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行月球》另类影评:有趣的影视主角都是体制外
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明窗邀华月1
周末去电影院看了开心麻花的新影片《独行月球》,总体来说沈腾马丽实力担当,“笑果”不错。
我个人认为这不算一部科幻片,算一部略带荒诞性质的喜剧片,就从喜剧角度八卦一下观后感吧,稍微有些剧透哈。
《独行月球》的男一号独孤月(沈腾饰)是本片的灵魂,单恋基地指挥官马蓝星(马丽饰)。
影片情节设定是,为拯救地球家园,人类在月球部署了“月盾计划”,即以月球为盾牌,抵御小行星撞击带来的灾难。意外的是,撞击提前来袭,团队全员不得不紧急撤离。而此时的独孤月正自顾自地演练如何对指挥官马蓝星(马丽饰)表白,由于陶醉其中错过了撤离通知,成为被遗落在月球上的唯一人类。
偏偏地球受到陨石撞击与月球无法双向通讯(但地球可以转播月球画面),独孤月和一只同样落单在基地的袋鼠诙谐相处,在不知道被直播的情况下随性发挥,开展自救,努力返回地球。
独孤月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面向全球直播,成了地球幸存者中正面励志楷模,诙谐中不乏机智,温情中不乏幽默,最终,独孤月成为了拯救地球的英雄。
整部影片节奏上比较轻松愉快,而谈到类喜剧影视作品,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国产影视片人物塑造方面,有趣一点的喜剧主角基本少见体制内人士。
至于非喜剧类的国产影片,主角是体制内人士的倒是非常常见,但这些主角观众回顾起来,有多少感觉有趣,感觉让人忍俊不止的桥段呢?
下图是某网站喜剧电影排行榜,大家看看除了《我和我的家乡》外,主角还有体制内人士吗?
从我国人口占比来说,体制内人数并不低,所以影视作品中动作片,爱情片,剧情片也常常见到主角有体制内身份。
为何唯独喜剧片中十分罕见?
但在其他各类影视作品中,如果是配角,那么即使是体制内身份,往往也可以耍宝,也可以出丑,甚至贡献了不少经典的搞笑片段。
以至于看国产影视剧时,我常常会有一种感慨,就是主角太无趣,往往没有配角有趣,尤其在国产动作片警匪片中,经常是有趣的配角被更有趣的反角挂了,无趣的主角去一本正经的把仇报了。
与之对应的,美国好莱坞影片为何市场不错,你们发现没有,西方影视作品中没有东方的这种身份忌讳,如果是搞笑片,主角一定要贡献最大笑点,如果是动作片,主角往往比配角有趣,甚至比反角还能搞笑。
而观众的观影感受是不会骗人的,谁的影片更有趣,谁的票房就会多些,而不是谁的主角更正直,谁的票房就会多。
所以大家注意看票房稍微好一点的国产喜剧,时间设定往往避开当下,人物设定更是清一色的体制外人士。
一部两部,可以说是偶然,一百部两百部,这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了。
这种文化现象怎么说呢,高大上,伟正光的形象不是不重要,但大家内心深处还是更容易和接地气的影视形象产生共鸣。
回到《独行月球》,主角独孤月就是个普通的中间派,就是从读书到工作,总是处于中间的这一波人。
他被无意中包装成励志的英雄,以此激发地球幸存者的勇气。但当独孤月因失去联系而决定放弃时。
地球上的马蓝星向大家公布了事情的真相,告诉大家他们眼中的英雄其实也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一样需要得到大家的帮助。
幸存者们踏上地面,集中所有灯光向独孤月传递生存信号时,确实是整部影片最为让人感动之处。
所以主旋律不一定非要这么刻板,比如这种逆境中守望相助,也是一种主旋律的表现形式嘛。
只是我们在长期的宣传模式喜欢墨守成规,往往把主旋律搞得特别刻板甚至是死板且不近人情。
最近我在某个论坛上看见一个企业表彰爱岗敬业模范先进的事迹,给大家看看这个截图。
她身处一个20多个月发不出工资的单位,在面对调回北京工资的机会时,却毅然决然选择坚守……
说实话,看到这个事迹材料我实在无言以对,这样的模范你可以表达足够的敬意,但你希望自己的老婆,或者自己的女儿成为这样的模范吗?
假如这样的事迹某一天被写成剧本搬上荧幕,剧情会有趣会诙谐会幽默吗?在单位不团购的情况下,你会买票去看吗?
所以,影视喜剧中主角身份,确实是窥见东西方文化差异的一面镜子。
今天的八卦就到这里,再次安利这部《独行月球》给大家,内容还是对得起票价的。另外,这几年电影业真的太惨了,大伙顺便支持一张电影票吧。
往期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