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和气”的调研在糊弄谁?
一是个别基层干部工作能力不强,政绩观扭曲。
有的基层干部自身本领不过硬、工作没“干货”,面对上级部门调研时“打肿脸充胖子”,只挑好的说。甚至有干部为了自身的“进步”,将宝贵的资源浪费在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面子”上,政绩观之扭曲可见一斑。
例如,原怀化市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印宇鹰在任通道县委书记期间,为树形象搞政绩,在乡村振兴中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顾县财政紧张等实际情况,“垒大户”“堆盆景”;刻意打造4条检查调研“经典路线”……种种劣迹,损害群众利益,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二是调研组织不实,沦为“走秀”工具。
一些部门组织的调研,形式大于内容,领导走过场走形式,并非想真正解决问题;有些调研还没开始,调研报告都已经汇总完毕,结果自然都是好的。
如此调研,能给基层干部留下多少说“不好”的机会呢?
比如,2023年8月12日,某县县委书记罗某一天调研15个点,到调研点与基层干部握握手、说两句话、拍几个镜头后即离开——这种调研,怎么可能真的了解和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三是未能营造让基层干部敢于说真话的氛围。
在一些地方,勇于揭露问题、提出批评的干部,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和鼓励,反而可能被扣上“刺头”的帽子,遭受排挤。这种不让人说真话的逆淘汰机制,只能让调研变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糊弄。
调研是连接上级决策与民生实际的桥梁,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金钥匙。一旦“调研一问就说好”成为普遍现象,桥梁便生出了裂痕,金钥匙也蒙上了灰尘。打破这一恶性循环,必须从源头抓起,让调研工作回归本质——深入实际、发现问题、推动解决。
做好前期准备。调研必须是精心策划的结果。调研前,应事先全面了解调研对象,预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调研方案。如此,即使遇到基层干部“一问就说好”,调研者也能迅速识别真伪,避免被表象迷惑。
优化调研过程。既是调研,就要直奔主题,深入一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运用“四不两直”工作方法,减少中间环节,让信息直达决策层。鼓励采用随机抽样、匿名调查等方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代表性。
做好后期完善。调研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分析调研成果,形成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并接受社会监督。对于调研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责任主体,建立跟踪问效机制,问题“真解决”。对于在调研中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行为,要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形成有效震慑。
夯实制度保障。从制度层面保护好敢于说真话的“孤勇者”,对反映问题、提出批评的干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加强教育培训,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让说真话成为干部的基本素养。
“调研一问就说好”不是小事。各级各部门应当重视起来,始终确保调研成为照亮基层问题的明灯,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