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遇见城市:用镜头感知城市温度
重回故里,近乡情怯,人们如何从陌生感中寻回熟悉的家乡情调?又如何在焕然一新的城市景观中寻添新的故乡记忆?地域名人归乡旅访纪录片《生我养我的地方》于近日在湖南卫视播出,带领观众重新领略属于湖南的独特人文风情。
节目以“纪实+”的模式呈现,11位来自文化、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湘籍名人,在远行多年后返回故乡,重拾旧时记忆,感受故乡巨变,用他们视角讲述湖南故事,打造城市新名片。在“跨界”观念的影响下,国产纪录片不断以“纪实+”的模式进行着形态创新和边界拓展,呈现出一幅内容突破与价值释放并行的壮阔图景。
01
纪实+城市:
线上线下联通带来的空间再发现
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一经推出,便获得了海内外观众的广泛关注,该片除了在线上获得巨大反响外,大批观众受片中美食和地域文化的影响自发在线下前往当地旅游。这次纪录片为文旅产业带来的流量颠覆了传统的城市宣传路径,影片的播出为中国城市贴上了独特的美食标签,大大提升了城市品牌价值。城市宣传工作者们将目光转向自带人文光环的纪录片,逐渐探索出“纪实+城市”的融合模式,并成为当下打造城市名片、讲述城市故事的重要表现形式。近年来不少影视制作机构和政府宣传部门接连推出同类型题材的纪录片作品。
《舌尖上的中国》采用美食这一文化符号设计海报
纪录片《五大道》将镜头对准天津五大道历史文化街区留下的丰富遗存——穿梭自如的远洋客轮、人来人往的中外银行、风情迥异的花园别墅、古老精致的欧式洋房孕育出中外合流的码头文化、租界文化和老城文化,带领观众全方位感受天津城深沉而厚重历史熏陶下的独特魅力。随着该片的热播,不少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实现了线上观影与线下探访的联通,共同完成对天津这座城市的故事构建。
《五大道》中城市景观的呈现
通过Vlog式的记录,影片探访了丽江、鼓浪屿、杭州等地,记录当地居民生活状态,发现人文的美好。寻着三组“游客”的足迹,紧扣“漫步”这一题眼,观众徜徉在不同文化中,在丽江篇里洗涤心灵、温暖治愈,在鼓浪屿篇回看城市人口流动中的追梦坚守,在杭州篇感受传统与现代碰撞出的生活智慧,沉溺于人与城的情感体验。
《世界遗产漫步》以个性化的主观视角呈现故事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纪实+城市”的模式以纪实影像的呈现方式为基础,借助互联网语境下更加轻量和趣味化的表达,实现人物与空间的意义互构,挖掘出城市内在的经济价值和人文意涵,在展现城市独特魅力的同时,为纪录片的产业化道路提供崭新方向。
02
同题材异故事:
城市生活的不同切面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城市所特有的地形地势、经济结构、文化涵养等地域景观产生了独有的社会及文化样态。纪录片作为表征时代的文本,可以精准捕捉城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元素,并通过声画语言实现市容面貌和风土人情的生动再现。
同样展现城市的人文景观,《人生一串》《寻味顺德》《味道中山》等一众纪录片以城市美食为引,不论是四川西昌小二哥的凉山小猪肉带给人们的热烈火辣,还是广东岭南就地取材的清水打边炉提供的一抹独特清凉,都折射出饮食文化背后千姿百态的城市生活方式,带领观众感受大街小巷里扑面而来的烟火气与真实感;《守护解放西》《城市24小时》等影片则以客观冷静的视角,观察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空间的摩擦碰撞,通过警察与市民的沟通互动,在“走失女孩表白民警”“酗酒女青年与男友的柔情反转”等一串串趣味故事中,体味到城市的温度与风骨。
城市工程背后的中国建设者
而对于城市整体景观的回顾,也从建设角度和历史角度作出了区分。《中国建设者》《超级工程》等借地标建筑为媒,通过影像将沪昆高铁工程、平潭海峡公铁大桥工程等的设计与建造过程全景式展现给观众,带领观众从城市风貌看城市建设,再从城市建设悟城市智慧;《紫禁城》《金城兰州》等聚焦城市历史,拉长时空纵深感,带领观众回望历史、溯源文化,吸引观众线下观光、游览打卡。《紫禁城》从时间维度入手,展现紫禁城六百年来肇建、发展、扩容的历史际遇和风起云涌的历史过往;《金城兰州》通过实景还原、CG特效和演员演绎的全新剧情呈现方式,表现出兰州作为“丝路重镇”“军事锁钥”的关键作用,以及冰川冻土特殊地质与风雅青城人文韵致的融合统一。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气候多样,物产丰富。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的显著差异为我国城市纪录片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创作者一方面将地域性鲜明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作为主要拍摄对象,挖掘构成城市的自然要素中亮眼的部分;另一方面,选取极具代表性的人、事、物作为拍摄主体,通过观察不同社会体系下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处世之道以及他们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完成城市形象及文化的建构,汇集为一部生动鲜活的国家相册。
03
以情动人:
集体记忆与共性情感构筑
人类是城市空间的建构者,城市亦是人类集体记忆的守护者,城市纪录片能够通过情感共鸣、集体乡愁和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等抓点,强化内部居民的身份认同感和地域文化归属感。一部优秀的城市纪录片不仅是对城市奇观符号的描摹再现,更是对人文温度和价值意义的永恒追问。如何平衡本地观众和外地观众的不同观影需求,是城市纪录片在创作中无法回避的痛点问题,也是衡量该类影片是否具备广泛传播潜力的重要标志。
《生我养我的地方》抓住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故土情怀:功成名就后重返故土,是对中国人“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等传统观念的现实写照;与挚友畅聊、旅访旧地、回看儿时场景,是对故乡记忆的再唤起是现实世界与历史时空的重连互构。该片在湖南本地获得了极好的收视反馈,观众在家乡名人的具体行走中,不断发掘着熟悉城市的陌生面,形成对家乡的再认识;在轻松悠闲的步调里,切近具体思考,参与城市空间的再造和记忆空间的回溯,思乡、爱乡的情绪也被一步步推向高潮。
除此之外,城市纪录片中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异乡人”理解和接受本地文化起着关键作用。与一般意义上同类纪录片中的风光展示及历史介绍不同,优酷出品制作的纪录片《奇妙之城》没有对厚重历史的冗长解说和对城市面容的美化包装,而是去探索人物与城市空间的互动。重庆军哥书屋里演员肖战与几位收集老物件的人一同烤火闲聊;歌手周深在老家贵阳的溶洞以空灵嗓音轻柔曼歌;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做了十年志愿讲解员的蛋蛋用自己的身心投入守护与发散着西安骄傲与深沉的文脉......
结语
面对着广阔城市文旅资源和人文风情的创作沃土,纪录片以更加微观而具体的视角与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对接,发掘着城市繁荣景观背后的人物故事。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纪录片以现实的城中故事构筑起城市的真实性格,守护着一方水土孕育的一方文化,关照着城市化进程中人们的文化变革,创造出一座座温馨鲜活、富有烟火气息的城市形象。城市纪录片的表达形式与关照内容未来如何承担好展现城市风情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期待在一座又一座的城中发现不一样的答案。
监制:何苏六
主编:韩 飞
编审:王 侯 李金斋
责编:王悦阳 宁皓阳
编辑:郭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