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明明德丨本科中南财,三战上岸人大经济法:初心不改,无视喧嚣

鱼跃法学 鱼跃法学
2024-09-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作者本科中南财,三战人大经济法终上岸,三年朝朝暮暮里,他始终“初心不改,无视喧嚣”。他也希望有志于人大的考生,“战为人大,经世济民”,终成“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欢迎大家添加逸仙鱼(yuyuebaoyan001),加入人大法学考研群。




目 录

一、对于考研的认识——关于选择和坚持

二、关于一些形式要件——目的与手段相一致

三、公共课复习——重基础、重积累、重持续、重技巧

四、专业课复习——学知识、搭体系、巧归入、存疑问



三战上岸,370+的成绩难言优秀,妄谈经验难以服众,所谓的“经验”如不符合读者的预期,大概就会受到类似“你如果不这么干可能分数更高”的质疑。笔者对“如果论”搁置争议,只是实有一些体会感悟和走过的弯路,愿与各位准研究生,特别是多次征战人大考研的考生分享。


一、对于考研的认识——关于选择和坚持


笔者应该算是柏浪涛老师举例中所说的“结果无价值论者”。在考研这件事情上,我给自己的心理暗示始终都是“考研就是一件唯结果论的事情,不管报考的是什么学校,考上了就是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就是成功,而失败从来就没有虽败犹荣”。因此笔者从不以“备考的过程本身就是你生命里宝贵的财富,没考上也没关系”之类的话进行自我安慰——备考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想要的到底是人大的录取通知书,还是这段经历本身就足以无悔?我要追求的就是前者。所以,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让自己偷懒的退路,紧张也好,崩溃也罢,就是干到底。


之所以选择人大,是因为从高中开始就有一个人大梦,虽然在高考前两个月左右的“一模”仍然保有理论可能性,但是本科还是没能达成这一目标,因此想要在研究生阶段达成。选择经济法学是因为在本科期间先对财税法学,最终对整个经济法学产生的兴趣。所以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笔者基本上没有怎么思考就敲定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经济法学专业。


在三年的备考过程中,一战初试成绩349分,距离院线(复试线)差距16分,决定二战。因为一战前的心理预期就是当年保法考全部通过,期待一战上岸的奇迹,接受二战,因此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二战的备考中。二战初试成绩367分,通过校线(360分),但距离院线(复试线)的370分差距3分,一开始在准备着复试,复试线出来之后火速收集调剂的各种信息,成功调剂到上海某院校,在是否接受待录取时非常纠结,最终明确自己“为了上人大而不只是为了读研”的心态。同时考虑到自己一战惨败到二战惜败,一直是走在一条上坡路上,自己的精气神也能支撑再往上走一年,继续进步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决定三战。


二、关于一些形式要件——目的与手段相一致


所谓“差生文具多”之类的言论,大抵都是调侃过于强调一些无关痛痒之事的行为。但不可否认的是,看似无关痛痒之事,发挥作用也在无形之中;另一方面,目的与手段相一致,对形式的追求不能“喧宾夺主”,而要完全地为实质要件(学习)服务。



(一)制定计划与执行计划(以二战为例)


为什么要制定计划?个人认为是为了节约时间成本和决策成本——如果每天把什么时间要做什么事,甚至是穿什么衣服、吃什么,要完成哪些任务都提前规划好,那么每天按部就班,就不需要再单独花费时间去思考这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同时需要警惕和避免的,是一种形式主义的计划。不论是作息还是计划,制定时必须明确“为什么如此计划”,并评估“该计划是否可行”。


在一战和二战期间,特别是二战期间,我制定了非常严格且精确的计划和作息,并基本按计划执行。此处首先以二战为例。


二战备考主要分为以下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知识储备:2020.02.20—2020.06.30


人大2020年考研初试分数于2020年2月20日14时公布,自那时起开始准备二战,但因为毕业论文和返校等情况,并没有完全进入备考状态,处于“政治听课,英语背单词,专业课看书”的打基础阶段。


第二阶段·“准”备考阶段:2020.07.01—2020.08.30


之所以称为“准备考阶段”,是因为这一阶段自习室没有开门,主要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复习,并且由于一些其他事务(如:申领法考证等),需要到处奔波,所以没有完全进入备考状态,也没有进行作息安排,只是制定了每日及每周计划,并全部完成。


第三阶段·备考阶段:2020.08.31—2020.12.25(十一假期除外)


十一假期给自己放了一个小假,除此之外三个多月的时间,按照以下关于二战的作息和计划执行。


1.作息


作息时间表


制定作息时脑中时刻铭记法考名师马峰老师的“多数人理论”:多数人考不过,所以不要去跟多数人学。自己再加上后半句“适合自己和实际情况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所有吃饭的时间,要么早点要么晚点,都是避开“多数人”吃饭的时间,就可以省下排队的时间;住的地方离自习室远,那就骑电动车骑自行车,省下路上的时间;如果遇到下雨不能骑车,就打着伞跑到自习室,总而言之,必须保证每个固定的时间到达指定位置,做指定的事情。


对二战失败的反思,从作息的角度看,是一种重视形式轻于重视实质的心态,即看上去每天在自习室坐够12小时,定时定点按部就班稳步推进,实际上只是定时定点“坐”在那里,其实没有进入学习状态,那么对作息的规定,就是形式主义的、低效的。


2.计划


计划完成清单


二战期间的计划非常细致,政治英语今天要做完哪些题,做好哪些年份的复盘;专业课明确今天要背到多少页。有人认为,每天的计划能够完成80%即为正常甚至优秀,二战期间我的计划完成率在80%的时间里完成了100%,剩下20%的时间里完成了70%—80%。从好的方面看,制定一个定性层面切实可行,定量层面“张弛有度”的计划,每天彻底地完成自己的计划是一种很好的体验;但从坏的方面看,由二战失利的结果反推,自己的计划存在两个漏洞:①制定层面:之所以能完全完成,是因为量小,而自己在完成当天的定额任务后,继续学习的效率约等于零,所以对于我这种不喜欢“做附加题”的人而言,制定的计划应当是“蹦一下才能够到的”;②执行层面:完全落入到目标指向型,每天疲于追赶着完成指标,而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知识的真实掌握情况。


以上作息和计划的制定情况,读者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取舍。但若采用上述方式,笔者在此建议,务必着力避免陷入本人之前所犯的形式主义陷阱。



(二)准确评估自我,松紧结合,实质学习


针对自己前两战,特别是二战时的经验教训,在三战时,对自己学习的形式要件进行了优化。


1.作息


三战初期经常失眠,整宿睡不着那种,但是又刻意追求早起,整个人因此很崩溃。知行法学师兄一句话点醒了我,说如果失眠,可以在脑子里回想一下白天学了什么,并且说知行法学的师兄师姐也会有失眠的情形,失眠的时候会在脑中回想或思考专业知识和专业问题。师兄的建议在自己这里内化之后,自己采用的方式是“能睡着就睡,睡不着,起来看书,看困了再睡”,同样是睡6-8小时,什么时候状态好什么时候学,不过是把上午的内容搬到夜里。最终作息采用了“时间分块,兼顾任务导向”的处理方式:每天睡6-8小时,每天学政治几小时,学英语几小时,学专业课几小时,并根据当天的任务情况进行动态微调,不再严格规定自己几点睡觉起床,几点去吃饭,甚至“吃不吃饭”都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使自己在清醒时的时间充分利用在学习上,困的时间就要么休息运动,要么做一些不用动脑子的辅助工作(包括整理文件、打印材料这些)。最终考试的那两天,师兄的建议也是“不用给你自己规定几点睡觉,你不困就接着看,反正你躺下了也紧张的睡不着;困了你就去睡,明天早上再看看直接上考场”。而在学习过程中感觉累的时候,“生理”上采用喝咖啡的方法(虽然有时候会去咖啡厅学习,但是如果是为了提神,亲测Costa瓶装的咖啡够劲,后来看了一个对瓶装咖啡的咖啡因评测,也确实是Costa的咖啡因含量最高);“心理”上提前给自己灌输考场状态——“如果现在就是考试,你累吗?你别答题停下来歇会?”


这种作息的优点是能尽可能地在学习以外的时间和事情上保持舒适,尤其是避免了因为要早起抢自习室的位置而“早起傻一天”的情况,自己在学习时能感受到心理上的舒适。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能否把感受到舒适的时间运用于学习,对于自律性是一个极大的考验,毕竟人总是倾向于舒适,虽然是舒适的时间,但学习并不是一件舒适的事情。虽然笔者自认为比较自律,但还是在“时间分块”之外,兼顾任务导向,以此来检验并且引导自己的自律性。


2.学习场所


三战一开始仍然想回到自习室,暑假期间也在自习室学了一个月,发现存在的问题是:这一届考生从排队就开始内卷了。上文提到,二战时每天六点半到自习室门口,进入十一月这个时间到自习室门口,每天我就是第一名了;三战时,六点半到门口已经排到很后面了,每天坐在哪像是开盲盒一样,对处女座的笔者而言,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心情和备考效率——本人对座位要求比较挑剔,如:离窗户要近,灯光或自然光要从左边照射,避免写字时阴影印到书上等。另一方面,自己是三战的,在自习室里会遇到自己的师弟师妹,甚至是师弟师妹的师弟师妹,感受到的“peer pressure”让自己在自习室感觉很压抑。九月底和知行法学师兄沟通后决定,尝试着在家+在咖啡馆+在图书馆等地方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最终坚持到考前。但个人认为图书馆和自习室等“专门用于学习的地方”,仍然是备考的首选之地,除非真正影响到自己的心理和效率,以及能够保证在家的自我约束和较高的效率,否则不要轻易尝试“居家备考”。


3.复习内容


复习的内容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特别是多战的考生(这里的多战,应当是此前已经“完整”经历过一次或几次考研的备考和真正考试,不包括放弃备考和考试过程中弃考的),对考试本身和自己的复习状态、优势短板有了一个比较准确的认知,在后续的备考中,全面展开费力不讨好,分清“轻重缓急”事半功倍。此部分在后文备考的具体科目中予以分别阐释。


综上所述,除了到考场上的那一天,以及考前必要的全真模拟之外,在哪里学习,什么时间学习等等形式要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复习本身就已经很痛苦了,所以其他的辅助要件、形式要件要让自己尽可能地习惯、舒服、不费力,然后把精力投入到高效学习中。个人认为,与陷入“时长陷阱”(我今天明天每天的时间必须到12小时)一样,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躲避的陷阱还有“场所陷阱”(我在哪学习就一定能考上)、“资料陷阱”(我买了什么书什么讲义就一定能考上)和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陷阱”


4.心态


三战整个备考周期内,除了过于紧张时为了自我放松,笔者始终秉持着知行班主任师兄所说的“空杯心态”——每一次考研都理解为从零开始,绝对没有“去年我就差几分就上岸了,今年稍微努力一下就行了”的想法。必须明确,每次考研都是从翻开第一本书看第一个字的全新开始,而不是一个在原有基础上叠加的过程,所以自己每天给自己敲警钟“去年367,我可能今年只能考330”“没见过300-的吧,我自己就快了”。这些“精神自虐”的过程一方面让自己时刻都不敢掉以轻心,不敢以“过来人”的身份和心态去面对三战;但另一方面,导致本来就压力最大的三战,成了我情绪最容易崩溃、精神状态最差的一年。之所以后来选择不规定自己的学习场所等形式要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八月中下旬开始,平均每周都会有一到两次整宿睡不着觉的情况。


整个备考期间,我都处在一个“精神分裂”的过程中——一方面自己给自己敲警钟敲到自我怀疑,任何一科有任何一点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掌握情况,就觉得自己这样不配考上人大,日常嘴上背着书,眼睛里眼泪就下来了;另一方面,又为了调节自己的自闭心态,会给自己一些略显自负的鼓励“都三战了,准备工作和知识掌握都比较成熟了,经济法学的体系建立起来了,有庖丁解牛的感觉了,顶一顶一定能上”。这种“分裂”的心态贯穿初试备考、初试考试过程中、等待初试分数和复试线、备战复试以及等待复试成绩公示的整个过程中,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矛盾心理。虽然觉得自己心理素质极差,表现也很极端,但也想借这种极端情况,一定程度上平息一下读者的紧张心情,因为这种紧张、矛盾的心理是正常的、不应被放大化的。有时候背书背到崩溃地大哭,就给女朋友打个电话缓缓;有时候就在房间里来回快速走路或者做俯卧撑,把自己哭的劲儿发泄在别的地方,到了一个纳闷“哎我刚才为啥要哭呢?”的阶段,就冷静下来了,然后再继续学习。因此不论是一战还是多战的考生,面对考研这个决定自己人生未来走向的考试,但凡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不确定性,出现各种各样或正面或负面的情绪都是正常现象,迅速且有效地调整好即可,虽然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但就像复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一样,每次遇到问题,用最高效的方式解决问题,然后去做下一件事情。


5.没有任何借口


不管是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上,还是日常的心态调整过程中,始终牢记“失败者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笔者承认考研确实是一件偶然性很大的事情,它的偶然性不是在于最终结果的不确定性,而是因为没有像高考那样,通过老师的督促和一次次模拟考试评估,能知道自己是个什么水平;考研有点类似于“一锤子买卖”,学硕的专业课更是如此,都是主观题,除非是完全不会的,否则即使自己写满整篇,心里一样还是没底。一切的一切,虽然都是正常的想法,但是笔者出现上述想法而影响备考、想要偷懒时,会将其一并归结为“借口”——既然是“一锤子买卖”那大家就都是一样的敲一次锤,大家都是在看不见别人也看不见自己成果的黑暗里洗衣服,成绩出来了见到光了,才知道自己的衣服洗的干不干净,谁洗的更干净,在此之前,就是自己尽全力做好自己手头的事情。考研有运气的成分吗?有。自己也曾经觉得二战的惜败是运气太差,3分啊,就3分啊,就是库里一个回合投一个篮的事啊…就是政治英语几道选择题的事啊…但是知行法学的师兄指出“你觉得你自己差个三五分是运气差,你咋不觉得你拿到的那些分数是运气好呢?”“你不会真觉得那些分就是你自己真实实力考出来的吧?得的分不也是有运气的成分?”自己就顿悟了,也就有了上述“精神自虐”的心理基础。其他的在心里的借口,什么万一生病了怎么办,万一考试当天状态不好怎么办,全都被知行法学的师兄的一个观点全部击碎了“你就想想,什么身体不舒服,什么紧张,什么没休息好,本质上就是你对知识还是不够熟练,到考场上要是考1+1等于几,你就算高烧你也能做出来吧?”


综上,笔者不再“怀才不遇”般地抱怨二战未上岸是运气的问题,而是对判卷老师能从我的答题纸里“抠”出367分感恩戴德;有任何态度上的懈怠时,都会以“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是否达到了1+1=2的熟练程度”来评估(基本都没有,也没太指望都能达到,只是为了激励自己继续学习下去)。


三、公共课复习——重基础、重积累、重持续、重技巧



(一)政治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是老生常谈,放在政治备考过程中,基础知识既是做题的基本要素,也是拉开选择题部分高分与通常分数差距的关键。


笔者在考研政治上使用的材料主要包括:



从资料使用情况、备考时间长短等方面来看,主要以二战时的经验和另外两战的教训分享:


1.基础知识类:核心考案、精讲精练


(1)核心考案


三次考研均全程听了徐涛老师强化阶段的课,一战使用的是肖老的精讲精练进行划重点,找不着的笔记记在纸上;同时徐涛老师会对每个考点作“非重点”“选择题重点”“论述题重点”的区分,一战时将这些标题记下,然后以不同的符号表示,本欲以此做一个大纲,事实证明没时间且没用。


二战时从三月开始备考,像追剧一样追着徐涛老师更新的课,用了徐涛老师自己的核心考案,书上没有的直接补充在书上或者贴个便签,一个阶段(或按章节,或按部分)结束总结一个阶段的思维导图(使用幕布APP)并把补充的内容一并加入到笔记中。


幕布笔记(考研政治)


课中提到的重点专题(如:土地制度、重要会议等),另外进行总结(最终使用的是印象笔记APP)。


印象笔记专题内容整理


三战时虽然买了书,但其实是在听课过程中,就直接以二战时的笔记为基础,对其中重要性和内容本身发生变动的知识点进行增减删改,形成自己的笔记或者说“参考书”


笔者在二战期间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在政治上,包括前期的听课和整理笔记,从暑假开始的大量刷题,以及最后的大题准备,这是基于笔者对自己“脑子比较笨”作出的“用笨办法”的决定,综合考虑三年的分数和自己的掌握情况,个人认为二战时那种最笨也最费时费力的方法,在二战时最有效,对三战省时省力的作用也最大。


(2)精讲精练


作为工具书。1000题的答案会直接指引到精讲精练的某页某标题,因此刷1000题,精讲精练这本书是必不可少的。


2.刷题类:1000题、30天70分刷题计划、优题库


前两者刷题必备,优题库可以不做。


(1)肖老的1000题


虽然名为“1000题”,其实总题目数量约1500+,且每年不断增加,以基础知识为主,刷题必备。一战时1000题只做了其中的100题,之后就一直没找到时间继续下去;二战和三战都是用25天以内的时间,刷完第一轮+各题目复盘;再用25天左右的时间,进行错题总结和复盘。第一遍做的时候,直接就在书上做,不确定的题目画圈,和错题一起,把相关知识写在题目/选项旁边,尤其是所谓的“帽子题”,可能在1000题中前前后后会出现好几次,不管是错了还是不确定,都要一遍遍强化。


复盘时我找到了1000题的电子版,把上述的这些题目一一截图,放到iPad的GoodNotes中,再对着解析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正确内容、相关知识点和做错原因(做错原因主要是在马原部分总结,因为这部分涉及的不只是基础知识,还有理解问题,特别是哲学部分)等。在三战时我总结了两份,一份是包含所有分析的“错题本”,整理复盘的过程即为二刷的过程;另一份是只有这些题目的“清洁版错题集”,以方便对这些题目进行三刷。


综上,1000题要刷2-3遍,但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进行。


(2)腿姐的刷题计划


虽然名为“30天”,其实其中真正做题的只有21/22天,因此我在二战和三战时,做题都是1天就对应里面的一个“Day”,用21/22天做完,然后用十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复盘,每天复盘其中的2-3个“Day”。


不同于1000题,刷题计划我对复盘的时间安排没有按照顺序进行,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因为刷题计划的每一天其实就可以理解为考试的一套真题(有的就是最后考研的16单选+17多选,总共50分;多数是20单选+20多选,总共60分),因此自己在目录中标注了每一天(也是每一专题)的正确率以及马原、毛中特、史纲、思修法基每一部分的正确率,首先四大块按正确率低→高排序,先复盘正确率最低的版块;版块内再按正确率低→高排序,一般是一天最低的一个专题配一个最高的专题;第二天次低的专题配一个次高的专题——一方面,减少每天复盘的题目数量,更加强调质量;另一方面,避免一天之内一眼望去全是错题,自己心态爆炸,这样可以看正确率低的章节避免自负,看正确率高的章节避免自闭…当然其中两个部分需要做特殊处理:一是史纲部分,这一部分事件的先后顺序和相互呼应是很重要的,因此可以考虑还是按照章节顺序整理,避免对发生在后的历史事件不知所云;二是我自己较为薄弱的马原政治经济学部分,每次都是不纳入复盘计划,留待最后把所有的有关资料、题目汇总再统一处理。


30天70分冲刺计划的特殊复盘方法


(3)其他资料


关于真题,个人认为是不需要做的。首先,四道时政每年不一样,往年真题无参考价值;其次,大题部分也无需参考往年的考点和答题思路;最后,仅剩的选择题部分在1000题等刷题书中已经有所体现。


关于徐涛老师的优题库(真题集&习题集)。我在二战时因为准备政治的时间非常充裕,所以做了。可能是难度问题,也可能是自己的能力问题,做起来感觉非常晦涩,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所以做完这两本之后,只是对着答案在题目旁边进行了校正,没有再另外复盘,个人认为时间紧凑的话没有必要做。


3.冲刺类&大题类:肖八肖四、冲刺4套卷、带背计划、腿姐考前点睛班


复盘&时政整理


(1)肖八肖四


冲刺必备。肖八重在选择题,肖四选择和大题都很重要。这两本书12套题的选择题一定一定要完全熟练掌握,包括时政部分,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我采用的仍然是做一遍+当时对答案&标注(用时8天+4天),再总结、复盘一遍知识点(每天复盘2套,用时6天)的方法,其中时政的题目会单独新建一个文件进行汇总。


关于肖四的大题,江湖传言称“每年考研政治只有一个考生就是肖秀荣”,这话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通过三年的观察,个人感受是肖老一年极准一年比较不准(19年考研师兄师姐的反馈是极准,20年一战不算太准,21年二战拿到三年里的最高分一部分就是拜肖老押题精准所赐,22年三战最惨的就是背的东西全都被写进了材料里)。但大题背肖四是底线,具体原因在后文统一阐释。


(2)腿姐冲刺4套卷


主要做选择题,复盘同上。大题有时间可以作为素材积累进行简单背诵(二战时粗背了大约两遍),没有时间优先背肖四。


(3)带背计划


二战和三战时都跟了徐涛老师的带背计划。一般从11月1日开始(即考研50天倒计时左右),每天一个大题的专题,一个选择题的专题,我都是跟了前30天。二战时主要跟大题,兼顾选择题,前30天把各个部分的大题背诵素材都串了一遍,30天后(即进入12月后)就不是背“素材”而是“背题”了,自己也就还是回归准备背肖四;三战时觉得自己政治还有提高的空间在于选择题,因此主要跟了前30天的选择题。个人认为带背是有效果的,同(1)的结尾,这里的原因后文统一阐释。


(4)考前点睛班


腿姐的考前点睛班,重点讲时政(选择题+大题),我的时政基本上也都是在这里积累的;也会讲做题技巧(选择题+大题)、大题的重点(含押题)和需要积累的素材。我主要学习了技巧,后两者个人还是比较依赖肖四。


总结:选择题刷题阶段1000题过2-3遍,腿姐刷题计划2遍,优题库根据个人情况安排,真题可不做;选择题冲刺阶段肖八、肖四、冲刺3套卷;大题肖四必背,腿姐冲刺4套卷、带背计划、点睛班等作素材积累。


最后回应本部分预留的问题。考研政治大题出现像21年肖老连材料一起押中的情况可遇而不可求,所以不论是背肖四、冲刺四套卷,还是跟带背和点睛班,本质上是在积累分析材料的素材和“说辞”。自己也曾经陷入了一个误区,感觉肖四是万能的,背熟肖四就可以carry考研政治大题,实际上可能是因为肖老押题太准,让我失去了对于做材料分析题最基本的一个认知和能力,而只是想把背到的东西全都一股脑扔到答题纸上,不把自己背的全都倒出来就辜负了自己的脑子一样。冷静下来想想,如果最后考研政治变成了考谁肖四大题背得好,那考研政治不也就变成了肖四的“独占垄断市场”?所有人只需要考前半个月把肖四背熟就能都考高分?那么考试的区分度在哪里?如果仅仅在选择题了,那还出大题干什么?所以,背的所有东西,都是素材,材料说了什么要读明白,问题问了什么要定位准确,然后有针对性地调动大脑里背的知识点进行回应。这是一个和判卷老师“交流”的过程,或者是你想象自己作为一名新闻主持人对一件事、一个问题娓娓道来说明白的过程,而不只是一个搬运文字的过程。



(二)英语


虽然三次考研,英语成绩是唯一一门始终在进步的科目,但是引用《士兵突击》里面的一句台词“进步大是因为起点低”。更何况自己在复试中,英语复试成绩排名倒数,在诸位准人大研究生面前再谈“学习英语的经验”,实属班门弄斧,只在此将个人所用的学习资料和感想与各位分享,可在自己做决定时多一重选择。


三年使用的真题均为张剑的黄皮书,做的是04年-16年的真题,从17年起的真题留作模考用。


个人的感触是:


1.基础!基础!还是基础!


百词斩打卡记录


英语的基础是什么?首先是单词。一战二战的时候主要用的背单词APP是百词斩,一战过了23遍,二战过了41轮(读者无需被这个数字吓到,后文会具体解释);单词书是新东方绿皮的考研词汇书(乱序版),一战二战都各背了两遍。三战用的背单词APP是百词斩+墨墨背单词,单词书是红宝书(买的较晚,没背完)。


一战在很短的时间内过23遍百词斩,是陷入了“形式主义背单词”的误区。百词斩的机制是先背一遍,除了“斩”的词之外,其他的词就开始一轮一轮的复习,复习过程中再一个一个地“斩”。后面随着遍数的增多,斩的词增多,剩下的词变少,可能两三天就能过一遍剩下的词。但首先自己的一个问题是,一轮一轮的复习阶段斩掉的单词,多是因为重复的遍数足够多之后才新学的单词,斩掉的时候确实认识它,但新学的单词毕竟还是需要后续不断地复习以巩固,才能真正记住,所以到最后其实很多复习阶段才认识的单词会慢慢忘记;其次是百词斩单词复习机制的问题,它没有按照记忆曲线或者其他科学方法对不会的单词进行每日或者隔几日的重复,而是非常机械地一轮一轮出现,也就是如果在复习阶段,我需要复习1000个单词,每天复习100个,今天选错的单词和不会的单词,除了今天再做强化之外,只有到10天之后才能再见到这个单词了,很容易一遍一遍以为自己记住,一遍一遍发现自己又忘了。


二战针对第一个自己的问题,采用了“背一遍+复习10轮”,然后清空进度,再进入一次“背一遍+复习10轮”,第一组每天100个,之后就是每天200个。


最后二战总共背了4遍,复习了41轮(完整地背完第4遍并复习一轮之后,刚好到考前一天),可以明显感觉到对单词掌握情况更好了。三战针对这一问题保留了这一处理方法,但没有记录遍数和轮数。


三战针对百词斩APP本身机制的问题,加上了墨墨背单词(每天200个),后者每天的复习的内容是根据掌握情况制定的计划。9月之前时间相对充裕,因此采用的是百词斩看英文选中文+墨墨看中文&听发音拼英文,算是积累了一些单词的拼写;进入9月之后,就是两个软件一起背英译中。


关于单词书,个人认为并不必要。背单词是一个需要每天进行的工作,但也不一定要用整块的时间投入到此。一战的时候我是每晚睡前过一遍百词斩,二战的时候每天在自习室门口等开门的时候,三战的时候每天早上起来,可能还有点懵的状态下先背单词,用一个个单词发音让自己慢慢清醒过来,然后起来学习。这些过程用手机会比用纸质书籍方便很多,且单词书中的延伸、发散和助记等,单词APP也可以实现,需要解决的只有一个问题——背单词之前、过程中和背完后,不要顺手打开微信、微博等其他软件…


关于长难句,笔者采用的方法如下:


(1)真题阅读复盘时,进行全文逐句翻译(含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新题型),参考黄皮书解析+唐迟的课程+丁晓钟的书。笔者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因此看到任何符合考研真题的文章都想当救命稻草一样抓住,就把这些当成自己训练长难句的素材库。唐迟在课程中所提到的长难句更要重视。


(2)宋逸轩的长难句课程。宋老师的课程本身是为了翻译部分准备的,但其对长难句的切分对于没有语法基础的我而言非常实用。


2.真题为王


唐迟说“每做一遍都能发现新的点”确实如此。我在二战时,因为时间充足做了一些模拟题,总的感觉就是“不符合真题”。既然备战考研,就要以考研为导向,这种“不符合”,问题不在于太简单或者太难,而是说文章的选择、题目的考查点、做题的方法和思路上的不符,更多的是在迎合出模拟题的老师的做题方法,但是我们需要的是迎合出真题的老师所欲考察的知识、考点和技巧的掌握。


3.看懂≠听懂,听懂≠会做


听再多的方法论,会拿来做对题才是自己的。不论是看黄皮书偏学理的解析,还是各位老师的课程/书籍偏技巧的讲授,说到底必须落实到自己做对题上。所以对方法论的总结、反思、复盘和运用尤为重要,每篇/每年的四篇做一次整体的梳理个人认为都是可行的,整理不整理笔记,整理电子的笔记还是手写的笔记,都是形式要件,关键是要学懂、会用,然后运用在下一篇/下一年的真题中。


四、专业课复习——学知识、搭体系、巧归入、存疑问


鉴于本人三战理论法的分数并不太高,且三年忽上忽下,而不论是初试还是复试,不论笔试还是面试,对经济法学部分的复习备考有一定心得体会,因此专业课部分仅分享个人经济法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供各位报考经济法学专业,或者在应用法学中选择经济法学的考生参考。


写在前面:


经济法学是一门较为“新鲜”的学科,在人大法学考研的框架内,可以发现很多商法学,或者说是“商经结合”的科目划入经济法学的考察范畴,因此对于这些科目都要有所了解。



(一)初试备考


因为在大三上学期就已经决定报考人大经济法学专业,因此在正式进入备考期前就做了一些准备,包括旁听了一些经济法学和商法学的课程(本科院校的线下课程&MOOC、网易公开课等线上课程),阅读了一些相关的书籍,很多并不是人大的教材或者建议阅读的书目,就只是想建立对经济法学的一个基础认识。


所谓“一战打基础,二战985”,我在一战的备考过程中确实像是为二战打基础。二战“知识储备”期间,主要阅读了刘文华老师的《经济法》一书,朱锦清老师的《公司法学》和《证券法学》(当时虽然证券法已经修改,但阅读的仍然是以旧证券法为基础的第四版)两本书,张守文老师的《经济法原理》(现已更新至第二版)和《财税法学》两本书,漆多俊老师的《经济法基础理论》一书,徐孟洲、徐阳光两位老师的《税法》一书,主要目的不是真正的备考,而是尽可能多地学习知识。


一战和二战在经济法学备考上的策略基本一致,就是力求全面掌握。一战应用法学总分112,因为自己知产的题目答得极差,刑法部分中规中矩,推知经济法学的分数应该不错。一战由于备考时间较短,得益于自己听过诸多税法学的课程,阅读过一些税法学的著作,才能在考察到有关税法的问题时有一个不错的发挥。但是总体上仍然是对知识点掌握得既不全面,也不成体系。


二战时应用法学总分107,个人认为退步有多方面原因(包括自己阅读上的疏忽以及之前所用复习资料知识上的缺漏)。虽然笔者认为对复习资料的掌握已经有一种“游刃有余”的感觉了,但最后经济法学考察的部分内容巧妙地避开了复习资料的覆盖范围,感觉“辜负”了另外两科应用法学的良好表现…


三战应用法学总分124,是三战共计12科中,唯一一科达到了笔者对自己单科期待的分数(即公共课两科各80分,专业课两科各120分)。笔者以三战经济法学备考为切入点,综合一战和二战的经验教训,将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1.学知识


知识学习方面,除了前期的知识积累,个人认为最主要的提高点在于三战期间使用了知行法学的经济法学讲义。收到讲义的时候,我看了目录就感觉很安心——知行法学的经济法学讲义中,覆盖了破产法、金融法(特别是证券法)等内容,在刘文华老师的《经济法》一书中是不涉及的,更多是在人大经济法系其他老师的其他著作和论文中体现的。


笔者在初试的专业课复习过程中,不论是“一周两科”还是“一周三科”的进度,一周之内对经济法学四大部分的时间精力投入一般为总论1天+主体法1天+市场规制法2天(竞争法1天+其他部分1天)+宏观调控法3天(总论1天+税法1天+金融法1天)。


具体的复习阶段为:09.09·收到讲义→09.14—09.20·精读讲义→09.25—十一假期结束·再读一遍讲义并完成思维导图的整理和粗背→十月下旬起进入正式背诵(配合其他专业课,一周两科→一周三科)。最后经济法学通过精读讲义+整理笔记+背诵2-3轮,总共系统复习了4-5轮。笔者对所有的专业课第一轮精背采取的都是低声背诵+手写关键词的方法,即嘴上念叨着,手上写标题+关键词,并标明其项下的要点数量,制作简易的背诵提纲(有些科目是单独用纸,有些科目直接写在讲义旁边);第二轮精背采取的是对着一轮做的背诵提纲,能背下来的就画个√,背不下来的圈出或者用荧光笔标出,重点和热点内容不论是否会背,都用红笔画一个☆或者用特定颜色的荧光笔画出;第三轮冲刺背诵把会的过一遍,对重点和热点内容进行特殊强化,对背不下来的进行攻坚,如果不是特别重要的内容,攻不下来就换一种思路,即想想用经济法总论和该部分总论如何进行解读,怎么能在考到这个的时候有话可说或者说是“蒙混过关”,然后直接弃之。到考前自己建立了名为“临门一脚”的文件夹和相关文件,结合知行法学的押题和重点热点内容,把相关的笔记、背诵提纲进行汇总和最后一搏地背诵。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复习是一门放弃的艺术”,应当明确在复习的过程中,抓重点知识的重要性——有充足的时间和极佳的记忆力,能面面俱到地掌握所有知识当然是所有人所希望的;但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和有限的脑子这些条件的制约之下,有所舍才能有所得。非重点知识和“冷门知识”囫囵吞枣即可,一般知识要有印象且会归入到体系之中进行分析,重点和热点知识必须熟练掌握知识本身、在体系中的地位,并不断训练输出时的表达。


背诵提纲


笔者为了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通常“自我假想,自我提问、自我反馈”的方式。即自己假想有一个不懂法律的人在听我讲一个经济法学的知识,然后自己一边扮演对方,向我自己提问;另一边回到我自己,对这个问题进行回答。但是后来发现自己还是跳不出自己的“舒适圈”,所以就抓住各种别人问我经济法学问题(如:亲戚朋友需要申报个税的专项附加扣除,或者质疑为什么扣这个扣那个)的机会,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调动自己所学知识去出谋划策,也能借此找到自己知识掌握上的漏洞。笔者认为,这不仅是为了备考本身或者为了掌握知识,学习法学、经济法学本应如此。笔者在备考中所用的每一份纸质材料的扉页上,都很有仪式感地,用繁体字写下了在刘文华老师《经济法》一书中对“经济”一词的解读——“经世济民”(升华了升华了)。


至于掌握到一个什么地步是真正的掌握了,笔者借鉴了大学舍友的观点,背书时在心里对自己的要求和预期是“我跟别人吹的时候,能头头是道、侃侃而谈”。现在想来,这种思路是符合考试逻辑的,毕竟答论述题的时候,也是像聊天或者说服别人一样,要有理有据吧?要自圆其说吧?就算这道题不会,调动相关知识也得“长篇大论”表明个态度吧?所不同的是,聊天可以前言不搭后语,回答要讲究个逻辑体系。


不论是时间安排、精力投入还是复习的侧重点,改变了前两战“全面铺开,处处发力”的策略,主要关注总论+竞争法+财税法+金融法。具体的学习心得和体系搭建见“搭体系”部分。


2.搭体系


笔者在三战期间,以知行法学经济法学讲义为基础,在体系搭建、学习方法和侧重点上,有针对性地做了调整。


知行法学的理论法课程中讲述了“学知识”和“搭体系”之间有两种互通路径:一种是先学零散的知识,慢慢地把这个体系搭建起来;另一种是先有一个宏观的体系骨架,再往这个体系骨架里面填充具体知识。本人在前期采用了前者,在背诵过程中以后者为方法论。


知行法学的法律史课程中强调“目光在思想与制度之间穿梭往返”,笔者将这一观点运用于经济法学的备考中即为“目光在总论与分论之间穿梭往返”——这里的总论不只是狭义上的“经济法总论”这一部分,还包括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三部分的总论以及具体的竞争法、消保法、财政法、税法、金融法的总论,甚至包括每一个制度的“总论”。


人大经济法学的体系为“一体两翼”(即市场主体法+市场规制法+宏观调控法,个人认为虽然从数量上可以归为“三元论”,但“三元论”内部也存在略有差异的划分,因此还是以“一体两翼”阐述)。笔者以往的阅读和学习中,接受的观点通常为市场规制法和宏观调控法的“二元论”,自己也已经形成了一个以“二元论”为基础的思维定式,看到什么东西都以“二元论”进行分析,包括这篇经验帖中前面也写到“定性的层面…”和“定量的层面…”这种二元划分。笔者在学习过程中,把“一体两翼”和“二元论”这两种观点的不同,并不十分科学地转化为二者之间的联系,该用二元论用二元论,该抽离出市场主体法的就抽离出来。


精确到每个部分的学习,就是把具体的知识先归入到这个宏观体系中,并且加入自己的理解——这种理解可能是表面的、肤浅的,甚至有可能是望文生义的、错误的,但是这就是一个思考并且强化对知识理解的过程。


以知行法学经济法学讲义的体系为切入,括号内为笔者辅助理解的体系框架:


第一部分 总论部分下文另外说明。


第二部分(市场主体法):经济法主体的基本概念(主体法的总论)——国有企业改革(特殊主体)——破产法(主体的“消灭”)


第三部分(市场规制法):经济合同法(需要规制的经济关系的“产生”)—竞争法+消保法=市场规制法中最主要的“两反一保”(需要规制的经济关系的“主体间的问题”)—产品质量法、价格法(需要规制的经济关系的“内容的问题”)—会计法、审计法(基本不考)


第四部分(宏观调控法):原理+在各业务领域的适用(总论)—财税法(财政手段+结构平衡)—金融法(金融手段+总量平衡)→在宏观调控法里自己又区分了一总论两分论的“一体两翼”。


大的体系之下,再在每一部分的每一章每一节,甚至是每一个标题项下的内容,进行“一体两翼”或者“二分法”的区分和归入——此处所言的“二分法”,就不再是大体系的“二元论”,而是指经济法学中各种各样的“二分”【包括“经济集中与经济民主”“微观与宏观”“纵向与横向”“定性与定量”“市场规制与宏观调控”“公平与效率”“(市场)看不见的手与(政府)看得见的手”等等】。


而关于总论部分,近几年人大初试的经济法学中,基本每年都有对总论部分的考察(不只是经济法总论,还包括“两翼”的总论部分)。总论的一个难点在于宏观抽象,导致同样是白纸黑字,看到总论仿佛没学过中文——要么不易理解,要么不易背诵。笔者认为,从最本源的问题出发:“何谓总论”?“总”在于“提纲挈领”,要言简意赅地把“分”的部分全都体现到,因此“总”的宏观抽象,可以通过“分”的微观具体来进行阐释。例如,经济法的三原则中“维护公平竞争原则”,拆分后可得“维护”——可运用经济法的基本理念和市场规制法的基础理论等进行解读;“公平”——可运用经济法的基本理念、经济法与民法和商法的关系和发展、具体制度中体现的“三公原则”等进行解读;“(公平)竞争”——可运用竞争法,特别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知识进行解读……而不论是教科书还是讲义上对于“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的定义和阐释,也都是把上述的这些解读进行提炼和抽象。上述解读并非考察到这一原则的题目的标准答案(即最后写在答题纸上的内容),主要是对于看到这一问题或其派生问题时的一个思考路径和减轻记忆压力的技巧。


在总结笔记时,笔者使用XMind按章节总结了笔记。但应当明确的是,体系的搭建不是照抄著作或者讲义的章节题目和大小标题,章节之间、各具体之间存在呼应。受制于思维导图的篇幅等原因,可能不能把全部经济法学的知识汇总于一个XMind的文件中,但不论是自己另外制作打乱讲义目录顺序并超脱零散知识的体系化思维导图,还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地将经济法学的体系内化于心,在分析概念和题目时将“归入”的过程外化于行,对于经济法学这种组成部分以及具体知识点数量都极多的科目而言,是必须的。


3.巧归入


不论是笔记整理、知识背诵还是真正在考卷上进行输出的过程中,笔者都按照上述体系不断进行归入和拆分训练。


与考研政治部分相同,笔者经过三年的备考,认为专业课的复习本质上也是一个体系搭建和素材积累的过程。人大法学学硕考研,考察的不只是背书的能力,更是一种思考的能力,这是与本科的期末考试存在显著不同的——除了在答题卡上“堆砌”背诵的知识,还要提出自己的思考并进行论证。个人认为后者既是“知其所以然”以减轻背诵压力的方法,也是人大法学学硕考研所考察的、希望考生能掌握和运用的。虽然一战惨败、二战惜败,但笔者对于人大法学考研的经济法学真题始终抱有一颗敬畏之心,始终为出题的艺术而感到惊叹,也因此认为,人大法学学硕考研对专业课的要求,暂且不论考生的理论功底和知识掌握的水平,至少是要考生在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上,要具备作为研究生应有的素质。


通常的“司法三段论”,是以规范为大前提,以事实为小前提,最后作出裁判的结论;在做题的过程中,以掌握的知识为大前提,将题目这一小前提进行“归入”,最后进行作答;笔者在经济法学备考中,对“三段论”进行了不科学的改造——以已掌握的知识和体系为大前提,以将学将背的知识为小前提,“归入”或者“对照”已掌握的“大前提”,最后以掌握该知识的内容及其在体系中的地位为“结论”。


拆分是对于题目和关键词的拆分,上文对“维护公平竞争原则”的拆分即为笔者在学习和分析经济法学的概念和题目过程中不断训练的成果之一。拆分本身相对较为简单,毕竟一个很长的句子或者词语,都是由最基础的字、词组成的。


归入则需要以大量的已有知识和已搭建的体系为基础。因此笔者在上文中提到,本人在前两战,特别是在二战进入真正备考期前,搭建知识体系采用的是“零散知识→搭建体系”的方法,这是第一层归入,是在“学习阶段”用后面的知识去呼应和补充前面的体系;第二层归入,是在体系基本搭建完成后,在“记忆阶段”采用“体系之内,填充知识”的方法,每看到一个知识,就往自己搭建的体系里面“塞”——是调控还是规制?是宏观还是微观?是定性还是定量?是总量还是结构?是鼓励政府多用“看得见的手”干预市场,还是限制政府的介入,鼓励市场的“看不见的手”进行资源配置?


4.存疑问


笔者从中学甚至小学起,长期以来存在“不会提问”的问题,奉书本和老师的言论为真理,缺乏提出问题和“质疑”的能力,从而导致学习过程看似很努力,实则很懒惰的情况。结合笔者的自身情况,有以下优化的经验和感悟:


任何科目的学习,都像笔者在英语部分所言一样,听懂看懂≠自己会做,甚至可以说只是囫囵吞枣似的将白纸黑字扫过去,未经思考,只在脑中留下“支离破碎”的知识或者文字。这一点在经济法学的学习中需要特别警惕。


经济法学的学习,看似庞杂零散,实则有规律可循,除了上述的知识学习、体系搭建、巧妙归入之外,有一个过程是“保持怀疑”。笔者在备考过程中,脑中一直给自己灌输“素材积累”的观念,既然是素材,就要有所取舍,也要有所甄别,勇于去认定“看到的可能是错的”。


(1)讲义一定是对的吗?


写在前面:知行法学所编写的经济法学讲义非常全面、细致,无论是编排的形式要件,还是对知识解读的准确性、理论深度和热点把握等实质方面,均对笔者最终的成绩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以下所言绝非对知行法学经济法学讲义的批判,反倒是笔者基于讲义的优秀,思考如何把优秀的讲义转化成自己优秀的作答的过程。


我的思考是,当我的想法和已经积累的基础知识与讲义相同时,不一定我们就一定都是对的,但如果有这种“认同感”,那么我就好掌握、好背诵、好运用。


如果二者存在不同甚至存在冲突时,会促使我去查询相关资料。首先,这个查询的过程就是积累知识(素材)和强化记忆的过程,因为会有很多的例证进行解读,相同的知识会一遍一遍出现在你眼前让你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进行记忆;其次,电影《盗梦空间》中指出了一个理论“当一个人跟你说,不要想某事,那你大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件事”。笔者将这个理论运用于此:当你接受并认可一个知识,它就平平淡淡地过去了,你认可、知道但并未掌握;但如果你极度排斥或者反对某一个观点时,反倒会让自己的脑子对它产生深刻印象。所以需要用批判的眼光、始终处于思考中的大脑去学习讲义。比如笔者在前期学习中,税法基本原则三分法的观点根深蒂固,即“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和税收效率原则”,而在讲义中首先将税法的基本原则划分为“公德性原则”和“政策性原则”,虽然并没有完全不认同,但这种分类方法让我感觉很陌生,因此去查阅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徐孟洲老师和徐阳光老师所著的《税法》一书,发现讲义中是采用了该书的观点,因此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这种划分,并通过对此书相关部分的阅读,减轻了记忆的压力。而为了进行更好的记忆,会把“公德性原则”延伸为“自然法原则”和“应然原则”,将“政策性原则”延伸为“实定法原则”和“实然原则”,从而将前者中的具体原则总结为“税法本应如此”,将后者中的具体原则全部归为“税法为了实现一定的政策目的才有此原则”,并通过后者呼应到了税收&税法的概念、理念、特点和目的等税法总论部分的内容。笔者对理论法学的掌握相对浅显,对两类原则的延伸也未必科学,只是举此一例方便读者理解。


(2)著作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从讲义中的疑问出发,查询到著作或论文之中,可能通过这二者的详细解读,自己接受了观点;也可能即使查询过后,仍然认为自己已有的观点是正确的,这些都是正常的。在“存疑”的过程中,最不重要的就是谁的观点对,谁的观点错,毕竟在观点展示中,也只是存在“通说观点”和“少数派观点”,前者就一定对后者就一定错吗?笔者认为是要通过存疑→查询→思考→解惑的过程来强化对某一个问题的记忆,以达到看到题目会想到“当时我是怎么思考的,同意/不同意那个观点”,由此把讲义和著作中的观点自然而然地写出来;同时加深对某一问题的认知,以达到回答相关问题时,所有考生都采用“大多数学者/通说观点认为……小部分学者/少数派观点认为……我认为/我支持……”的模版,可以做到知行法学的师兄一直强调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值得注意的是,存疑的过程虽然要贯穿整个备考期间,但由于思考、查询和总结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因此笔者建议在前期精读讲义和总结笔记阶段大体完成这一过程,以便辅助理解、建立体系并有助于粗略背诵;进入冲刺背诵阶段,更多地去“享受”前期积累的成果。资料的选取范围,笔者建议以知行法学经济法学讲义为基础和核心,补充和修改可参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人大经济法系各位老师的著作以及相关老师的论文。存疑问题的范围也应有所取舍——核心仍然是“目的与手段相一致”,备考的过程毕竟不是研究的过程,对于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特别是“事实问题”,比如《谢尔曼法》的历史发展、《审计法》修改之后哪些条款有变动这类问题,深究反而是低效的。需要深入探究的,主要是讲义中所指出的重点、难点、热点知识。


(3)考试的到底是谁?


笔者高中的数学老师和政治老师都说过一句大意相同的话,笔者至今牢记在心“最后上考场的是你们,不是老师,老师掌握得再好那也不是你的,你们会的比老师多,做的比老师好才正常”。笔者将此言论放置于此是想传达:不是买了知行法学的讲义就考上了,不是听了师兄师姐讲课就考上了,更不是背一遍讲义读几篇论文就考上了——论文是老师写的,讲义是机构出的,课是师兄师姐讲的,讲义是你背的但只是你在接受讲义内容的输入,尚未转化成自己的知识也没有转化为输出,考的是你但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你的。备考的过程虽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研究”的过程,但至少应该算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因此,如果只是一味地接受、接受、再接受,说到底都还不是自己的知识;要把所听、所看、所学的东西,通过所思、所想转化为自己的知识,才有可能有一个良好的输出。


以上主要是笔者备考初试时在学习经济法学方面的一些思路和感想,供各位读者借鉴。



(二)复试备考


1.全面温习基础知识


笔者在初试阶段以知行法学的经济法学讲义为基础,按章节总结了思维导图,并加入了自己的部分理解和解读。在复试复习阶段,笔者谨遵知行法学师兄教导,秉持“复试考察的也是基础知识”的观念,回归讲义和基础知识,综合讲义和思维导图进行温习和背诵。笔者在初试备考阶段,总体上前期以“一周两科”,后期以“一周三科”的进度进行专业课背诵;而在复试阶段,每天投入与初试相同的花在经济法学上面的时间,三天可粗背一轮(总论+主体法一天,市场规制法一天,宏观调控法一天),五天可精背一轮(多的两天一天用于竞争法,一天用于财税法和金融法部分),仍然采用初试时的背诵方法,并且重新制作了背诵提纲。原先用于其他科目备考的时间用于阅读经济法学相关文献等。


复试复习回归基础知识


2.阅读论文


笔者在复试复习的早期(春节假期结束至公布复试线之间),花费了一些时间在阅读讲义之外的论文上。笔者阅读了人大法学院经济法系所有教授2020年以来的所有论文(包括各种时评、讲座文字稿等,只要能在知网上搜到的)和部分发文较少的教授2018年以来的所有论文。80%以上的文献阅读了全文并整理了笔记;不到20%的文献要么是很明确的考试不可能涉及的内容,只是粗读一遍,要么虽然没有阅读全部内容,但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梳理并整理了笔记。


部分论文笔记目录


从形式要件方面,阅读论文的顺序为:各位老师2022年新发的论文(竞争法相关一篇,公司法相关一篇)→竞争法修改相关论文(因为这个热点非常重要,且初试中已经做了考察,对自己的表现并不十分满意)→破产法相关论文(个人破产制度的热点也很新、很重要)→财税法相关论文(一是因为房地产税法的热点;二是因为自己在这一领域之前的积累比较多,想到综合素质面试可能会问兴趣领域、读过什么书,专业面试如果涉及财税法想有个更好的表现,怕露怯所以多积累一点)→按作者阅读其他论文。


从实质要件方面,主要总结自己之前不会、不懂、未涉猎的知识,争议点和作者观点(含原因分析),通过批注记录自己的思考和观点,一定程度上内化于心,个人认为对于最后复试的表现是有很大的积极影响的。


五、写在最后


九年前上高中的第一天,班主任让我们写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对大学院系划分没有认知的我写下的是“中国人民大学 法律系”。


高考没能实现梦想到后来的一战失利,都感觉意料之中。到了2021年2月26日公布初试成绩时,二战的我觉得“虽然不高,但是进步明显,这次行了”。3月19日白天,人大各学院复试线陆续公布,我无心继续复习复试,和一个一起备考人大且初试同分的师弟在学校的各个角落逛来逛去。22时许,已经回到出租屋的我终于刷出了复试线,看着从未设想过的、终局性的370分的院线,大脑一片空白,除了“完了,没过”之外,没有任何的思考。手忙脚乱地询问调剂的相关事宜,真的是“病急乱投医”,想着“赶紧有个学校给我安排复试吧,赶紧有个学校要我吧”。3月30日夜,接到了上海某院校的电话,询问是否愿意参加复试。但顺利参加复试并且收到了待录取通知后,之前那种“马上有个书读就最好”的想法荡然无存,感觉自己因为惜败就此与人大告别必然后悔。问了很多人的意见,大多数的意见都是建议接受调剂,但最终综合考虑,决定再战最后一次。一年后,同样是3月30日,加权总成绩及排名公布,打开成绩公示的PDF,一点点翻到经济法学专业的部分,从第一名一个一个往下数,生怕自己的排名在招生名额之外——确定入围,欣喜若狂,近乎喜极而泣,耳边回荡着著名篮球解说于嘉老师在2015年长沙男篮亚锦赛决赛最后时刻的声音“可以庆祝了!可以庆祝了!”


科比·布莱恩特是我最崇拜的NBA球星,他的“曼巴精神”激励我从一战到三战,在一个个早起的清晨和失眠的夜里,看三年黎明破晓,观三年落英缤纷,坚持到最后。引用他在自己球衣退役仪式上的一句话与诸君分享“你起早努力的日子,那些你熬夜努力的时光,那些你太累觉得再也站不起来,却依然支撑自己起身的夜晚,那才是梦想的力量”。有梦校,那就去追去考啊,没考上无悔,考上稳赚,总不能等人到中年来一句“要是我当年考上人大……”吧?


本经验帖的标题引自笔者最喜欢的NBA球星凯文·杜兰特个人纪录片《Still KD, Through the Noise》,愿各位读者“初心不改,无视喧嚣”,各位报考经济法学专业的师弟师妹坚定信念“战为人大,经世济民”,各位考生终成“国民表率,社会栋梁”。



在明明德精品推送

在明明德丨本科中南财,二战上岸人大经济法

在明明德丨鱼跃讲座:人大知产复试第一的考研经验谈

考情分析丨中国人民大学刑法学专业法学考研深度报告:阶层论与刑法教义学
魔法保研录丨人大法学保研心得体会
在明明德丨独家记忆,人大法学考研专业课背诵秘诀
在明明德丨加减乘除上岸法——人大经济法考研380+回忆录

在明明德丨写在客观题出分之后——人大法学考研与法考一体化备考之民刑篇

鱼跃法学

微信号|鱼跃法学

新浪微博 知乎 豆瓣|鱼跃法学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校精品学科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即可购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鱼跃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