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真伪的学术争论与夹带私货的人
《满江红》真伪是学术问题,不要借此夹带政治私货。
1
古人文学作品的真伪,一直是学术圈乐于争论的话题。反正也很难得到100%确定的结果,可以水很多论文。最出名的,当然就是《红楼梦》和红学。
选入语文课本的杜牧的“清明时节雨纷纷”,也有不少人认为是伪作。对这首诗的“证伪”的证据,其实还真不少。当然,也有不少人坚信是真的。
《满江红 - 怒发冲冠》也不例外。因为这首满江红在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已经是明代年间。宋代的各种文集文选中,并没有收录这首词。所以有不少人质疑。主张是伪作和主张是真作的,各自都有不少学术大家。
宋史大家邓广铭先生是“真作”一派。1982年写了一篇《邓广铭: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把两派的观点都做了阐述。
主张伪作的,学术界主要有两个论据:第一个是:如果《满江红》词确系岳飞所作,何以不曾被岳霖、岳珂收集到,不曾编入《家集》之中? 为啥这首词宋元两代,都没有出现?
第二个论据就是 “踏破贺兰山缺”这一句。贺兰山在西北,远离宋金边界,也不在从南宋到黄龙府(东北)的路上。
第一个论据,我认为是有道理的。但这个只是存疑,无法证明一定是伪作。毕竟时隔几百年发现的文学作品也不少,古文尚书,竹书纪年这些东西都是数百年后重见天日的。
第二个论据就比较牵强了。天山比贺兰山更偏西北,陆游写“心在天山”,辛弃疾写“何日去,定天山”也是伪作?满江红里面还有“匈奴血”,南宋的时候匈奴已经跑到欧洲去了吧。本身贺兰山就是一个指代。另外,河北磁县还有一个贺兰山,离岳飞家乡不远,据说岳飞早年在河北还在那里驻扎过。说不定是指河北的贺兰山呢。
学术界“证伪"一派,主要就是这两个论据。
2
但自媒体某博主今日的一篇文章,却引用了一个新的论据。就是“靖康耻”这三个字。原文如下:
其实反过来想,如果这首《满江红》真的是岳飞所做,直接用“靖康耻”这个词儿本身就有点可疑。因为就像土木堡之变发生多年之后,它的这个名称才被固定一样。一件历史事件在刚刚发生时,一般是不会立刻获得定名的。“靖康耻”的称呼,长期以来是不见于正史之中的。
南宋和元代很长时间,比较正式的称呼是“靖康之变”或者是“靖康之难”,也有称之为“祸”与“乱”的。《宋史》、《宋会要辑稿》、《三朝北盟会编》与《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中均是如此,《宋史》中出现过一处“ 丙午之耻 ”的记载。而真正将靖康与耻联系起来,恰恰是在明清以后的《续资治通鉴》等书当中——也就是明以后(尤其是土木堡之变以后)的人回头再看,觉得皇帝被俘真的很耻辱,才把“靖康耻”叫开了。
如果《满江红·怒发冲冠》真的是岳飞所做,那么岳飞是领先三百年发明了这个词汇,公开以“耻”去评价当朝皇帝父兄的“北狩”……总感觉这多少有点“骑脸输出”的意思,我觉得岳飞应该不至于这么莽。
这个观点就有意思了。大意是,南宋时的人,不说靖康耻,而是说靖康之变。真正将靖康与耻联系起来,是明以后,明以后的人回头看,才把“靖康耻”叫开了。
他认为,南宋人不以靖康为耻(至少是不敢公开说靖康耻),所以岳飞写了“靖康耻”就是骑脸输出。写了靖康耻,就是满江红不是岳飞写的证据。
这段话就有点阴了,把整个南宋的所有人都否定了。南宋不仅有赵构和秦桧,也有英雄豪杰。南宋出了赵构和秦桧,也不能因此就认为南宋所有人都是赵构和秦桧吧。
能写出“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的陈亮也是南宋人,他会觉得靖康不是耻辱?
宋钦宗被抓走路上用血在衣服上写诏书,里面写的是“告中外宗族忠臣义士奋起一心为朕雪北顾之耻。” 然后南宋人觉得靖康不是耻?
这位作者还提到了南宋人编写的《三朝北盟会编》。估计他也就知道一个名字吧。
《三朝北盟会编》里面对靖康之变的描述是“不共戴天之雠,四海九州之耻”。然后告诉我南宋人觉得靖康不是耻?
《三朝北盟会编》卷177中,赵构自己的诏书写的是“詔曰朕以菲德獲承大統惟靖康之初變亂既極兩宫遠狩廟社無依以眇然一身不獲已而任天下之責苦身忍恥夙夜慄慄冀以格上天之心” 赵构忍的是啥耻?
《三朝北盟会编》里面收录了不少奏折。看看南宋大臣是咋给皇帝写奏折的:
“伏望陛下以越為心以楚為戒無忘大恥
臣恐此羈縻之道當思雪憤之恥
願陛下斷自淵衷毋取必于敵而取必于天也若乃畧國家之大恥置宗社之深仇躬率臣民屈膝於彼北面而臣事之
陛下從金人之和而遂忘父兄之深讐宗社之大恥
惟陛下日夜焦勞不忘嘗膽以刷二帝北狩之恥”
直接给皇帝写奏折都是各种耻。然后说写靖康耻就是骑脸输出?
《歷代名臣奏議》卷九十三,和《诚斋集》卷八十八都收录了杨万里给宋孝宗的一封奏折。里面是这么写的“今天子以天下之半帶甲百萬表裏江淮安坐而指揮天下之豪傑以圖恢復祖宗之業而澡靖康之耻進則成混一之功守則成南北之勢何至於以一小折自沮而汲汲以議和哉。”
里面明明白白就是靖康之耻四个字。这是给皇帝的奏折,里面就是“靖康之耻”四个字,比“靖康耻”就多了个之。
《宋史》 卷三百八十三 列传第一百四十二中,有这么一段:上尝谓允文曰:“丙午之耻,当与丞相共雪之。” 丙午之耻就是靖康之耻,这是皇帝自己说的。
南宋这么多人,给皇帝的奏折里各种“耻”来“耻”去。岳飞这样的英雄人物,自己写首诗,连“靖康耻”三字都不敢写?!写了“靖康耻”就证明不是岳飞写的?
岳飞不是一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人,说岳飞不敢写“靖康耻”,这是对岳飞的侮辱。
至于什么“朝金阙”,更不值一提了。虽然宋朝也搞过乌台诗案,但能把朝金阙理解成向金国投降,也确实是搞文字狱的一把好手。前程远大呀。南宋还有一个当官的诗人,写过一句“万里朝金阙”呢,性质更严重,咋没被抓起来呢?
3
不过,虽然把“靖康耻”做为证伪《满江红》的证据,不值一哂。但也不是这位公号作者能原创出来的观点。他的文章自然也是网络搬运。
这个论据我找到的原始来源,是一篇发表在中国诗学2020年的一篇文章,《岳飞<满江红>词再辨伪》—— 意识形态支配下的文学经典地位的变迁》
这篇文章写道:
“靖康耻”中“耻”字使用令人惊诧,它将矛头直指赵宋朝廷,可以说欺君犯上,于礼、法皆不合。纵观宋代人记录靖康之变的,并无人敢用“耻”字。
这篇文章言之凿凿,说宋代人记录靖康之变的,无人敢用耻字。不知道我花10分钟随手找到的各种宋代的“耻”来“耻”去,是假文献,还是我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2020年,也有搜索引擎了,找个文献库,全文检索一下不就出来了。
职业写公众号,每天都得输出,全原创确实很难,得参考各种文章。但多少也用搜索引擎查查,别犯太蠢的错误吧。
当然,2020年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意识形态”,讨论是的岳飞和《满江红 - 怒发冲冠》如何被政治拔高,神化。2020年这篇文章开门见山就讲:
公众号的这位作者,在2020年这篇文章的主旨发扬光大,文章题目就是《其实,我更喜欢岳飞的另一首<满江红>》。
《满江红 - 怒发冲冠》是伪作,是时代的需求,政治性很强,所以艺术质量不咋地,不如岳飞另一首《满江红》了。
4
更有趣的是,这个公号作者文章中的另外一段:
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也正因如此,余嘉锡、钱钟书、俞伯平等研究者都曾认为这首词是明人伪托岳飞所做。当然这些观点也引发了反对者更强烈的反击。
有趣的是,反对者大多数是从文化功利主义的角度去谈这个问题的——他们认为:这首词写的太好,而岳飞民族英雄的形象又太高大,两者相配,能够充分给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操大大加一次分。既然如此何必拆这个台呢?将错就错,就当它真是岳飞写的好了。
读者们可以看看链接中的邓广铭先生的文章。文章中有啥文化功利主义吗?
我感觉就是就事论事,逐一讨论和反驳“证伪的论据”呀?相反,2020年那篇文章,开门见山讨论的就是意识形态和政治对文学的支配,这个公号作者的文章,也是借题发挥,抒发各种自己的观点。本来是一个学术的争论,却非要给其中一派,扣上一个文化功利主义的帽子,然后树个靶子,加以批判。
虽然文章水平不高,漏洞百出。但抓辫子,扣帽子,装袋子,打棍子的意识和技术,确实厉害。早生60年,说不定也能是风云一时的人物呀。《满江红 - 怒发冲冠》是真是伪,我不知道,也很难找到确定的证据。
但第一,就算岳飞写了“靖康耻”,“朝金阙”,也没啥问题。秦桧和万俟卨搞文字狱的水平,是赶不上这两位作者的。说岳飞不敢写“靖康耻”,这是对岳飞的侮辱。
第二,这是个学术问题,动不动就扣一个“文化功利主义”的帽子,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