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释“春”,守望传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启真新论 Author 浙江大学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形成的,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从历史渊源来看,中华传统节日起源于农耕文化,服务于农业社会。百节年为首,“年”的本义是五谷成熟,古人把谷物生长成熟的时间周期称为“年”,后来“年”又可以指年节这个时间节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作为农历年的岁首,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日,也是弘扬中华文化的载体和增进文化认同的纽带。
春节在历史上有多种别称,其含义也随时代而变迁。古时春节曾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揭开了春天的序幕(“立”是开始的意思),耕耘播种的季节到来了,人们在此时举行以春耕为主题的农事节庆活动。汉武帝时制定、颁布《太初历》,以正月初一为岁首,后来逐渐形成以正月初一为中心的年节,所以春节在古代又有元日(“元”就是第一)、元旦、新正等名称。南朝梁萧子云《介雅》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四气”指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宋吴自牧《梦粱录》:“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朔日”就是农历初一。
“春”:生命的刚健
冬去春来,四时代序,年复一年,耕作收获,我们的祖先在自然节律和农耕生产中感知时间和生命。
“春”见于甲骨文,其字从木(或从屮或艸)、从日、屯声。“春”字的构形是农耕文化的体现,“木”或“艸”(草)都是植物,可以看作农作物,“日”是作物生长不可或缺的条件,春阳抚照,草木滋荣。至于“春”和“屯”的关系,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为我们作了解释。《说文·屮部》:“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说文·艸部》:“春,推也。从艸从日,艸春时生也,屯声。”汉字中不少形声字的声符具有表意功能,“屯”不但是“春”的声符,而且表示春时草木初生,冲破重重阻碍,艰难地拱出地面。虽然初生之芽屈曲柔弱,但破土而出的动力异常强大,许慎用了一个动词“推”来表示春天生命的力量。《说文》在“屯”和“春”的说解中都提到了“生”字,《说文·生部》:“生,进也。象艸木生出土上。”“生”字的取象同样是草木萌生,许慎也用了一个动词“进”来表示生命的努力生长。
“春”蕴蓄着生生不息的动力。“屯”是《易经》的第三卦,以春天雷雨交加、草木萌发、万物生长立象。《彖传》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形,天造草昧。”万物初生之际,阴阳始交之时,虽有艰难险阻在前,但生长推进之势不可阻挡,这就是春天生命的刚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是农历癸卯年,“卯”含春意,在汉代人的观念中“卯”也是草木萌芽出土,代表生机和活力。《说文·卯部》:“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释名·释天》曰:“卯,冒也。载冒土而出也。”卯为春门,五行属木,其位东方,生肖为兔。兔被称为瑞兔,因其繁衍力强,在民俗中是多子多福的象征,玉兔捣药的传说则寄托了古人远离疾病、健康长寿的愿望。
“春”:生生之谓易
作为四时之首,“春”代表新生,春节也称新春、新岁或新年。《易·系辞上》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北宋程颐解释说:“日新,无穷也。生生相续,变易而不穷也。” 据此,“生生”即生而又生、生生不已。古人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运转中,体会到生命是一个持续变化、推陈出新的过程。
年节中除夕的命名则体现了时间的新旧交替。“除”的本义是台阶、阶梯,清代段玉裁解释说:“凡去旧更新皆曰除,取拾级更易之义也。”沿着台阶拾级而上,步步都是以新易旧,所以“新旧岁之交谓之岁除”,“除夕”就是岁除之夜(“夕”是夜晚的意思),所谓“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北方人过年爱吃的饺子,亦取“更岁交子”之意,子时是夜半,旧年、新年相交于子时,故称交子时分,正是“一夜连双岁,三更分二年”。
“春”:生生之仁德
古人将春夏秋冬四季和仁义礼智四德相配,春主仁德,仁行如春。《春秋繁露》云“春主生”“春气爱”“春者,天之和也”。春风轻柔,吹面不寒,春阳温煦,普照大地,春天万物初生,需要照拂和关爱,所以“春”是护生、善生、厚生的时节。儒家将仁爱之心由爱亲人扩展至爱民,又进一步外推至爱惜万物,孔子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黄帝内经》谓春三月“生而不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礼记·月令》中规定,正月里禁止伐木,不许倾覆鸟巢、掏取鸟蛋,不可杀害幼虫、怀胎的母畜、初生的小兽等。此即“生生”之仁、“生生”之德。《易·系辞下》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天地生成化育万物,人参赞天地之化育,同情、珍惜和爱护生命,促成而不妨害万物的生长,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而不是役使、控制和破坏自然。古人有诗云:“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周敦颐不除窗前草,“欲常见造物生意”。程颢教导幼年宋哲宗,“方春生发之时,不可摧折柳枝”。这种使生命各遂其生、各顺其性、自由生长、互不妨碍的生命伦理也是“生生”的应有之意。
我们从“春”及“屯”“生”等字中看到古人所寄寓的生生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又从“春”的生生之仁中认识到古人参赞化育、护生节用的理念。
一方面是“成己”,即自身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另一方面是“成物”,即促成万物的生长和繁荣。儒家的“生生”思想是在传统农耕时代孕育和萌发的,重视万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繁衍,契合于农耕社会的生产方式,但其中所蕴含的刚健不息、仁民爱物等精神具有永恒的价值,包括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并非仅适用于农耕社会。
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春节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彰显。我们要用好中华传统节日载体,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让中国声音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认同。
作
者
介
绍
王诚: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汉语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转载自启真新论微信公众号
编辑丨于嘉悦
审核丨边田钢
往期回顾
资讯 | 南江涛主编《嘤其鸣矣:青年学者说文献学》出版
资讯丨“中华经典古籍库”第十期资源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