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故知新 | 黄金贵:“波”“浪”“澜(涟)”“涛”词义辨考
“波”“浪”“澜(涟)”“涛”词义辨考
黄金贵
水的波浪,“波”最微小。“浪”则较大,是南北朝以来的口语用法;典雅文言则用“澜”。“涛”是最大的波浪。
【同义】
《说文·水部》:“波,水涌流也。”
晋陆机《君子行》:“休咎相乘蹑,翻覆若波澜。”
李白《赠华州王司士》诗:“淮水不绝涛澜高。”
杜甫《秋兴》诗之一:“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波澜”“涛澜”“波浪”皆同义连用,泛指波浪。
【辨释】
“波”,字从水皮声,声兼义。
宋时,据说苏东坡曾以“波字是水之皮”之类诘难王安石的《字说》。谓“波”是“水之皮”固非,但皮声非无义。
从语源上看,皮声之字多有不正义:
“跛”是“行不正”;“颇”是“头偏”;“陂”可指斜坡,后出字为“坡”;“披”是从旁持拿,也有不正意(以上皆据《说文》)。“波”与诸字同源,指水流之不平。故其本义指流水、聚水的起伏涌动。明陆嘘云《世事通考》卷一:“水生纹曰波。”《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引申可喻指各种物象的起伏动荡。如指眼珠的流转。汉傅毅《舞赋》:“眉连娟以增绕兮,目流睇而横波。”或指书法上捺的折波,所谓“一波三折”。
凡此,均显示了“波”字的基本特点。
“浪”,俗以为初亦波浪义。
其实,本是放散义,并且从上古到后世常用此义系;早期一般不单用,常与它词连用,构成词组或双音词。《广雅·释训》:“浪浪,流也。”《楚辞·离骚》:“霑余襟之浪浪。”王逸注:“浪浪,流貌也。”指泪水不断散落。《诗·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孔颖达疏:“谑,戏谑也。浪,意明也。“明”当为“萌”(从阮元校)。“谑浪”谓戏谑之心萌生,即放荡意。合“聊”为“聊浪”,也是放荡貌。汉扬雄《羽猎赋》:“聊浪乎宇内。”“浪莽”“浪孟”“浪放”,皆放纵貌。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四:“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晋潘岳《笙赋》:“罔浪孟以惆怅,若欲绝而复肆。”下言“复肆”,则“浪孟”为放肆意自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养牛马驴骡》:“唯著𫖅(从缪启愉校)头,浪放不系。”此更是同义连用。
汉以后“浪”可较多地独用。晋戴逵《栖林赋》:“浪迹颖湄,栖景(影)箕岑。”(《文选·江淹<杂体诗·孙绰>注》引)“浪迹”,放迹,放纵漫游。杜甫《泛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诗:“见酒须相忆,将诗莫浪传。”“浪传”,随便轻率而传。“浪人”,指行踪无定的人;“浪子”,放荡子弟;“浪士”,放迹于水边的隐士。凡此皆取于“浪”的放散义。《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今又促装下邑,浪拽上京。”李善注引王逸曰:“浪犹鼓也。”今或据此立“浪”有鼓义,非是。李注误。此“浪”正是放义。“浪拽”与“促装”相偶对,指放拽,犹言急行。晋左思《魏都赋》:“温泉毖涌而自浪,华清荡邪而难老。”“自浪”,自放,也是自己荡散、流散之意,与“难老”正相对。或将此“浪”解为被浪,亦误。
由上可知,“浪”的本义与常用义皆不是波浪。作为波浪义,至南北朝始见。《玉篇·水部》:“浪,波浪也。”《世说新语·雅量》:“风起浪痛,……既风转急,浪猛。”南朝梁元帝《鸳鸯赋》:“朝浮兮浪花,夜集兮江沙。”南朝梁刘孝绰《月半夜泊鹊尾》诗:“月光随浪动,山影逐波流。”“浪、波”对文同义。
但彼时其用犹不广。唐代起,在语体作品中才渐渐多见。如杜甫《望兜率寺》诗:“霏霏云气重(一作“动”),闪闪浪花翻。”孟郊《送淡公》诗之三:“侬是拍浪儿,饮则拜浪婆。”“浪婆”,波浪之神。李白《下浔阳城泛彭蠢寄黄判官》诗:“浪动灌婴井,寻阳江上风。”词牌“浪淘沙”,唐教坊曲名,肇自白居易、刘禹锡诸人。白居易《浪淘沙》词有“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之句,刘禹锡词有“春风吹浪正淘沙”之语。
“浪”的波浪义当与“波”有别,出现时代有早晏之分,词的义蕴也有微异。
其一、“波”本就指水的起伏涌动,可见波是由自身的涌动而产生,而“浪”的本义是放散义,故非常波,而是由诸外力,特别是因风(非微风)而起,上引《世说新语》、李白诗最明显。唯此,后世乃至今日,有“风浪”“大风大浪”“无风不起浪”的俗词、俗语。
其二、由于浪非常波,是因风而起,故起伏程度大于波。
有此二异,“波”与“浪”不可等用。如上举“浪淘沙”、“浪花”等“浪”不可作“波”。前举“波”字例,“洞庭波兮”“水波不兴”,其“波”若易作“浪”,则皆言甚而不洽,“嫋嫋兮秋风”、“清风徐来”,皆不会起“浪”。
《说文·水部》:“大波为澜。”《尔雅·释水》:“河水清且澜漪。大波为澜。”“澜”或作“涟”。《尔雅》所引《诗·魏风·伐檀》此句,今本毛诗作“河水清且涟漪”。《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赵岐注:“澜,水中大波也。”《文选·宋玉<神女赋>》:“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李善注:“流波,目视貌。举目延视,精若水波,将成澜也。”《文选·陆机<文赋>》:“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或虎变而兽扰,或龙见而鸟澜。”李善注:“大波曰澜。
“澜”与“浪”最为义近,均指大波。
从重言看。《诗·卫风·氓》:“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汉刘向《九叹·忧苦》:“沸流交集兮,泣下涟涟。”王逸注:“涟涟,流貌也。《诗》云:‘泣涕涟涟。’”又作“澜澜”,同义。唐元稹《听庾及之弹乌夜啼引》诗:“今君为我千万弹,乌啼啄啄泪澜澜。”“浪浪”也是“流也”(见上),“澜澜”“涟涟”犹“浪浪”。
再从复词看。晋左思《娇女诗》:“浓朱衍丹唇,黄吻澜漫赤。”“澜漫”,即“烂漫”,色彩鲜明意。又作“浪漫”,宋张镃《过湖至郭氏庵》诗:“山色稜层出,荷花浪漫开。”
由此可见“浪”“澜”义同,而用别:“澜”是文言词,“浪”是口语词,并且从唐代起,才用作波浪义;作波浪义,典雅文言中多用“澜”,诗词等语体作品中多用“浪”。
“涛”,当是大于“澜、浪”的大波。
《文选·枚乘<七发>》:“与诸侯远方交游兄弟,并往观涛乎广陵之曲江。至则未见涛之形也,徒观水力之所到,则䘏然足以骇矣。”(“䘏”,同“恤”,惊恐貌。)盖涛之形使人惊骇无比,当非一般的波与浪。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词之首句状滚滚东去江水,故用“浪”。然而至赤璧一带,壁、石激水,浪遂更高,词人状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足见其浪之高,势之猛。前“浪”不可易“涛”,后“涛”也不可作“浪”。
以上诸例,均可表现“浪”与“涛”的程度差别。
由上也可知:浪、澜、涛皆因风、潮、礁阻等客观因素而起,波则是流水、聚水的本态。
作者介绍
黄金贵,1961年7月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区(原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西溪校区中文系古汉语古文献教研室主任,兼任浙江省语言学会副会长。
据《古代文化词义集类辨考》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
第54-57页整理
作者丨黄金贵
编辑丨汪靖姗
审核丨边田钢
往期回顾
温故知新 | 黄金贵:“记”“纪”“誌(志)”“载”词义辨考
转载 | 龚延明:在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建所四十周年庆典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