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自律与花钱

安徽时评 安徽时评
2024-12-31
近年来,付费自习室成为不少年轻人学习技能、修炼内功的“洞天福地”。从线上到线下,从大都市到县城,付费自习室野蛮生长。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近7万家自习室相关企业。近十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显著增长态势,2023年全年注册量首次突破万家,猛增523.70%至2.25万家。

数据的背后体现的不仅是公共图书馆“一座难求”的情况,更是“内卷”的当下,知识焦虑的肆意蔓延与数字时代对专注的碎片化分解。“花了钱的就是最好的”“付费自习提供了积极的心理暗示”,花钱买自律成了无奈的“上上签”。



智能手机时代,很多人习惯了一有风吹草动就要拿出手机看看,许多网友也吐槽自己:学习十分钟,休息半小时。专注成为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情,什么东西借由网络都会迅速把人的注意力带走。

自律真的很难。不少人会有这样的错觉,明明只学习了10分钟,却好像煎熬了1小时;明明看了1个小时的手机,却感觉只度过了10分钟。似乎只要与学习沾上边,“痛苦面具”立马戴在脸上。不是不想学习,实在是外界的诱惑力太大。

如同《哆啦A梦》中主角大雄的那句经典“摆烂名言”:“这种情绪怎么还能学习,干脆先玩吧”。简单朴实的话语深深触及灵魂,“是我本人没错了”!只要是学习以外的事,都能发掘出无限乐趣:阅读时给书本的插画“加料”,绘画天赋拉满;下笔时给文字描边,一描就是“地老天荒”……

占座让人心累。在校学生大多有过占座的经历,自习室内,一眼望去,桌子上全是书,再走近一看,“XXXX考研占座”“XXXX课占座”,可不敢乱动!更有甚者,为求一座,动口动手。图书馆外,天刚蒙蒙亮,队伍已排成长龙,能不能有个座全看排在哪儿。据《中国统计年鉴2024》,我国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座席数168万个,平均将近1000人才有一个阅览室座席。为此,一些高校设24小时图书馆,一些城市设24小时营业书店,让来学习“充电”的人少一些等待。

读者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内自习  梁旭/摄

氛围影响显著。环境对人的影响往往是迅速强烈的,尤其是在目标、行为、情绪感染上。有人说,为何不能在家里、在公园、在自己喜欢的地方学习,非要去付费自习室?原因在于,很多人在独自学习与群体学习之间的效率截然不同。就职于合肥某中学的王老师表示,学生在晚自习的作业完成率与正确率大大高于在校外的时候。在自习室,当大多数人都在专注学习时,会不自觉地让人产生趋同的暗示。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很多时候,流行似一阵风,一部分人在迎风起舞时,另一部分人却在逆风“尬舞”。时间碎片化的当下,为了满足某种逃避性的目的而付费自习,看到别人学习自己也得跟上。但盲目内耗,可能会慌不择路。

沉溺于自我感动。《半月谈》的一篇“付费自习室,谁在表演性学习”,深刻揭示了一些年轻人以自习学习来逃避现实,通过营造一种我正在努力的表象,维持某种外在的仪式感,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在不在自习室很重要,即使在刷手机、在安静的环境中呼呼大睡,但是氛围感给到了,依然会暗示自己,今天很充实,给自己喝一大碗“鸡汤”。

泛社交化干扰学习。一些线上自习室App为了扩大盈利,加入与学习无关的内容。笔者随机下了一款线上自习软件,除了自习区外,其活动区带有很强的社交以及娱乐属性,甚至可为自己在App中的卡通形象充值买皮肤。逐渐脱离核心内容的自习软件对于急切寻求学习氛围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再踩一坑。一些网友表示,打开软件,学习先搁一边,挨个点击自习室人员头像查看空间,一晃30分钟,打发时间可以,用来学习真不行。

买来的自律难以持久。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曾对1000名受访者进行“付费自律”的调查显示,有四成受访青年表示对付费自律感到效果不理想,纯粹为返押金机械式打卡。有受访者表示,这种惩罚性的付费自律会令人产生“花出的钱不能浪费”的心态,最终关注的都是“我不能失去什么”而不是“我能得到什么”。“为了打卡而打卡”,通过付费自律,短期的效果会有,一旦拉长战线加上不可抵抗力等因素影响,质疑自己、负面情绪的“热衰减性”大大增加。



有需求就有供给。不可否认,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提供自习的这些平台,给需要自律学习的人提供了有效的监督与陪伴。但也得注意,付费学习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一定的强迫性,如何在枯燥乏味的学习中避免内驱力逐渐丧失,能不能将被动转为主动还得看自己。

不必将学习变成知识焦虑。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放大,带有目的性的学习正在显著增长,不少年轻人选择在工作之余“充电”,考公、考研,提升个人能力无可厚非,但若将学习变成一种焦虑那就大错特错了。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生命是有限的,知识却是无限的,功利性学习不仅带来疲乏,也让人难以接受失败。

不妨听听“兴趣”的声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内卷”学历、考证,不如遵从内心,从兴趣的方向找寻学习的真谛。比如近年来,兴起于年轻人身边的夜校,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课程,让学员拥有选择的主动权,依据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为年轻人提供一种放松且健康的生活学习方式。

远离盲目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刘坚、刘红云教授团队曾发布《全国“区域教育质量健康体检”报告》,其中一条,“参与校外课程的时间越多,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学习动机和主观幸福感越低,成绩一般的学生群体学业成绩越低”,这意味着盲目学习可能并不能带来自身的成长。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场景:看到别人办自媒体风生水起,觉得自己也行,开通账号更了几天,便断更放弃;看到购物软件中那些如何快速掌握一门技能的书籍时,买了一本接一本,结果大部分书连第二页都没翻;收藏的视频课程直到失效,也没学完……自己看似努力,实则一头雾水,既丢了西瓜,也没捡到芝麻。

在保持安静的前提下,没有规定去自习室就一定要学习。有人专心致志,也有人偶尔神游,能否持续稳定地输出得看自己的操作。他律终究只是辅助,自律才是打怪升级路上的“ADC”。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江敏

编辑:陈昌清 蒙国锐


—————   推荐阅读   —————


古城,如何“与古为新”?

亲用户,“明算”账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安徽时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