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律师净流出 占比首次下降!青年律师“生存难”与律所“人才荒”怪圈如何打破?丨律新观察
作者丨李德胜
出品丨律新社品牌服务中心
“2023年,青年律师人数在执业律师总数中占比首次出现下降,青年人的净流出值得全行业的关注与警惕。”
6月23日,一位行业人士发在朋友圈的感慨引发了广泛共鸣。
青年律师净流出问题的背后,是对整个行业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问题的理解。
律新社注意到,2023年,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相继发布了青年律师行业发展调研报告。报告均揭示了青年律师面临的共同挑战——生存困境。综合公开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元。各省市的青年律师生存现状调查结果也进一步显示,案源焦虑和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广泛存在。
与此同时,律新社在调研中频繁听到,多家律所需要引入人才。这种现象形成了“青年律师生存难”和“律所人才荒”的共存悖论。如何破题?如何找到一条有效结合之路?需要机制,更需要共识。
一、挑战“升级” 青年律师入圈即卷
青年律师人数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律师行业中坚力量。
司法部发布的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2年,中国律师数量增长迅速:从2017年的36.5万到2023年的65.16万,律师人数在五年时间内几乎翻了一倍,截至2024年4月,中国律师人数已达70余万。截至2022年6月,全国30岁以下律师人数占比19.16%,40岁以下律师人数占比67.8%。多地律师业数据统计均显示,40岁以下青年律师已近6成或以上。
律新社研究中心出品
数据来源:“北京律师蓝皮书”第六卷《北京市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上海律协公众号、《2022年广州市律师行业大数据报告》、《深圳律师行业发展报告(2023)》
这意味着还会有大量新人涌入行业,作为律师行业的新生代,青年律师对于行业发展无疑有着重要的传承意义。但是,假若市场需求端不变的情况下,供给端从业人数大量增加,行业内卷是必然。行业内卷,首先受到冲击的就是青年律师。青年律师普遍面临着“拓业难、展业难、执业难、生存难、发展难、上升难”的多重困境。选择授薪还是独立?是选择走专业化,还是做万金油?如何找师傅?如何解决案源问题?这些都是青年律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2023年,北京、深圳、杭州等地相继发布了青年律师行业发展调研报告。尽管这些城市在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报告均揭示了青年律师面临的共同挑战——生存困境。
综合公开数据显示,超过七成的青年律师年收入不足10万元,深圳地区40岁以下的律师近六成收入不足15万元。各省市的青年律师生存现状调查结果也进一步显示,案源焦虑和收入不稳定的问题广泛存在。
01 案源焦虑
在律师行业中,那句“案源为王”的箴言对于青年律师而言,无疑是一种深刻的体悟。
深圳律协发布的《深圳律师行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深圳律师行业超过半数的青年律师将案源压力视为首要困扰,这一比例高达55.87%。
青年律师认为目前最大的压力主要来自哪个方面-2018年与2022年调研数据对比图
来源:深圳律协《青年律师执业状况调查》
在杭州律协发布的《杭州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中,同样有超过50%的人表达了对同事或同行拥有丰富、优质案源的羡慕之情。
来源:杭州律协《杭州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
上述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案源获取对于青年律师职业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在案源开发上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压力。显然,青年律师的案源来源相对有限,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成为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02 收入无法保障
案源的稀缺使得青年律师陷入收入微薄、基础薪酬保障不足的困境。
有业内人士表示,初步估算,可能有高达50%的律师在温饱线上挣扎,这其中不乏许多青年律师的身影。
2023 年,北京市律协做了一个面向青年律师的调研——《北京市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揭示, 46.4%的青年律师年薪徘徊在10万元至30万元之间,更有19.9%的年薪不足10万元,凸显了青年律师整体薪资水平的低迷。
北京青年律师薪资水平 来源:《北京市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
《杭州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亦指出,40岁以下的青年律师中,约有60%的人年收入低于20万元,平均年收入低于10万元的人群占比更是高达32.32%,即约三分之一的青年律师年收入仍低于这一水平。这一现实对青年律师的职业前景提出了严峻挑战。
来源:杭州律协《杭州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
当问及执业3~5年的青年律师对合理年均收入的预期时,近60%的人认为应在30~50万元之间。这种显著的落差映射出青年律师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03 专业化难以实现
青年律师怀揣着成为专家型律师的梦想,但这一目标的实现既需要时间沉淀,也需要能力积累,绝非一日之功。法学教育偏向理论教学,许多青年律师虽理论知识丰富,却缺乏办案经验,导致他们在选择专业化发展方向时感到迷茫。
《杭州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揭示了一个现象:青年律师中,高达71.2%的人选择从事民商事诉讼业务,这无疑是受市场活跃度和案源丰富度的影响。相较之下,非诉讼及专项业务、法律顾问业务以及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业务的占比则较低。
这一现象表明,青年律师在业务选择上深受案源量和市场需求的引导,更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小、案源更为广泛的领域。
来源:杭州律协《杭州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
由于普遍缺乏人生阅历和执业经验,青年律师虽然对律师职业满怀热情,但往往难以客观、理性地认识其本质,也缺乏多元化的业务实践。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他们对职业道路的合理规划,使他们在追求专业成长的道路上遭遇挑战。
二、律所“人才荒”:求贤若渴
作为人合型组织,律所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人才。
去年以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低迷,律师业竞争加剧,降价趋势明显。这就使得律所在人才吸纳上自然更加倾向于引进那些自带丰富案源和具有成熟业务能力的合伙人级别的人才。这样的选择不仅能够有效弥补团队在某些方面的不足,还能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实现更高效的协同发展。
虽然青年律师有生存之困,但是作为律师行业资深人才的主要来源,青年律师的成长与进步承载着律所代际传承的重任,更是律所未来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核心人才资源。律所间的人才争夺战在青年律师群体中也很激烈。律新社注意到,很多品牌所青工委的工作非常丰富,为青年人搭建平台、建立更符合青年人的文化氛围成为合伙人琢磨的新课题。
律所在“招育培留”人才方面,关键是深入洞察并解决人才在职业生涯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当下,青年律师普遍遭遇两大难点:经济收入的稳定性与个人执业能力的持续提升。若律所无法妥善解决这些问题,这些青年律师很可能会选择转所,寻找更好的发展机遇。
01 薪酬保障
《杭州青年律师发展调研报告》指出,对于青年律师而言,选择律所时更在意能否提供合适的薪酬以保障基本生活,其中29.87%的人认为底薪或最低工资的保障是其在事业发展中最为关注的核心支持之一。若律所能提供合理的薪酬体系与保障,不仅能显著减轻其经济压力,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完善的福利制度和激励制度,可以鼓励青年律师更积极地参与工作并提升个人能力。通过全面考核工作业绩和敬业精神,对优秀者给予丰厚奖励,能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对于成功办理的案件,适当的提成或奖金将激励他们不断成长和贡献智慧。
通过这种薪资保障和激励制度的有机结合,律所能为青年律师提供一个稳定的经济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使他们更加珍惜在律所的工作机会,并为律所的长期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02 案源赋能
针对青年律师普遍面临案源稀缺的困境,律所应该充分发挥内部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以缓解这一困境。
内部资源优化的运作不仅要求律所内部各分所、团队、律师之间形成紧密合作,还要通过业务差异互补、地域合作增效等多种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对于律所而言,建立并完善内部交易市场,是吸引和留住青年律师的有效途径。一个健康的内部市场可以为青年律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案源支持,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同时,内部市场还能够促进青年律师与合伙人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升整个律所的专业水平和凝聚力。
03 晋升制度
对于青年律师而言,除了收入回报,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都是重要需求。
有效的晋升制度能够激发青年律师的雄心和斗志,从而有效留住并吸引行业内的优秀人才。
若律所缺乏健全的晋升制度,无法确保律师实现其职业规划、参与律所管理与发展,以及实现个人价值,那么律师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将大打折扣,难以留住人才。
律新社在调研中看到,很多律所已把培养有自家味道儿的青年律师作为重要工作。一些律所破例引入90后年轻人进入管委会,还有一些律所不仅为青年律师提供合伙人晋升通道,还积极引入公共案源,并优先分配给青年律师。更有一些合伙人直接表示,现在积极参与申报奖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自己团队的青年人有更多展露头角的机会。
三、未来之路:融入行业发展创新
一个行业的发展,一定是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进入。青年律师的流入和流出指标,是行业发展成熟与完善的一个体现。
除了顶层规划之外,在青年律师成长的初期,行业和律所需要将眼光放长远,为优秀的青年律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业务资源,帮助他们度过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逐步建立起专业实力和案源基础。
另外,如何引导青年律师融入行业主流工作和创新工作,也值得思考。比如,6月23日举行的上海市第十二届律师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到,实现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律所品牌做大做强,发挥‘海派律师’更大作为”“打造与上海城市功能定位相适应的专业服务能力能级”,这其中,如何做好海派传承、如何跟随涉外领域布局个人发展等,都是机会。再比如,会议还提出要“拥抱法律科技研发应用,促进服务质效持续提升”,因此,如何与法律科技产业界加强供需合作、加快应用研发法律科技产品等,都是青年律师可以介入的新课题。
数据显示,行业发展依然在上升中。过去一年,上海律师行业呈现出复苏态势,稳中有进。截至2023年底,共有律师41292人,同比增长6.70%;律所数量保持增长,共有律所1912家,同比增长3.63%。“走出去”步伐加快,上海律所在外省市共设有分所548家,同比增长13.46%;在境外共设立34家分支机构,同比增长17.24%。2023年,上海律师行业总创收同比增长17.41%,人均创收同比增长11.50%,年创收1亿元以上的律所55家,同比增长 7.84%;办理各类业务63.1万件,同比增长23.05%,其中各类诉讼案件40.74万件,非诉讼业务22.36万件。
在这些增长中,如何实现个人的增长,既需要提升个人能力,也需要审时度势。更具专业服务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的青年律师,不仅是律所真正需要的人才,也是行业发展需要的人才。青年律师“生存难”和律所“人才荒”或许可以得到一个最佳解,这才是大家共同寻求的执业获得感。
END
了解更多行业干货
欢迎关注律新社新媒体矩阵
商务合作
lvxin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