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循千年水脉、探悠悠文脉:大运河题材纪录片的价值肌理

李嘉婧 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2024-04-01

千年运河贯南北,清波一脉通古今。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长度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运河,凭借卓越的运力和充沛的水量,自春秋始,直至今天都发挥着无可比拟的航运和灌溉之用。这项复杂而艰巨的水利工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伟大,更深刻反映着中华民族悠悠数千年的变迁和发展。


作为国家形象塑造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不少纪录片以大运河为题材,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投以温情的注目。它们各有侧重,或探讨历史沿革,或描绘河岸生活,从多个维度展现了大运河的风貌,丰富了大运河的影像资源。



由已故的中国纪录片领军人物陈汉元先生担任制片,1986年的纪录片《话说运河》在许多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话说长江》的经验。同样采取“话说”的方式,由充满文学性和互动性的解说词统摄全片,《话说运河》首次向国内观众全面而客观地介绍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影片由北京出发,沿着运河河岸一路拍过去,一面介绍运河历史,一面展现风土人情,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八十年代珍贵触人的影像资料。


《话说运河》跳脱出解说词为主,画面为辅的传统宣教片框架,采用了当时并不多见的直升机航摄和动画合成等手法,同时将画外解说词与主持人的实地讲解相结合,有意识以平视视角与观众对话,在艺术表达和视角选取上做出了创新。


《话说运河》留下了许多八十年代的珍贵影像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大运河为题材或曰为物像载体的纪录片数量逐步增加,拓宽了纪录片的书写空间。沿袭自《话说运河》在编排思路上的广度,更多大运河题材纪录片开始在深度和精度上有所追求。


2014年的《中国大运河》,力图通过八集篇幅挖掘大运河历史和文化层面内涵。大运河在中国历史中不仅发挥着人工河道的固有作用,更为加强和促进不同地区的交流融合、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基于此,《中国大运河》依托运河天然的沟通属性,采用对内对外两条思路,不仅利用故事和细节讲述运河文化,更参照国外历史,将视野纵贯至同时期世界范围内的变革。


《中国大运河》将视角放至全球


2017年的《国宝档案之大运河传奇》将讲述对象进一步微观化,以大运河沿线各个城市为章节主题,对相关历史遗存进行揭秘整理。影片有着鲜明的《国宝档案》栏目特色,带领观众从具体文物中窥测到鲜活古史,领略中华民族跨越千年的智慧闪光。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消失的大运河》等历史探秘类纪录片,大都采用历史场景还原等呈现方式,对大运河的某一处河道或某一段历史时期进行考据,具备较强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国宝档案之大运河传奇》以文物为线索讲述大运河故事


2020年的《我与大运河》则记录了24个“小人物”与“大运河”的故事,在个人命运与运河命运的互文书写中,将大运河的“连接”属性由国家回落到个人。不同于众多以大运河为讲述主角的影像史纪录片,《我与大运河》另辟蹊径,将人物对大运河的情感作为叙述重心,从另一个侧面建构起关于大运河的集体记忆。


《我与大运河》搜集了上百个与大运河有关的人物故事


2023年4月4日,京杭大运河再次全线通水,在古老运河迎来复苏之际,浙江广播电视台推出纪录片《大运河》,不仅将目光瞄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还面向未来探究大运河的时代价值,用现代人的视角洞察大运河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大运河》还通过小屏先行、大屏赋能的方式适应融媒时代的传播特点,拓宽纪录片的传播广度与传播深度。


《大运河》从现代发展进程回溯大运河的历史



尽管上述以大运河为题材的纪录片在不同时期制作播出,却都具有审美共性,在艺术表达上兼具自然风光类纪录片的“美”和历史人文类纪录片的“厚”。


正如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的开篇解说词所说:“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你会看到专属于空中的奇观。”以大运河延伸长度而言,航拍无疑是能够给观众最直观震撼的拍摄形式。上世纪八十年代,《话说运河》已经开始使用航拍,从空中俯瞰运河全景、飞越运河流经的土地。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航拍技术日趋成熟,为大运河题材纪录片的艺术表达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度。纪录片《大运河》大量使用航拍镜头,将大运河贯穿的地界一一呈现,以俯视追随的视角带领观众感受千年水道的波澜壮阔。远景航拍更加丰富了画面信息,空间对比凸显了运河与人、城市之间的关系,生命之河绵延千里滋养着沿线土地与人民。


《大运河》中大量使用航拍镜头


数字动画、情景再现的融入也为大运河题材纪录片的历史表达增添了趣味性,赋予了知识内容全新的可能性,帮助观众更直观地看到大运河线路的历史演变,充分发挥出影像媒介的优势,也通过艺术本身的设计,创造出真实影像之外的空间,为枯燥冗长的历史平添诗意与浪漫。纪录片《大运河》故事化讲述宏大历史,广泛运用情景再现、数字动画等形式丰富影像表现的维度,对于一些无法再现的历史和复杂难解的水运工程,小剧场和动画模拟的方式可以生动呈现出来。譬如,“水脉是文脉”一集,情景再现了宋高宗赵构到大运河沿岸城市扬州祭天的故事;“水的竹竿”一集,运用数字动画展示出古代人民筑坝蓄水、引汶济运给大运河注入的生机。


生动逼真的数字动画为艺术表达赋能


大运河题材纪录片是一个有机的内容生态,艺术表达方式不断经历丰富和迭代。许多作品将时空作为编排素材的线索,以千里河岸为横轴,以千年历史为纵轴,将大运河画卷徐徐展开。同时,这些纪录片注重由小切口展开大故事,凭借一个物象载体或一个人物事迹,展现运河的兴衰衍变。如《国宝档案之大运河传奇》“杭州篇”中,创作者就以杭州城为切入点,深入讲述运河在杭州建城和富庶发展上发挥过的突出作用,点面结合,以易于观众接受的方式“破题”。尽管部分纪录片仍带有宏大叙事的口吻,但总体的视角选取上越来越具象和微观。


归根到底,大运河从来不是静止的遗产,而是一个自然与人文交汇的生成性景观,脱离了那些人、景、物,大运河的身份和意义便不复存在。在千年神韵、沿线风采、风土人情及其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几个方面里,不同大运河题材纪录片各有侧重,相互间形成互文和补充,在艺术表达和叙事手法上找寻到了自己的平衡。



作为世界上里程最长、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背后是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与伟大创造。历史是遥远的,但纪录片具有真实的魔力,通过对历史故事的回溯,唤起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与身份认同。纪录片《大运河》以文化的视角循着千年水脉,去寻找大运河背后人与地方的故事,而这些生动具体的故事是中华民族最深处的记忆。无论是“涌动的纪年”中的兵戈人事,还是“不朽的流传”中的诗词歌赋,一副中国人民的历史图景徐徐展开。大运河是民族文化记忆的浓缩,也是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延续,我们可以在历史故事中找到共同的文化基因,也可以在朴实又真切的图景中窥见当代中国的生机与活力。


纪录片《远方的家》“大运河特辑”中呈现了大运河沿岸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独具匠心的古林草席,如刚柔并济的御窑金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文化取自于水亦发扬于水,这条古老的运河滋养着兼容并蓄、绵延不息的中华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百花齐放的文化追求。纪录片《我与大运河》更是将自然风景与人工建筑相融合,呈现出可居可游的大运河风光,进而建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形象。


古老运河滋养着绵延不息的中华文化


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大运河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一张闪亮的社交名片。大运河题材纪录片通过美丽中国的真实呈现、古老中国的生动展示,使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与中华文明。同时,大运河流淌着沿线居民与城市的情感,也流淌着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情缘,具备展示中国形象、搭建中西桥梁的独特优势,正如《中国大运河》中介绍的大运河在古代中西贸易中的交通地位、《我与大运河》中江西女孩和英国男孩因大运河而结缘的故事。


作为典型符号标识,大运河呈现出中华儿女善良勤劳、自强不息的品质,也深刻折射东方智慧中的道法自然精神。大运河题材纪录片丰富了中国故事的讲述内容,也拓宽了中国形象的塑造维度,将在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方面大有可为。


更多精彩内容,请
微信公众号“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责编:王 侯 李金斋

编辑:李嘉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