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家,如何应对“灵魂拷问”?
时光好不经用,抬眼即是过年。
有人在抢回家的车票,有人奔波在回家的路上,有人在囤丰富的年货,有人在美丽芬芳自己……
在激动人心的过年前奏曲中,有人却无奈准备“过年社交考试”:生意怎么样啊?期末考试考了多少分啊?工作怎么样啊?有对象了没有?准备什么时候要娃啊?买了多大的房子啊?啥时候回老家考公考编……
不少网友戏称,来自父母、亲戚、乡亲的“灵魂拷问”,可谓“题题都致命”。
基于此,“如何应对七大姑八大姨的花式提问”“这些过年话术你记住了吗”等,成为年轻人回家过年的热门攻略。
一
这场年度“社交考试”,已让一些人对回家过年“又爱又恨,爱恨交织”。
有人吐槽:本来是“肉体还坐于公司的工位,灵魂已回家过年”,但一想到过年要面对那么多刨根问底,以及各种“理论输出”,脑子瞬间清醒。
也有网友倾诉:每逢春节,想念老家的美食,想念老家的亲朋好友,甚至只是单纯想念聊聊天、喝喝茶、嗑嗑瓜子、晒晒太阳的儿时过年场景……
每当想起这些,内心就会充满欢腾与愉悦;但如果想到那场“年度考试”,内心又泛起一丝苦涩和无奈。
可以说,“过年社交考试”已成一些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压力之源。
一些不留情面的“考试题”更让人尴尬得不能再尴尬:“×××在××市都有三套房了,你有几套啊?”“隔壁村×××的车已换成宝马,你打算好久换啊?”……这些问话可以让一些人的过年兴致“秒没”,走亲访友拜年时如坐针毡。
这类盘问虽很难界定有无恶意,但起码有失边界感,很容易打击他人的自尊心。
如今,人民群众的经济状况普遍得到较大改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红火。票子、车子、房子等成为团圆时寒暄闲谈的话题无可厚非,但进行功利攀比,实在有违春节团圆的初衷。
二
有个词叫“恐归族”。
“每逢佳节倍思亲”,一些漂泊异乡者为何春节“恐归”?
据调查,有人恐惧红包压力,有人恐惧催婚压力,有人恐惧攀比压力。而催婚和攀比压力,其实就来自于“过年社交考试”。
恐惧攀比压力的人,多数是因“混得不好,不好意思回家”,故乡成为“最熟悉的陌生地”。
有心理专家指出,“恐归族”内心并非不想回家或恐惧亲情,而是在意别人的评价,只得在回家“接受麻烦”和不回家“享受自在”之间做出无奈选择。
解决该问题,既需要“恐归族”不必按照一种社会期待或他人期待而活着,也需要拆除“过年社交考试”之类的回家“路障”。
年轻人挑选年货 赵明/图
即便一些人每逢春节不“恐归”,也开始“整顿”春节社交。在父老乡亲面前,他们主打一个“能躲就躲”,尽可能远离无效社交和“考试”。
不由想到另一个词“断亲族”。
“断亲”就是基本不走亲戚,主要原因有四:
一是亲戚间长期聚少离多,年轻人缺少亲情滋养,难以建立亲情纽带;
二是生存于现代化、开放性社会,尤其是置身于互联网时代,亲戚关系不再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同学、邻居、生意伙伴等关系逐渐占据社会关系的重要方面;
三是经济发达,亲戚间的利益冲突与攀比造成心态失衡;
四是一些年轻人选择网络化生存、“原子化社交”,不仅逃离现实,还远离亲戚,面对亲戚的问长问短,更是具有“交流恐惧症”。
“过年社交考试”的盛行,让人不由担心催生更多“断亲族”。
三
由此说来,在春节期间,亲朋好友还是要对回家的人少搞些“考试”,多些理解包容和情感认同。
年轻人对各路“考官”也应多些理解:“考试”背后,其实是殷切期盼。
当然,掌握一点应对套路,或许也是必要的。
比如:肯定自己的努力,从信心上提高自己的士气;答非所问,制造一点现场笑料;火速转移话题,保留气势,不制造尴尬;甚至不妨“选择性注意”“间歇性装聋作哑”……
一句话,“过年社交考试”盛行,理解才是标准答案。
亲情文化是滋养我们的重要传统文化。当“恐归”“断亲”成为让人堪忧的社会现象,就会少了很多对家庭、对亲情的坚定守候。
在春节的万家灯火中,应让亲情、友情、邻里情归于情感本质,延续彼此心底的温暖。只要情感本质不变,便会有新的密切关系不断生长萌芽。
费孝通先生曾说,“文化得靠记忆,我们不但要在个人的今夕之间筑通桥梁,而且在社会的世代之间也得筑通桥梁,不然就没有了文化,也没有了我们现在所能享受的生活。”
悠久的春节文化,仍需一代代人去传承。
撰稿:何勇海
编辑:刘振 胡金海
————— 推荐阅读 —————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