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思贤桥进击蓟门桥——法大、华政、北师刑法保研的本科生涯规划

思贤桥的刑司人 鱼跃法学
2024-09-0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编者按

保研日趋内卷,对双非五院保研er更是地狱级难度,“我们用能上985和211的分数,上了只有5%可怜保研率的五院”。作者本科某双非五院,在去年保研中拿下了法大、华政、北师大、吉大的刑法学硕offer,她带来这篇别具一格的经验帖,想要告诉大家的是——认清自己的价值位阶,做好本科生涯规划(既是低年级同学的规划帖、也是保研er的入营帖)。更多五院四系本科学习问题,可与逸仙鱼师姐探讨。

个人基本情况

绩点:3.85/4.0

综测排名:五院四系全年级前1%(成绩排名为年级前3%)

外语成绩:六级 570+

获奖情况:学术科研奖学金、校综合奖学金、法律案例分析大赛一等奖(独作)、校优秀团干等

科研经历:法学类CSSCI来源拓展版二作1篇、省部级课题1项(未结项)、

实习经历:基层检察院、民营企业法务和红圈所争议解决刑事团队等

入营情况:吉大学硕、法大学硕、北师大学硕、华政学硕【由于个人意向,只申请了刑法学硕】

录取情况:吉大学硕、法大学硕、北师大学硕、华政学硕

最终选择:法大学硕


【作者按语】保研相关的流程性内容如夏令营、预推免时间等内容相信大家可通过各类经验贴了解,而对我所在的热门专业而言,也必然会有更优秀的同学针对复习策略进行分享。因此,本文的撰写思路不在于追求“事无巨细”,只希望通过分享笔者在本科阶段认为最重要的事情来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帮助。当然,这个“本科规划”并不是要告诉大家“哪年该干嘛”,而是回答低年级同学面对大学生活的疑问,大三同学也可以把它作为个人陈述或简历中将要体现的各项经历间(或称“保研软实力”)孰者优先的建议。


一、认清自己的价值位阶

之前有学妹问我,“步入大三,面对出国、读研和就业的选择,甚至是考研和保研之间的选择,怎么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呢?”但其实我几乎没有考虑过出国读研或者就业,所以可能谈不上十字路口,但笔者也会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

我个人对这前述两个方向的理解是这样的:第一,本科毕业出国的通常都会选择去英美港一类的国家读商法相关的LLM或JD,但是我更感兴趣的学科是刑法,与其本科毕业念一个LLM还不如读完研结合自己的语言水平考虑留德或留日;第二,就业其实是一条直接迈向社会的路,得益于我在大三期间的两段比较长期的实习,我意识到面对着领导朝九晚六,甚至可能经常需要加班的生活的确不是现在的我能应付的,说好听点我现在是个“赤子”,说难听点其实就是“愣头青”,所以我希望自己还能再享受一段无须成熟的时光。所以,我选择了读研。

厘清未来方向后,就是脚踏实地地为之努力。根据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和我的个人理解,对学硕保研而言,大学期间除绩点排名这个绝对硬件外各项软件的排序为:学术科研成果=英语>大创>其他比赛成果=奖学金=学生工作;专硕保研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考察本科期间的实习情况。所以即便尚未明确专业方向,也能找到努力的大致方向。

本科期间,我曾担任过班委和学生会主席,参加过辩论队、模拟法庭等各类活动并斩获多枚奖项,亦在课程之外展开了众多科研工作和实习项目,这便意味着我的可分配个人时间十分有限。可以说,我是用大学期间平均每天不到6小时的睡眠时长、敷衍的饮食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换来了生活、工作与学业的平衡,而这让我在20出头的年纪就陷入了彻底的亚健康状态。如果让我回到大一或大二,哪怕是大三的伊始,我一定会制止住那个把所谓“年轻”当作资本的自己,这也是我在本文初始要告诉各位的。我希望当你们在脑中绘画价值位阶图时,务必把身体健康(包括心理健康)放在第一位。

以我自己为例,我在大三下学期正式开始准备保研后便立刻做了一份“年度规划”——3月准备保研、7月复习法考、10月开始实习…在这个过程中,我完全没有考虑到突发情况和身体状况可能造成的影响,以至于当我面对3月底封校后,所谓的“规划”就已经走了歪路。受到疫情反复的影响,今年的状况对于每个备考人而言都是艰难的,而对在今年准备“考(保)研—法考”双开的上海大学生而言则尤其残酷。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仍肆意压迫自己完成既定学习目标的我最终从6月开始跑了无数次医院,甚至到了需要住院做手术的边缘,这个状态一直持续到我已经开始实习的10月,并伴随着工作、房租和法考延期等一众压力一起坠到我身上,这绝对是可怕的。因此,如果要我来给现在的大三提出关于价值排序的建议,我会告诉你:健康优先,随后是保研,其他都随便。

诚然,法考和实习经历也很重要。前者是一年一次且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以后要考似乎很难再有集中的备考时间,后者是红圈所、魔术所和各个大厂OFFER带来的诱惑,很可能对未来的正式就业起到决定性作用,但是它们都有再来一次的机会,而健康的身体和保研的机会都只有一个。

二、转专业真的有必要吗

我所在的院校是一所法学强校,相应的,它的其他学科自然就会稍显逊色。所以,学校每年意图转专业的人都很多,甚至很多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从踏入这所学校开始就在“卷”一个转专业的名额。当年我也是挤破脑袋“卷”进了法学专业,但是冷静下来想想,转专业也不一定是唯一的出路。

(一)五院四系法本的优势

对于五院四系等法学强校而言,法本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法学本科能够在本科毕业前参加法考并取得A证,这对未来就业和时间规划而言都是一大利好。毕竟,当你的同学们在研究生期间都纷纷去学习二外,参加各种交流项目或者为深造做准备时,你还要苦苦准备法考,此种心理落差可想而知。

第二,对于部分工作岗位,尤其是本科毕业就准备前往律所工作而言,法学本科算得上是一个门槛。尽管存在同样学习法学的侦查学、公安学等专业,但是不难看出相当多法学类岗位都对专业有着严格限制,甚至部分律所还会明确要求求职者的本科和硕士专业均为法学。

第三,法学本科在面对法学专业的保研时有更多选择,这点在学硕保研中的体现更为突出。许多学校都要求除报考“非法本法硕”外法学研究生的学生本科专业为“法学、知识产权”等“小法学”专业,这也间接使许多考生丢掉了一块“敲门砖”。但据笔者了解,清华大学并无这方面的限制。

图为中国政法大学招收推荐免试研究生各专业报考要求(节选)

(二)非法本的优势

但同时,非法本(尤其是法学边缘学科)也是有其独特价值的:

其一,相关专业竞争压力相对更小,这也意味着获得高分会更加容易。周围的“卷王”都去了法学专业,你的成绩自然水涨船高。

其次,受限于学院规模、教师资源等因素,非法学专业的同学有更多机会与本专业老师沟通,更容易与老师熟络。在法学专业面临五百人抢一节课、三百人上一节课的窘境时,非法学专业的课程规模可能只有几十人,且可能若干节专业课都是一位老师讲授。这不仅方便了同学向老师请教问题,更是让老师对同学有了更多了解,愿意给你提供更多帮助。以我本人为例,我有幸在大四被选中参加学术论坛,少不了指导老师的帮助;而老师在收到论坛信息的第一时间将消息分享给我,也能破除信息不对等的“魔咒”。

最后,部分专业学生甚至可能比法学专业学生更容易找到专业对口的小众高薪职业以“合规”为例,自2020年我国推进合规不起诉改革以来,涉案企业合规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热点,各大企业也相应增设了合规部门。据我了解,诸如华为、格力等国内大厂都可能会针对侦查学等专业进行校招,本科毕业薪资就可能突破3万,而这几乎已经是国内律所针对应届研究生的最高薪资。

综上,希望大一同学能认清转专业的利与弊,也希望原本希望转专业却未成功的同学不要灰心,看到自己所在专业的闪光点。


三、 科研和竞赛该怎么搞

(一)科研是个啥

首先想告诉大家的是,“本科生做科研”本身可能就是一个伪命题,毕竟这个阶段很多人甚至没有系统了解过某一个学科,在校内学到的东西也都是皮毛,这就必然导致本科生不会有很强的科研能力。但受制于当前各校刁钻的要求,考生多少都要具备一些科研能力。例如,吉大的法学夏令营要求通过参加复试的考生提交“研修报告”以阐述硕士期间的科研计划,人大夏令营要求考生提交能够体现个人科研实力的本专业论文等。

作为法科生而言,“科研≈写论文≈发刊”,而我自认为还不具备教授大家写论文的能力(坦白讲,找校内老师请教可能是最优解),所以主要介绍我所了解的关于发刊的消息。

据可靠消息,纯正的法学C刊和C扩通常都不会采用本科生的文章,少部分可以蹭着老师的名字以第二作者署名,但据我观察综合性较强的社科类刊物(含报纸)是可能给本科生开口子的。所以大家真的没有必要挤破脑袋去争一篇法C,换个思路去投一投诸如财经、学报一类的刊物被录用的可能性也许更大。但是,大家务必要避免发刊“踩雷”,否则将可能成为你在学术生涯的重大污点。华政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布《期刊负面清单》,大家可以将其作为指引稿件投递的方法。(行文至此,笔者又回想起之前黄子韬和宋祖儿演的那个剧里因为发《法制博览》兴奋不已的场面,真的很怕这种内容会误导真·法本学生……)


(二)竞赛都有啥

每年,各大高校都会举办若干比赛,其中不乏与国家级单位合作举办的国家级竞赛(此处也包括大英,毕竟是校内评奖)。抛开比赛含金量不谈,参加任何比赛都一定能够使个人专业素质得到锻炼,但是对希望保研的同学而言则需要在报名时慎重考虑——你花一个学期辛苦拿的奖,很可能连本校都不认。但是,各个学校在考察比赛含金量时采用的标准不尽相同,所以除了大英、大创、挑战杯等全国通用的竞赛外,其他比赛有没有附加分还需要各位学弟学妹找本校学长、学姐了解。

例如,我所在的院校在前述全国大赛之外,也认可校内举办的论文竞赛、省市级案例分析比赛和部分国家级、省市级模拟法庭竞赛。根据竞赛规模、比赛名次以及是否为个人参赛等因素的差异,附加分也有会有一定区别。请注意,千万不要小瞧只有0.5分的附加分可能会带来的影响,这可能让你摆脱自己不那么出色的成绩,实现综合测评的“弯道超车”。

当然,一些非竞赛的活动也是很有必要参与的,这也能让你感受到自己与其他近似年级同学的差距。在此,我也想和大家安利自己在今年8月参加的“刑法案例研习”,这是由教育部主办、北大承办的线上公益课程。虽然准备课程有些费时费力,但对个人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客观的。鉴定式案例分析的思路先天然的具备“有序性”,其严谨程度与我在本科阶段学生接受的教育是存在断崖式差异的。但是课程的专业性和理解难度也意味着参加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学基础,所以不太建议大一、大二年级同学参加。

图为“刑法案例研习”课程宣传海报(图源:“刑事法判解”公众号)

四、 课外活动到底有没有用

(一)学生工作都干嘛

我在校期间于大一担任班长,大二转专业后加入了学院学生会,并在大三年级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大学班级中的职务和高中相差不多,但是学生会扮演的角色确实截然不同的,因此本文仅就学生会工作进行介绍。

在从功利角度分析这个组织之前,我想先从更纯粹的视角为学生会正名。学生会的工作大概包括:组织学院学生会下属部门各项活动、作为学代表团团长维护学生权益、代表院学生会作工作汇报以及审议并通过校学生会各项工作草案等等,这些都是老生常谈的。我更希望与大家强调的是学生会实际上是权责一体的,即它作为服务学生的组织,需要接受院学生会成员及全员学生监督。由此可见,虽然不排除存在诸如网上学姐“黑西装查寝”的极端情况,但这个组织本来的职能和权限理论上是不应该触及学生的私人生活的,也希望签署内容能够改变大家对于“黑西装学姐”的印象,

我了解到有些学校参加学生会的确有保研加分,但我所在的院校确实是没有的。我当初参加学生工作靠的纯粹是“一腔热血”,但现在的我更想告诉学弟学妹们做好被泼一头冷水的准备。不得不说,我做学生工作的三年绝对是辛苦的,不仅经常会被同学误解,也时常得不到老师的认可,相信这一点现在身处班委和学生会内的同学都能共情。但是抛开前述“艰辛”不讲,相关工作的确能够让你在老师面前混个脸熟,也有助于你在本学院老师课程上拿到不错的平时分。至于学校学生会则很难碰到了,毕竟校学生会工作基本都是团委党委负责老师直接布置,不会有很多和授课老师接触的机会。

(二) 社团有必要参加吗

本科期间我主要参与的课外实践活动是模拟法庭和辩论,因此本文也主要介绍这两类活动。

我所在的院校从大二开始可以加入模法,院校两级都会有选拔,通过的就可以代表学院或者学校打比赛。我在模法两年,自己打的和带队的加起来拿了数十奖项,抛开其他收获不谈,这种成就感也是大学生涯宝贵的经历。模拟法庭能够带给你的是长陈词、逻辑、文书以及专业能力的综合提升,对于法科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实训课程(当然非诉不会涉及)。虽然网上有很多人分享怎么打模法,但坦白讲从我个人角度出发,这种实训类的东西不是你看一篇经验贴就能学会的,而是必须拿着题,被学长姐带着一点点练习的。所以也希望大家能擦亮眼睛学会辨认所谓的“经验贴”。

相较于需要一定专业知识作为基础的模法,大一同学就可以参加相较来说专业性更低的辩论。前文警惕大家看所谓模法经验贴的时候擦亮眼睛,其实对辩论而言也是一样的,因为这都是实战型的活动,最快提升的办法就是实训。辩论能带给你的是长陈词与短交锋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辨能力,还会给你带来熬夜写稿、赛前两天被学长姐推翻改论一切重来、打赢打输都和队友抱头痛哭的难得体验,所以我真诚的希望大家都可以去体会一下,美其名曰抗压训练。

图为笔者大二参加模法比赛时的留影


结 语

保研是一场“持久战”,这点已经成为共识。对非一流院校的“五院”而言,这场战争可能从踏入大学校园就拉开帷幕。坦白讲,起初我也感到很不公平,因为我们用能上“985”和“211”的分数上了一所没有头衔的“五院”,人家学校的保研率有15%甚至是20%,而我们只有可怜的5%;但现在的我更多会考虑到“五院”这个名声能够为我带来的、在参加外校考核时的优势。希望各位学弟、学妹们也能够端正心态,因为你并非“笨鸟先飞”,而是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更艰难、但前途或许也更光明的赛道上。


刑法保研精华帖

保研一本通丨一份《刑法鉴定式案例研习方法导引手册》

保研一本通丨五院四系之刑法学保研攻略

【北大、人大、上交、武大】北京大学刑法学硕保研上岸帖——曾许人间第一流

【法大】法大刑法保研经验谈:循着光的方向,屡败屡战

【北师大】从法大到北师大的刑法保研战:轻舟已过万重山

【法大中欧】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法大中欧刑法保研经验分享

【法大】法大刑法保研经验帖:如何走出一条稳健避坑的保研路?

【中南财、华政、山大】坚守刑法初心——中南财、华政、山大多校刑法保研经验

名校法学硕士/法学博士深度解读

专注于五院四系等国内一流法学院精品学科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鱼跃法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