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TI | 黄友义:开设专博教育 翻译人才培养迎来崭新时代
开设专博教育:翻译人才培养迎来崭新时代
黄友义
中国外文局/中国翻译协会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了新的学科目录。这次发布有很多亮点,其中之一是专业学位教育与学术型的一级学科分开设立;其二是今后学科目录从每十年修订一次改为每五年修订一次,这充分彰显了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国家新的发展战略,反映了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面对新时代对高层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推出的重要新举措。
开设翻译专业博士教育是翻译界、翻译教育界根据国家人才实际需求而发起多年的呼吁。尤其是用人单位不断反映,毕业的学生需要多年的岗位再培训才能胜任所在岗位的业务需求,能够一旦到岗就能满足岗位需求的毕业生太少。早在2007年专业硕士教育开办之后不久,一些专家学者就开始探讨是否需要更上一层楼,适时适量开设专业翻译博士教育的问题。随着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和高层次翻译人才从数量到质量都明显缺乏的问题日益突出,这种小范围的内部研究终于在2013年形成公开发表的文章。2017年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更是根据有关部门的提示,一方面在教指委内部研讨,一方面上报有关部门。
需要指出,2007年开设翻译硕士专业教育时成立了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鉴于赋予各个教指委的任务,所有专业的教指委都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共同设立的。2011年初,翻译等专业教指委换届时,都把硕士专业改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翻译教指委自然更名为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这一名称上的变更清楚地表明,国家已经从顶层设计上考虑专业博士教育了。这一变化有力鼓舞了人们加快开设翻译专博的探讨。同时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业内人士迟迟没有意识到教指委名称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所预示的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这种滞后现象的标志之一就是至今仍然称呼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为翻译专硕教指委。
本世纪初,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会外语不等于会翻译,翻译应该是一门独立学科,需要按照一个独立的专业来办。当纠正了会外语就会翻译的误解之后,翻译的职业化和专业化教育得到明确,翻译专业的本硕博教育就变得顺理成章。
现在,举办翻译专博教育的国家政策终于出台,从2023年开始就可以招收首批专博学生,但是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都准备好了吗?
水到渠将成
创办翻译专博的新发展方向明确以后,接下来要明确的问题是谁来办、怎么办、谁来教、如何教等一系列问题。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首先分析一下多年来大家发现的涉及翻译界的突出问题。
首先,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翻译教育中重视理论有其必然。像其他众多学科一样,在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研究生教育时,翻译也面临缺乏研究人员,缺少理论支撑的困惑。于是,国家大力发展外国语言文学教育,积极推动翻译理论研究,及时培养了当时社会上急缺的语言研究和教育人才。但是,当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在新时代面临日益突出的国际传播任务,需要翻译界站到讲好中国故事,对外介绍中国文化,输出中国技术和标准的最前沿时,出现了融通中外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明显不足。开设专博,无疑是提供这些领域高端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
其次,在现有的翻译理论研究方面,存在着研究西方翻译理论多,研究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少的情况。学习外语,自然为了解、研究和引入西方翻译理论提供了基础条件,尤其在过去许多年,翻译领域的工作重点是把海量的外文资料翻译成中文, 在这种情况下,学者们花费很大精力消化和分析西方翻译理论成为必然,也为提出中国特色的翻译理论打下了基础。现在翻译界面临的挑战是如何通过翻译环节来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把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呈现给国际受众,这个任务所需要的理论支撑应该建立在把以方块字为特点的中文变成外文的转化上。谙熟西方翻译理论的人才永远需要,但是必须面对新任务新挑战培养高端实践型翻译人才,让翻译界不仅有熟悉西方翻译理论的学者,还有更多的人投身对外传播中国的翻译实践中。
一旦开办翻译专博,重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呢?人才培养首先要聚焦国家发展战略,满足国家各项事业急需的人才,也就是要面对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来设计如何满足翻译人才需求。培养什么样的专博学生是个严肃认真的问题,需要仔细斟酌,特别是翻译业务存在于众多的行业领域,几乎无所不在,不同机构培养的专博要满足其熟悉领域的人才需求。因此,至少在专博初创阶段需要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高层次对外传播定稿人员。纵观全国,从事对外传播的单位都肩负着越来越繁重的对外翻译任务,且因为工作性质,多是时间紧迫需要争分夺秒完成的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这是普遍现象。现在的情况是任务有了,但高层次定稿人才队伍没有完全建立起来。许多想翻译的材料没有足够的人手翻译,许多想翻译得更好,更能影响海外受众的文稿水准不够。中国在政治、外交、经济、文化和军事各个领域都已经成为世界大国,这就意味着需要一支与之相配的翻译队伍。中国越是发展,面对的国际挑战越是复杂,承担的国际义务越是繁重,越是需要一支不断扩大的高端翻译队伍。每年全国获得译审职称、具备一锤定音的定稿人员区区几十名。而这几十人中还存在着语种不平衡的问题。近年来通过对翻译专业职称评审人数进行的统计表明,目前具有高级翻译职称人员中,英语占40.5% 、日语11.8% 、法语11%、俄语8.4%、德语6.8%、阿拉伯语3.9%、朝(韩)语1.9%、意大利语1.8%、泰语1.4%、乌尔都语1.3%,其他几十个语种的获证人员不到1%。“一带一路”所涉及的50多个语种的翻译人才奇缺,高端翻译更是凤毛麟角。
第二,翻译技术开发所需的高端翻译人才。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新技术可以帮助人们更快更大量更经济地从事翻译,与此同时,人们也发现,目前的机器翻译不仅外译中水平有待提高,中译外更是差强人意,关键时刻关键文稿还得靠人。基于这种背景,更需要加大翻译技术的开发力度。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人员需要具备计算机和语言多种知识结构。没有职业翻译参与,成熟的技术难以开发,即使有了产品,有的也形同鸡肋。实践证明,凡是没有翻译实践基础的技术研讨多是空中楼阁,要想开发出高质量的翻译技术,翻译专业人员必不可少,而高档次翻译技术开发,自然需要高档次翻译人员参与其中。
第三,高端涉外管理人员。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面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使命,中国经济利益涉及的地区越来越广阔。履行大国职能自然需要一支不断壮大的国际化管理人才,而这些人员最基础的条件之一是能在至少两种语言,特别是语言背后两种文化之间熟练穿越。高层次涉外管理人员仅靠简单会话远远不能承担起涉外项目的管理,他们必须是具备高端翻译能力的两种文化的摆渡者。
第四,高端翻译人才的培养者。近年来翻译专业硕士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翻译专业的后起之秀,为满足实用型翻译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翻译专业硕士教育学术化严重,承担翻译教育的教师缺乏翻译实践,不了解用人单位的业务,甚至没有能力帮助学生通过二级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我国急需一批既会翻译又懂教学的高端翻译教师队伍。不少青年教师有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志向,但是发现自己的业务晋升只有攻读学术博士一条路径。问题是,一旦去攻读学术博士,距离从事翻译实践能力提升更加遥远。简而言之,目前的教师队伍不能完全胜任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必须从抓好翻译教师队伍做起,要给青年教师既可以提高翻译实践能力,又能更好地从事翻译专业教育的发展渠道。
新事要新办
开办专博,意味着打开一个全新的翻译教育局面。为此需要明确谁来办怎么办的问题。在多年的探讨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是“项目制”。概括地说,学术博士读书阶段是确定一个研究主题,阅读一批图书,撰写一系列文章,完成一篇学术论文的过程,当然人们还比喻说,读博如此艰难等于要脱掉一层皮。相比之下,专业博士阶段应该是确定一个主攻方向,参与一个实践性项目,获得一个或多个新的成果,认识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台阶,完成一篇体现反映成果和领悟的文章。由此可见,学博和专博是平行的两股道上跑的车,虽然都称作博士,但是它们出发点不一样,取得的成果不一样,达到的目标也不一样。翻译学术博士的培养经过几十年的实践已经很成熟,翻译专博则需要创出一条新路,而“项目制”则是这样一条新路径。
2020年出台的“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①明确指出,专博的设置要由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一起来论证。这样可以保证培养方案能够对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既然方案论证阶段行业要发挥作用,培养阶段行业也责无旁贷。“项目制”正好能够保证人才培养与行业主管系统和行业用人单位无缝衔接,有机结合。为此,业务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积极参与论证,把高端翻译人才的需求介绍透彻,说得明确,在培养阶段始终参与,包括提供可供博士生参与的项目,派遣行业指导老师。学位授予单位则一定要明确,与学术博士教育最大的不同之一是翻译专博的培养不再是自家独立完成的事业,而是要走出校园,与行业携手合作打造新课堂新事业。而在读的专业博士研究生不必再纠结要在哪个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要发表多少篇文章,不再纠缠把别人的翻译成果归结为哪种翻译理论的产物,而是心无旁骛地专注自己参与了什么实践项目,翻译了什么,审校了什么,定稿了什么,其质量如何,又领悟到了什么。
当然,一项新的事业的开启绝非易事。虽然社会上对高端实践型人才需求旺盛,但是不可能做到新人源源不断入列。这不仅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也与人们的意识落后于实际需求相关。认为专业学位低于学术学位、喜欢谈理论排斥翻译实践,忙于写文章疏于做实践的情况相当普遍。在很多地方,专业教师的评价标准不是侧重其实践成果而是理论研究的文章多少。这导致了我们缺乏一支兵强马壮的翻译专业教师队伍。
在过去的讨论过程中还出现一个词汇“区域导师团”。有学者担心,现有的高校导师队伍当中具有实践经验的人数偏少,从而很多学校难以启动对翻译专博的培养。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是,如果等高校的翻译专博导师队伍都成熟强大起来,专博的培养就会遥遥无期。组建横向联系,强强结合,跨校园、跨单位、跨区域,聚行业的导师团队也许是出路之一。一些行业特点比较突出的领域,如医学,特别是中医中药, 以及法律、海外经济项目管理等方面,跨省跨市但是聚合行业机构就显得更为现实。不难想象,学校大门打开的程度将成为翻译专博人才培养水平的一个基本标志。
不言而喻,新版研究生学科目录的公布是翻译专业博士教育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旦进入正式论证阶段,行业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学位授予单位一起开动脑筋,必然会确定更为现实的专业方向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方案。可以预期,行业提供实践性项目和岗位,大学教师走进实务性机构将成为常态。总之,翻译人才培养即将打开一个崭新的局面,开辟一片培养实践性高端人才的新天地。
①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关于印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的通知,学位〔2020〕20号,http://www.moe.gov.cn/srcsite/A22/moe_826/202009/t20200930_492590.html
作者简介
黄友义
GETI | 姜锋:聚焦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需求 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翻译领军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