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简编制!2024年哪些人将会被“优化”?
透过现象,洞察本质。2023年学术界依旧“热闹非凡”,有科技风暴在学术界掀新风,有利好政策为科研人员撑起一片天,还有学术机构“重金”改革为作者支付稿酬,更有学者“反向操作”带动人才流动新气象。
2023年度,高校、科研机构、学者等多个维度大事盘点,数数你切身经历了几件,让我们一起来看!(标题涉及内容为正文序号2)
01
ChatGPT风暴
主动拥抱,积极探索。今年ChatGPT火出了圈,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高校更是从开始的质疑、排斥,到最后的主动开通GPT服务。未来它将会给学术界带来哪些影响,不容忽视。
在ChatGPT大行之际,很多高校主动开通GPT服务。据《香港经济日报》报道,今年3月,香港科技大学有课程已鼓励学生使用ChatGPT,列明在下周提交的期中报告中,学生若使用ChatGPT可获额外加分。带领课程的科大副教授及高级顾问(创业)黄岳永形容,ChatGPT将为未来学习带来无法逆转的改变,加深知识深度和带来更多创意,呼吁教育界不同界别尽快实践应用和讨论。
早在3月初,香港科技大学就率先宣布,由教师自行决定是否准许学生使用ChatGPT。黄岳永表示,对于ChatGPT或其他AI工具,科大管理层态度是希望大家“尽快去学”。黄岳永表示,评分时更加看重学生与ChatGPT互动的辩证、反思过程。
相关阅读:
高校GPT服务正式上线
02
精简编制
这是时隔25年国务院机构改革再次提出精减人员编制的要求。
3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提出,精减中央国家机关人员编制。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对于精减后少数部门超编问题,给予5年过渡期逐步消化。
中国青年报曾发布过一篇题为《编制精简了“考公”更要注重能力》的文章,文中提到:虽然有精减人员编制5%的要求,目前在编制的总量上对大学生参加公考没有带来实质性影响。但是,对大学生的专业能力、整体素质、奉献精神的要求,可能会有新的变化。
相关阅读:
编制精减!这类人员不得报考高校岗位
03
零转化率
高投入,零转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否单纯以投入和产出来计算?
广西审计厅公布了一份报告,披露了广西在科教振兴资金审计方面的相关情况。报告显示,广西审计厅对9所区管高校2020-2022年度财政补助高校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开展审计,发现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其中,有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个,实现成果转化0个。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1.3亿科研经费,成果转化率为0,不是简单批评这些承担高校的问题。科研本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尤其是在科学的探究上,有足够的容错机制,有大量的研究最后可能是没有结果的,如果任何科研都必须成功,必须有具体的成果转化,本身就不符合科学规律。
相关阅读:
高校花1.31亿科研经费0成果
04
水博后续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轰动全网的“水博”事件,迎来后续——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建立。
2022年邵阳学院掷千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事件,在全网引发了“东南亚硕博真的很水吗”的大讨论。今年,由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在北京发布。据了解,这是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
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评价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周光礼教授周光礼介绍,目前留学归国人员中出现“水硕”“水博”的现象日趋严重,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水硕”“水博”的泛滥源于我国缺乏跨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这不仅导致我国在全球高等教育治理中丧失话语权,而且导致国家高端人才引进和学生出国留学缺乏必要的跨国高等教育质量信息,不利于我国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制定发布《境外大学学科分级目录(人文社会科学)》,是积极参与全球高等教育治理、建立中国自主的跨国教育质量评价标准的有益探索。
相关阅读:
我国首个跨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框架出炉
05
知网付稿酬
事关学者切身利益!从“不知知网”到“知网被罚”,如今知网作出重大改革,值得关注。
2022年,中国知网多次登上热搜,涉及关键词包括借鸡生蛋、中科院停用、涉嫌垄断、8760万天价罚单等。在2022年末,知网曾发布15条整改方案,其中就包含了“完善稿酬支付办法”一项。按照当时的公告,知网将为作者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方便快捷的稿酬申请、结算和发放渠道。
时隔半年,知网终于发布公告,兑现了这一承诺。据“CNKI知网”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中国知网已正式开通学位论文稿酬在线领取通道。只要你是研究生,且在知网上能检索到自己的学位论文,就可以通过新开通的在线通道确认信息、实时查询稿酬申领进度,并通过支付宝在线完成稿酬的领取提现。
相关阅读:
知网通知:来领稿酬了!
06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
是建议,也是讯号!博士后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后备军、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在“年龄限制”问题频频爆出的当下,能否取消限制尤为重要。
“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提高对博士后的资助强度及规模,减少对博士后‘类学位’式的管理制度。”这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戚益军的提案关切。
戚益军建议,取消申请博士后所需年龄(35周岁以下)及获得博士学位后年限(3年内)的限制。他表示,近20年来,我国每年博士毕业人数和进站博士后人数增长迅速。2022年,我国博士毕业66176人,进站博士后5.9万余人,从事博士后研究已成为博士毕业生的首要选择。取消年龄限制将为“高龄”博士毕业生及有多年工作经验的科研人员提供发展机会,也有利于满足科研及创新需求,鼓励“终身学习”和“万众创新”。
相关阅读:
事关取消博士后申请年龄限制
07
高校教师不得借调
点赞!专人专职,为科研人员留下一片蓝天白云。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人才工作会议部署,全方位培养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若干措施》要求,要减轻青年科技人才非科研负担...减少青年科技人才个人科研业务之外的事务性工作,杜绝不必要的应酬活动,保证科研岗位青年科技人才参与非学术事务性活动每周不超过1天、每周80%以上的工作时间用于科研学术活动,将保障青年科技人才科研时间纳入单位考核。行政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原则上不得借调一线科研人员从事非科研工作。
相关阅读:
中央规定!高校教师,不得借调!
08
逆向跳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然而,部分教授跳槽,从正教授变副教授,从“双一流”到“双非”...这种反向操作是否意味着人才流动将呈现新的气象?
北京大学某教授公开求职引发公众关注。该教授在其公开信中表示,想看看有没有别的学校愿意让其去教书,并称“不在乎学校的等级(地方师专也行),也不在乎工作的地点”。在公众看来,这样的决定几乎是“自降身价”。
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副教授刘皛看来,“逆向跳槽”多为个案,反映的是具体情境下个人职业发展的一种特殊选择,但如果频繁出现此类与高校教师“力争上游”的常规流动形态不一致的现象,“逆向跳槽”就不再是一种特殊现象,其背后必然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和制度性因素。“一些传统意义上的一流高校在‘逆向跳槽’中受到质疑,与高校过度行政化的治理方式,以及单一的评价模式等密不可分。”
相关阅读:
“逆向跳槽”,高校人才流动呈现新气象
09
主动延毕
从“被动”到“主动”,延毕到底是另辟蹊径还是无奈选择,能否解决毕业生的问题?
在很多人的眼中,延毕是一个贬义词。不论是主动申请还是被动延毕,它常常和家庭变故、生理疾病,以及挂科、毕业设计不合格等学业问题画上等号。一旦延毕,学生很容易被人以有色眼镜看待,背负的压力倍增。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有不少学生选择主动延毕。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王栋梁分析,学业问题、创业需要以及健康问题、家庭突发的紧急情况等,都是大学生申请延毕的主要原因。有些学生到了大四还有多门课不及格,研三了毕业论文还没有开题,他们就需要一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来完成学业。据教育部数据,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持续增长的就业压力,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主动延毕的重要原因。
相关阅读:
这些年轻人主动延毕!
10
学历歧视
学历歧视年年有,今年更是卷出新高度。查三代,看一代;留不下的远方,回不去的故乡。是否能解决,又何时能解决?
中国青年报社社调中心发布的一项有1000人参与的调查中,仍有超过八成的受访者认为“第一学历”的重要性被过度放大了。
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2024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视频会议并提到,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然而在高校毕业生应聘时,不少用人单位却提出“第一学历”的说法,许多毕业生拿着高学历却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信息来源:人民政协网、中国青年网)
相关阅读:
END
共同关注2024学术界
将迎来哪些新变化
编辑、排版:Yolanda
注:排序部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