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测试,你信吗?
那时候还有所谓“属相测试法”:你属什么,就大概像什么,比如属虎的就比较自信凶猛,属马的就前程远大。
性格测试受到人们关注 AI作图
围绕对性格和命运的探索,先后流行过的还有星座学、九型人格、MBTI人格等。作家余华就表示自己是INFP人格,这属于MBTI人格的一种:内心敏感、充满想象、热爱自由,所以又被网友称为“小蝴蝶”。
而最近,“不正常人类研究中心”火了。很多博主开始从事“网络热门人格”鉴定,张口就是你可能得了“NPD”(自恋型人格障碍)、“BPD”(边缘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网友惊呼:“刷个短视频,确诊一身病。”“我还以为自己成熟了,原来是有病了。”
也有不少网友将这些特征套用到周边人身上,得出“远离这些人”的结论。但自以为有“识人之明”的同时,也不免陷入自我怀疑:我是不是得了“被迫害妄想症”?
一
所谓“网络热门人格”鉴定,其实源于美国精神病学协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这本手册将常见人格障碍划分为三组共10种。
A组以奇异或古怪的行为模式为特征,包括偏执型、分裂样以及分裂型人格障碍;B组以戏剧化、情绪化或反复无常的行为模式为特征,包括边缘型、自恋型、表演型以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C组以焦虑恐惧的表现为特征,包括强迫型、依赖型以及回避型人格障碍。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分类本身也存在争议。因为临床诊断中发现,有些就诊者不符合任何一种人格障碍的充分标准,却又表现出多种障碍中的某一特征,比如同时表现出边缘型和自恋型的某种特征;还有些就诊者的表现很难用这10种类型来描述。
总有一款“绝症”适合你 AI作图
其实,最新的人格障碍国际诊断标准已作了修改,要求医生只判断一个人是否存在人格障碍,之后只根据程度分为轻中重症状,然后看障碍表现在负性情绪、疏离、冲动、对抗、强迫等哪些方面,不再细化类别。
专业临床的复杂模糊,到了短视频博主的嘴里,变得简单粗暴。稍微对号入座一番,总有一款病适合你。如果几个朋友坐在一起看,看完大家互相打量几眼,再“抬望眼”看看窗外,就会发现,世界哪是什么巨大的草台班子,就是个巨大的精神病院啊!
当然,你的心头也许会掠过一丝疑虑:那个在视频中侃侃而谈的博主,会不会也是一个偷穿白大褂的不正常人类呢?
二
《金庸作品集》新修版自序的起笔就是:“小说是写给人看的。小说的内容是人。”
笔者深有同感,人最感兴趣的一直就是人。“网络热门人格”鉴定的流行,或许是因为人类天生就有探究自我的倾向,希望通过更好认识自己和身边人的行为动机,获得更多确定性,提升适应能力。
探究自我的历史非常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出现,公认的标志是德国学者威廉·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对精神的研究从空想揣摩进入到科学实验阶段,距离今天才145年。
但心理学实验和物理学实验毕竟不是一回事,研究看不见摸不着的精神太难了。历史短,任务难,意味着我们对于精神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所以理论五花八门、真假难辨。
这有点像人类早期“物理学”关于雷电的解释,虽然都是神仙主宰,但在北欧是雷神,在希腊是宙斯,在我们这儿是雷公电母。
如果多了解几种理论对同一事件的解释,可能就不会对某一种理论全信了。
三
不管做的是哪种测试,我都要送给大家一句歌词:“你不必太在意,也不必隐瞒自己。”
不必隐瞒自己,因为人格测试只是一个自我探索的工具,帮助认识和理解自己。越多地认识和理解自己,也就越容易与自我和解。
不必太在意,因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不一样,既受外部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文化传统、地方风俗等影响,又受个体的生物遗传、个人经历、生活方式、职业特点等影响。
更何况,同一个人的精神也并非一成不变。刚考完试对自己充满怀疑,分数出来又信心爆棚,前几天焦虑到睡不着觉,过几天开心到合不拢嘴,前段时间敏感愤怒,这段时间麻木不仁……哪个是真正的自己?哪个都是!
哪一个是真正的自己?AI作图
在精神测量还无法量化的今天,判断精神障碍与否,很多时候只能凭当事人的感觉,而这恰恰是容易被外界影响的。如果受外界影响后形成一个刻板的自我认定,还可能导致“皮格马利翁效应”,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如果这个预言是积极的,当然皆大欢喜。反之,岂不是自己挖坑埋了自己?
最后,我有个建议:如果你骑着白马,要相信自己是王子而不是唐僧,如果你长着翅膀,要相信自己是天使而不是鸟人。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陈卫华
编辑:刘振 梅麟
————— 推荐阅读 —————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