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过度反思?
如何避免过度反思?
如果你不小心陷入了思维反刍,那就提醒自己把脑中“这件为什么要发生在我身上?”的想法替换为“这件事想教会我什么?”
通常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都会慢慢地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
这篇反思有经过,有原因,有措施,相信你读了之后也一定知道自己在反思的时候该怎么写了。
另,由于后台超时后无法联系这位读者,所以上图没有第一时间征得分享者本人同意,如不合适请文末留言联系我。
@BOOK:
学习的时候听音乐会有不好的影响吗?
周岭:
会的。以下是研究结果:
1.收看在线课程时,不播放背景音乐的人比播放背景音乐的人掌握的内容要高出150%。❷《有效学习》P64
2.对大多数学习者来说,听音乐似乎会降低学习速度,尤其是在学习数学时。
你可能觉得边听音乐边学习感觉更好,而且可以学习更长时间,但这只是因为当你听音乐时,你的一部分注意力在跟着音乐走,所以你并没有在全力以赴地学习。❸《学习之道:11天高效入门版》P11
所以,只要没什么特别的需求,建议不要边听音乐边学习。
25
@奔腾U:
读了《认知觉醒》之后,我有了强烈的自我提升意识,但由于平时工作原因,我没有大块时间,只有碎片时间用于学习,怎么办?
周岭:
大多数人对“碎片时间”的理解都有偏差,认为在碎片时间里无法系统学习。
对此,大家可以参考采铜在《精进3》里的观点,他认为:碎片可以分为时间碎片和内容碎片。
我们一般诟病的碎片式学习,所涉及的应为内容碎片。
内容是不是碎片,要看这则内容的篇幅、时长、结构和完成度。内容是否碎片和时间是否碎片,没有必然关系。
假如我花了三个小时用来看手机上的短视频,在这三个小时里,我可能看了上百个短视频,我花的时间是整块的,但输入我头脑的内容都是碎片。
反过来,我花了20天时间看了一本很棒的书,但是,我基本上每次翻这本书都只花费5-10分钟,是断断续续、零零碎碎地看完的。
这种情况下,我使用了碎片时间,导致每一个碎片时间中我学到的是一个内容的碎片,但是没关系,因为这个材料本身是完整的、有体系的。
尽管学的时候变成了碎片,但是进入我的头脑后最终还是会形成一个整体,所以仍然是整块的内容。❹《精进3》P143-144
相信有了这样的观念纠偏,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再为此纠结。
@平渊:看了《认知驱动》后,我明白了“利他”这个道理很重要,但是我现在还是一个大学生,我该怎样去实践“利他”这个理念呢?
@Connie:
首先,如果你现在还是学生,那没必要过多地考虑“利他”,因为有利他之心,首先要有利他之力。
当你还处于自我积累阶段的时候,就专注把学业弄好,这会为你今后实践利他打下基础。
其次,利他的核心要义并不是你直接对别人好,而是让自己变得有价值。
换句话说,利他并不意味着你必须要做一个单纯为他人着想,或绝对无私奉献的人,但你必须成为一个有本事的人。
所以利他的对象通常不是某个个体,而是群体。
当你有能力把自己的产品做到了独特,受到了大众的喜欢,满足了大家的需求,解决了大家的痛点,那你就已经在利他了。
与此同时,大众也一定会给你巨大的反馈和回报。
专注通常有三个层次:
第一种是身心合一模式,即完全投入到当下。这是一种很高级的模式,但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第二种是“暗时间”模式,即类似边走边思考的状态。能做到这样也很好,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始终在主动聚焦重要的事情(而另一件事,比如“走路”,通常也是由潜意识自动控制,不需要我们花费注意力)。
第三种是分心走神模式,即脑子在总是不受控地进行胡思乱想,这会使我们处于一种混乱、空虚或茫然的内耗状态。
我们要争取第一种,接纳第二种,避免第三种。
@0:
我曾经在“小红书”上发表过一些文章,但发出后一个点赞都没有,几次下来自己也就放弃了。我想问老师当初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周岭:
其实我当初并没有坚持感,因为我从一开始就认为写作首先是为自己写的。
一篇文章如果我不写下来,我的思考和理解就不会那么深;一篇文章如果我不发出去,我就觉得对不起自己的思考。
所以如果不写、不发,那最先损失的就是我自己。
另外,关于反馈,大家似乎都存在一种误解,以为反馈就是得到外界的赞扬和认可。
但你有没有想过,当自己通过这篇文章的思考和实践让生活发生了实际的改变,这本身不就是巨大的收获和反馈吗?
在成长初期,我们必定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收不到外在的正面反馈的,这个时候一定要多关注内在的反馈。
以后写的多了,做的多了,就可以建立作品意识和精品意识。
只要你的文章有了价值,就一定能慢慢获取外界的反馈。
总之,有正面的外在反馈固然很好,但这不是成长的必需,因为自身改变,本身就是最大的反馈。
@布丁:
我很佩服你写的深度长文,我自己也写文章,但每篇都很短,怎么才能像你这样写出深度长文?
周岭:
衡量一篇文章的好坏并不在于其长短,我认为真正的好文是既简短又深刻,因为那些能用最少语言表达深刻洞见的文章才是真的好文章。
我现在还达不到这样的水平,只能用更多的文字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不过在长度暂时无法变短的情况下,我会优先保证文章的深度,而保持深度的办法也很简单,那就是:多维。
想办法多个角度去阐述同一个观点,通过尽量把这些不同角度的观点进行关联,并用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你的文章就会甩开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