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徽味”,何以抓住“杭州胃”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12-30

‍‍一个杭州城,有超过800家“安徽料理”?这是一种怎样的“含徽量”?



10年前,杭州深夜的路边小摊几乎是安徽料理的天下。发展至今,他们有的坚守着微黄灯光下的小摊,有的早已开起一间小店,并在杭城置业安居。


有意思的是,“安徽料理”的老三件——炒粉(面)、砂锅、卤味,基本上是浙江本地菜色,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炒粉干。本地美味,为何被冠以“安徽料理”之名,还成为了招牌菜?




关于“安徽料理”的提法由来,坊间流传多个版本。


“始于街边的三轮车、大板车,晚上出摊做炒粉、炒面、炒饭、卤味,摆摊的人基本上来自安徽。”这是一位70后老食客的印象。


“2003年上映的情景喜剧《都市男女》,主角团被一名安徽籍外来务工者做的菜惊艳到,遂助其策划开店并取名‘安徽料理’。”这是一位学者的分析。


“早在1997年就有从韩国回来的顾客建议,说反正卖的都是小吃,不如取名‘安徽料理’”。这是一位店老板的说法。


到底是哪位奇人想出了“安徽料理”之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许多做安徽料理的老乡已经融入杭州这座城市。


其实,安徽有很多小吃,“出圈”并不是新鲜事。


作为安徽早餐中的明星产品,淮南牛肉汤被誉为“江淮第一汤”,也被安徽人带到了全国各地。



北京餐饮圈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安徽人撑起了北京餐饮的半边天”;上海大街小巷的早餐店,许多都是安徽人所开;在南京,安徽人改造传统“鸭血汤”做起鸭血粉丝汤;杭州包客里、苏州天添包子,也是由安徽人创建的包点品牌;安徽人在天津开的南楼煎饼,凌晨12点仍然有人排队……


烧起煤球炉、支上炒锅、放好桌椅,就是一个“深夜食堂”。用来遮风挡雨的红白蓝三色塑料棚,成为吃货夜间觅食的招牌。


有人调侃说,从早点开始到夜宵结束,苏浙沪的一整天都被安徽人承包了。


那么,安徽人是怎么把小店做大的?“安徽味”又何以抓住“杭州胃”?




民以食为天。本土餐饮品牌中,“安徽帮”引人瞩目。


安庆江镇人刘会平创建了“包子馒头第一股”巴比馒头,铜陵人汪书高打造了“小菜园”,肥西人束从轩创立了“老乡鸡”,蚌埠人王伟创立茶饮品牌“甜啦啦”……由安徽人经营的路边摊、夫妻店更是数不胜数。


“安徽帮”满足食客需求 肖本祥/摄


在发展本土餐饮品牌的道路上,安徽人的故事太多太多,其中颇有一些值得关注之处。


善于“传帮带”。


“安徽帮”的发展之路,是老乡奔赴远方、创业打拼,用“脚”千里跋涉、谋求发展的生动呈现。


以卖早餐为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生计发愁的江镇人纷纷外出打工讨生活,其中一个叫何晓红的江镇人靠“发馍馍”,成为了全镇第一个万元户。受她启发,大批江镇人开始进军面点业,又靠着互相之间“传帮带”,逐渐走向全国。这群勤劳的安徽老板,在各个城市的屋檐下,一点一点立足,最终成就了“面点江湖”。


深谙“生意经”。


安徽人常常不以“正宗安徽味”为招牌,而是根据当地人的口味偏好,入乡随俗调整做法和种类。


从口味看,同样是卖包子,开在杭州就叫杭州小笼包,开在无锡就叫无锡小笼馒头,上海人喜甜,就卖甜口的梅菜扣肉包和蟹黄汤包。总之,包子还是那个包子,但天南海北的安徽人做的包子,口味都不一样。


坚守“烟火气”。


“安徽料理”在杭州盛行,一方面得益于杭州开放包容的城市气质、快速发展的经济,吸引了大批来自安徽的就业者、创业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价格低廉、经济实惠、菜品干净。


位于马市街的一家小店,每晚就能卖出100多份炒粉干。最高十余元的单价,在许多打工人心中堪称“性价比天花板”。对于勤劳的安徽人来说,这是为生活而奋斗的动力。他们靠着味好、利薄、多销,站稳了脚跟。




“安徽料理”,饱含真诚质朴,满足食客味蕾,知名度也越来越高,成为杭州夜宵的一张名片。


走南闯北的安徽人,付出了常人想象不出的努力,构建了“小吃宇宙”,给予我们许多启示。


既要“美味”,也要“徽味”。


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文化多元,正是各地不同的物产和文化习俗造就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小吃,而且往往自带交流属性。


比如,安徽板面,不仅征服石家庄人的胃和钱包,也走红全国。从更大范围来看,很多地方小吃都曾经历从粗放经营的夫妻店到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的过程。

还应看到,地方特色食品产业一定程度上诠释了当地独特的饮食文化。如何让“安徽料理”吃出更多“皖风徽韵”,也值得思考。

既要“身入”,也要“融入”。

当下,做小吃生意只要登个记、租个门店、挂个招牌就可以开张营业了。但是,如果事先不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不熟悉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偏好,手艺再好、味道再美,可能也无法“吃得开”。

对于一座城市而言,没有足够的包容和温度,同样也很难让外地人融入当地长久发展、置业安居。根据“七普”数据,在浙江的安徽人有300多万。很多从事“安徽料理”的老乡成为新杭州人,爱上了这座城市,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既要“能干”,也要“会说”。

每一间热气腾腾的“安徽料理”店里,不只有脚踏实地的努力,还有对美好生活的期冀。过去,受限于条件,不少人背井离乡开起各种各样的小吃店,用辛勤汗水书写了自己的奋斗故事。

卤味飘香 王彪/摄

对于全国各地敢打敢拼的“安徽帮”来说,未来机遇更多,前景更好。比如,可以创新小吃产品品类,推出更多年轻人喜欢的低脂料理、“混搭”料理。借助新媒体,分享更多安徽美食,讲好“安徽料理”背后的故事。

我们乐观地期待,只要继续用心用情、推陈出新,未来的“安徽味”将赢得更多食客的喜爱,甚至走出国门,抓住“世界胃”。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墨问
编辑:刘振 梅麟

—————   推荐阅读   —————

古城,如何“与古为新”?
亲用户,“明算”账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