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感悟丨研汉调二黄,悟戏曲魅力(一)
“三下乡”感悟丨
研汉调二黄,悟戏曲魅力(一)
通过这次调研,我明白了戏剧并不是一种阳春白雪的艺术,反而是一种大众的、亲民的表现形式。汉剧是发源于汉江的一种剧种,取材来自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来到汉江大剧院是我第一次进入剧院,与《霸王别姬》中的戏班子练习场景不同,而是采用一种更为程式化现代化的方式,在一个大空间里让扮演者无实物表演。能够一下子吸引到我的是扮演花旦的演员一开口的清唱,声音嘹亮婉转悠扬,让我感慨这肯定没少练习。能直观的看出戏剧扮演者的表演是夸张化的,是需要一眼让观众就能看出是什么的。在晚上看到街头演出的时候,有现代服装与古典服装的结合,能看出来是重新根据汉剧的形式创新的新时代剧本,能明确的感受到非遗传承人对于汉剧的传承创新的付出。在这几天也接触了很多老艺术家,无论是在专业的还是民间的,对于我们去了解、去宣传汉剧都是十分重要。文化传承我辈皆行,汉剧扎根于本土,发源于人民,更离不开人民,我相信这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将在一代又一代中与时代同轨,与人民同心,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汉剧应是亘古不断的。
——艺术学院戏剧影视文学徐婧妍
到现在都久久不能从汉调二黄悠扬婉转的音调中走出来,调研结束了,但汉剧表演没有结束、皮影技艺没有结束、演员们精湛的唱腔演技没有结束、非遗传承更没有结束,我们会把这短暂几天学到的东西,用我们的特长让它焕发生机,让它被大家所熟知,这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本次三下乡的意义所在!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伍兰玉
通过这几天的集体生活,我认识了许多好朋友,也学到了许多知识,让我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艺术是一个十分多元化的东西。艺术源于生活,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艺术,安康不管男女老少人人都十分爱戏,也爱唱戏。一开始对汉调二黄非常陌生,而在我看到他们练功唱戏时严谨的态度和群众自发组成的唱戏集体我深受震撼。这次旅行是十分充实且快乐的,我也会继续宣传我们的戏曲文化“汉调二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也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会失传,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薛义斐
在本次调研中,我在团队里认识了诸位,也一同去采访了汉剧传承人,安康老幼妇孺全民汉剧,都对汉剧保持信心。戏曲与时俱进,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方的歌剧,是老祖宗留下的珍宝。看他们排练,看他们上妆,看他们上台演出时满身的汗,大家都很热,但是观众都看的津津有味,环境是热的,心也是炽热的。看他们表演完了脱了戏服衣服里面都是湿的,但他们更在意的是汉剧的传承。而且老艺术家们的精神也很敬佩,老师傅们在被问到如果汉剧传承不下去了……还没问完这个问题,老艺术家们就坚定的回答,不会传不下去的!经过本次调研,我相信汉剧这样的瑰宝,会在历史的长河中永不干涸!
——艺术学院动画王申和
汉剧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还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在本次调研中,我真切的了解到汉剧的历史文化,重温了古时人们梨园百相的独特魅力。同时,我还认识了一位位令人钦佩的汉剧文化传承人,他们不懂得什么华美的词汇,但是愿意每天在厚重的戏服里认真的表演几个小时,会在被采访时微笑着回答汉剧需要传承,传承是好事,在见证老一辈传承人坚守的本心时,我也很荣幸能作为新一代年轻的力量去传播继承这样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承千年精粹,为往圣继绝学,这样的精神怎能不令我们为之动容呢?相信像汉剧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会流传下来,美轮美奂!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汉语国际教育杨帆
往期推荐
点击图片或链接进入
图文:调研人员
编辑:邵啟玥
指导老师:李婵
推文校对:刘青清 廖妩婵
审核:屈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