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O教育思想库 | 何佳讯:高管格局与CTO学位教育
编者按
华东师大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CTO教育思想库系列,汇集学院教授、导师和特邀嘉宾的演讲、讲课或发表的文章,以原创思想成果与广大学员和社会公众分享。这些知识和思想成果多方位、跨领域,体现学院确立的人才培养理念,即将科技与管理结合、技术与商业化整合、“科学家精神”与“企业家精神”融合。
今天我们编发华东师大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执行院长、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何佳讯教授的管理思想。何佳讯教授于2022年5月15日在“华东师范大学MEM第二堂公开课暨招生说明会”上,发表了“高管格局与CTO教育”的演讲。以下为演讲内容精编。
今天是华东师大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简称CTO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第二次公开课暨招生发布会,我围绕这次公开课的主题,给大家作“高管格局与CTO学位教育”的专题分享。这是我对经理人教育以及高管生涯发展的一点思考。希望通过我们的学位项目,能够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
01
CTO学位项目介绍
首先介绍我们的项目。CTO学位项目是在工程管理专业硕士项目中培养首席技术官,有鲜明的教学定位。这是华东师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钱旭红提出的教育创新理念与高级人才培养目标。在我国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大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要有企业家精神也要有科技专长的首席技术官和科技型战略企业家。这是现在的事业对高级人才提出的新要求。
因此,我们创立了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这是华东师大的二级实体教学研究机构,钱旭红校长担任理事会理事长。有关CTO整个培养理念和内涵,大家可以看钱旭红院士的新书《改变思维(新版)》(上海文艺出版社,2020年)。其中专门介绍了首席技术官,以及今天的时代为什么需要这种高层管理人才。另外,在CTO学院公众号上也刊登了钱旭红院士的演讲,他在各种场合讲到: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呼唤首席技术官走上科创企业的领导岗位,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大的“卡脖子”在于教育,CTO学位教育正是通过创新的教育对接国家战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筹备创立了CTO学位教育。在2021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增设工程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正式发布了该项目。我们把首席技术官从西方原来的高管短期培训发展成学位项目,包括精英班和高级班两个方向。这是我们的教学特色与创新。高级班招收的学生是准CTO或者是CTO职位,学历为理工本科、硕士及以上,具有较为资深的从业经历;精英班以通常的专业硕士学位教育为培养对象,是公司主管或者中级经理层。在教育资源配置上,高级班以准EMBA的师资与资源来确定标准,精英班按通常的专业硕士学位培养目标来配置。
02
“4+X”课程结构体系与T3卓越育人逻辑
世界顶尖高校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有CTO高管教育,它们还是以传统商科教育的逻辑。我们是以“科技+”和“商学+”交叉教育的理念,因此独创了“4+X”课程结构体系。“4”抓住了商学与管理四大核心模块——思维逻辑、商业方法、高管能力以及技术转移。“X”面向三大高科技技术产业——人工智能产业、集成电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以交叉综合的优势,既要立足于产业技术前沿,同时要把握商业与管理的思维与方法。每个模块下的课程都独具特色,面向高管教育而非一般的职能导向。在“看得见”的课程体系背后,我们背后有独特的 T3金字塔卓越育人逻辑。“卓越育人”是华东师大近些年开始在全校层面上推进的教育改革战略。一个核心是回答“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就是缺乏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方面的培养。华东师大以教育为优势学科,我们有这样的基础,支持整个项目在管理教育创新上的站位。
T3金字塔卓越育人逻辑的第一层的“T”是Thinking,是钱旭红院士提出的改变思维,强调卓越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配备了一系列课程,帮助大家从改变思维开始。今天公开课中我们学院的国际课程特聘教授丁敏来自美国宾州州立大学,他是商科与信息技术的双聘教授,将负责课程培养体系中的基础课《创新思维与逻辑创新方法》。改变思维需要改变从小到大接受应试教育带来的线性思维,缺少批判与创造,缺少改变与打破常规,必须改变才能在今天不确定性环境中,在高管的位置上发挥创新领导力。不改变的话无法实现生涯晋级。这就是金字塔塔尖的培养理念。
中间层“T”代表Tower,意味着高塔格局与高站位,洞察未来的战略远见和创新领导力。在领导力上,站得高才能有远见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们也有一系列课程来支撑,我们培养的是CTO和未来的CTO,培养学生成为高层管理团队中的优秀成员,因此课程设计不同于同类的或传统的工程管理项目。这个中间层在下面会重点展开,我解释将高管格局与CTO教育结合在一起。
底层“T”代表“Technology”,立足高技术产业,以产业技术前沿为专业知识体系的基础。我们有一系列产业技术课程组成的选修模块,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网络安全、生物医药,面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集群。
这就是我们T3卓越育人逻辑。在这种逻辑下培养学员把企业家精神与科学家精神融合起来。我们的学员绝大部分都有理工专业背景和素养,但是职业生涯的发展是要成为能够带领企业创新和长期发展的高管领导。因此必须要有高管格局和企业家精神。
03
CTO定义:技术+战略+管理+创新领导力
接下来带大家理解首席技术官的界定。我们回顾了世界上首席技术官的理论研究以及中国首席技术官的管理实践,研究了中国知名企业的100位首席技术官,分析他们的管理思想与生涯演进路径,结合世界范围学术界有关首席技术官研究的结论与成果,采用以下定义:首席技术官(CTO)是负责将技术与战略、市场问题和最高管理准则联系起来,促进创新、研发和领导愿景之间的交叉(Berray and Sampath,2002)。世界范围首席技术官职位已有四十多年的发展演进。我们发现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与现在的定位有了很大变化。早期CTO是负责技术事务最高级别的主管,但是现在是TMT(Top Management Team,高层管理团队)中的一员,要实现三个方面的协同交叉——技术愿景与公司战略的协同;技术分解集成之间的协同;技术与管理职能之间的协同。显然,CTO已经被赋予了更大的管理幅度与要求。从这些分析中,我认为CTO可以被归结于几个关键词,即“技术+战略+管理+创新领导力”,通过领导力来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和增长。创新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它是跨部门、跨职能的,是整个企业级层面需要推进的。因此需要通过高管领导力,推进创新在整个企业层面的实现。
谈到创新领导力,我也从世界范围研究了领导力的演进。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主流的领导力思想不断发展。80年代初提出的“变革性领导”,是要把个人利益融到集体利益中,激发下属的内在热情,建立相互信任的氛围等。四十多年来我们不断发展新思想,思考领导力的新内涵。现在新的理论是“创新领导力”,即领导者要促进和提升员工的创造性和创新行为的能力。今天的主旋律是创新,从企业的增长到国家竞争力,核心是创新引领发展,所以我们在领导力上要突出这样一种要求。因时间关系,我不再展开阐述。
围绕着创新领导力,我就这样简单谈一些看法。经理人的职业生涯晋级和发展结合领导力,我认为要有一种高管格局。大家看书本教材和各种场合的老师讲课,会学到很多关于领导力的理论知识,但是我个人理解,认为领导力就是要建立高管格局(altitude)。我自己总结高管格局有三个要素——价值观与使命感、管理思维和参照坐标。这三者是高管格局塑造的核心要素。我们的学员在经理人职位上就要拥有高管格局,而不是一步一步晋升到高管的位置上才知道怎么干,这样就晚了。我希望大家在年轻的时代,还在做一般经理的时候就能有高站位、高立场和高格局。一个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中年和老年,心态和风格自然会有变化。难得的是在年轻的时候就有大格局,有高站位,有独特的立场。这就是我们的培养目标。
04
为什么要有高管格局?
为什么要有高管格局?因为今天在世界大变局、在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环境中,企业要谋求增长,必须要发挥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要求我们有创新领导力,要有高管思维,协调资源和能力形成企业整体合力。传统意义上经理人就是负责部门工作,负责某一项职能工作,这样的经理人导向不利于企业在新时代寻求更大的突破和发展。这并不是说经理人不重要,而是想表达,我们迫切需要从超越经理人教育的层面,培养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管。
从企业增长角度,我作了一个简单对比。用经理人思维实现企业增长要做的工作和路径,以及用企业家高站位、高管格局的思维主导,所实现的路径和方式是不同的。对比是十分清晰的。
比如创新路径,经理人思维一般是从产品和市场角度,但是企业家主导是从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它涉及到所有资源和要素的协同、整合以及改变。
从创新战略角度,经理人思维往往是维持性创新,而企业家主导是颠覆性创新。颠覆性创新形成产业结构的变化、行业发展方向的改变。在财务目标上,经理人思维主要关注销售额和市场份额,企业家思考真正增长的财务指标,包括资本回报率、盈利性增长和资金周转率等等。
在组织的动力方面,经理人强调职业精神,爱岗敬业、认真踏实等。但企业家精神不同,把增长作为企业的基因,激发个人活力、团队活力和组织活力,设计组织制度形成整个企业的战斗力和可持续性发展。
所以大家会明白为什么我们学位项目的培养目标要强调高管格局的塑造,要面向培养学员的创新领导力。创新领导力有思维、有方法、有路径。今天我们邀请丁敏教授给大家讲这堂公开课,他也是我们课程主讲教授之一,和整个教学团队一起,实现教育创新。
从经理人站位转变成高管格局,必须要改变自己的思维。高管格局是一种心态和心境,不是一定要在高管职位上才能拥有。只要内心想改变,就可以让改变发生。我在多种场合讲,要改变传统价值观,要建立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从急功近利转向长期主义,从利己主义转向利他主义,从仰视西方转向平视世界。这三个转变是今天我们需要的价值观格局。
我们普遍存在的不足就是急功近利、利己主义。以前我们向西方学习,今天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我们共同为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是平视世界的主流价值观。在这个新时代,我们还要有高管的新使命,价值观帮助建立使命。
接下来我就“高管格局”,从我理解的三个要素方面作一点剖析。
高管格局(一):价值观与使命感
下面三句话是我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大家。一是以高管的使命感引导下属的世界观。高管有了使命感就可以影响下属,帮助下属建立他/她自己的世界观。二是以高管的表率塑造下属的标杆。不是说高管自己的表率就直接成为下属的标杆,而是说下属需要学习很多高管们的表率,才能拥有更高的标杆。三是以高管的能量守护下属的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主流的领导力思想,要成为下属的教练,要陪伴、关心和支持同事和下属的终身发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有的高管格局。
高管格局(二):管理思维
管理思维要改变。假设一个经理人仅从自己的岗位和部门出发,不会站在高管和上级的位置上考虑问题,企业怎么能拥有协同的整体性力量向前发展呢?高管格局要用高管的管理思维,不同于一般经理人或者说基础工作人员的思维。我提出三种思维,包括整体关联性思维、主动积极性思维和正反两面性思维。每一种思维都有五点。
第一是整体关联性思维。整体关联性思维不是从单一要素出发。很多时候我们考虑问题就是看自己做的工作岗位的事情,从我自己部门的角度出发,没有大的整体感,这样容易产生矛盾和不协调。如果大家都想到一个整体,就可能把事情做好了。比如我们在用人方面,用人之长容易,但是不能容人之短。这就是缺乏整体性思维。这个实际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早就有所阐述,《礼记 大学》中有“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因为很难做到。我们要有高管格局,就要改变管理思维。
第二是主动积极性思维。员工和管理者在每个过程环节、岗位和职位上工作,从工作成果或结果看,是做某一个步骤的某一项工作,做完了就传给接下来的人。在你过手的工作过程中有没有尽量创造新的价值?而不是做二传手?主动积极性思维是以创造性、以敢于改变传统、勇于提出质疑和批评为基础的。
第三是正反两面性思维。正反两面思维也是中国文化的优秀基础。凡事都有两面性,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早在周易中就有这样的文化,“日中则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是阴阳平衡和动态转化的思想。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格局——即便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一件很不开心的事情,我们也要看出它的积极意义,这就让你始终焕发出正能量。
高管格局(三):参照坐标
最后一个是参照坐标。管理者的参照坐标系是一个小坐标,还是一个大坐标?坐标不同马上就显现出不同,拥有的竞争力和想要提升的格局就不一样了。所以我提出来,应当以事业领域坐标来开拓生涯晋级的发展。
如果你做的事业比较小,会觉得在这个领域中已经做得很好了,但是如果我们把坐标放大,马上就会觉得这一点点成绩算不了什么。所以事业领域的坐标,我们通常讲小定位,是在产品层面创造了一个新品类,卖得很好,这是很低的层面、很小的范畴。我称之为“步局”,即才走出了一步。如果改变一个产业,影响产业发展就是“布局”了。如果在世界层面能够产生影响,那就是真正有“格局”了。
为什么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因为今天我们还处在全球化为主要力量的新时代,所以大家格局要大。从事务、市场到趋势,每一步的能力要求也不一样。做好事情,能力要求是技能层面的,是可控的,短期可训;要洞察未来趋势,能力要求是超越技能层面的,是综合素养,要长期积累。我们以技术创新引领发展,重视面向未来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基础性研发,这才能够真正帮助企业建立可持续性竞争力。而不是单纯的顾客导向,今天市场需要什么,马上跟着顾客需求来开发新产品。这不是真正的大格局。这也就是为什么颠覆性创新理论有很大的影响力,即不是跟着现有顾客的需求来升级自己的产品和技术,而是面向未来、改变线性发展的进程。
所以我想,对应从专业人士,经理人到高管和企业家的路径,我们需要不断的改变,提升参照坐标体系。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要建立向上思维。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平行思维,看着自己的同事怎么做,我也怎么做;当了主管有了一定的管理权力,就开始管理下属,用向下思维。这些思维是落后的,要改变为向上思维。要想着主管的领导、上级领导、一把手怎么思考问题。这样的换位思考能够形成新的站位,有更好的立场和更大的格局。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高管格局的三个构成要素,用我自己的体会和研究分享我理解的领导力。最后再概括一下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帮助我们的学员实现CTO晋级之路,我把它概括为五星模型,包括五大方面:激发使命感、改变思维格局、提高业务专长、强化创新领导力和塑造全球化的能力。
今天很高兴给大家做分享,因为时间关系就到此打住。谢谢大家!
嘉宾简介
何佳讯
华东师大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
执行院长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执行院长,亚欧商学院中方院长,国家品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获国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Kenan-Flagler商学院杰出访问教授。
长期从事战略品牌管理、市场战略与企业增长及管理研究方法论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五项以及其他各类项目30余项,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和各类文章、出版著作、教材和译著等累计300余篇(部),获得各类教学科研奖项30余次,其中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含一等奖、二等奖)七次。
相关文章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点于2021年设立,由华东师范大学实体教学科研机构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负责招生和培养。学院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首席技术官和未来科技型战略企业家,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
向上滑动
上海国际首席技术官学院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CHIEF TECHNOLOGY OFFICER
"通过人和技术的协同转化
实现科技的社会价值"
扫码关注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