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五章-认知/行为理论

前言



大无语事件...前两天想着继续整理新章节之前先回顾一下前几章课本,又懒得拿书,就看了下电子版,恰好我的电子版课本又是理论第二版...


于是......

所以接下来直接把第一版和第二版结合起来整理了,具体的内容还是以框架为主,然后分节进行分析整理,可能穿插一些名词解释、简答之类的


欢迎愿意点进来看完的各位朋友提出意见建议!(直接私戳我或者公众号后台!


已更新章节: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一章-社会工作理论:概念、历史与意义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二章-社会工作理论的理论范式:四个传统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三章-心理动力理论(上):精神分析与自我心理学

课本重读|《社会工作理论》第四章-心理动力理论(下):客体关系和自体心理学

其他章节会慢慢更完的!




整体框架

这一章相比前两章清晰了很多


考研期间我一直都把这一章直接当作了认知行为理论/治疗去看,今天仔细看才发现,这一章还是把认知理论和行为理论分的挺清楚的...


注:个人觉得理论书上对于理论和治疗(eg.认知理论还是认知治疗)没有刻意区分,所以我整理的过程也没有很注意。在我看来,治疗=理论+方法,更加具体、实务一点



前言

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章的主要结构,以认知/行为理论的框架叙述认知治疗、行为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


课本里各个小节认知和行为的顺序都不太相同,为了更加清晰一点,整理过程统一先认知再行为



第一节

第一节首先分别介绍了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的理论发展历程。


认知理论基于“思维——情绪——行为”的逻辑,关注案主当前的事件和思维。


行为治疗的流派比较多,其主要区别为:

行为学派——关注偶发事件的改变

激进行为主义——强调改变

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的整合

社会学习理论——强调环境

新行为主义——在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基础上加入中介变量


和其他章节一样都提到了该理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感觉认知/行为治疗的代表人物应该大家会相对熟悉一些,在很多其他的领域经常出现。


最后,说明认知行为治疗是认知治疗和行为治疗相互整合的发展。



第二节

(第二节主要是介绍本章节理论的主要概念。


认知

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自动思维:由特定刺激自然触发的、导致不良反应的个人信念或想法

条件性假设:诸如“如果我不这么做,那么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的刻板的想法

图式:个体看待世界的信念和假设


贝克分析、治疗抑郁的观点(贝克疗法)

贝克颠覆了弗洛伊德的抑郁理论,认为心理障碍的产生是个体经历了刺激之后,经过认知的加工,在扭曲的思维影响(常以“自动思维”的形式出现)下促成的。

认知错误主要有:

专断的推论——没有充分地相关证据便得出结论,往往与有充分证据的结论相反

选择性抽象——从整个事件中的单一细节下结论

过分概括化——把某事件的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其他事件中

夸大和贬低——过度强调负向事件的重要性

个体化——毫无理由地将外在事件与个体联结起来

二分法思维——全有/全无思想


ABC人格理论

从理性情绪治疗中提炼出来的。

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

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知和评价

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知、情绪和行为

D是对不合理信念的质疑

E代表质疑后产生的新的信念


理性情绪治疗是由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以人本主义为理论基础的理论,其主要目标是消除服务对象不良的情绪反应、改变不良的非理性信念。治疗技巧主要有检查技巧(反应感受、角色扮演、冒险、识别)和辩论技巧(辩论、理性功课、放弃自我评价、自我表露、示范、替代性选择、去灾难化)


《个案工作》中还提出,中国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是ABC理论的一种(我大为震惊


非理性信念

非理性信念是能够引发个体情绪失调和行为失常的偏颇想法。主要有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认为某事件必然会/不会发生;过分概括化,把某事件的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其他事件中;糟糕至极,对某事件的可能性后果产生灾难性的预期


反应性制约

由巴甫洛夫提出,主要强调"刺激一反应"公式。认为行为的学习过程是一个在一个刺激与一个反应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某些刺激会引起个人的焦虑反应,个人经常受其支配而无法有意识控制该反应。


操作性制约

更加强调后果,主要有正增强、负增强、消减、塑形、连扣、惩罚


社会学习

认为行为是在对他人的行为观察和评价过程中习得的。当某个成员的某种行为受到表扬时,其他成员会期望将来得到同样的表扬而学习这种行为。反之,为了避免出现否定性的结果,其他成员在一定程度上就不会使用同样的行为。


以往的学习理论家一般都忽视了社会变量对人类行为的制约作用。他们通常是用物理的方法对动物进行实验,并以此来建构他们的理论体系,这对于研究生活于社会之中的人的行为来说,似乎不具有科学的说服力。由于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的,所以班杜拉主张要在自然的社会情境中而不是在实验室里研究人的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由美国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于1952年提出,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社会学习理论试图通过学习机制来解释人们社会行为的形成和变化,吸收了行为主义理论学派的主要理论假设,认为先前的学习对现在的行为有决定作用。


主要概念:

①观察学习理论:观察/注意——保持——外再现——强化

②自我调节理论:是个人的内在强化过程,是个体通过将自己对行为的预期与行为的实现成果加以对比和评价,来调节自己行为的过程,人们依照自我确立的内部标准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③交互决定理论:人可以对外在环境的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和转化,人的行为是认知、行为、环境等多重因素连续相互作用、彼此决定的共同结果。

④自我效能理论: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一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和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自我效能的形成主要受过往行为成败的经验、替代性经验、语言劝说、情绪唤起、情景条件五种因素影响。


该理论在小组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等实务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认知行为治疗

认知行为理论将认知用于行为修正上,强调认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性,强调内在认知与外在环境之间的互动,认为外在的行为改变与内在的认知改变都会最终影响个人行为的改变



第三节

第三节基本都是从实践原则、评估、专业关系和干预技巧展开。个人认为,只要理解了每章节的理论,这一节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换了个表述...(好像是一句废话。。)


突然发现,这一节的框架就是告诉读者应该以怎样的逻辑和思路在简答/论述题中应用这个理论,换句话说,就是怎么答题。


这一节开头就说明了认知/行为理论的干预目标就是清晰地改变行为或改变认知,所以其实践原则、评估等都是比较明确的。


补充认知行为理论的实务原则(比较通用)

(参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界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则:

服务对象的问题不是固有的,服务对象的问题及其行为都是学习得来的,所以也是可以经由学习改变的

注重问题的外在性与内在性,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层面的问题,更是认知的结果

注重服务对象及其处境的独特性是正确界定和评估问题的前提


确定助人目标的原则:

改变错误的认知或不切实际的期待以及其他偏颇和不理性的想法

修正不理性的自我对话

加强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能力

加强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辅导过程中的原则:

尊重个人的自主决定和信念

帮助服务对象改变错误的认知,建立正确的认知

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并鼓励服务对象形成积极的态度,以实现“助人自助”的目标


干预技巧:

社交技巧训练

基于学习理论,主要方法有行为预演、示范、强化、形整、激励


认知重建

也被称为领悟—倾向疗法,主要是辨识、挑战非理性信念并建立替代性思维(结合理性情绪治疗)


系统脱敏法

基于交互抑制原则,即人们可以凭借更强的刺激去对抗神经质焦虑从而减轻它。

主要步骤:

建立焦虑层次、学习训练肌肉深层松弛、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景、直到案主可以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在原环境中不再出现焦虑情绪


压力免疫训练

教导案主如何在困难中应对、减轻压力。包括教育、重复、应用三个步骤。


补充认知行为理论的技巧

(参考《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a.个案概念化。它要求从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出发,根据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原理设计针对具体问题的服务介入计划。

b.合作式的治疗关系。社工依据理解、友好、同理等原则与服务对象建立信任、平等的合作治疗关系,组成调查研究小组,一起观察,一起建立问题的假设,一起设计和执行服务治疗计划等。

c.苏格拉底式的提问。通过采用对话式的提问方式调动服务对象的好奇心和探索能力,揭示服务对象的无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d.结构化和心理教育。通过让服务对象设计日程的安排和提供反馈的方式,帮助服务对象规划自己的生活安排,提高服务对象的学习能力,最充分地发挥面谈辅导的治疗效果。而心理教育是指运用服务对象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呈现治疗的概念和要点。

e.认知重塑。通过认知错误的辨认、理性选择方式的例举以及认知排演等方法帮助服务对象认识和改变无效的自动念头和图式,加强服务对象的理性认知的能力。



第四节

贡献与局限归根到底也是从理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来说的,所以...我一直都没有刻意记忆,主要把理论内容和特点把握之后,就能编了(bushi


此外,每个理论的贡献与局限也是和社工理论的整体发展脉络相对应的,因此把握好整体的理论发展阶段和四个范式,也就大概可以知道这个理论哪里好、哪里不足了


贡献大部分都是前几节提过的优点和进步,局限可以从后几章其他理论的进步发展来思考(毕竟有不足才有发展不是hh)


认知和行为治疗的部分贡献和局限都是很类似的,在记忆中不用像我整理的这样太过生硬的区分...



其他

本章需要注意的概念:


认知治疗、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理性情绪治疗、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的三个层面、行为理论的两种制约理论、认知重建、系统脱敏法及其他认知/行为治疗的技巧方法


本章开始都可以和《社会工作概论》、《个案工作》、《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等书的部分章节内容结合,整理记忆


非常感谢你愿意看到这里

编辑 | 五点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