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对话《游戏星球》主创陈玲珍:创新是实现纪录片理想的垫脚石

王悦阳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2024-04-01

纪录片可以借助电子游戏传递绿色环保理念吗?就在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十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我们惊喜地看到,“电子游戏”与“沙漠治理”,两个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竟然通过一部纪录片《游戏星球:沙漠治理》(以下简称《游戏星球》),产生了不可思议的碰撞与融合。本期我们邀请到本届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创新纪录片奖”获奖作品主创之一,CNEX联合创始人、资深制片人陈玲珍女士,结合她的经验与思考,一起谈谈系列纪录片《游戏星球》的创新之路。


《游戏星球》片花

 


陈玲珍


陈玲珍,CNEX 视纳华仁共同创办人暨执行长,中国美术学院电影学院教授,奥斯卡纪录片选片委员。陈玲珍女士监制和制作的电影和纪录片达数十部,其中纪录电影包括获得威尼斯影展地平线最佳纪录片的《1428》,金马奖最佳纪录片《音乐人生》《街舞狂潮》《大同》,香港国际电影节纪录片评审团大奖《少年小赵》,荣获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新人单元评委会大奖、并入围圣丹斯影展世界纪录片单元的《塑料王国》,获得FIRST青年影展最佳纪录片的《棒!少年》,赵亮2021年戛纳电影节首映的《无去来处》,以及2021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纪录片国际影展开幕片《四次旅行》等。




《游戏星球》的创意起源于一场沙漠治理游学之旅和一次发自内心的感动2019年,《游戏星球》的主创,CNEX联合创始人陈玲珍和Discovery东亚总编辑魏克然参加了由中国传媒大学、“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联合组织的海外传媒人士访学研修班,踏上一场沙漠治理游学之旅。


《游戏星球》主创陈玲珍(右一)和魏克然(右二)参与海外传媒人士访学研修班,走访灵武白芨滩生态林场,考察宁夏“草方格”治沙技术


在宁夏的广袤沙漠,两位主创亲眼目睹了当地百姓沙漠治理的成效,“特别是在八步沙林场时,郭万刚场长亲口讲述沙尘暴袭卷而来,夺走了数十条人命,包含三十多位在步行上学途中的儿童的往事,我当时热泪盈眶。”陈玲珍回忆。“然而,这么棒的一个治沙成果,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知道的人并不太多。或者是像我们以前一样,知其然,并不知其所以然。”主创们意识到,治沙人经年累月的付出与积累需要被记录和传播,他们不约而同萌生出一个想法:通过纪录片将沙漠治理的方法和成果介绍给中国和世界的观众。


《游戏星球》海报


考虑到影片的目标受众,主创团队并不想以传统的宏大叙事来讲述沙漠治理的故事。陈玲珍说,项目策划时,她联想到在宁夏治沙博物馆偶遇的一群可爱的小学生,“现在的年轻人,包含‘Z世代’在内,是未来的主人公。他们在游戏和音像作品的浸润中成长。”于是,一个大胆的实验想法由此萌生:如果一群游戏开发者前往沙漠,他们能否制作出有关沙漠治理的电子游戏?游戏是否可以改变世界?


“影片要跟年轻人讲大道理,他们未必会接纳。所以我就想到,如果把电子游戏和纪录片进行结合,或许能让大家更容易接受沙漠治理中所包含的知识。”陈玲珍说,“游戏开发者跟观众一样是沙漠治理的‘小白’,他们调研和探索沙漠治理的过程,也会是观众深入了解的过程。当观众跟随他们去一步步了解治沙,就会更有沉浸感和代入感。如此,就算大家不亲临其境去参观,也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通过游戏‘身临其境’。”



作为《游戏星球》的总监制,魏克然给创作组提出两个基本定调,即 “两个宇宙的碰撞” 和 “一场伟大的实验”。


“两个宇宙的碰撞”即游戏先锋与绿色卫士的跨群层碰撞。其中一个“宇宙”是沙漠治理本身。它包含了当地治沙人民以及科学家、环境保护专家、农业科学家漫长艰辛的治沙实践和丰富的经验积累。另一个“宇宙”则是游戏制作的全过程。“很多观众平时打游戏,但并不知道游戏是怎么被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就设计了一条线索,将游戏设计和发展的全过程描绘给观众。”


在沙漠治理的“宇宙”中,影片通过游戏团队实地体验制作“草方格”等治沙过程、游戏化模拟治沙方法等方式,多维度、趣味性地科普沙漠治理的过程。


游戏团队实地体验“草方格”的制作

游戏团队通过游戏化方式感受治沙的艰辛

 

在游戏制作的“宇宙”中,两组游戏设计团队前往沙漠采风,尝试用游戏的方式表达治沙的主题,在极短的时间内设计出游戏方案、制作游戏demo(小样),给当地父老乡亲和科学家们进行展示和试玩。“在两个宇宙的碰撞中,游戏设计师们经历了从不了解到了解、从被感动到向玩家和观众传递感动的过程。”


游戏团队向治沙科学家们展示限时设计的游戏小样


《游戏星球》更是一次“寓教于乐”的开创性实验。一方面。影片在叙事中充分考虑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受众群体,尝试以娱乐形式探讨环境保护与沙漠化治理的严肃话题。影片将纪录片与真人秀进行融合和变革,在给予娱乐元素“用武之地”的同时,又不失纪实态度向观众呈现真实事物的本质。


“与真人秀不同,我们只明确游戏团队的任务和目标(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制作出游戏demo,并向当地的治沙群众展示),并不对其探讨的具体内容进行指点,而两个团队需要通过学习和观察,提出对设计游戏有帮助的问题并尝试解答。”此外,影片还引入第一人称视角,摆脱传统纪录片“解说词+采访”的模式,邀请到游戏专家兼主持人刘梦霏老师,积极与影片中的游戏设计者、沙漠治理人以及屏幕前的观众建立联系。


刘梦霏老师与游戏团队进行互动


另一方面,影片注重制作过程的开放性,在既有基础上不断加入新创意。“我们原先设想安排三组游戏团队,其中一个是来自国际的设计团队。因为疫情,国际团队没法到中国进行拍摄,所以这条线索换成了国内的游戏KOL(意见领袖)。”影片原本设想的第三条国际游戏团队的线索虽然未能实现,一个“草根型”游戏设计团队却因此诞生。由刘梦霏带领的宁夏当地小学四年级学生组成的“黑马”第三组,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设计出了让专业游戏设计者们刮目相看的游戏。”陈玲珍说道,“这并不是一个常规的做法,但我们的目标就是让节目更丰富好看。事实证明,最终效果让我们非常惊喜。


“黑马”小学生组在老师的引导下设计游戏



陈玲珍与魏克然相识多年,“因为Discovery跟CNEX的发展战略并不在一条路线上,所以没有机会真正地合作。”这一次,《游戏星球》的创意源于两人共同的设想,题材也恰好适用于探索频道系列纪录片的叙事模式,双方的合作便水到渠成。


从创作端来看,双方制作团队以国际观众为出发点,从创作初期就把握住了受众的痛点,梳理出“需要强调、注意的事情,消解对于国际观众来说不太容易接受的内容。”陈玲珍说,“有时候大家会觉得创新是一个天外飞来的brilliant idea(绝妙的主意)。我在创作中最大的体会是,创新是踏踏实实的积累,你要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学习,这才是真正创新的基础。只有把所有事情做到最扎实,你最初的设想才能够完整地呈现出来。我们在挑选和编辑素材上花了很多时间。因为是‘两个宇宙的碰撞’,在叙事上需要格外用心,才能让影片既流畅,又步步为营,让观众有想要继续观看下去的冲动。”陈玲珍补充说,“我们在影片中设置了多个悬念,将电影叙事的框架和脉络运用到纪录片中,这是如今比较受到国际受众欢迎的一种形式。


《游戏星球》剧照


借助探索频道在长期积累的过程中形成的影片制作方法和范式,《游戏星球》为严肃内核找到了一个娱乐化、年轻化的呈现形式。陈玲珍认为,“范式是一种蓝图,让纪录片人在创作中有迹可循。然而仅有方法和范式是远远不够的,纪录片需要保有特色。换句话来说,纪录片需要从人文性出发,呈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联,这是我们一直以来所秉承与追求的信念。”


《游戏星球》剧照


最后,陈玲珍说,“世界不断在变化,但人类有许多东西是不变的,每个人心中都有对于自己社会价值的判断和选择。我们做纪录片不是只考虑自己,还需要考虑纪录片给别人带来的价值。我们并不是为了创新而创新,更多是在既有条件下,让纪录片的人文价值延续下去。《游戏星球》的制作是我们实现理想和使命的一块垫脚石。”



更多精彩内容,请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王 侯 李金斋

编辑:王悦阳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