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打响“婚恋保卫战”?
文章提到,调查显示有56.9%的同学表示目前并不想谈恋爱,主要原因是不知道如何分配时间来平衡学习与恋爱的关系。作者认为,高校开设婚恋课程、做好大学生婚恋教育,可以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进而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并建议将婚恋教育课程纳入大学选修课程体系。
必须承认,这篇文章戳中了当下社会的“痛点”。身处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年轻人不是不想爱,而是不会爱;不是没时间,而是不知道如何平衡。听起来有些讽刺,却也道出了现实的无奈。
不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被教育最多的是要好好学习,将来找个好工作,可很少有人教他们如何去爱,如何去处理复杂的情感关系。如今,有人建议高校要补上这一课,在大学阶段培养健康的情感生活和婚恋观念,无疑是顺应了时代的需求。
但是,对于高校成为婚恋教育“主阵地”,舆论不乏担忧。毕竟,学生的主要任务仍是学习“知识”,而不是学习“婚恋”。如果“婚恋课”占比过高,势必让学生额外花费更多精力,未必就有利于他们的成长。
况且,美好的爱情从来可遇而不可求,主要依赖于个人实践,既无统一模式,更无样本可循。一旦婚恋课有了授课教材、教学目标、考核办法,教导每个学生“照本宣科”谈恋爱,岂不可笑?对于那些本就不想谈恋爱的大学生,更是会反感抵触。
校园中的情侣 AI作图
针对这种担忧,还要仔细梳理设立婚恋课的初衷,化解不必要的争议。
将高校作为婚恋教育“主阵地”,并不意味着婚恋课会成为必修课。更何况,大学是学生全面发展、思想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学习专业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合理安排的婚恋教育,并不会占用学生过多精力,反而有助于优化心理素质、提升个人修养,提升综合素质。
至于对“生搬硬套”谈恋爱的担忧,则大可不必。高校婚恋课,目的是完成情感认知上的“托底”,而非行为上的“模式化”。反观现在不少网络作品,宣扬不切实际的爱情观,过度美化婚外情、闪婚闪离等信息,更可能对年轻人带来不利影响。
近年来,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天津大学等高校已经开设了“婚姻与爱情”“爱情心理学”“恋爱学理论与实践”“恋爱心理学”等相关课程,每当上课时,教室里往往座无虚席,足见学生们的热情。
如此说来,将婚恋教育纳入大学选修课程,既给了学生选择的空间,又保证了教育的普及性。当然,开了课并非就万事大吉,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是考验高校教育智慧的“试金石”。
不过,婚恋教育不能只是高校的“独角戏”。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强调,“加强人口国情国策教育,将相关内容融入中小学、本专科教育”。这无疑给婚恋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并意味着教育部门要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实践举措。
此外,家庭是情感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庭能给予孩子正确引导,高校教育就能事半功倍。社会更是一个大熔炉,各种婚恋观念在这里碰撞、交融,高校应与社会各界合作,营造积极健康的婚恋氛围。
所以,关于打响年轻人“婚恋保卫战”这件事,高校、家庭、社会要共同努力,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培养出既懂知识又懂爱的年轻人,让他们在爱与被爱中成长,这才是教育的“全景图”。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余明辉
编辑:刘振 梅麟
————— 推荐阅读 —————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