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求 | “家庭的含义:历史、田野与理论”学术讨论会纪要

社会理论 社会理论 2023-03-11

2022年10月22日,由《社会》编辑部、CJS编辑部主办的第十一届社会理论工作坊之“家庭的含义:历史、田野与理论”专题在腾讯会议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上海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的16位学者学生参加研讨,100余位来自全国各个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学者学生旁听了会议。



凌鹏:

家、工厂与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

——对《茧》中人物之意义世界的分析


在上午的议程中,首先由北京大学的凌鹏老师汇报他与北大研究生孟奇合著的论文《家、工厂与中国现代个体的诞生——对〈茧〉中人物之意义世界的分析》。凌鹏老师先简单介绍了《茧》的故事梗概,引入现象学的意义世界作为研究的主题。凌鹏老师从宝珠“自我”的发现与意义世界的扩展出发,绘制了宝珠进入工厂前后的意义世界图式,旨在表达对“家”的情感及共同经验成为疏解危机、帮助村民培育自我意识、扩展意义世界的原初动力。接着,凌鹏老师将“宝珠”与另一种形态的现代个体——“王婉秋”进行对比,表明了社会转型中的女性仍重视寻“家”。凌鹏老师认为,费孝通在小说中探索了一种更加切合中国人的“自我个体”生长的可能性。他从中国人对“家”的重视和依恋这一现实出发,探索此种社会心态之于个体生长的重要意义。“茧”的比喻,隐含着家作为养育个体,培养人之生命力量的所在之地。在中国社会中,家作为茧,就意味着破茧而出,在自我个体基础上创造一个包含着家庭与社会的新的“茧”的丰富可能性。


在评议环节,北京大学的林叶老师质疑了宝珠原初的个人主体性判断,认为文章需要明确“意义世界”的结构和边界,并对工厂是否能构成一个“家”提出了质疑。上海大学的李松涛老师认为文章在使用“意义世界”这一概念进行分析时,需要先补充其家庭伦理的内涵。上海大学的肖瑛老师也指出,意义世界这个概念在文章中仍有些抽象化,应继续补充不同阶段内意义世界以及“自我”的实质性内涵,还可以加入性别化视角做更进一步阐述。


《茧》,费孝通著,三联书店,2021年


刘涛:

链条中的一环:

《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家庭与市民精神


随后,河南农业大学的刘涛老师汇报《链条中的一环:〈布登勃洛克一家〉中的家庭与市民精神》,《布登勃洛克一家》一书作为一部“市民阶级的心灵史”,展现了十九世纪欧洲市民家庭的心灵变迁过程。刘涛老师强调了小说中呈现出的家庭维度以及家庭与小说主人公身上的市民精神之间的复杂关系。结合滕尼斯的德国家长制结构之定义,刘涛老师指出布登勃洛克一家体现了鲜活的德国家长制家庭图景。接着,他从家庭伦理精神与市民精神的紧张与家庭责任与布家市民精神的兴衰两方面出发,对比韦伯笔下入世禁欲主义的新教徒,指出布家体现出的是以家庭荣耀与历史责任来激励自己的现世意义结构。家庭与市民精神实质上纠缠在一起,共同塑造着鲜活生命的个体经验与家庭关系及其变迁。对《布登勃洛克一家》中家庭及其与市民精神间关系的聚焦,意在充分呈现那个影响了近现代德意志历史进程且备受争议的市民阶级的心灵变迁的内在微观机理。


在评议阶段,凌鹏老师认为文章应系统化家庭伦理与家庭责任之间的联系;林叶老师以报告中“联姻”为切入点,提出了对“家”的伦理与市民精神两种精神之间紧张感的存疑;肖瑛老师则提出,文章的论述和发现应超过文本本身,将文本故事放置在具体的历史背景和理论脉络下,对家庭伦理和市民关系的分析应结合历史变迁背景深入剖析,惟其如此才能呈现特定社会的日常结构。


《布登勃洛克一家》1901年初版封面


王兆鑫:

“培养名校生”:

论新世纪中国乡土家庭的学业精神、文化仪式与育才行动


接下来由浙江师范大学的王兆鑫老师汇报《“培养名校生”:论新世纪中国乡土家庭的学业精神、文化仪式与育才行动》。国内外学界通常将“家庭”视为阻碍底层孩子难以进入名校的重要原因,这很不合理,因为它会导致对农村家庭子女养育或教育行动中的污名化。新世纪农村家庭有其鲜明的养育策略,具有鲜明的学业精神,学业精神背后是家庭内部一系列独特的的文化仪式。中国乡土社会现代化进程激发了农村家庭对城乡社会的感知与洞察,同时农村家庭父母仍然笃信贤能主义,一方面秉持中国话语中“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成功之道,坚守“读书改变命运”的传统的务实性学业精神,另一方面又理性洞察到底层社会的孩子面临的教育劣势,因而在孩子教育中开始涌现出诸多的投资策略,在坚定读书信念的基础上着手寻求能够提升孩子成功概率的办法。这不仅彰显了底层家庭对向上社会流动的信心,还揭示了中国社会结构分化对底层家庭造成的谋生压力。


在评议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的施芸卿老师指出,相对于细节很丰富的经验材料,文章的标题似乎有些宏大,这导致研究问题不明确,文章的分析可以更聚焦到家庭这一点,并放在城乡变迁大背景下,进一步讨论何以寒门能出贵子,何以有的没有成功。上海大学的李荣山老师则认为文章还需进一步明确问题意识。上海大学的吴真老师也指出关于导致农村教育困境的结构性因素,有关论述有待进一步展开。


《清晨》,周思聪,1963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颜燕华:

从集体到家户:

安溪茶产业的集体实践与市场发育


在下午的议程中,首先由清华大学的颜燕华博士汇报《从集体到家户:安溪茶产业的集体实践与市场发育》。通过安溪一个产茶村庄的个案研究,文章重新考察了农业集体化对原有的家族组织及家户生产逻辑的延续与变革。延续性表现在生产队长“家长式的”生产决策及以家户为基础的产销安排。变革则体现在两个方面:在生产层面,集体制打破了生产技艺在核心家族内部传承的垄断性及生产的专门化,并通过相应的生产安排将其扩散到更大范围的家户,这是分产到户后家庭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流通层面,国家的购销体系取代了原本依靠家族网络的市场通路,改变了安溪茶主打外销的格局,扩展了茶叶的内销市场。与此同时,生产队干部取代传统商人在改革初期成为沟通农户和市场的中间商,并通过带头示范,扩展了传统的农商互补结构。这种产销结构的延续与变革背后实质上反映了“家”极具伸缩性和延续性的特点,这正是今日地方产业的生命力之源。


在评议环节,施芸卿老师指出,文章是想把解释点落在家庭这样一个承前启后的关系上,但实际上一以贯之的解释机制并不明显,如果深入到现象背后的作用力,会连接不同的维度,既有历史的不同阶段,又有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张力,还有国家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所以这个承前启后的延续和变革一定要涉及它所连接的几个部分,以及如何变化的具体情况。李荣山老师指出,文章揭示的机制可以考虑在地域上进行一些限定,这样文章的解释力可能会更强。李松涛老师认为,文章可以尝试作为农村产业发展学术脉络的一个延续,并且开头切入的问题相对于后面的论述有些宏大,可以再聚焦一些。


《采茶歌声图》

朱梅邨,1975年


纪莺莺、阮文雅:

“人格自主”与“亲子同一”

——城市新移民家庭隔代抚育中的代际关系


随后由来自上海大学纪莺莺老师和阮文雅同学报告《“人格自主”与“亲子同一”——城市新移民家庭隔代抚育中的代际关系》。文章主要关注城市新移民家庭的隔代抚育,并试图通过这一经验基础来讨论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家庭关系核心特点的延续和变化。通过对南方某工业化城市中7个家庭中的祖父母和年轻父母两代人的深度访谈,尝试应用不同的理论视野来讨论转型时代的代际关系中传统与现代的复杂关系。文章把隔代抚育家庭中两代人的育儿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加以分析,主要关注两代人在育儿实践中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理解。其分析显示:首先,家内育儿存在明确的分工模式,家内的育儿分工体系围绕培养“人格自主”儿童的现代化信念建立,年轻父母不断确证自己掌握着有关“人格自主”的知识、技术与权威,而祖父母辈则相对匮乏此类知识和技能。其次,年轻父母否定了祖父母辈的制度化权威,家庭内部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倒置,但年轻父母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却仍然带有“亲子同一”的强烈特点。最后,从家庭整体运营来看,维系年轻父母辈“人格自主”培养实践的重要基础,恰恰包括祖父母背离“人格自主”的伦理观念,但“人格自主”观念的演练又排斥着这一基础。文章还试图说明家内代际关系的实质问题并不是同一个框架之下两个个体之间的关系,而是两组代际关系之间的矛盾。在从传统家庭向现代家庭的转化过程中,新移民家庭的三代人其实处在多重的挑战之中。


吴真老师在评议环节指出,文章首先梳理了有关隔代抚育问题以及有关中国家庭结构和家庭结构变迁的相关文献,在宏观层面抛出了一些问题,但在经验层面做的田野调查由于样本的选取方式和样本量的限制,如何处理微观和宏观层面的结合问题将是一项挑战。其次,“人格自主”与“亲子同一”两个维度间的关系可能是复杂交织的,其内涵和关系有待进一步的具体论述。清华大学的颜燕华博士则指出传统上的“父子同一”具有多层次内涵,而文章以“亲子同一”替代了这一概念,二者之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被等同需要做进一步辨析。肖瑛老师则认为文章首先需要明确城市性移民家庭和非移民的城市家庭之间在育儿观念上的差别,其次需要明晰代际之间的育儿观念为什么会同时有着矛盾和同一的两面。


《儿童不知春》

丰子恺漫画


郭琦:

何以为“家”:

农村老人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实践


最后由来自上海大学的郭琦博士带来其与上海大学的符佳佳、王东晖两位硕士生的论文报告《何以为“家”:农村老人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实践》。通过对三门县农村养老现状的考察,文章认为城乡一体化的进程深刻影响了农村老人的“被边缘化”,老人总是经历着离“家”的过程,而离“家”老人又总是离不开对“家”的重建,于是在老年公寓、养老服务中心和不同层次的养老机构中有着离“家”远近、是否能重建“家”的分化。老人们对“家”的想望体现在他们对“自由”的表达上,主要有行动和生活方式上的自由、由所有权而来的“自由”和亲属关系中的“自由”。由此,文章认为,一味地按照现代化、制度化的标准打造养老机构,无疑是对老人的家庭观念和家庭实践的忽视。在推动农村建设的同时,厘清“家”的逻辑,帮助老人重建“在家感”,是思考农村养老问题的关键。


在评议环节,纪莺莺老师指出,在论述老人们口中的“自由”之前,需要注意这种追求“自由”而离家的行为不仅是出于个体的利益,还是出于为家庭成员争取到更多利益的考虑。李松涛老师则主要对文章提到的“立身”与“事亲”之孝做了重新阐述,指出在论述这一问题时需要区分老人与子女的不同视角。刘涛老师建议在论述对“家”的感觉和需要时纳入时间维度,同时养老问题通常是一个家庭的共同决定,可以考虑补充子女视角的回答。


会议线上合照


论文陈述和讨论结束后,肖瑛老师对与会的报告人、评议人以及旁听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对社会理论工作坊第四届“家庭的含义”专题表达了期望,期待在后续的精彩报告和讨论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对“家”之内涵及意义的理解。 


文稿 丨张鹭凤 王东晖 符佳佳

编辑 丨邹子晗

审核 丨杨勇、赵逸洲


讲求 | “学科·学派·学人”论坛纪要

讲求 | “历史社会学与现代中国”学术讨论会纪要

艺镜 | 陈以文:追忆杨德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