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废物,只有资源”的零废弃观(下)——走进瑞典垃圾循环利用系统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可持续未来创新联盟 Author Junshan
前文《“没有废物,只有资源”的零废弃观(上)——走进瑞典垃圾循环利用系统》讲述了瑞典社会对减少废弃与垃圾产出的努力,而现实生活尽管尽可能地将物品的使用寿命拉长,垃圾在目前的社会中仍是不可避免产生的,且随着消费主义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逐年增加,但也随着整个社会对人与自然和环境的关系的认识在对待垃圾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垃圾由无用的废弃之物逐渐转变成资源,并由此建立起了一套由生产者/制造者,消费者/居民,市政管理者,垃圾回收与处理者多方组成的有效体系。在这套体系里,影响整个回收系统的成本与效率最关键的环节就在于最初的垃圾分类,而实现这一环节的关键主体与核心就是消费者/居民。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会着重介绍瑞典垃圾分类与回收体系中企业、居民、市政所承担的责任与实践。
第一部分为生产者延伸责任(EPR),此责任的主体为企业。生产者延伸责任 (EPR) 是一项瑞典议会于1993年通过的政府政策和法律,明确规定产品的环境责任由生产者承担。它基于污染者付费原则,意味着对污染负责的一方有责任为造成的损害买单旨在更好地管理和收集废物。其目的是将废物的责任从市政当局转移到生产商,并为生产商提供激励措施,将环境考虑因素纳入其产品的设计中,并考虑到生命周期的终结,并采取“从摇篮到摇篮”的方法 到产品生命周期。在此责任框架里,最早实现包装物料回收的是包装废弃物和新闻纸以及汽车,欧盟于 1994 年最早对新闻纸和包装提出了生产者延伸责任,新闻纸,包装和汽车能成为最早实现生产者延伸责任的主要推动因素是经济,因为收集和回收这些废品对资源的需求更少,利润也更高。
而与日常生活关切最直接的生产者延伸责任是饮料瓶,包括PET塑料瓶与铝制易拉罐。饮料瓶在出厂前即已被印上PANT字样,根据饮料瓶大小,分为一克朗和两克朗两个价位,顾客在超市或商店里购买饮料时,除了支付饮料本身的价格外,还要支付瓶身所印的PANT费用(一克朗或两克朗)。顾客在消费完饮料之后,可回到任何一个超市里设置的回收机器前,将饮料瓶投入机器口,机器识别瓶身印制的PANT条码,退回当时购买饮料时支付的PANT费用,退回时,顾客可选择是将这笔费用捐献给森林保护基金,抑或转换成该超市的购物券。
其他还包括在生产者延伸责任项下的还有:废弃电子电气设备 (WEEE)、轮胎、电池和医药废物、杂散放射性产品和放射源。
(小朋友在超市的饮料瓶回收机器前投进饮料瓶,图片来源,私人)
第二部分是家庭垃圾分类系统。以瑞典南部城市隆德为例,隆德一般居民家中都会配备有两个巨大的带轮子的垃圾桶,共有八个分类格,分别用于盛装不同的材料:食物、彩色玻璃、透明玻璃、硬纸板、印刷纸、金属、塑料和残余垃圾。如果是居住在公寓里的居民,公寓社区还会提供额外的诸如小的电器等的额外分类,并会对将垃圾扔在垃圾桶外的居民进行约合350克朗的罚款。其中最特别的是食品或称厨余垃圾,隆德市政会在垃圾回收站或由垃圾车免费提供给家庭一种牛皮纸做成的袋子,袋子的一面印刷有何种垃圾可被认可放进这个袋子,如此标识是为了保证厨余垃圾的正确归类以备下一步的生物处理成功进行。这种最初的分类是隆德或说瑞典垃圾回收系统成功的基础,垃圾分类在整个链条的初端也就是居民家庭处实现,保证了垃圾回收的低成本从而得以实现循环经济的经济效益的可能,主要是因为垃圾分类的成本随着链条的推进也呈几何倍数增长。
(瑞典居民家庭配备的垃圾分类箱,图片来源,https://www.sysav.se/Privat/inspiration/Varfor-ska-man-sopsortera/)
市政会派垃圾车定期对居民家门外的垃圾桶进行清理,清理时垃圾桶会由机械手举起并将分好类的垃圾倒进垃圾车里相应的分类格中。回收后的垃圾被送往垃圾处理站进行下一步加工:
可再加工使用的的材料,例如塑料瓶,可再打碎重新制成颗粒或纤维,用于包装瓶、花盆、袋子甚至服装等。包装盒与纸张则被运往纸张加工厂进行再生产使用。
厨余垃圾经过厌氧处理后转化成沼气,用于运行公共汽车和垃圾车,或经过生物处理后制成用于农业的生物肥料。
(图示厨余垃圾(有机物)转换成农业堆肥与生物基能源的过程)
其他的垃圾,即残留废物或不可回收的垃圾物则用于转化为能源/焚烧,为居民家庭提供供暖热水和电力。
最后剩下的0.9%(在隆德市这个数字 只有 0.5%) 进入垃圾填埋场。
此处我们要着重强调生物基能源对瑞典社会能源转型的意义。瑞典政府订立了到2030年实现零化石能源的目标,如图下所示,2021年瑞典国内能源结构图,生物基能源的比重最大,达到37%,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仅占14%,而为实现零化石能源的目标,生物基能源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为了简化城市地区的收集,隆德市政府计划在某些城区安装一个地下真空系统,垃圾被压缩并通过使用气动基础设施的地下管道直接送到废物管理中心,无需再使用传统的垃圾车收集运输。
第三部分是城区大型垃圾回收站。家庭垃圾回收箱能保证家庭日常垃圾的分类处理,但对于大型垃圾或非日常的垃圾,例如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床垫家具等、建筑垃圾、树木等园艺垃圾等等则需要运至城区的大型垃圾回收站,如前文所提到,这些垃圾回收站也接受可被循环再使用的物品,如餐具、衣物、玩具和家具等等。为鼓励居民将垃圾送至回收站而非随意丢弃,回收站对公虽然收费,但对普通居民每年提供二十次的免费服务。周末去回收站运送垃圾也是瑞典家庭的活动之一,父母从小教育孩子学习并养成垃圾回收的习惯与理念。
而这样的教育并不仅仅是在周末去回收站,瑞典的学校教育系统从幼儿园开始就有意识地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合在垃圾分类与实践中,寓教于乐,让小朋友体会何为垃圾分类,并为自己能做到把垃圾放到正确的地方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瑞典幼儿园与学校配备的垃圾分类箱。日常教学与学生实践可在校园内直接进行。图片来源:https://forskolanpaletten.weebly.com/blogg/sopsortering)
(瑞典学校教育里的垃圾种类与分类内容,图片来源《幼儿园与学校垃圾分类》https://www.mittavtryck.se/download/18.26db66b117506c079372a906/1603958350822/K%C3%A4llsortering_skola_och_f%C3%B6rskola_170406.pdf)
尽管瑞典的垃圾回收系统已经做到了全球领先的地位,瑞典社会对于垃圾的分类质量仍然认为还有很大提高空间。在被焚烧而转换成能源的49.7%的那部分垃圾里,如果在最前期的垃圾分类做到位,这个数字还有很大的降低空间,意即有更多的垃圾本可以进入到再生产或再利用过程中而不是被焚烧。社区政府通过发放示意图表和资讯以将正确的垃圾分类方式传递给居民,并鼓励居民尽可能将饮料瓶送回至回收机器,并加大纺织品例如衣物等的回收。
而在所有这些努力与工作中,预防与减少垃圾的产生,依然是瑞典政府与社会列为最重要的任务,并由此制定了名为25/25的目标,意即与2015年相比,至少减少 平均每人25% 的食物和普通垃圾。
在2015年,食物和普通垃圾量为225公斤/全国每人。25% 代表减少56公斤,到2025年食物和普通垃圾量为169公斤/全国每人。到 2021 年食物和普通垃圾量减少了 12%(26 千克/人),为199 公斤/全国每人。
(瑞典社会的25/25目标)
瑞典垃圾组织为此开发了一些工具,比如以结构化的方式进行组织和流程改进来防止浪费,开设预防垃圾产生课程培训,对各社区进行测量与监控等以帮助目标的实现。在预防垃圾产生的课程中,如何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而采用可重复使用材料作为替代是一个主要的内容。另一项内容则着重于关注“看不见的废物”,即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浪费—这些浪费消费者是看不到的。而这种浪费往往比实际产品大得多,比如一部手机重约不过200 克,在生产过程中却会产生 86 公斤的垃圾。将废物预防扩大到生产阶段将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
垃圾回收与再利用是造福环境与社会和创造经济效益双赢局面的循环经济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社会各责任主体在认知上已然达成一定共识。但怎样去创立并从中受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步伐相差甚远。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第一大人口的中国,在废弃物的制造上对整个地球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如果中国能够实现经济模式的转型,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中心的新型经济模式,也会对整个世界带来积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这两篇有关瑞典社会如何变垃圾为资源的粗略介绍就如抛砖引玉,如果能够带来任何启发与思考进而成为计划与行动的触发点,笔者将不胜欣慰并展望。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公众号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往期话题精选
“没有废物,只有资源”的零废弃观(上)——走进瑞典垃圾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