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做个“抽象”的人
所谓“抽象”,并不是人们熟知的抽象画、抽象派。据说早在2015年,有个游戏主播的口头禅是“太抽象了”,当时主要是用来阴阳怪气地吐槽“猪队友”。但随着语义的不断演变,“抽象”从贬义逐渐转变成中性词汇,成为了一种亚文化。
“抽象”在2024年再度出圈翻红,有其背后的现实因素。面对无处不在的压力,现代人深陷身心俱疲与“事事无意义”的迷茫中,开始尝试使用反常规的方式来减压,旨在获得乐趣、找回自我——换言之,“抽象”起来。
总的来说,“搞抽象”的核心要义在于: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加上“抖机灵”,没有章法,不需要理由。
比如,生日蛋糕在哪里打翻,不如就在哪里席地而坐大吃一顿;家里着火了,不如先呲着大牙拍照发朋友圈;天冷赖床,解释成“近期被窝生吃活人现象”;土豆泥重新定义为“土豆洗澡搓成的澡泥”……
特别是活跃于网络的年轻人,无论考研考公亦或者家里催婚,苦恼往往共通,某个人的“抽象”言论也能激起自己的共鸣。一群人围绕共同的知识、兴趣和信息,分享热词热梗,能迅速结交,升级为网上的“亲人”。
再加上,如今不少明星艺人,时不时会在公开场合表演“抽象”。如近期诞生的“麦学”,便是因为“我配拥有一杯咖啡吗”为代表的麦琳语录持续破圈,有网友手把手教学如何用麦琳的语气沟通,人人都可以像她一样“抽象”。
一来,过度娱乐化的表达,很大程度上将原本有深度、严肃的现象简单粗暴地“解构”,可能会造成一种思想上的混乱。
《娱乐至死》有个观点:人们感到痛苦的不是他们用笑声代替了思考,而是他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再思考。
“抽象”作为网红产物,追逐奔涌的流量,反复上演烂梗俗事,从新鲜到厌倦,周而复始。这样的“抽象”,并没有向这个世界提供真正的信息增量,留给参与者的最终还是空虚和麻木。
二来,“抽象”往往让具体个人成为全网群嘲的对象,给人带来难以想象的精神伤害。一旦过了界,“抽象”便会有负面的色彩。
举例来说,心理学博主“完颜慧德”因为长相酷似三梦奇缘,被网友在直播间玩梗,当她忍不住骂了句“滚出去”,结果带着口音的“拱出去”又成了新的素材。同样,“麦学”“黄磊做饭”等针对名人的“抽象”,也是对当事人的反复伤害。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谨慎“搞抽象”,也是对他人的基本尊重。
当然了,互联网的热点总是来得快去得也快。无论我们选择适度玩梗、当几天“抽象人”,亦或者与这种文化保持距离,将更多精力其他地方,都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
说到底,你爱的生活,才是真正适合你的生活。
(声明: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撰稿:熊巍
编辑:陈昌清 梅麟
————— 推荐阅读 —————
星标☆“安徽时评”
及时接收最新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