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大哈佛剑桥学者联手破解数学界几十年的谜题,成果登上数学顶刊

 
关注学术桥Acabridge,了解最新学界动态
强者联手破解数学界几十年谜题,研究成果发表在数学界顶级期刊《数学年刊》,这也是浙大40多年来首次在该期刊上发表成果。

来源:量子位

当两个看似“无关”的数学领域发生碰撞,会发生什么?


浙江大学研究员、中科大数学系2003级校友叶和溪,与来自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的两位学者一起,将动力系统应用到数论中,解开了困扰数学家长达数十年的难题。



研究成果发表在数学界顶级期刊《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上,该学术期刊为双月刊,近两年每年仅发表三十多篇学术论文。


这也是浙大40多年来首次在该期刊上发表成果。


叶和溪结合动力系统方法,证明了数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动力系统,主要研究空间中所有点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这门学科最著名的便是“蝴蝶效应”中的洛伦茨吸引子。


△洛伦茨吸引子


然而数论,研究的却是整数的性质。



这两个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被数学家们巧妙地被结合到一起。


它们是怎么联系起来的,首先还得从两个方程说起。





两个方程



1、y²=x³+ax+b

2、f(z)=z²+c


第一个方程表示椭圆曲线,当a和b不断变化时,椭圆曲线形状各不相同,就像是从曲线中挤出一个“气泡”。



椭圆曲线是数论中的重要工具,数学家证明费马大定理就用到了它。


在椭圆曲线上,你甚至可以对两个点做加法。


假设有两个点P、Q,那么PQ连线与曲线的第三个交点R对x轴的镜像点,就是P+Q。R的镜像点记为-R,即-R=P+Q。



因为椭圆曲线是上下对称的,所以P+Q也一定在椭圆曲线上。


那么P点和它自己相加(P+P)怎么计算?


想象一下Q点越来越靠近P点,最后PQ两点的连线就变成P点处的切线,所以P+P就是这个切线与椭圆曲线交点的镜像点。


如果P点反复加上自己,经过有限次加法后(P+P+……+P)又回到P点,那么P就叫做“挠点”(torsion point)。



再看第二个方程数学公式: f(z)=z^2+c,它不是二次曲线,而是与另一门数学分支动力系统有关。


z在这里不是实数,而是实数+虚数。如果我们画出一个平面坐标,横坐标代表它的实数部分,纵坐标代表它的虚数部分,z就是一个点。


我们把z、f(z)两个点画在这个平面上,再把f(z)带入方程得到f(f(z)),然后再得到f(f(f(z)))……


如此“无限套娃”操作,把所有的点都画出来,可以得到以下图形。



有些人可能已经发现,这不就是分形吗,怎么和椭圆曲线联系起来了?


上面的图形范围有限,说明某些z值在经过无限套娃后,还是有限的数值。


假设c=-1,z的初始值为2,那么得到的数字组合是2、3、8、63……,这组数会一直增大;如果z的初始值是0,那么接来下的数分别是-1、0、-1、0……,会一直循环下去。


对于第二种情况,无限次迭代后的每个点都在有限范围内,这些有限范围内的点组成的集合,就是“朱利亚集合”(Julia set)。



在动力系统中,像-1、0、-1、0……这样,不仅范围有限,还能够回到起点的一组点,称为“有限轨道点”(finite orbit point)。


这样,椭圆曲线就和动力系统联系起来了,有限轨道点便是椭圆曲线上挠点的模拟。


叶和溪的导师DeMarco说:“椭圆曲线上的挠点与某个动力系统的有限轨道点相同,这就是我们在论文中反复使用的内容。”





证明数学猜想




但这三位数学家研究的问题——Manin-Mumford猜想——比上面复杂得多。


Manin-Mumford猜想是比椭圆曲线更复杂的曲线,例如y^2 = x^6 + x^4 + x^2 −1,每个不同参数的曲线都与一个几何体关联。


Manin-Mumford猜想于1983年被Raynaud证明,即亏格(genus)大于1的任意光滑代数曲线上至多只有有限个挠点。


对于封闭的有向曲面而言,亏格就是曲面的“洞”数量。



椭圆曲线对应的几何体是亏格为1的“甜甜圈”。


叶和溪等人将Manin-Mumford猜想又推进了一步,他与Holly Krieger、Laura DeMarco一起,结合动力系统证明了,在亏格为2的情况下,光滑代数曲线挠点数量不仅有限,而且具有一致上界。


与椭圆曲线不同的是,Manin-Mumford猜想中的复杂曲线不具备允许做加法的结构。


但是它们对应的几何体却都可以做加法,而且像椭圆曲线一样具有挠点。


他们给出了待求的特定曲线簇的解的形状:像是两个甜甜圈的表面(亏格为2)。


其中,每个“甜甜圈”代表一个椭圆曲线。


而要证明挠点数量的上限,就需要计算出椭圆曲线上挠点之间的相交点数量。



然而这两条椭圆曲线上的挠点不可能直接比较,因为它们不一定重叠。


几位学者想出了一种方法:比较它们是否在“甜甜圈”上各自处于相同的相对位置。


他们将两条椭圆曲线的解各自绘制在一张平面图上,以此来比较挠点的位置。



接下来,只需要计算这些点重叠的次数,就能给Manin-Mumford猜想一个明确的上界了。


这里,便是动力系统需要发挥作用的地方。


他们利用动力系统,证明了这些点只能重合特定的次数,而且这一次数确实存在——即Manin-Mumford猜想的上界确实存在。


对于他们的证明,来自加拿大约克大学的助理教授Patrick Ingram表示:


他们成功证明了一个特殊问题。此前,这个问题一直被归类于数论中,没人认为它与动力系统有关。这确实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与导师旧友一同解决重要猜想





事实上,猜想证明背后的三位学者,彼此也是导师与旧友的关系。


这其中,叶和溪与论文作者Holly Krieger,都曾经是Laura DeMarco的学生。


△Holly Krieger


2013年,他们在后者的指导下,获得了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的博士学位。


在这之后,Laura DeMarco如今已是哈佛大学教授,而Holly Krieger也已经成为一名剑桥大学的数学讲师。


△Laura DeMarco


叶和溪则选择了回国,成为浙江大学的数学系研究员。


但这期间,他们并未停止共同研究的步伐。


2017年,叶和溪就曾与Laura DeMarco、Holly Krieger一起,研究了动力系统中有界高度的问题,成果于2019年发表。


而在2019年,继证明Manin-Mumford一致猜想之后,他们也对动力系统中的另一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采用了类似的研究方法。



目前,这篇文章以预印本的形式发表。


2020年4月15日,他们证明的Manin-Mumford一致猜想,最终成功刊登在《数学年刊》上。






中科大03级数学人才“井喷”





在这次研究中做出不少贡献、来自浙江大学的研究员叶和溪,高中曾就读于福建省建瓯第一中学。


2003年,叶和溪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学习。


△ 图源:公众号@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本科毕业后,叶和溪选择出国深造,研究方向就是数学中的动力系统。


2013年,他在导师Laura DeMarco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学位,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在这之后,他曾经先后在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完成学术研究后,叶和溪于2016年回国任教。


与叶和溪一同入学的中科大数学系校友,也是人才辈出。


其中,至少5位学者的研究,再世界“四大数学顶刊”上发表过论文。


叶和溪同班同学郏浩、刘博、申述、张享文,也都已经在《数学发明》上各发表一篇论文。


还有许多与叶和溪、刘博一样学成归来的学子,如鲁汪涛、马杰、熊涛、张振、仲杏惠等中科大校友,毅然决然地放弃了国外的条件,回到国内继续从事数学研究。


△ 图源:公众号@中国科大本科招生


对于2003级学子在数学上取得的成就,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陈省身数学研究所张伟平由衷地表示自豪:


事实证明,科大的学生不管考第几,到哪里都是一块好料。在同一个班就有这么多杰出的人才涌现,殊为罕见。


论文地址:

https://arxiv.org/abs/1901.09945

参考链接:

[1] 

https://www.quantamagazine.org/with-arithmetic-dynamics-mathematicians-unlock-new-insights-20210222/ 

[2] http://www.math.zju.edu.cn/2020/0422/c38119a2087975/page.htm

[3] https://mp.weixin.qq.com/s/m0iFwivlfmSDKdfltR_Flw 

[4] 

https://docs.google.com/viewer?a=v&pid=sites&srcid=ZGVmYXVsdGRvbWFpbnx5ZWhleGltYXRofGd4OjQ3ZjkzYjc5YjcwNTYxOTA 

[5]

https://arxiv.org/abs/1511.06081


关注学术桥,关注科研人员发展本文内容及未标注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与我们联系或者请留言通知我们删除。来稿和内容合作信箱:qiaoqiao@acabridge.edu.cn

关注学术桥:联结全球 汇聚人才
 

延伸阅读

浙大31岁学者破解20年难题,一年两登国际顶尖数学期刊!

最新:又有多单位公布超160本预警期刊名单!附近年预警名单汇总


全球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学术桥

视频招聘会学术评审评估青年学者论坛


  欢迎联系我们:

  高校招聘,吴老师:19927471252

  人才求职,赵老师:13810238612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