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厌童”的人好像越来越多,我真的有点担心了。

李川大叔 人生飞机稿 2024年08月28日 09:08

文 | 李川

社会文明的一个底线是包容儿童,以及老弱病残。

道理很简单:它们在体力、智力、精力、经历等等上,都处于弱势地位。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个阶段。

文明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脱离,或者制约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不能让它大行其道。

“一岁儿童被带到飞机厕所上立规矩”,而且祖母同意、母亲谅解、两个二逼大妈洋洋得意拍视频传播。

竟然还有一些人叫好。说真的,这样的新闻我看完了不是气愤,而是一股冷冷地寒意。

我有2个孩子,都属于幼儿阶段。以我自己带娃的经历,不管是坐飞机,还是坐火车,孩子超过三四岁,还是比较好安抚地,实在哭闹不休,拿个手机、零食、父母抱着哄一哄也就搞定了。

但是有几种特殊的情况,家长也是束手无策的。

一个是孩子真的太小。

比如几个月、一两岁,这个时候他们哭闹起来,你很可能安抚无效,尤其是坐飞机的时候,气压的变化,会让人耳膜特别难受。大人往往都晕车、晕机呕吐不已,一两岁的孩子不会说,但身体反应一定有。

另一个就是特殊儿童。

发育正常的孩子,可以讲道理,安抚他。但是有些特殊儿童,比如自闭症、多动症等等,大叫大闹起来,身边一定有一个心力憔悴到绝望之地、束手无策、惶恐无助的家长。

这两种情况,我在火车上、飞机上都遇到过。

客观地说,大部分时候,乘客都挺谅解的,有热心的人,还会帮助家长哄一哄,逗一逗。但是也有不少时候,有人忍不了,站出来大声呵斥,甚至于爆发激烈的言语、身体冲突。

而且,据我的观察,特别有意思的一点:那些包容心特别差,站起来呵斥哭闹儿童的人,往往是二十来岁的年轻女性。

说真的,我非常奇怪这一点,不知道是我的一个人的见识,样本太少,还是真的如此。欢迎有亲历过的朋友说一说。有人说这是一种“雌竞”的深层次心理反应,可能是对自己还没有生育的一种焦虑。

这些年,我带两个娃出过不少次门。所见所闻,让我有一种感觉:

现在的社会,好像厌童的人、社会的戾气越来越多,大家好像变得都没有耐心,都不愿意稍微牺牲那么一点自己,包容一下别人了。这一点很让人担心。

我分析原因,其中一个可能是:

社会上不婚不育的人越来越多,新一代也往往是独身子女,是一种原子化的存在,这个群体一般很少有养育、兄弟姐妹相处的经验。

他们从小是在一种宠溺的氛围长大,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外界稍有忤逆、不顺心之处,那一定要发泄出来。

婴幼儿是最弱小的存在,是一个完美的目标。而对那些拖掉皮鞋、架着臭脚,那些放外音乐、打电话的,我到很少看到有人出来伸张正义。

随着社会的变化,这种氛围估计会越来越浓。

这些年,很奇怪一点,新闻非常热衷于报道“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个熊家长”,无恶不作的熊娃、失于管教的家长肯定有。

我觉得耐人寻味的地方是,这种新闻多了,对熊家长未必起效,但对我们这些老实的人,似乎起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暗示作用:

只要孩子在公共场合有哭闹等行为,就是熊,家长就必须管,管教不力,那就是熊家长,将来社会会替你管。

像我这样,经常带两个娃出门的家长,这样的新闻看多了,其实心理是很紧张、反应过度的。

我每一次带娃坐飞机、坐火车都神经紧绷,又是带耳机,又是带零食,又是时不时抱他们起来逛逛,又是跟邻座讨好地寒暄,怕得就是孩子哭闹,惹来斥责,要反复叮嘱他们安静。

我觉得这个状态多少是有些不正常的。

也许不仅仅是家长不正常,而是整个社会似乎都在一种紧绷绷、浑身是刺、一点就炸的状态了。

许多人好像没什么耐心了,都习惯站在道德的高地,指点别人了,都忘了几个月、一两岁的孩子,还只是个孩子。


下面是我的公众号名片,欢迎点击关注。



人生飞机稿,是我的原创公众号。

写点对生活、时事的观察,都是大白话,讲究的就是接地气。


我平时喜欢看历史书,跑马拉松,踢球,还有带娃东逛西逛,翻翻绘本。


迎点击关注,也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xgbaba521。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人生飞机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