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心科普 | “我”为何会陷入抑郁?

亦心 通心粉家园 2023-01-14

本期文章约1800字

大约需要 6分钟 来阅读


通过上期文章,我们了解到,每个人在生活中都感到过哀伤、沮丧、悲观甚至是绝望。情绪本身并没有正常或异常之分:抑郁、焦虑、恐惧等情绪是负性的,高兴等情绪是正性的。抑郁本身的体验是不愉快的,但不能就此认为负性情绪就是异常的。只有当抑郁达到了某一特定的严重程度,严重影响到了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功能时,我们说这是异常的,需要治疗的。具体的抑郁症类型有哪些情况和分类,可以参考往期文章:通心科普 | 我“emo”了:悲伤就是抑郁吗?

据估计,10%-15%的普通人群在一生中会经历临床抑郁症。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任何一年都有5%的男性和9%的女性患有抑郁症。


那“我”为何会陷入抑郁?

研究发现抑郁症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的病因,而且并非总是无法预防的。导致抑郁症的因素包括很多,在此,我们着重探讨以下六个方面:


1

遗传

有抑郁症家族史可能会增加患这种疾病的风险。如果你的家人也有抑郁症或其他类型的情绪障碍,你更有可能出现抑郁症症状。心境障碍病人(即情绪障碍)的一级亲属,其发病率通常要高于一般人群。其中抑郁症病人的亲属的发病率为一般人群的1.5~3倍,双相心境障碍为10倍。


2

脑生理化学失衡

抑郁症的一个潜在生物学原因是参与情绪调节的神经递质失衡。神经递质是帮助大脑不同区域相互沟通的化学物质。当某些神经递质供应不足时,它可能会导致我们认为是临床抑郁症的症状。某些神经递质过多或过少会导致抑郁症。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通常侧重于变大脑中某些化学物质的水平。其中一些治疗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三环抗抑郁剂(TCAs)。


3

身体健康问题

心灵和身体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你正在经历身体健康问题,你可能会发现你的心理健康也发生了变化。如果你患有慢性病、睡眠障碍或甲状腺疾病,你可能更容易出现抑郁症状。患有慢性疼痛、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症和癌症的人的抑郁率也往往较高。疾病与抑郁症有两方面的关系:慢性病的压力可能会引发严重抑郁症;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疾病则可能会直接引起抑郁症症状。


4

神经内分泌系统

激素会影响心境的观念由来已久,目前强调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的共同作用,特别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抑郁症患者身上,这种物质在血浆中的浓度要比正常量高50%~75%。而据研究资料显示,女性患抑郁症的频率大约是男性的两倍。女性在激素变化的时期尤其容易患抑郁症,例如在月经期、怀孕、分娩。绝经后抑郁的风险降低。


5

生活方式导致抑郁症

还有一些生活方式因素可能会导致抑郁症的发生,比如昼夜节律紊乱,不良的饮食等等。虽然许多抑郁症的风险因素,如性别或家族史,都无法改变,但人们对生活方式因素的控制力要大得多。人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尽量减少这些变化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比如,多花时间在户外、健康饮食和定期锻炼。


6

压力性事件与归因方式

压力性生活事件会压倒一个人的应对能力,也可能是抑郁症的一个原因。研究人员怀疑,应激期间分泌的高水平激素皮质醇可能会影响神经递质血清素并导致抑郁症。

而且抑郁并非只对消极的、不可控的事件发生时才产生,而是取决于人对事件如何进行归因。按照归因理论,在个体经历了失败的情境中,个体会将这种失败归结为某些原因。

按照其归因的不同情况,可区分出个体不同的归因方式:

①失败是由于内在(自身),还是外在(环境)原因造成的;

②导致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

③导致这类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特殊的,还是一般的。

如下表,学生对于考试失败的归因。

归因和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人对失败的解释方式决定了失败的影响作用。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自身的原因,会导致个体自尊的下降。从归因和习得性无助理论出发,抑郁者被认为有着一种“抑郁的归因方式”,即将坏的结果归因于自身的、一般的、稳定的特质。当具有这种归因方式的人遇到不愉快的、痛苦的经历时,他们就变得抑郁,自尊就被摧毁了。



[来信方式]

微信群:

微信公众号:

邮箱:

txfyixin@dingtalk.com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参考文献)

[1]Yang L, Zhao Y, Wang Y, et al. The effects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on depression. CurrNeuropharmacol.2015;13(4):494-504.

[2]Lohoff FW. Overview of the genetic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Curr Psychiatry Rep. 2010;12(6)

[3]Weissman MM, Berry OO, Warner V. A 30-year study of 3 generations at high risk and low risk for depression. JAMA Psychiatry. 2016;73(9)

[4]Weissman MM, Berry OO, Warner V. A 30-year study of 3 generations at high risk and low risk for depression. JAMA Psychiatry. 2016;73(9)

[5]Knüppel A, Shipley MJ, Llewellyn CH, Brunner EJ. Sugar intake from sweet food and beverages, common mental disorder and depression: Prospective findings from the Whitehall II study. Sci Rep. 2017;7(1)

[6]钱铭怡. 变态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05:159-166




往期文章推荐

亲密关系 | 别听!是Pua!:我们都是熠熠闪光的存在

通心科普 | 我“emo”了:悲伤就是抑郁吗?

通心科普 | 拨开心灵云雾:我们一起晒太阳

亲密关系|先导篇:从“我”到“我们”,亲密关系是什么?


图文编辑:亦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