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未来漫游指南》制片人:当现实足够科幻时,科幻就成为了纪录片
人类自古以来对宇宙就充满着浪漫幻想,这份幻想在科幻小说的土壤生根发芽。在科幻作家刘慈欣的解读下,科幻与纪录片相遇能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科学与科幻又将如何紧密联系人类文明?
《未来漫游指南》海报
Q:《未来漫游指南》的创作起源是什么?
A:2019年底,B站和BBC Studios正在酝酿一个战略合作协议。这个协议中包括对纪录片在内大量影视作品的采购,还包括一些全资委托制作的深度共创项目,《未来漫游指南》就是其中之一。双方在共创过程中经历过很多次的头脑风暴,有次聊到BBC基于《神秘博士/Doctor Who》做过的一部纪录片《神秘博士背后的科学/The Science of Doctor Who》。我们也希望做一个类似这样的尝试。当时国内外流媒体平台都在围绕《三体》做文章,我们在想,是不是可以做一部有关刘慈欣科幻作品中科学假想和科学原理的纪录片。
《神秘博士》《神秘博士背后的科学》《三体》动画海报
Q:为何选择邀请刘慈欣来当串讲人?
A: 复杂的科学理论往往需要由浅入深地描绘。从二十世纪80年代PBS制作的《卡尔萨根的宇宙/Carl Sagan's Universe》到2010年探索频道播出的《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Into the Universe with Stephen Hawking》。这些作品洞悉宇宙规律并对未来进行大胆预测,启迪很多观众将目光从平凡的生活投向遥远的星空。
《与霍金一起了解宇宙》《卡尔萨根的宇宙》海报
刘慈欣也是一位仰望星空的人,他以创造性的想象为读者和观众列出了有关未来的无限可能。《三体》的全球爆火标志着我国科幻小说的出海,我们邀请他串讲,是想植根于中国本土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放眼全球去讨论未来。
Q: 《未来漫游指南》项目组为何找到BBC Studios合拍本片?双方采取怎样的合作模式?
A:2018年初,我们的纪录片业务部门,就跟BBC有过内容共制上的合作。当时我们从具有中国传统美学意蕴的“月亮”出发做了一部纪录片,名叫《神奇的月球》。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在磨合中不断试错。我们曾经还想尝试合拍文化、现实题材的纪录片。但经过内部评估发现,美食类、文化类、社会类的选题,由国内团队拍摄会让用户的接受度更高。所以最终我们秉持取长补短的原则,在自然类、科学类题材重点发力。
不同于常见的BBC节目,在《未来漫游指南》这个项目中,我们提供了大概的策划框架,BBC在这个框架之下去做调研,去思考如何融合中国人物和外国人物,如何让科学家的科学探索与科幻假想共振。
《未来漫游指南》片花
Q:此次合作中最大的难题是什么?
A:BBC有着丰富的制作经验,他们的《地平线/Horizon》在1964年就已经开播,在科学题材领域有绝对的话语权。但是他们在选题、破题、制作方式可能会趋同,这就让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如何让他们跳出创作惯性,让内容更符合国内观众审美。
国外节目是单向线性播出,制作团队很少直接看到用户的反馈。因此,巧妙地建立话题,实现主创团队与受众进行异时空互动也是一个难点。
我们和海外团队做了大量沟通工作,尽可能让他们理解国内观众是如何看待刘慈欣、如何看待科幻和宇宙,以及用什么样的话题和拍摄方式才能让观众更有创造力、建设性参与弹幕互动。我们影片中植入了许多具有话题互动性的彩蛋。
比如说大刘每一集都说的那条金句,“未来会有一位科学家解开万物理论的谜题,也许这位科学家正在收看这个节目,也许这个科学家就是你。”这实际上是我们反向创作的结果。
当时我们想用一句话让观众去发弹幕刷屏。后来满屏的“没错,正是在下”印证了这种互动思路。这种反向思考的互动逻辑正是我们的长处,也是双方合作过程中需要深入交流的难点。
Q: 从您的观察来看,BBC Studios的纪录片创作思路和国内相比有何不同?
A:国内不乏优秀的科学纪录片或工程类纪录片,比如《大国重器》《门捷列夫很忙》等。国内的制作团队,尤其是年轻的制作团队,善于拥抱互联网与年轻观众,通过弹幕与评论观察用户的喜好和互动逻辑,并调整自己的创作思路。这是国内制作团队的优势。
《大国重器》《门捷列夫很忙》海报
BBC Studios扎实深耕科学纪录片,通过众多项目锻炼出许多像David Briggs的专业导演。他们在创作中会结合主题和拍摄对象进行创新。比如在采访刘慈欣时的的光影打造,运用电影级光效渲染出科幻文学所带来的史诗感,这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纪录片表现手法,他们这种创作手法打破了我们对纪录片创作的传统认知。
同时BBC Studios有着丰富的拍摄资源以及科学、科幻方面的史料资源。我还记得当时去联合国总部拍摄联合国制订各国如何应对外星文明相关协定的故事。这样的拍摄,不论是场地的拍摄许可、还是当年参与协定制订的官员的拍摄协调,由国内团队都很难实现。不得不承认,我们在科学纪录片赛道上的基础建设尚不完备。
拍摄团队在联合国的拍摄场景
Q:请您谈谈《未来漫游指南》在音乐音响方面的相关制作经验。
A:英方的监制史蒂夫和我都是资深的音乐爱好者,导演David Briggs以前在剑桥大学修自然科学专业的之后,还在圣三一音乐学院修了爵士钢琴专业。实际上,我从业以来,在项目中少有机会找作曲家定制专属配乐。这一次我们能为项目制作音乐其实是缘分使然。
我们团队希望向《2001太空漫游/2001:A Space Odyssey》致敬,但电影中用了大量的交响乐,我们受限资金和版权限制,选择了更容易营造科幻感、未来感的电子乐。
阿瑟·克拉克的同名小说改编的一部经典科幻宇宙电影。
我们主要运用到了电子乐的其中两种类型:一种是Techno(工业舞曲),另一种是Amebient(氛围电子)。Techno是一种具有重复性的机械风音乐。我早年在采访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的时候,他提到说,自己将FAST接收到的脉冲星信号做成音频采样分享给了做音乐的朋友,请他用这个采样制作出了电子音乐。这启发我尝试用机械风的电子音乐营造未来感。
选用Amebient主要是想用来营造太空的飘渺感和层次感。《未来漫游指南》的第二集涉及到“生物圈二号”的内容。在这一部分的音乐制作中,我回想起2010年参与举办北欧音乐节时,曾邀请到的一位电子乐艺术家。他将人类为进行星际旅行而研发的“生态圈”作为创作启发,同时还将“生态圈”作为自己的乐队名,主创具有未来科技感、太空感的氛围音乐。这种音乐风格和第二集的内容不谋而合。所以我们决定尝试用这样一种具有空间感和神秘感的音乐风格去营造氛围。
Q: 您希望这部片子给观众带来怎样的感悟与思考?
A:我还是用大刘每集都说的那句话举例:“未来会有一位科学家解开万物理论的谜题,那也许这位科学家正在收看这个节目,也许这个科学家就是你。”这是我们特别希望传达给观众的。你想要什么样的未来,那就亲自去开创这样的未来。在这么多巨人的肩膀上,立足于己、放眼未来。
另外,我也期盼着观众能通过弹幕和评论多一些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我看到了一位网友的评论,这段评论也被我反复分享给我在海内外的同事:
这符合我们做这个节目的初衷,我们不想也没有把节目做成一个单向输出的节目。这部片子每个部分都贯穿着刘慈欣的看法和观点,他没有去呼应或应和科学家们的观点,甚至有时候是反对科学家的观点。其实正体现了我们的初衷,我们希望大家有不同的声音,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和感受未来。
Q: 您认为未来科幻纪录片会变成什么样子?
A:我希望在未来努力降低知识类内容的门槛,这样才能拉近科学与观众的距离。同时,我们会继续深耕这一领域,更多关注一些科学的未解之谜,甚至是科学的伦理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以尝试对生物冬眠技术问题进行延伸,设想如果人类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冬眠,并且通过星际航行抵达另一颗星球,那在太空飘零了成百上千年且脱离了地球文明的人类还是人类吗?这就是我们想要讨论的科学伦理问题。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王 侯 李金斋
编辑:何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