

 

显然,这位君子质疑的仍然是《黄帝内经》的可采信度。这种质疑,也代表了一批沉默的读者的想法,也代表着尚无缘炁子文章的更多君子的想法。

 

既然如此,要请各位期待读西医眼中的“健康”的读者君子见谅,这次就先随缘展开讲《黄帝内经》可否采信的问题。写公众号文章,不是写书或者做学术研究。在炁子看来,有点像茶馆里说相声,和现场观众有互动,接地气,可以随时“现挂”。

 

那么这里,请允许炁子对读者的反馈做一个回应,“现挂”一回。


 

1.聚焦“半百而衰”这一个点

 

上篇里已经提到,是否采信《黄帝内经》,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展开严谨的学术研究,可以是一篇大论文或学术专著。咱这个公号、这个时候,不宜做这么一件事。等以后有恰当的机缘,我们再去做。

 

如果我们集中到“半百而衰”这一个点,粗粗地可以说透。如果这一个点的信度确定了,至少有益于对《黄帝内经》整体的采信,对吧?

 

好了,那我们就讲“半百而衰”。就是说在春秋西汉时代,人的寿命能到50岁吗?

 

很多人提起古人,就下意识地觉得他们很不幸,寿命、见识、生活质量等等,啥都不如我们今人,总之是“愚昧”“落后”。

 

炁子曾经在过去写的一篇文章中,随缘提到过这么一个问题:过去的,就一定不如今天的吗?这个问题依然提给所有有缘读到炁子文章的君子。

 

厚古薄今不对,厚今薄古呢?

 

这里,我们就展开冰山一角,来探究一下古人的寿命,是不是像我们臆想的那么短。


 

2.现成的学术成果,为啥不直接采信?

 

公号不是做学术的地方,但公号“炁子”是小众的,不属靠煽动读者情绪、博取流量和收入的主流,而是旨在熏习睿智思维、提倡稳健人生。思维必须冷静、必须讲事实摆数据,所以,炁子就要在趣味性和翔实性之间,做好平衡。

 

这里,请允许炁子精简地摆出相关的事实、数据。

 

下面的九段文字,就是研究古人寿命的一些最广为人知的学术成果。信息密度高,不太有阅读的趣味,不想忍受的读者君子,鼓励一滑而过,必要时回头作为验证的索引就行。

 

1934年许仕廉著《人口论纲要》,是中国早期研究人口问题的代表作之一。许君留米后回国,后又在抗战前夕赴米定居。《人口论纲要》的结论,是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大部分时期,国人平均寿命为二三十岁。

 

从此,“中国人均历史寿命20-30岁”这个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国人。所以,才有君子对春秋西汉时代“半百而衰”感到惊讶,也才有炁子上一篇《上古时代的远祖,真像现代人鄙视的寿命低吗?》的标题。

 

1981年第3期《南京医学院学报》,发表了姚荷生《我国历史上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的统计分析》。该文对自秦汉至新中国成立前3088个著名知识分子的寿命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是平均寿命65.18岁。

 

1992年6月中研院经济研究所出版《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一书。作者刘翠溶根据50种族谱,在摒除1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后,测算的平均死亡年龄约52岁左右。

 

1996年第5期《生命与灾祸》杂志发表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该杂志由上海市民防科学研究所主办,1993年创刊。根据该文,我国历代人的平均寿命数据是:夏、商时期18岁,周、秦大约为20岁,汉代22岁,唐代27岁,宋代30岁,清代33岁,民国时期约为35岁。

 

一个甲子之后,林万孝的研究进一步强化了许仕廉的结论:“中国人均历史寿命20-30岁”。

 

2000年第1期《江苏社会科学》,发表了郑正、王兴平《古代中国人寿命与人均粮食占有量》。该文测算,西汉人均寿命超过70岁。

 

2010年南京师范大学的关珊珊,发表硕士学位论文《唐前期人口死亡年龄研究——以墓志资料为研究中心》。该文统计了皇室、官僚、僧道、宫女、平民各类群体,其中皇室的人均寿命是最短的,比平民低了将近10岁。官僚也只有60岁,比平民略高。最长是僧道,接近70岁。

 

2012年第12期《生物学通报》,发表孙晓燕《中晚清丹阳孙氏家族死亡年龄调研》。该文测算的孙氏家族,在摒除10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后,得到的结论是:男子平均死亡年龄是46.62,女子平均死亡年龄是49.84。

 

九个高密度信息段落,到此结束。我们可以喘口气了。

 

这些学术成果,研究的时空、客体、选取的属性、数据来源、测算方式各不相同,各有特色和学术价值。但是,我们难以采信其中的任何一种结论。

 

为什么呢?至少有这样的五个原因。

 

一个是,对于一个朝代的总人口来说,各项研究的样本量太小。

 

第二,大多数项目测算的,是平均寿命、平均死亡年龄。而当代使用的统计口径,都是“平均预期寿命”。关公无法战秦琼。

 

第三,在古代,生得多,死得多,早夭的人拉低了平均寿命。如果纳入统计的数据,包含了大量这种几乎零岁的人口,人均寿命低就顺理成章。

 

炁子故乡的习俗,庆生的第一个大日子,不是满月,而是百日。这个习俗也是历史上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一种文化延续。只有活过了一百天,才算成活。

 

一直到现代,还有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案例。比如,1960-80年代的罗马尼亚,为扩充人口鼓励生育,施行了著名的770法令,实际执行的结果,夭折的新生儿很多,所以新生儿到了满月,才颁发出生证明。

 

现代社会,提倡婚前检查,孕检筛查、试管儿基因检测技术越来越普及。这些措施,会让劣质胚胎被扼杀于母腹之中。如果让这些胚胎像以前一样,足月生下来,早夭的数量肯定会大幅上升,人均寿命也一样会被显著拉低。

 

第四,各种天灾人祸,如极端气候、自然灾害、战争等等,也是平均寿命大幅拉低的重要因素。

 

第五,以上学术项目各自的结论,人均寿命从18岁到70岁,跨度很大。

 

所以,我们难以采信其中的任何一种结论。

 

不过,其中的一种结论,“中国人均历史寿命20-30岁”,由于种种有趣的原因,已经深入人心。在公众的潜意识里,人均寿命20-30岁,就意味着人活到20-30岁,大概率就得死亡。

 

稍微推想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结论存在明显的问题。

 

如果,古人活到20-30岁就得死,也就是,人经历了出生、长大、结婚生子、子女长到十来岁,就没了。那传统文化讲究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还有可能吗?一代代人在心智刚刚成熟就死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还有可能吗?

 

既然最易于采信的学术成果,由于种种原因难以采信,那该怎么办呢?

 

可以从一些众所周知、可信度高的史实,来推断。


 

3.杜甫“人生七十古来稀”,绕晕了多少人

 

比如,唐朝诗人杜甫,留下的名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这句杜诗,让无数君子信实了古代人寿命短的认知。你看看,古诗里写得明明白白,白话文一样的好懂,唐人难活过70岁嘛!

 

然而,就有一位署名“任评”的君子,下功夫考证了杜甫时代的寿命问题。据该君对唐史的研究,发现《旧唐书》记载各种人物1820余人,代表性广泛,侠、仆、庸、艺文、匠农、商卒都有。其中,有寿命记载的510余人。

 

再做细致统计,得出的结论是:在唐朝,60%以上的人,自然寿命都达70岁,而且不乏80岁以上的高寿者,100岁以上的有3人。三位百岁老人中,有两个是绝对的平民。

 

那么,杜甫为何感叹“人生七十古来稀”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如何,与对《旧唐书》510余人寿命的统计分析结论相比,不那么重要。

 

如果说一定要深究一下的话,最合逻辑的推测,应该是杜甫的反讽。反讽是杜甫诗的重要属性,“人生七十古来稀”完全可能是反讽安史之乱的。

 

“人生七十古来稀”历史上太过有名,所以先拿来讲。其实,信史中反映古人寿命的,并不难找到。

 

比如,三国两晋时期,董卓母亲90岁被斩首;司马懿70岁发动高平陵政变,73岁亲自讨伐79岁的王凌;李密在《陈情表》里,说他祖母96岁。

 

再比如,唐宋明时期,《唐诗鉴赏辞典》,寿命可查的80位诗人,平均寿命60岁;《宋词鉴赏辞典》,寿命可查的有137位,平均寿命64岁,其中很多都活过了70岁;作者行业来源广泛的《千家诗》,作者68人,平均年龄为63.6岁。



4.古代中医师的寿命,在复制粘贴中走样

 

再来看,古代中医师的寿命。

 

中医师这个职业,恰好和我们在探讨的大主题中西医之争密切相关。这里就费些篇幅,把网上广为流传的一份60名中医生卒年份、寿命资料,拉个长长的单子呈出来。

 

不过,炁子本来以为这个单子的信息是可采信的,但按习惯做随机抽验时,第一个“王叔和”就发现错误,再找开头的“淳于意”也错了,“华佗”也错了,还有名字不一样,年龄不一样而生卒年份一样的,年份还有“1H4”的!

 

看看,以讹传讹是怎么来的?网上都是复制粘贴,如果不验证就无脑转……这还是挺中医的君子攻击对手的“大杀器”,如此错误百出,能不哑火吗?

 

下面这个单子,是炁子花时间逐一验证修订了的,无从证实的做了标注,可以无脑转。不过,从熏习炁子终极思维模式的目的出发,建议转存之前,也先随机抽验几个。

 

淳于意75岁(公元前215-前140年)

华佗63岁(145-208年)   

张仲景61-69岁(约150~154年-约215~219年)   

王叔和85岁(210-285年)   

皇甫谧67岁(215-282年)  

葛玄80岁(164-244年)   

葛洪80岁(283-363年)   

陶弘景80岁(456-536年)   

徐之才80岁(492-572年)   

巢元方80岁(550-630年)  

甄汉l02 岁(541-642年) *未经证实

孙思邈141岁(541-682年)   

崔知俤71岁(615-685年) *未经证实 

盂烍92岁(62l-713年) *未经证实  

鉴真75岁(688-763年)   

王冰94岁(710-804年)  

王怀隐72岁(925-997年) *未经证实 

钱乙81岁(1032-1113年) 

唐慎微80岁(1040-1120年) *未经证实 

朱肱75岁(1050-1125年)   

许叔微75岁(1079-l154年)   

陈自明80岁(1190-1270年)   

成无己93岁(1063-1156年)   

刘完素90岁(111-1200年)   

张从正72岁(1156-1228年)  

李东垣71岁(1180-1251年)   

罗天益70岁(1220-1290年)   

危亦林70岁(1277-1347年)   

朱丹溪77岁(1281-1358年)   

滑寿82岁(1304-1386年)   

戴思恭81岁(1324-1405年)   

虞抟79岁(1438-1517年)   

汪机76岁(1463-1539年)   

万密斋83岁(1499-1582年)   

薛己72岁(1487-1559年)   

李时珍75岁(1518-1593年)   

孙一奎97岁(1522-1619年)   

方有执70岁(1533-1593年) * 生于1523年,卒年不详

陈实功81岁(1555-1636年)   

缪希雍81岁(1546-1627年)   

张介宾77岁(1563-1640年)   

赵献可71岁(1573-1644年)   

吴又可70岁(1582-1652年)   

喻嘉言79岁(1585-1664年)   

张路玉84岁(1617-1701年)     

程国彭73岁(1662-1735年)   

蒋示吉89岁(1624-1713年)   

柯韵伯73岁(1662-1735年)   

叶天士79岁(1666-1745年)   

薛生白69岁(1681-1750年)   

何梦瑶71岁(1693-1764年) 

徐大椿78岁(1693-1771年)   

赵学敏86岁(1719-1805年)   

吴鞠通78岁(1758-1836年)   

陈修园70岁(1753-1823年)   

费伯雄79岁(1800-1879年)   

陆九芝72岁(1815-1887年)   

马培之83岁(1820-1903年)   

陈莲舫77岁(1837-1914年)   

张锡纯73岁(1860-1933年)

 

从这个清单可以清晰地看到,历朝历代的中医师,平均寿命在80多岁

 

到这里,也许有君子一样会犯嘀咕:能在史料上留痕的君子,可以代表那个年代总人口的寿命情况吗?

 

是的,以史料记载的人物寿命,来推论全部人口的平均寿命,不够充分,也存在幸存者偏差,但是,我们毕竟不可能穿越到古代去做人口普查,这些史料仍然可以当做重要的佐证。

 

那有没有别的手段呢?

 

还是有的。我们可以从更广泛的视野,从历朝历代的典章制度,来间接推断当时的人口寿命水平。



5.典章制度不会骗人

 

在西周时期,对7岁以下幼童、80岁以上老人,可免死罪。信源:《礼记》:“悼和耄,虽有死罪不加刑焉”。

 

在汉朝,15岁开始赋税,56岁后免除。20开始给徭役,56岁免除。高级官员70岁退休。信源:“民年十五而算,出口赋,至五十六而除;二十而傅,给徭役,亦五十六而除。是且税之且役之也。”“大夫七十而致仕”。

 

到了唐朝,90岁以上才免刑。信源:《唐律·名例》:“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

 

好了,不用列更多的古代律法了。有这几条做个代表,足以说明问题:

 

假如,“中国人均历史寿命20-30岁”之说成立,历朝历代搞那些针对70岁、80岁、90岁臣民的律法,是不是多此一举?如果平均寿命以30岁为上限,那些律法还有丝毫意义吗?

 

难道我们的祖先,能够预知未来,为避免遭后人鄙视其寿命短、不约而同地在律法里造假、秀给我们看?

 

我们还可以拿今天的生活做个类比。

 

目前国家的法定退休年龄,以男性为例是60岁。随着寿命的不断提高,社会酝酿要延迟退休。如果没有这个现实的背景,法律会修订到63岁、65岁甚至70岁退休吗?难道我们是为了免遭后代鄙视,故意在法律条文里做这个假?

 

所以,从典章制度这类文献,反映出的祖先的寿命情况,更可采信。



6.结论

 

综合以上学术成果、各类史料包括典章制度,是不是可以采信:从西周战国以来,我们祖先的人均寿命,大体上应该在60-70岁之间。

 

那么,《黄帝内经》成书的战国时代,讲“半百而衰”就可以采信?

 

那么,一叶知秋,《黄帝内经》讲的4000年前上古时代,我们的远祖“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也大概率可以采信?

 

好吧,远祖的寿命,我们还可以加一个佐证。

 

我们知道,上古时代有位名人彭祖。传说彭祖活了800多岁。由于时间阻隔,800岁的寿命,后人没有证据。但彭祖的故乡有一种证言,说当地有一种以60天为一年的“小花甲”计岁法。假定这种证言属实,彭祖就是活了130多岁。

 

130岁的寿命,与《黄帝内经》讲的上古时代“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毫不违和,不是吗?

 

好了,读者君对《黄帝内经》成书时的人均寿命“半百而衰”产生质疑,引发了本篇展开讲祖先寿命的机缘,证明了“中国人均历史寿命20-30岁”之说不可采信。

 

这件事,对我们的思维活动可以有两点启示:

 

第一,对我们所见的表象,一定要做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功夫,不能无脑吸纳表象。无论是多么权威、多么公认的什么信息或数据,哪怕连一个传来传去的古今中医师寿命的清单,都要一一交叉核实,才能采信。

 

第二,要建立对立统一的哲学思维,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能一听到“古代”,就贴上“愚昧”“落后”的标签;不能一听到“古人”,就觉得祖先吃不饱、就是饥荒战乱,就是见识不如今人。

 

这篇算是一个“现挂”,接下来,还是顺着写中西医之争的大思路,继续写西医对“健康”的认知。

 

如果喜欢炁子(微信公众号“炁子”)的这篇原创文章,就打赏一杯茶钱?戳戳点点、在看、转发,古道热肠,温暖、鼓励炁子做得更好!

 

微信公众号“炁子”推出时间晚,没有留言功能,互动不便。为更好地了解读者君的想法、对炁子写作的期望,炁子做了个“戏折子”,请君“点戏”。票数集中的优先,请理解和支持,谢谢。

 


犀利思维,稳健人生。复杂的现实世界,都由1+1=2构建;复杂的虚拟世界,都由1+1=10构建。按模型去系统思维,产出的结果在很多时候,绝对碾压未经训练的随意思维。持续了解、熏习炁子终极思维模型,将有助于你持续提升思维产出的质量让你拥有一双分辨变幻莫测世界的慧眼,在紧要人生关口做出最佳决策。欢迎投缘的君子,和炁子做朋友,和时间做朋友,闻、思、修日日新,从此走上思维睿智、人生圆融的坦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