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脑
其他
关于写作,这是我目前能想到最全的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104篇原创文本文11124字,阅时间约16分钟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快速成长的“秘诀”,那就是:盯着改变去学习。这的确是我这些年快速蜕变的心法,也是我回答很多读者的答案。因为他们常问:你书中提到的那些书,其实很多我都读过,但为什么我读过之后就仅仅是读过,而你不仅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蜕变,还能写出这样两本书呢?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很多人读完一本书之后,他们的学习过程就结束了。而我还要继续实践书中最触动自己的一个点直至改变,同时还要尽可能把它们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写出来。实践和输出,才是学习提升真正核心的部分,只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特别是输出这个环节,极为重要,因为它是实践和改变效果的放大器。如果我的成长过程是只读不写的,那成长效果必定大打折扣,而这个折扣,我认为可能只有现在的两到三成,不能再多了。果真如此的话,我现在应该还是个很普通的成长者,而且是看不到多少希望的那种。毫不夸张地说,是写作赋予了我第二次生命。它让我深切体会到,一个能读会写的人,他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深度一定比常人更凌厉,他的行动能力更强,做出选择的质量也更高。写作不仅能让我们学得更好,还能让我们创造出新的事物,以及获得由此带来的各种好处。所以“读写不分家”这句话值得每一个成长者关注。如果你希望自己的成长与众不同,就一定要让输入和输出形成闭环。当然,道理你肯定都懂,只是面对“写作”这两个字时,你心里浮现的多是遥远、畏惧和不知如何上手的茫然。没关系,现在我就把自己的写作心法和技法全盘奉上,希望它能助你从零开始认识写作、上手写作,并最终受益于写作。从“写字”开始老规矩,我们还是从思考做这件事的意义和好处开始吧。不过我并不想直接从“写作”开始,因为写作看上去离普通人较远,会让人敬而远之,所以我们还是从最简单的“写字”开始。所谓“写字”,就是把脑袋中的想法写下来(或用键盘敲下来),不用考虑文笔,也不用管语法,只要把脑中想说的话变成文字就行。我相信只要你能识字、会说话就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千万不要认为这太简单而看不上,也不要以为我在卖关子,因为循序渐进的成长是最容易成功的。就像婴儿在学会走和跑之前,要先学会爬,而“写字”就是“写作”的爬行阶段。我自己就是这样起步的。2017年2月,我读了成甲的《好好学习》,对书中所说的“反思”很受触动,于是尝试着写了起来。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把脑中的念头、心里的想法写下来、写清楚,结果一口气竟写了160多天,因为这实在是太简单了。而此前我几乎没有写的习惯,凡事都只在脑子里空想空转。但就是这个简单的写的动作,让我第一次感受到头脑开始变得清醒、思维变得清晰、情绪变得平和、目标变得明确、行动变得坚定。原先盘旋在脑中模模糊糊的焦虑和迷茫开始消失了。后来我才知道,这个书写的动作背后有着丰富的脑科学原理。比如书写可以激活大脑皮层的语言区和书写区,调动更多的理性资源来抑制和平复自己负面情绪。❶所以当我们遇到难过的事情时,只需要将它们写下来,就可以在没人帮助的情况下快速走出情绪旋涡,并产生更积极的视角和看法。再比如书写可以帮助我们启动元认知,清空大脑的“工作记忆”,让我杂念丛生的混乱大脑变得安静、清晰。所以当我们无法专注的时候,只需要把脑中的杂念描述出来;当我们无法行动的时候,只需要将下步的行动罗列出来;当我们想要寻找人生目标的时候,只需要将可能的选项假设出来……写下来,就是一个自带清晰力的方法,凡事只要写下来,我们的世界就会多一份具体和确定。所以人们常说:想法是气体、语言是液体、文字是固体,因为它们分别对应着思维的不同秩序和深度。毕竟想法谁都有,但能说清楚的人不多,如果还要将它们准确地写下来,那这样的人就更少了。作家史蒂芬·平克也说:“写作之难,在于将网状的思维,通过树状的句法,用线性的文字展开。”❷这也是为什么一个会写的人往往具有深度的思考能力——全因他能够将思维落于笔尖。如果你此前从来没有写的习惯和念头,那不妨从“写字”开始吧。只要你试着把生活中的痛苦、杂念和感悟写下来,就会发现,在你的审视之下,生活会开始慢慢发生变化。就像我写了160多天“每日反思”之后,就自然萌发了写公众号的念头。写作的意义如果你真正体会到了“写字”的好处,就一定会对这种能力爱不释手。而且你一定会越来越不满足,然后在某天执起手中的笔,迈向写作的殿堂。因为“写字”是对内的,它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而“写作”是对外的,它可以产出有价值的作品,让他人变得更好,并以此收获个人影响力。从对内到对外,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因为此后你将拥有作品,而有价值的作品则会带来无限可能。当然,这是我事后的总结。刚开始的时候,我并没有认识到这些。那时我只是看了李笑来在《财富自由之路》专栏中的一句话后才暗暗下了投身写作的决心,他说:持续写作很可能是锻炼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最直接、最低成本的方式。对此,我深信不疑。因为我当时已经体会到,写作的根本就是思考,而且是效率很高的思考,是可以积累的思考,是可以产生影响力的思考。而所谓成长,本质上就是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增长,只要它们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就必然会改变。在随后的探索中,我发现了更多关于写作的意义。比如,写作是我们在互联网上的另一张名片(或个人品牌)。因为不管我们身处何种现实困境,我们都能通过文字去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王国,去连接一个全新的世界。这就好比自己有了“分身术”,一觉醒来就有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连接和正反馈的喜悦,而且它自带筛选功能,确保来连接的都是同频的人。对普通人来说,这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再比如,文字具有“复制”属性,只要我们写的内容有长久巨大的价值,那它就有可能遵循复利曲线的规律,使我们的人生产生无限可能。这一点,我已经从《认知觉醒》和《认知驱动》两本书的出版中深刻地感受到了——完全是超乎想象的增长。而且写作几乎是成本最低、限制最小的成长活动,只需一根网线、一台电脑,我们就可以把事情搞起来。另外,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今天,起来越多的传统职业和岗位都在被机器取代,但认知能力依然是它们无法代替的。而写作正是普通人打造认知能力最好的方式,目光长远的人,一定会占据这个认识高地。无论是“写字”的好处,还是“写作”的意义,当我们看到的维度越多,我们投身写作的动力就会越强,就不会简单地人云亦云,盲目跟风。这也是为什么那些会写的人更容易成事,因为他们有机会通过写作对自身所做的事情进行深度的意义挖掘。所以,但凡有新手向我咨询写作,我都会建议他们第一篇文章就写《为什么我要写作?》。而且这篇文章要持续写、经常写,直到这些意义融入到自己的骨子里。为什么而写?或许你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因为说了半天我还没进入“怎么写”的干货部分,却在这些务虚的事情上大费周章。但我想告诉你,很多人做不成事情就是因为不愿在这件事情上花费时间。事实上,我们现在所搭的上层建筑会直接决定我们做这件事的天花板,我们最终能走多远,也是由我们现在的认知层次决定的。所以,思考“Why”永远比学习“How”更重要,这点时间完全值得投入。那么,对于写作这件事情来说,我们为什么而写呢?大多数人的答案都很直接,就是成名和变现。这个想法不能说是错的,但它的天花板很低,很容易让人走几步就停下来。因为这种相对功利的态度会使人急于求成,渴望快速获得流量和稿酬,于是他们不免会陷入追热点新闻、立吸睛标题、写浮浅短文的状态。这不但会损害自己的写作能力,也无法使自己真正获得成长,还会使自己的写作动机被外部的诱惑把控。所以一旦流量下降、投稿遇冷,他们就很容易丧失写作的动力,最终不了了之。写作的动机永远要放在内部。我认为,一个真正希望通过写作来建立自己影响力的人是不会被“流量、稿酬”等外部动机把持的。他们的写作首先一定是为自己的成长而写,为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写。所以,在最初的日子里,即使没有外界的关注和反馈,他们也愿意继续写下去。因为自己通过写作发生了成长和改变,这本身就是最大的反馈,而外界的反馈和奖励都是意外和惊喜,不是必须和期待。同时,他们也会为了众人的需求和长远的价值而写,尽可能让写的东西对自己和他人有用,这样的内容才会有生命力。其实,不止是写作,我们做任何事都多少要有些利他意识。因为世界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只要我们产出的东西价值足够大、能解决自己和他人的痛点,我们想要的所谓财富和影响力就会随之而来。价值心法所以,写作最大的心法就是永远写对自己和他人长久有用的东西。而衡量内容是否长久有用的方法也很简单,就是问自己:这篇文章在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再看还有价值吗?如果没有,那可能就没必要写了!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只需要思考“什么是有用的(what)?怎样变得更有用(How)?”就可以牵出一系列的写作技法了。比如,文章选题就可以用它来筛选。在我看来,好的文章选题至少可以从这两个方面出发:1.它是否能触动你自己?写作,首先要能触动自己,要对自己有用。如果一篇文章的主题或核心观点连自己都没有类似“豁然开朗或醍醐灌顶”的触动感,那怎么去触动别人呢?触动不了别人,那它就没有生命力。2.它是否能解决自己或他人最迫切的现实问题?需求是写作最好的牵引,如果你的文章无法击中自己和他人的痛点,就不会被他人强烈的需要,自然它的生命力就会脆弱。好的写作一定会力求每篇文章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或改变一个观念,而不是让人情绪暴涨一下之后就没有然后了。当然,能否发现“痛点和触动点”并不取决于上面的两个提问,而在于我们平时在生活中的实践和思考。再比如,文章内容也可以用它来塑造。在我看来,好的写作在内容上至少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1.避开热点,砍掉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因为新闻热点的生命周期极短,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都放到热点上,那就算文章写得再好,它的生命周期也会很短。这样的文章也很难进行价值积累,所以即使热点很吸引流量、也很容易写,我们也不要为其所动。同时力求每篇文章追求底层、不说个人碎碎念、砍掉浮夸的表情、砍掉无意义的插图、砍掉一切与主题无关的东西。2.从“经验写作”上升“知识写作”,用知识为自己的文章价值加码。新手写作往往有一个通病,那就是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码字,文章里充满了个人的日常感想和感受。这样的文章固然容易写,但往往很局限,也没有长久价值,而且受个人经历限制,时间一长就会没东西可写了。而一个好的写作者一定会不断学习新知,用科学可信的知识为自己的文章价值背书。我在写作初期就有幸接触到诸如“顶级信息论”和“10万:1千的输入输出比”这样的理念。所谓“顶级信息论”,就是指找到自己行业里最好的资料并努力深挖;而“10万:1千的输入输出比”,是指想输出1千字,我们大概需要先输入10万字。这样的理念势必会要求我们去广泛阅读、深研知识。有了“顶级知识”的支撑,我们就可以拥有底层的认知、广阔的视角、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关联。我们每次都可以用不同的知识或故事来开场,而无需用“我有一个朋友……”来开头。如果经常用“不知名的朋友”的案例就会显得狭窄,可信度也不高,况且经验这东西很容易枯竭,但知识不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新知的原因。如果我们所写的东西,常年都围绕热点事件发表见解、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或是罗列一本书的知识要点,就很容易被他人替代或被同质化。这样的文章即使写得再多,也不会长久和深度的价值,想写出个名堂的愿望也就遥遥无期了。写作技法主题和内容有了价值,接下来就需要用好的形式将价值体现出来。换句话说,就是让文章变得易读易懂、既简单又深刻。这方面,我个人用的方法不多,但用到的这几个方法都极为有效:1.用自己的语言,像聊天一样写作。很多初写者都过于把写作当成一回事,结果在写的时候反而不会说话了。要么不自觉地使用过于正式或深奥地表述,要么写着写着就开始自嗨或说起教来。实际上,若是你把写作当成是与一位老朋友聊天,过程就会变得不一样了。你想,聊天是一件多轻松的事情啊,也是每个人都愿意做的事情。你在聊天的过程中必然不能显得太严肃,不能太高高在上,也不能只顾着讲自己,你肯定得察觉对方的感受。所以好的写作就是聊天,好的聊天也是写作,它们本质上是一回事儿。同时,聊天就得用自己的语言。而当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所学时,就会真正调动起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缝合”,否则我们说不清楚。而一旦我们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件事说清楚了,我们也就真正理解了。这就是深度学习的方法,也是人们常说的“费曼学习法”,经常练习,会使我们的思考和写作水平飞速进步。2.滑梯理论。如果上述要领运用得当,我们的文章就会出现一种“滑梯效应”。即让人读了第一句之后,就想接着读第二句,读了第二句之后,就想接着读第三句,然后像顺着梯子往下滑一样,一直滑到底。一旦达到这种效果,这篇文章基本就成了。当然,这对文章的开头、特别是第一句话的要求就会比较高。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读者看到后,眼睛就无法离开,然后让他的目光自然往下“滑”。坚持这样的刻意练习,我们文章的可读性就会提升很大一块。3.故事开头或痛点吸引。为了更好地达成“滑梯效应”,我建议文章的开头尽可能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来启动。如果没有,那就用“痛点或亮点”来吸引,总之文章的开头不能平平无奇,因为读者一旦转头离开,后面的内容再好也就没机会展示了。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对一些已经有影响力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就不需要这些技巧了,因为读者相信他的内容,所以即使开头平平,读者们也愿意继续读下去。但当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层次之前,仍然要关注并研究这些技法的背后
2022年1月18日
其他
思考和行动的边界在哪里?
本号对读者提供免费咨询,如你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困惑,可在文后或公众号对话框内留言,我会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回复(不一定都正确,但至少会多一个看问题的角度)。以下是本期问答集锦:11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什么能力可以让自己快速进步?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97篇原创文本文5961字,阅时间约9分钟一个人想要变好,首先要有强烈的愿望,同时还要有科学的方法,二者缺一不可。如果光有愿望没有方法,人们的欲望就会变成焦虑;而知道方法但欲望不强,人们的行动也会变得干枯,陷入为做而做的境地。所以,只有愿望和方法同时具备才能让一个人快速进步。然而现实中的大多数人都是愿望有余而方法不足,他们强烈地希望自己变好,但却总是苦于自己能力缺失,诸如:缺少独立思考;凡事缺乏主见;没有人生目标;学习效率低下;情绪波动无常;遇事逃避退缩;总是急于求成;无法做成事情,等等。这些困境就像一个个怪圈,使人们无论怎么努力都像在原地打转。不过在我看来,这些困境其实不难打破,因为它们背后的解决方法都涉及到两种基本能力——“敢假设”和“看现实”。如果我们能有意识地掌握并运用这两种能力,就可以将类似的困境一网打尽。这听起来有些夸张,毕竟“假设”和“现实”这两个关键词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我可以先告诉你结论:它们威力巨大。如果你不信,那就听我细细解说,相信它们一定会成为你快速改变自己的有力抓手。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阻碍我们进步的原因众多,但其中最大的,通常是我们所做之事有很多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这点毋庸置疑,如果摆在我们面前的都是清晰确定的路径和明确可期的结果,想必每个人都能大踏步地跨过去。而实际生活中,这种情形少之又少。我们总是处在复杂而困难的事情中,不确定自己想的是对的,不确定自己说的是对的,不确定自己做的是对的……所以我们止步不前,因为逃避模糊和不确定性原本就是人类的本能。但困难之时正是进步之机。如果此时有人敢于直视模糊、敢于对未知的不确定性做出脑力范围内最大程度的“假设”,那他就能更大概率地突出重围,获取更多人生优势。这么说还是太抽象,不如看些例子吧。比如,我每次写文章都是这样开始的。起初脑子里非常模糊,难以下笔。但即使如此,我也会假设那个极其简单甚至没有逻辑的想法是对的,然后“逼迫”自己写下能描述它的句子。这些句子可能是一些一窍不通的话,也可能只是几个关键词,但没关系,对我来说,只要写下来就是进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再次进行“假设”,一点一点地修改、丰富、完善,最终它总能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如果我担心自己写不好,不敢假设性地写出第一句话,恐怕写作路上早就没有我了。这个方法我也经常用在女儿的学习辅导上。比如,她写作业遇到阅读理解或作文时就会习惯性卡在原地并向我求援,但我不会直接帮她,而是让她先说一个自己认为的答案,或者口述一个作文的大致想法。此时,她总是畏惧地摇摇头说:“我真的想不出来。”我再鼓励她:“没关系,你再想想,哪怕能说出一个词也行,不管怎样,你得先有一个自己的答案。”然后她慢慢地开始动脑,说出一两个词或一个粗糙的小故事,我再继续鼓励她想出更多的词。渐渐地,她开始找到思路,最终在很少的外界帮助下自己完成作业。我还将这种方法用在读者的咨询上。以前,读者向我提问的时候,我都会直接把想到的“答案”告诉对方。当然,我的“答案”也是我自己做出的假设。后来,我改变了策略——请读者对自己的问题先回答一个可能的原因或解决方案。有趣的是,很多时候还没等我给出意见,对方就会恍然大悟地说:“噢,我明白怎么回事了……”这时,我就会特别得意,因为这个“假设策略”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让对方收获了思考和答案。事实上,在向读者提供免费咨询的近三年时间里,我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因为面对很多超出范围的咨询,我也会尝试调动所有的知识去假设一个可能的答案。比如读者「酒酿」(一名实习护士)就曾问过我一个困扰她很长时间的奇怪问题,她说:“不知道为什么,我的行动总是快于脑子,就是在医院做事的时候,脑子还没有想好,脚就开始不受控制地乱跑乱窜起来,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我就会很疑惑自己刚才在干嘛……”作为局外人,第一次听到这样描述时我也很疑惑,但我还是尽量调动自己所学,并结合之前与她的聊天信息给出了一个假设性的回答:“我想,这个下意识习惯可能与你在实习时受到的压力有关。记得你之前说过护士长经常批评你,特别是当她说你手脚不利索的时候,你心里会特别恐慌,所以为了减轻外界对自己'笨手笨脚'的印象,你的下意识会让身体第一时间动起来,这样至少不会让自己看起来呆在原地没反应。”结果她惊讶地说:“我的妈呀,我要哭了。您说得对,就是这样的,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样的结果让我也感到意外,虽不一定完全符合事实,但让双方都得到了好处——她解决了问题,我收获了经验。假设策略,不仅可以用在学习思考上,也同样适用于生活成长上。比如,很多读者在读了《认知觉醒》这本书之后都开始实践“每日反思”“日程规划”或开始寻找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在实践的过程中,他们总是被很多“模糊和不确定”卡在某处,诸如:每次反思复盘的时候,想不清问题的原因怎么办?进行每日规划的时候,总有不确定的干扰怎么办?寻找人生目标的时候,怎么都找不到方向怎么办?事实上,这些问题统统都可以用“假设”这个利器来解决:反思的时候想不清问题的原因,那就本着极度坦承的态度,先假设一个自己认为最可能的原因就好;规划日程的时候如果有很多随机干扰,那就以最大可能的概率,先假设一个具体的计划即可;找不到人生目标的时候,那就将所有选项列出来,并将那个目前认为最可能的选项假设为目标即可。关键不在于对错,而在于你得先有一个“想法”。只要我们能够依据当前所有的知识和可用信息,先做出一个假设,我们就不会卡在原地,就能够继续向前迈进。而更多新信息必然会在后续的行动中慢慢浮现,如此我们就有了快速进步的可能。正如一个人的人生目标肯定不能仅靠思考就能想出来,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试错。而不敢通过假设先行动起来的人,必然只在原地打转,发现不了自己真正的人生使命。掌握了这样的技巧,我们还可以自主解决很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比如,当你意识到自己在生活中是一个缺乏主见的人,想改变,怎么办?很简单,你只需在每次遇到需要表态的时候,利用当前所有可用的理由和依据,先假设一个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态度或观点。即使它不一定正确,即使你不一定要说出来,但你必须要有一个。时常这样练习,你的主见就会慢慢变强。可见,“假设”可以消除模糊,让你的思考更深入一层;“假设”可以消除阻碍,让你的行动更前进一步。经常进行“假设”练习,可以提升你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你掌控生活、甚至是创造人生的能力。当然,你肯定很担心自己的假设会出错。关于这一点,你完全不必担心!因为这世间所有人的想法其实都是假设,即使是对你最有帮助的想法也只是假设,而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❶《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也说过: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种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❷所以我们无需盲从他人的态度和观点,也不必盲目否定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反正大家都是在假设嘛。重要的是,我们得有敢于“假设”的意识,无论对错先练习起来。即使假设错了也没关系,只要我们多总结、多修正,保持头脑开放,始终用最新最可靠的理由和依据来支撑自己就好了。这样我们就能不断革新自己的假设,使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越来越接近事实。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持续阅读、持续学习的原因。因为书中的观点虽然也是作者们的假设,但他们的正确概率通常要高于我们。所以当我们自己的假设能力还不是很强的时候,学会“借用”书中高人的假设就非常明智了,这可以使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在《认知觉醒》中,我也强调过这个理念: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碰巧自己又非常想做这件事时,那就相信他们说的是对的,然后笃定地行动。在实践途中,你自然也要保持思考,用行动反复验证他们的理论,不适则改,适则用,直到自己真正做到为止。❸可见: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而且还是快速进步的阶梯。如果你勇于跨出这一步,并有意识地将它运用到生活各处,你的生活必将有所不同。那么,一旦我们做出假设,又该如何判断它是否正确呢?答案很简单:看现实结果!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这是我经常向人说的一句话,因为生活中很多人做事是不看现实结果的。这么说或许让人难以接受,不过这确实是阻碍人们进步的另一大原因。比如读书这件事就很说明问题。很多人在读书的时候都会非常纠结一件事,就是痛恨自己读完书之后记不住,经常合上书就忘记读了什么,有时读到最后发现自己只能想起一两个点。这与他们期待中“全盘记住、全盘吸收”落差巨大,使得他们对阅读这件事的体验极差。事实上,如果我们能学会“看现实结果”,就会发现“记不住或忘记大多数”其实就是现实常态,就是我们的真实能力。不信的话,你现在就可以去看看那些自己曾经读过的书,你会发现在合上书的情况下,能想起书中的某一句话或某一两个观点就很不错了。如果你的生活还因这句话或某个观点发生了真实的改变,那这本书对你来说就已经非常值了。我自己的成长就是从看到并接纳了这个现实后开始突飞猛进的。几年前,我就放弃了“全盘记住、全盘吸收”的妄念,假设每次阅读只能记住一点点。然后主动降低心理期待,告诉自己:只要书中有一个点触动了自己,并让自己的生活发生了真实的改变,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是超值的!于是阅读这件事立即就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我也能把注意力从刷阅读量转到了改变量上,这样的转变反而加速了我的成长进步。再比如,很多人做每日规划的时候都喜欢把计划排得满满的,甚至连休息娱乐的时间都没有。结果一天天下来,发现自己总是完不成任务。一盘点,十件事可能只能完成两三件,因为很多任务的用时都会大大地超出自己的预期。这必然会让人沮丧,甚至会让人破罐破摔,直接放弃计划娱乐去了。但即使如此,下次做每日规划的时候,他们可能依然不吸取教训,继续之前的模式,结果再次事与愿违。事实上,只要我们多看几眼现实结果,就知道自己每天能做多少事情。此时,我们应该主动接纳现实,降低心理预期,只做两三件最重要的事,并给生活留出足够的闲余。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变得更加从容、高效、平衡、愉悦。现实似乎总是在提醒我们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告诉我们能学的东西其实很少,能做的事情也很少。当现实一次又一次给我们相同的反馈时,我们就应该静下心来关注这个事实,因为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我们人类“急于求成”的天性在作祟。所以,一个清醒的人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承,接纳每次进步微小的现实,接纳行动初期笨拙的现实。只有我们开始接纳现实,真正的进步才会开始。此外,“看现实结果”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比如很多想学写作的人常问我要不要报名参加网上写作训练营,我通常都这样回答:“可以报一门喜欢的课尝试一下,但一定要注意现实结果,因为在没有训练营的时代,很多人同样可以成为写作大师,而现在很多人即使报了训练营也没有写出什么名堂,可见训练营并非写作的核心条件,千万不要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此。”这道理同样适用于报其他网课的人。比如很多人为了提升自己买了很多网课,多到自己根本学不完,虽然他们心里清楚这样做不好,但每每有新课出来的时候,依然纠结要不要去购买。如果一个人对现实结果坦承,他就能轻易做出决定——不买。因为现实结果已经告诉他很多次了——买了课也没时间学,学了也很少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花费的钱除了买个心理安慰,生活其实并没有变得更好,更多时候甚至变得更焦虑了。包括那些希望实践早起、断食、跑步的人,如果你担心这些活动会损害自己的身体,那就看看现实结果。因为这世上很早就有人在实践早起、断食或跑步了,他们不仅活得很好,还在广泛传播这些好习惯。当然,最好的办法是自己亲自去试一下,看看自己的实际变化和感受,看看自己的体检结果,这比任何说理都直接。一旦我们能借助现实结果看清本质,就不会被表象蒙蔽了。注意事项毫无疑问,“敢假设”和“看结果”就是促使我们快速进步的能力。如果你愿意深入实践它们,那我建议你再看看以下几点注意事项,因为或早或晚你会碰上它们。一是学会将观点与情绪分离。这一点主要是指,当我们在“借用他人假设”的时候,不要因为对其本人的主观偏见而否定他的有益思想。比如,很多人都认为李笑来是一位“韭菜收割者”,认为罗振宇是一位“焦虑制造者”,于是觉得他们人品不行,进而对他们的思考也一并嗤之以鼻。如果抱有这种心态,我们将会错失很多成长进步的机会,因为这显然是“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出去了”。事实上,如果去深入了解,我们会发现他们的品行未必真的是“洗澡水”。比如我就从来不认为李笑来和罗振宇两位老师属于上述标签,所以自始至终,我都能从他们的思考中受益,哪怕只是微小的一两个点。如果你确实很难做到将观点与情绪分离,那我建议你改变一下表述。比如你可以不说自己是李笑来的粉丝,但可以说自己是“李笑来思想”的粉丝,这样你的认知就会变得更加冷静和客观。同理,当你读到一本口碑很差或评分很低的书时,也不要鄙夷地将它拒之门外。更好的做法是,保持开放的心态去翻一翻、读一读,或许书中有那么一两句话触动了你、改变了你,那也是很有价值的。就算没有什么收获,自己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损失,至少你知道不应该把文章写成什么样,或者增加了识书选书的经验。学会将他人观点与主观情绪分离,那么在你眼中就不会有所谓的“烂书”,而你也能从万事万物中学习。二是学会接收一些“相反”的现实。比如跑步真正的好处不是马上就能体现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以一两天或者十几天的现实结果来断定跑步这件事没用。很多活动,诸如早起、冥想、阅读、写作、断食等,都是需要一段相对长的持续行动才能真正看到它们的好处。所以,在行动量没有达到一定程度之前,不要轻易相信眼前的现实结果,因为长期做到的结果才是真正的现实结果。再比如,一个人如果持续成长,他可能真的会变好并获取成功。而此时如果他的潜意识不愿意相信和接受这种变化,那他就会觉得自己配不上眼前的结果,然后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搞砸一切,回到原来的自己。所以,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到现实限制,也要保持觉知,看到现实突破。时常对自己的现实成长阶段做出新的假设,并主动进行心理建设去适应新的自我。这样,我们才不会陷入无端的内耗,才能迈上新台阶继续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你前行的路上,请一定要记住这两句话:假设是一切进步的开始,现实结果是最好的评判师。如果你觉得这两句话有点长,那不妨去想想另外八个耳熟能详的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前者相当于“敢假设”,后者相当于“看现实”。再比如“摸着石头过河”“不管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大胆假设,小心求证”都是如此。可见,无论是治国、治商,还是治学、治人,底层的道理都是一样的。而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不正是诠释这两个思想的有力证据吗?!❶❷❸❹❺❻❼❽❾❿本文参考资料《打破思维里的框》❶所有的想法都是假设,即使对你最有帮助的想法也只是假设而不是板上钉钉的事实。P28《好好学习》❷我们所有的观点、结论,本质上都是一种假设。观点和结论的好坏,取决于我们的假设与事实相符的程度。P46《认知觉醒》❸如果你觉得别人讲的道理有理有据,而自己暂时无法反驳……P169部分读者对《认知觉醒》的书评反馈点击选购《认知觉醒》>>>
2020年12月31日
其他
让我们一起活到100岁吧!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93篇原创文本文4712字,阅读时间约7分钟让我们一起活到了100岁吧!当然,我说的肯定不是那种坐在轮椅上,口齿不清,双手颤抖的100岁,而是头脑清晰、手脚灵活,生活自由且有幸福感的100岁。我知道你听了这个提议之后会很怀疑,甚至会很鄙夷,因为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想:活到100岁不仅不现实,而且现在考虑垂暮之年的事也为时过早,就算真能活到100岁,那时的生活质量也必定大打折扣,与其低质量地活到100岁,还不如活得短一点……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那我要郑重地告诉你三个完全相反的结论:一是活到100岁已经不再是梦想,而是已经近在眼前的现实。科学研究证实:在过去
2020年7月26日
其他
确认过眼神:利他是最好的人生!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93篇原创文本文3608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以前,一听到别人说“凡事要有利他之心”时,心里就会不自觉地泛起一股浓浓的鸡汤味,那感觉就像是被强行教育思想品德要高尚一样。多年后才发现,这种未经审视的感觉和认知差点让自己错失了人生成长中至关重要的力量。这力量强大且坚韧,如果缺少了它,我们人生的幸福和成就可能会大概率地被限制在某个水平线之下。而一旦拥有了它,我们便能揭去那道锁死人生可能性的“封印”,做成很多自己无法想象的事情。这并非夸张,而是事实。很多人之所以感受不到这种事实,是因为他们只是简单地接受了“凡事要有利他之心”的这一结论,但并不真正清楚它的深层涵意。所以脑子里即使知道这个道理,内心也并不真的认同,更别说发自内心地去实践了。如果你此刻对“利他”这个观念仍有挥之不去的鸡汤感,那就让我为你细细拆解,拂去头上的这朵雾云吧。利他的本质是爱人们之所以不愿意真正地接受利他,是因为这个观念与我们的天性相违背。对于大脑来说,简单、直接、快速、确定的事情是它的最爱,而利己之事几乎满足上述所有条件。相对来说,利他之事通常都需要先绕个弯。它需要我们先付出,甚至是无条件的付出,有时还要面临一些可能的损失,忍受一些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这会使大脑不自觉地产生抗拒,所以很多人即使知道这个道理也很难真正走出这一步。然而,利己之事看上去让我们马上得到了眼前的好处,却让我们失去了更大更长久的好处——力量!这么说或许会让人有些费解,不过看几个简单的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我们常说:为母则刚。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就会天然地对孩子有责任感、有保护欲。在这之前,我们可能看到一只蟑螂都会吓得跳起来,但在这之后,我们也许能冲向一辆飞奔而来的汽车把孩子抱到一边。这种超越个人的爱就是一种强大的利他力量。当然有人会说孩子毕竟是自己的,换作其他事情就不一定行得通了,其实不然。上世纪80年代,稻盛和夫在参与日本通信市场的竞争前,就曾每晚临睡时问自己:“你参与通信事业,真的是为了国民的利益吗?没有为公司、为个人的私心吗?是不是想出风头、要引人注目呢?你的动机真的纯粹吗?没有一丝杂念吗?”如此反复自问自答,不断审视自己动机的真假善恶。经过整整半年,终于确信自己心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杂念,才着手建立DDI公司与当时几乎处于垄断地位的NTT公司竞争。最终在蚁象之战中,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使公司业绩出人意料地快速攀升,形成与NTT的分庭抗礼之势。如果用一个词来描述这种毫不掺杂个人私心,全心为国民谋福利、做贡献的利他态度,那就是:无欲则刚。这里的欲,当然是指个人的私欲,这种私欲本身没有什么不对,它是我们个人成长进步、办企业、做事业的原生动力。但是如果没有超越这种私欲的利他力量,就会使我们在遇到重大的选择时变得目光短浅,害怕得失。因而变得软弱无力,无法做出真正正确的决策,最终使个人或企业发展受限,甚至陷入困境。而一个人要是能跳出自己的小九九,能发自内心地为社会发展、为人民福祉去做事,他就会真得充满力量,完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正如任正非先生在2019年1月接受外媒采访时说的:“我们不是上市公司,不是为了财务报表,我们是为了实现人类理想而努力奋斗。”可见华为的企业动机里面有心怀天下的利他思想,而正是这种思想给了他们破除万难的力量支撑。这也是为什么革命时期的先辈们不怕牺牲的原因,因为他们心里面装着人民和国家。正是因为爱得深沉,所以当家园遇到灾难时,他们拼了命也要去救、去保护。而那些贪生怕死之辈就缺乏这样的力量,因为他们的目光和情怀只局限于自己的家庭,甚至是自己个人的荣华与安逸。如今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很少会遇到像革命先辈那样需要牺牲自己生命的时候,但是力量的来源是一样的。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想要放弃时,当我们陷入困境感到无力时,不妨跳出来问问自己:是不是因为做这件事情的出发点还不够大?是不是因为太过于在意个人的得失?是不是太希望自己能凌人之上……有了这种力量的加持,我们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拥有他人眼中所谓的“格局”。所以,利他的本质是爱,它的力量取决于我们对自己、对他人,以及这个世界爱得有多深、爱得有多广。无论是为母则刚,还是无欲则刚,实际上都是超越了个人、小团体、大集体的爱。而有了爱,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和成就。正如岸见一郎在《被讨厌的勇气》中说的:“幸福即贡献感。”也如稻盛和夫在《心。》中说的:“一切的成功都归功于利他。”世间的幸福之法和成事之法,无不如此!利他的结果是利己我的写作之路也因此而受益。起初,我也强烈地希望自己能够写出10万+,能够一夜成名,然后快速变现,一劳永逸。这种纯粹的利己动机让我很快地拿起了笔,但也让我在现实的打击下很快地想要放弃。如今我已持续公开写作三年,个人的第一本书也即将出版,有这样的状态和收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己当时在写作心态上的转变。因为我逐渐意识到,写作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声和收益,而是改变自己并影响他人,让更多的人步入觉醒,甚至是开启民智。有了这样的使命感后,我便开始远离热点、深度阅读、用心关联、持续打磨,力争用最底层的知识去驱动大家的认知。所以即使文章更新的周期很长,我也能不慌不忙地往前走;即使没有写出10万+,我也能承受冷寂持续积累。虽然我还没能完全证明未来的前景,但我坚信,只要心里装着读者,始终坚持写对大家长久有用的内容,就一定能厚积薄发,做成事情。回头看去,当初那些和我一起写作的小伙伴们,如今大多数都已经销声匿迹。我想这多是因为他们没有突破狭隘的利己心态,希望急于求成,而未能获取那股长远而持久的力量罢。除此之外,我还因为遵循利他原则做了另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2018年5月,我在公众号开通了问答专栏,免费向读者提供一对一的解答服务。很多读者都不敢相信我愿意花时间帮助他们,而且不收取任何费用,以致很多人在咨询结束后都会忍不住问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你愿意花时间无条件地为一个陌生人答疑解惑呢?”的确,一开始我也不确定这样做是不是自讨苦吃,只是心里觉得只要有利于读者成长和改变的事就值得去投入。事后证明这个选择是对的,甚至可以说,这是那年我在写作方面做的最正确的一件事。因为表面上看是我在单方面付出,实际上受益最大的人是我自己。因为通过一对一的交流,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了大量的困惑样本,掌握了大家在成长上的第一手真实需求。这直接打破了自己闭门造车的学习状态,使所学的理论和最真实的需求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所以我后来写的文章都比较接地气,往往能在保持理论高度的同时击中读者的痛点,还能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另外,通过持续的问答,也提高了自己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这个角度看,利他的结果就是利己,那些不带功利心的付出,最后都会通过某种形式加倍的返还回来。窥一斑而知全豹,我想其它领域也是如此。利他的途径是价值人们不愿意践行利他的另一个原因是误把牺牲和讨好当成利他,以致得到的反馈和体验极其不好。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无原则地对他人好或是有目的的付出,比如亲子关系中的溺爱、情侣关系中的讨好都是如此。这样的认识是浮浅的,事实上,利他的正确姿势不是无端的付出,而是努力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需要通过自身的能力或价值去影响他人,而不是试图用某种条件交换去控制他人。所以,利他不是盲目地牺牲自己,也不是刻意地讨好他人。正如父母要在保护孩子人身安全的同时,也要不断修炼自己,给孩子做好榜样,这样才是真正的爱;情侣在关爱对方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用自身的优秀去吸引对方同步成长,这样才是健康的爱。这道理放在其他事情上也是一样的,我们既要有利他之心,也要有利他之力,二者缺一不可。利他从接纳利己开始利他是最好的人生,这点毋庸置疑。但我知道你心中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担忧自己不可能成一个毫无私心的人。“如果不小心回到了利己的状态或暂时做不到利他的层次,那样就会表里不一,让人看不起。”关于这一点,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利他与利己原本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关系。毕竟利己是人的本性,而利他只是一种超越,并不需要在拥有一个的同时必须将另一个消灭,我们可以兼而有之。就像人们都说男人是“下半身的视觉动物”,这确实是所有男人的本性,但不同是的,“好男人”能够坦承这一点并克制自己。同理,更好的成长者不会刻意抹杀自己的本性,而是去主动接纳它,因为只有接纳了利己,我们才能坦然地向它告别,回避和自我欺骗只会削弱我们的力量。所以,即使你暂时做不到也没关系,坦然接受就好了,重要的是做最真实的自己。只要你心中埋下了利他的种子,剩下的就交给时间,让它自己去生根发芽。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积极的思考去“施肥浇水”,但不要急于求成。毕竟,像稻盛和夫这样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得花上半年多的时间才消除自己心中的利己欲望呢!所以不要在意自己能不能真正做到利他,哪怕暂时退怯也无妨。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利他的道路前进,从未放弃!本文参考资料《活法》稻盛和夫组建KDDI公司的经历
2020年6月19日
其他
美好人生,从好好说话开始!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90篇原创文本文2621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日本著名企业家稻盛和夫有个跟随了一生的习惯。他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感谢,即使碰上坏事、遇到灾难,也要心存感激,说声谢谢。”他甚至还强调:“必须用理性把这句话灌进自己的头脑,就算感谢的情绪冒不出来,也要说服自己。”起初,我认为稻盛和夫先生能做到这样是因为他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但是一番研究之后,我发现这种做法不仅仅是纯粹的品德高尚,其背后还极具科学精神。而且这种科学的做法可以被我们每一个人拾取运用并受益。所以,如果你也希望自己能像稻盛和夫一样成为这个世界不可或缺的人,那就请放慢脚步,随我一起去了解其中的奥秘吧。语言是幸福人生的开端在前文《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中,我们阐释了一个极为重要的世间法则:“态度-行为-结果”。即一个人的态度会影响他的行为,而行为又会影响最终的现实结果,所以我们脑中的态度、观念、思维正是我们畅意漫步人间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头脑中的态度、观念和思维又受到什么影响呢?不用说,学习新知肯定是重要的一条。但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极为重要但又很可能被我们忽视的因素,那就是:语言。在众人眼里,人们往往认为语言是思维的产物。即我们心里想什么,嘴里才会说什么,但很少有人知道,我们嘴里说什么,也会影响我们心里的想法。没错,语言和思维之间其实是双向车道,而非单向车道。如果你知道自己还可以在思维和语言之间“逆向行驶”,你的生活就会多出很多主动的选择。不信的话,我们可以看看《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给我们做的“交通示范”。他在书中说道:穷爸爸总是习惯说:“我可付不起!”,而富爸爸则禁止我们说这样的话,他坚持让我们说:“我怎样才能付得起?”富爸爸解释说,当你下意识地说出“我付不起”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停止思考;而如果你自问“我怎样才能付得起?”,则会让你的大脑动起来。现在,再让我们回想一下稻盛和夫的做法。如果他不强迫自己在遇到坏事或灾难的时候说声谢谢,那他的思维就很可能就会被糟糕的情绪束缚,然后陷入怨天尤人的境地。可见,刻意运用语言的力量,可以主动改变我们看待事物的视角。正如著名作家韦恩·戴尔博士说的:“当你改变了看待事情的方式时,你所看到的事物也改变了。”《改变提问,改变人生》的作者梅若李·亚当斯(Marilee
2020年5月11日
其他
改变自己的终极力量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89篇原创文本文4088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半个月前,我结识了“剽悍一只猫”。(以下简称“猫叔”)而结识的缘由竟是我对他的误解,因为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他是那种在网上办社群贩卖焦虑的人。好在当时自己克制住了未经证实的偏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读了读他的新书《一年顶十年》。结果,所有事情都从这本书开始了戏剧化的逆转。如果你有兴趣,可以点击这个链接,了解我们之间发生的有趣故事。《我对剽悍一只猫有偏见!直到发生了这件事……》***现在,让我们来谈谈他的新作《一年顶十年》。在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他多次提到的这些场景,诸如:我经常对自己说一句话:你是个干大事的人;刚毕业时,我觉得自己的气度不够,容易跟人斤斤计较,于是找人写写了“气度”两个字挂在墙上天天看;2017年我变得越来越焦虑,于是又请人写了“今天”两个字挂在墙上;我们办公室有一幅字,上面写着:我们很贵;若你还没富,请先让自己像一个富人。用富人的思考方式、用富人心态、富人思维武装自己,改变自己的气质,让自己看起来更具“富人气”……说实话,若是早几年读到这些内容,我肯定会一脸怀疑和鄙夷的:这不就是鸡汤吗!一个人怎么可能给自己画个大饼就能让自己变好呢?简直太扯了……而现在,我不仅没有这样的念头,甚至还觉得这种做法十分高级。因为我知道这种行为的背后,触及到的是我们人类成长的终极力量——心理建设。身份-过程-结果想了解“心理建设”,我们还得从《掌控习惯》这本书说起。作者詹姆斯·克利尔(James
2020年4月20日
其他
没什么问题是吃一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88篇原创文本文4224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人是环境的产物。在缺乏觉知和指导的情况下,我们总会凭感觉地认为身处环境中的一切都是正常合理的。无论是吃穿住行的内容,还是学娱睡动的方式,通常都不会觉得有什么问题。甚至我们还会以自己身处的时代为傲,认为当今的生活方式比前人更科学、更先进。然而这些感觉并不总是正确的,至少在饮食上值得商榷。因为我们的基因和1万年前的祖先几乎一样,而我们的饮食结构却在现代食品工业的改造下发生了剧变。在1万年之前的漫长时光里,祖先们只能从动物身上得到脂肪,从当季的植物和浆果中获得天然的糖分。因此在他们的饮食结构中脂肪约占75%,蛋白质约占20%,而碳水化合物只有5%。这也是我们身体基因比较喜欢和适应的比例,遵循这种高脂低碳的饮食结构可以使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处于最佳状态。然而在过去的50多年中,人类的食物链被现代食品工业的兴起彻底改变了(我国因发展晚,现代食品工业大约在20多年前才逐渐兴起)。碳水化合物由原来的5%迅速增加至60%,而脂肪也由原来的75%缩减至20%。这些来自美国专家的推荐数据虽不完全准确,但与现今世界的基本现状也相差无几。在人们的观念中,筋道的面条、香甜的面包、美味的蛋糕、可口的饮料都是难以舍弃的美食,而脂肪和胆固醇则要远离。可谁知道这种高碳水化合物和低脂肪的饮食已经对我们的身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我们不经意间远离了健康苗条的身体、清晰灵活的思维、积极饱满的情绪。而肥胖、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症、抑郁、焦虑、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等各种问题和疾病却接踵而至……人们习以为常的饮食习惯其实早已偏离了基因的喜好,时时刻刻都在损耗着我们的生活质量,而我们对此却毫无觉知。好在戴维·珀尔马特(David
2020年3月12日
其他
没什么问题是饿一顿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周岭的第87篇原创文本文4193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人类基因的改变非常缓慢,通常需要4-7万年才能产生显著变化。所以我们虽然以现代人自居,但身体里的基因却和1万年前的祖先几乎没什么不同。1万年前正是我们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农业社会的时机。在此之前,我们的祖先已经过了约250万年的“狩猎——采集”生活,环境和基因的变化都非常柔和,相互匹配。在此之后,社会开始发生急剧的变化。约300年前人类进入了工业和科技社会,约50年前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如今的世界日新月异,生活环境与1万年前已完全不同。由于人的生命有限,我们能经历和感知的时间最多也不过百年,所以对身处世界中的所见所闻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但对古老而缓慢的基因来说则不同了,它仿佛一瞬间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缓慢的基因和剧变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于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就生理角度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肥胖,当然也包括睡眠不好、糖尿病、心脏病、老年痴呆症、癌症等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在老一辈人身上几乎是看不到的,早在20年前,中国社会也很少听到减肥这一说。巧合的是,千禧年以后中国社会一下子富了起来,这些富贵病也随之而来。如今,几乎无人不谈瘦身和减肥,但大多数人对减肥的认知都只停留在“管住嘴、迈开腿”这种粗放的程度上。以致时常处于天人交战的状态,要么被各种饮食限制所缚,要么被不情愿的运动所苦,且始终看不到满意的效果。高级一些的,会使用商业代餐来控制热量摄入,但这种方式不仅花费不菲,且未必能带来真正的健康。如果我告诉你有一种减肥方式既能让你瘦身减重,又能让你聪明长寿,而且平时不限制饮食,也无需刻意运动,还不花费任何金钱,甚至还能省钱,你是否有兴趣了解呢?请相信我,这不是在吹牛,因为你一旦能深入了解我们基因的特性和逻辑,你也会我和一样深以为然的。基因的特性和逻辑既然我们的基因和1万年前的祖先一样,那不妨看看那时的人们是如何饮食的。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食物匮乏且来源不稳,大多数时候人们处于挨饿状态,偶尔获得猎物,就会大吃一顿。毕竟饥饿需要马上缓解,而且也没有冰箱可以长期保存食物,能吃的就尽量在当时吃掉。所以我们的身体及基因,就是在食物匮乏但偶尔可以大吃的环境中进化的。然而富足的现代社会让我们告别了匮乏,一日三餐,顿顿饱食,这对我们生存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对身体来说则不尽然,因为它本是为了应付匮乏而设计的,还没有进化出适应富足的能力。因此顿顿饱食的生活使我们的身体长期超负荷运转,无暇修复,以致性能和健康都处于巨大的风险当中。此外,基因也有它自己的生存逻辑:在我们有充足食物的时候,身体就会优先考虑身体成长、性爱和繁衍后代。但大自然对我们没有长期计划,一旦我们繁衍了后代,即基因完成了自我复制,我们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大自然不想将资源浪费在我们的老年,所以我们的身体会快速老化……除非,当我们再次遇到饥荒。只有生存被威胁到的时候,身体才会把多余的能量用于自我修复以维持健康,毕竟活下来比什么都重要。种种证据表明,适当的匮乏更有利于我们的健康与寿命。比如上世纪30年代,时处大萧条时期美国居民食物匮乏,结果人们的平均寿命非但没有缩短,反而增加了6年。基于上述原理和事实,迈克尔·莫斯利博士(Dr.
2020年2月26日
其他
舒适区边缘:可盘万物的方法论!
周岭的第86篇原创文本文5875字,阅读时间约10分钟提示:文中所有蓝底白字部分都是「清脑」曾经解读过的概念关键词,点击即可阅读相关文章,以方便您了解背景信息。
2020年2月17日
其他
认知驱动,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周岭的第85篇原创文本文3927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每到新年伊始,人们就开始暗下决心制定来年的目标和计划。对此我通常是不鼓励的,甚至我还经常劝人《千万不要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因为真正的目标和动力来自我们对一件事情清晰而长远的认知,而非某个特殊的时间点。热衷于在新年的时候制定目标和计划往往是基于过去的不满,我们希望来年会有所不同,但潜意识里又似乎在等待那个失败结果的到来。毕竟多次失败的经历早已告诉过我们,新计划出炉的那一刻确实让人动力满满,但过不了多久就会陷入苦苦的毅力支撑,然后不了了之。如果你真想让自己有所不同,那不妨用这些时间来做另一件事——学会运用认知的力量来驱动自己。这比毅力驱动要好,而且很可能让你做成那件事,并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看清机制说起认知驱动,我自认为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毕竟在这个领域已经写了不下百篇的深度文章。然而当我试着去解释它的概念时,却发现原以为可以脱口而出的东西竟在开口时欲言又止。这种“心里清楚但又说不出来”的尴尬让我很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本名叫《这书能让你戒烟》的书点醒了我,作者亚伦·卡尔这样介绍了认识戒烟法:大多数人无法成功戒烟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烟瘾形成的真正机制,只好依靠意志力去戒烟。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人们会反反复复地起念,又反反复复的失败。只有当一个人彻底了解了烟瘾的来龙去脉、看清了吸烟这件事的本质之后,才会从心底里觉得抽烟是一件极不划算的事情,才能不用意志力也可以把烟轻松戒掉。这让我一下子回过神来。想当初我也是一个做啥啥不成的人,但开始写作后我竟一口气做成了“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跑步”这五件事。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通过写作我彻彻底底地学习了相关的理论,清楚了背后的机制,比如:从《四点起床》这本书中我知道了REM睡眠理论和睡眠节点的知识,于是早起逐渐成了我的默认选择;从《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冥想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于是冥想也慢慢成了自己的必修课;从《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运动最大的好处不是健身而是健脑,自然我也不愿意错过个“人生正相关”的起点……事实上,真正开启我主动成长的一个最大原因也是我从《暗时间》这本书中得知了人类大脑原来是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构成的。这个三重大脑理论,让我一下子看到了人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几乎所有困惑,诸如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无法专注、沉迷娱乐、低效学习等问题都能从中得到解释。这种清楚原理机制之后的恍然大悟,会让人忍不住地走向探索和实践之路。因为当我们通过原理机制彻底看清做一件事的好处时,便会觉得不去做就是一种损失。而且知晓了原理机制,自然也有了具体的方法论在手,这会实实在在地增强我们做成这件事的信心。所以,去行动是自然而然的事,去持续行动并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那就应该多花时间、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这件事。至少去读一读相关的书籍,去连接一下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而不是在新年的时候用十分钟写下一年读50本书这样的目标和计划。看不到具体好处和方法的目标真的非常单薄,它无法支撑你度过一年,甚至三个月。找到意义看清机制还不足以定义认知驱动,毕竟这仅仅是智力层面的力量,想成为长期主义者还需要第二种力量的加持——找到意义。它可以激活情绪层面的力量,让“情绪脑”这台马力巨大的发动机为我们所用。《有效学习》的作者乌尔里希·伯泽尔在谈到如何学习时曾说:“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感和意义的事情,因为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也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而获得独特的价值感和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去描述目标与自己的关联,换句话说就是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这件事情的长远意义。”如果没有意义的加持,那么就算我们知道做这件事情很有好处,内心也不会真的希望拥有。比如读者「徐ZY」就曾告诉我她曾经坚持早起了三年,因为早起在大家眼里是个很好的习惯,但三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就再也不愿意早起了。因为她始终不清楚早起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早上起来甚至都不知道用这些时间来做什么。可见,如果我们只看到目标本身,就会为做而做,动力不会长久,如果我们看到目标之外的更多意义,则动力会完全不同。就我自己而言,写作这件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每天输出、思考、写出10W+,或是写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而是通过它我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认知世界,并用它去唤醒更多希望觉醒的人。如果有很多人能够从我这里受益并改变,我便愿意写上一辈子。所以我也相信:乔布斯的真正目标不是生产苹果手机,而是为了改变世界;马云的真正目标不是搭建网购平台,而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樊登的真正目标不是建立樊登读书会,而是让阅读点亮每个人的生活……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内,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能走多远,其实早就在他内心里标定好了。就像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先在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我想这种构思不仅仅包括如何实践,更包括了如何思考意义,并进行自我心理建设。这涉及到你想通过这个目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和贡献。如果你愿多花时间去思考这些事情,就能调动自己的潜意识力量来帮助自己行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潜意识由本能脑和情绪脑掌控,它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要大得多。而我们的成长其实分为能力成长和潜意识成长,当潜意识滞后于能力时,它就会限制能力的突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就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将它“毁”掉的原因。就像Scalers在《刻意学习》中说的:“当我们变得更好,而潜意识没有接受的时候,我们就会搞砸计划,回到原来的自己。”寻找意义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潜意识,让它领先于我们的能力,牵引着我们走,而不是躲在舒适区拖后腿。所以想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就要刻意地、主动地多花时间把内在的自我先建设好,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好自己也想要。现在反思一下你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是否只看到目标本身呢?如果是,那就去寻找意义,而寻找意义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篇所说的“写下来”。感到好处看清机制、找到意义确实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或心潮澎湃,但万物抵不过时间的流逝。正如亚伦·卡尔说的:每一个戒烟的人都知道戒烟的理由是什么,问题在于第二天,第十天,第一万天,当你的理由不是那么充足时,如果手边碰巧有一支烟,你就会突然恢复之前的状态。没错,在时间的力量下,机制会麻木,意义会模糊,日复一日的重复会使我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例行公事”的境地。你肯定觉得第158天早起不如刚开始那样有趣了,你肯定觉得第275天的跑步更像是一种坚持,而不是一种享受。你心里其实早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动力,坚持只是不忍心内疚放弃,不愿背上言行不一的骂名。那如何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感受到乐趣和动力呢?这的确是一个长期主义者需要解决的“最后一公里”。好在亚伦·卡尔依然给了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提示,他说:戒烟的核心在于意识到戒烟不是一种牺牲,不是一种权利被剥夺,而是一种收获与解放。换言之,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已经在坚持了,其实就有牺牲感了。你会觉得早起是在牺牲温暖舒适的被窝,阅读是在牺牲手机娱乐的轻松,锻炼是在牺牲舒适慵懒的时间……然而这种视角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天生受“负面偏好”支配,会不自觉地忽略习以为常的好处,并盯住痛苦不放。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转换视角,把注意力主动放到收获上。就像早起又可以让自己享受一次宁静的世界,阅读又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密度增加一点,而锻炼一次又可以使身体里的各种激素水平达到最佳平衡,充满活力……这些好处不是假想出来的,而是确实存在的,只是我们不自觉得忽略罢了。而当我们关注了好处,那些负面的阻力自然就小了,这一小小改变就可以让我们尽情地活在当下,提升整个过程的生命质量。当然,以上说的只是培养习惯的场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项技能呢?那感受乐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用这个技能去产出作品、打磨作品,然后通过它去换取正反馈。无论你的目标是学琴也好、书法也好、画画也好,总之想办法去产出作品。并利用这个时代的最大福利互联网,诸如快手或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去展示自己,换取别人的点赞。一味的学学学只会让你觉得索然无味,但只要你以作品示人,你就会想办法打磨它。尽管创造的过程会让你感到有些困难,但最终换来的正反馈会让你在精进的路上乐此不疲。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公众号「孤独大脑」的作者老喻在最新的文章《回望2019,解答2020,远眺2040》中说: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我极度赞同,因为这正是对认知驱动最好的解读: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自己长期乐观;而在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必然会遭遇悲观痛苦;但学会转换视角、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到好处,让当下保持愉悦。这正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最好的人生模式。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长期主义者的,大多数人都只能在短周期内反复徘徊。他们不知道做成一件事的方法论,只能凭感觉行事,任由欲望驱动自己——别人说什么东西好,自己也想要。然后简单地制定一个目标和计划,再用毅力去苦苦支撑,最后又在新年的开始暗下决心,周而复始。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认知驱动这个武器。即无论是在一开始,还是在过程中,我们都要多花时间在这三件事情上: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找到意义,注入长久动力;感到好处,体验当下愉悦。有了这样的指导,我们就会持续学习、持续思考、持续感知,同时也必然会把自己的目标导向那些少量的、有真正价值的长远目标上。愿这篇文章能在新年之际好运地遇见你。也愿你从此告别陈旧的新年计划,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本文参考资料《这书能让你戒烟》思考戒烟的本质和机制P18、150、190意志力戒烟成功率低下P155、178第二天,第十天,第一万天P26戒烟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获得P105、146《有效学习》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P5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P3动机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P5主动去描述目标与自己的关联P9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长远意义P16《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P132《刻意学习》潜意识没有接受的时候,会回到原来的自己P9老喻: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回望2019,解答2020,远眺2040》>>>
2020年1月13日
其他
为什么你总觉得自己不够快乐?
这是周岭的第84篇原创文本文3613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如果你是这个世界的造物主,那你在设计生命的时候必然会让它们对危险保持更多的警惕。因为一个生命如果对危险不够警觉,就很容易一命呜呼,而错失几次机会却不会付出太高的代价。这种逻辑太过明显,以致不用论证就能推断为正确,而现实世界中的“物种设计原理”也确实如此:动物对威胁及讨厌事物的反应,要比对机会及喜好事物的反应更快、更强烈、更持久。换句话说,生命对坏事的反应要强于对好事的反应。这种“负面偏好”被深深地写进了生命的基因,毕竟对生命来说,生存大于一切。而我们人类也是生命,所以同样深受影响。这影响让我们远离危险,有机会坐在这里阅读这篇文章,但同时也为我们变得不够快乐埋下了隐患。负面偏好设想这样的场景:如果你是一个学生,带着一张成绩单回家,上面写着“一科优秀、两科良好、一科不及格”。相信你的父母肯定会短暂地瞥一眼优秀和良好之后,很快就会把注意力放到“不及格”的这门成绩上。他们会追问原因、叹气失望,甚至动怒责怪,使空气充满紧张的味道。可实际上你还有四分之三的天气是晴朗的,但这个四分之一的乌云却让整个天空看起来阴云密布。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能观察到这种现象:一天中大部分时间都过得平安顺利,但领导的一句训斥、客户的一句“辱骂”、爱人的一个责备、好友的一个误会……便让全天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事实上这些“不好的事情”充其量也不过全天事情的几十分之一,但它就能如此霸道地占据我们的注意力。包括那些过去发生的和未来可能发生的“坏事”,我们都会不自觉地被它吸引。因为“负面偏好”会使我们更多地注意负面信息和事件,不自觉地忽略大多数正面的美好。所以缺乏觉知的人,就会在这种基因力量的操控下始终过着“身处美好中,却活在烦恼里”的生活。而且,想要对冲一件坏事的影响,我们往往需要制造多个对等规模的好事。比如在夫妻关系中,一句批评的话所造成的伤害起码需要5个善意的行为才能弥补过来。而一个人若是杀害了一条人命,他则需要至少拯救25条人命才能把自己的人格印象拉回到正常。要不然人们总说冲动是魔鬼呢,因为一次冲动造成的破坏可能需要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挽回,而且双方都会被“负面偏好”的影响束缚很长时间。所以想在“负面偏好”主导的世界里过得更快乐,我们还真得学会自我调节呢。幸福适应有人会说遇到坏事是运气不好,要是让我生活在一个没有任何威胁和烦恼的环境里就可以每天都很快乐了。这种想法很美好,可惜过于乐观。事实证明,当我们过上了无忧的生活之后确实会快乐一阵子,但很快就会回到原来的幸福基准线。因为我们的大脑是一个极强的适应器,当新的刺激出现时,神经细胞会产生强烈反应,但之后会逐渐“习惯”,对已经适应的刺激反应会趋于缓和。所以不管发生什么事情,我们终究会慢慢适应。无论你中了千万大奖,还是遭遇四肢瘫痪,不出一年都会恢复到原有的幸福基准线,更不用说正常生活中的小幸福和小挫折了。从大脑内部看,“适应”其实就是一种平衡。因为大脑不可能让自己始终处于兴奋或消沉的失衡状态,否则能量会很快耗尽,威胁到生存。出于自我保护,它会主动调节内部环境使之达到某种平衡。所以就算吸毒者通过毒品人为地提高大脑中的多巴胺浓度之后,大脑也会发展出抗多巴胺的神经化学反应,以恢复大脑平衡。然而一旦达到平衡,也就意味着生活从动态变成了静态,而静态的事物又很容易被大脑忽略。因为“动”的东西往往蕴含着新奇和危险,大脑对此特别敏感,而静止的事物则意味着安全和无趣,大脑为了节省能量会将其主动忽略。所以那些“静止不动”的事物,很快就会变成透明一样。换句话说,无论你生活在何种幸福的环境里,都有可能慢慢丧失觉知,一切都会成为理所当然,然后逐渐成为透明,让自己视而不见。可以想见,那些中了大奖的幸运儿在习惯了名车豪宅之后就不会天天以此为乐了。车子和房子会逐渐成为透明,而他们眼里看到的依然是其它的欲望和烦恼。在数年后,中奖者与四肢瘫痪者的快乐程度或许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正如霍金在2004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21岁时,我对人生的期盼降到了零,从此以后,所有事情在我眼中都是上天给我的额外恩赐。我们的大脑就是这样,在默认情况下,永远都会以现在已经适应的水平为基准来判断是更好还是更坏。再看看我们身边的关系也会发现,我们总是对亲人的付出视而不见,理所当然地认为他们会对自己好。而面对陌生人时,只要他们态度上不错就很容易让自己感动,但实际上亲人和朋友的付出是多过陌生人的。所以有人总结了这句话:所有的感动都是陌生人带来的。深察人心呐!越近的东西越放大如果联想起人类的大脑构造,我们还会发现更有意思的东西:本能脑的首要职责是确保生存,因此它警惕危险,而忽略其它;情绪脑喜欢新奇,因此它喜欢关注运动的事物,对静止的事物则容易忽略;而人类独有的理智脑虽然很高级,但它的分析思考优势注定其会紧盯问题不放,就像自己是把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一样。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们人类的三重大脑都像是问题的发现器和情绪的担忧器,而不是亮点的发现器和幸福的感受器。我们是天生的烦恼主义者——这是我们人类的又一大天性!而根据近大远小的原理,越关注的东西就越放大,当我们眼中只能看到烦恼的时候,就意识不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觉得到处都很糟。所以你若是觉得自己总是不够快乐,请不要沮丧,因为你并不孤独,所有人都一样,这只是我们的常态而已。快乐,就是成为那条能看到水的鱼然而总有一些人能够有意无意地跳出常态,生活得更快乐。而他们的采用方法也并不新鲜,无非就是运用了所有情绪高手都会遵循共同法则:善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既然基因本能让我们不自觉地关注坏事,那我们就反其道而行之,试着多看看好事呗!毕竟我们已经生活在现代社会,生存不再是最重要的主题,生存得更好才是。而想要生存得更好,我们就应该主动做点什么。比如最有趣的理财书《小狗钱钱》就给了一个很好的提示。书中那只会说话的小狗钱钱,叫主人吉娅拿出一个本子,记录自己每天所有做成功的事情。任何小事都可以,每天至少写5条,并且把这个本子取名为“成功日记”。在成人眼里,这种做法有些幼稚,但它却是对冲人类的“负面偏好”的利器,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主动去发现自己和生活中的亮点,弥补我们大脑天生的缺陷。吉娅就是通过记录成功日记建立了自信。在她第一次面对公共演讲时,心里非常抗拒和害怕,但当她翻开日记本时,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成功的经历,瞬间就有了信心。可不要小瞧这种做法的威力,很多时候人与人的差距就在于最后的一点行动上,毕竟生活留给我们的东西足够多,只是我们自己不够留心罢了。而说到记录,我首先想到了自己坚持的“每日反思”,这个习惯让我受益匪浅。不过现在看来,它也只是更好地帮我发现和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仍然是问题视角。为了开启大脑的另一面——亮点模式,我也毫不犹豫地开始实践“成功日记”。事实上,只有自己真正去写的时候才会发现,每天写下5个亮点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坚信这样做是有用的,尽管我已经是成人了。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运用想象的力量。比如当身处平淡时,可以想象失去现有的东西,这会帮助我们意识到生活的可贵,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已有的事物上。就像没鞋的孩子看到没脚的孩子,还是会很庆幸自己四肢健全的,如果总是盯着别人脚上的好鞋子,恐怕会终日活在不快乐中。而一个不快乐的人,又怎能轻装上阵去体验和追求更好的生活呢?所以说“比较是偷走幸福的贼”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要看跟谁了,如果与那些更不幸的人相比,比较就是送来幸福的天使。而当自己遇到烦恼时,我们则可以想象远离。根据远小近大的原理,再大的烦恼放到远处都不算什么,而再小的幸福放到眼前也会变成大幸福。毕竟就数量而言,烦心之事在一天或一生中总是少数,我们不能让它们站得太近以遮挡众多美好。就像你要是不小心被老板“骂”了,那就提醒自己这只不过是一天中的几十分之一而已。它不应该在眼前来回晃,而应回到自己原来的位置上去。甚至你还可以假设时间远离的方法,用三五年后的未来视角看待当前,通常你都会觉得眼前的烦恼啥也不是!当然,如果你对生活有更精致的要求,不妨时常给自己来些感恩仪式,普通的生活也会被悉心的仪式感而变得更加幸福和快乐。***2013年,习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言下之意,我们不能身在福中不知福,不能等到遭遇战火和动荡时才知道珍惜和平时光的宝贵。这道理放到生活中也是一样的,我们要善于体察身边平静生活的宝贵与美好。聪明的人不会等到自己真正失去了之后才后悔当初没有珍惜,他们会在拥有的时候主动平衡注意力,更多地关注手中已有的快乐和幸福。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我想说:幸福的人有各自的幸福,而不幸的人都是相似的,因为他们都是身在水中却看不见水的鱼。想要变得更快乐,就是成为那条能看到水的鱼。本文参考资料《象与骑象人》负面偏好
2019年12月9日
其他
不读书的人,没什么好焦虑的!
P13知识有两种类型《明智的行动的艺术》P138专家只能描述出30%左右的专业技能《有效学习》P84知识中的很大一部分存在于潜意识中《如何高效学习》P41乔丹练习篮球的方法《精进2》P254>>>
2019年9月5日
其他
真相扎心了,“偷懒”比努力更重要!
P176空间大小对思维和情绪的影响《具身认知》P49有氧运动提高思考力、专注力和自控力《运动改变大脑》P134《TED演讲:我们该怎样学习?》这个视频值得看多遍虚拟专家组《好战略,坏战略》
2019年6月26日
其他
为什么我要坚持写作?
这是周岭的第7篇原创文章本文字数3015,阅读时间约5分钟从今年2月开始每天持续写作,截止今日正好160天。其实刚开始还谈不上写作,只能说是写字,因为初始的写作动机是为了反思每天的生活。每天的文字也不多,少则几百,多则一两千字,唯一值得自己称道的是“持续”,从开始写到今天为止,间断写作的天数可以用一只手数过来,我做到了持续行动。直到7月10号,在公众号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我的写作生涯才算正式开始。在持续践行的这段时间里,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要坚持写作?我需要给自己N个明确的理由,于是有了一些体会和思考。01-提升认知能力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差异是认知能力的差异,而认知能力来源于正确、深度的思考。在写作之前,我并不认为自己会思考,即便有也非常的肤浅,写作之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我可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围绕一个主题,解剖、分析、归纳、总结,让自己遇到的一个个问题变得越来越清晰。有的时候,我们感觉自己想得挺清楚,但是真的要落笔写下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词穷。有的时候,一个问题想不明白,刚写出来的东西也是没有逻辑的只言片语,但是只要持续地写下去,就会慢慢发现原因越越准确,思路越来越清晰,结论越来越正确,最终形成一个属于自己的清晰概念。当我们想清楚了一个问题之后,看待某一事物的深度和角度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在面对同一事物时就会做出与其他人不同的选择,然后就会有不同的行动,最终得到不同的产出。就比如写作这件事儿,如果我们能够比其他人看到更多的意义,自然就会有更大的概率去欣赏这条路上的风景,采撷这条路上的果实。李笑来关于学习方法论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基础理论是这样说的:看一个人是否聪明,可以从两个层面入手:一看他脑子里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二看他脑子里那些清晰、准确、必要的概念之间,有多少清晰、准确、必要的关联……而写作就是一个梳理“清晰、准确、必要”概念和让概念之间产生“清晰、准确、必要”关联的有效途径。可见,写作可以促进思考,思考可以促进认知,认知可以让我们产生立足这个世界的根本能力。02-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我的写作选题均来自于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惑和问题。比如为什么遇到这件事我会有畏难情绪?为什么总是摆脱不了手机的干扰?为什么没有压力了反而低效……把这些实际问题想清楚了,找到了原因和克服方法并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就可以直接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这一点真得非常有用,因为它相当于写作给自己带来的正反馈,看到生活困惑得到了即时的改变,可以反过来塑造写作的兴趣和信心。以前,遇到困惑或困难的时候我会很烦恼,只能硬生生的扛过去,而现在我则变得有点儿“遇困则喜”,因为我知道“困惑或困难正是反思进步的好机会”,有困惑就说明我们面对生活的姿势不对,遭遇了生活的打脸,这时正确的做法不是硬扛,而是想办法调整自己的姿势,否则这样的困惑和困难还会再次出现。于是,但凡遇到哪里不爽的时候,我就会牢牢抓住这个机会不放,直到把它想清楚为止,而写作可以帮助我们最高效的想清楚。03-提高感知生活细节的能力李笑来曾经在《不一样的世界》中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能力——感受细微变化的能力。我一直不明白这个能力的到底哪里重要,并且“哪里都格外重要,无以复加地重要”,直到开始写作之后,才慢慢明白!以前不写的时候,在生活中遇到很多事情是无感的,“大眼朝天,各走一边”,对生活的感知非常粗糙,一天过完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开始写作以后,自己的各个器官好像都被激活了,触觉一下子变得灵敏了起来,因为要搜寻每天写作的主题,于是每一件事物都会变得不一样。我从体能训练中体会到《最好的学习是搭建框架》,我从一篇鸡汤文中得到《我的“大树理论”不一样》,甚至,我从日常的刷牙中也总结出了《高权重的时间》……明明是同样的24小时,现在的我却比以前的我能探索更多的规律,产生更多的思考,这简直就是延长了自己的生命啊!人的生命质量不就是由思考密度来衡量的吗?当你三十岁就通过写作思考达到了四十岁的认知水平,岂不相当于多活了十年?嗯,我是这么想的!04-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以前在网上看到过一句话,大意是:别人写的东西,再好,那也是别人的,自己写出来的,才是自己的。这话是有道理的。想要真正的把别人的观点转化为自己的思考,仅通过阅读搬迁是不行的,你以为得到了这个思考,其实并没有。只有通过自己写作,将网状的感受,整理成树状的结构,最终用线性的文字表达出来,这种糅合才是真正的转化和得到。所以,即便同一个主题,即便别人已经写得很好了,自己也要再写一遍,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即便讲得没别人好,但确实实在在地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否则就是一个错觉。05-拥有属于自己的产品写作一定要发表出来。以前写反思时,只写不发,就给自己看,直到一周前我开始在个人公众号上发表第一篇文章《接受“屎”一样的开始》后,我才感受到发表与不发表的区别。文章只写不发,标准就会很随意,就像一个人穿着睡衣在家里,虽然很自在但见不得人,而文章一旦要发表出去,自然要正装打扮,精心修饰,给外面的人一个好印象,虽然会花更多的时间,但这是值得的,因为那样的文章才是一个完整的产品(作品)。写作,并发表出来,你会发现这些文字居然变成了自己专属的产品,而这些产品就像一张张名片,在互联网上散发着自己的思考、爱好和品味。我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产品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但我好像越来越不惧人们对你说这句话了:“拿你的作品说话!”呵呵,这种感觉挺好的。06-积累思考力和影响力产生积累是必然的,但我关注的不是文字的积累,而是自身思考力的积累。就如我在第一点中讲的,写作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一旦具备了,随之而来的表达力和影响力会自然衍生。准确的认清写作的定位,是有价值的。07-培养耐心选择写作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遵循复利效应,不受天花板限制,但我知道复利曲线的走势规律,爆发点可能在十年甚至二十年之后才会出现,而之前是“无比漫长”的积累,所以写作需要培养极度的耐心,需要平和的面对波澜不惊的持续投入。这种耐心一旦建立,不但可以保证自己在写作方面的潜能,同样也可以增加自己在生活其它各方面的潜能。耐心是成长过程中极为稀缺和宝贵的品质。现在,虽然我的公众号总共只有十几个人关注,但是我并不在意,我看到牛人们开课、出书、组小队,我也并不焦虑,我知道自己在复利曲线中所处的位置,我不能用当前的自己盲目的和当前的牛人们比,这不理智。今年我35岁,但并不觉得现在开始写作为时已晚(曾经为此焦虑过),如果再过十年回头看自己还是这个状态,那才后悔呢!所以,现在,总是行动开始最好的时机。另外,也不能因为现在牛人满天飞,就觉得已经没有空间了,不是的,真相是我居然可以站到这么多牛人的肩膀上开始出发,以前,他们哪里有这么好的条件?!08-最自由的个人成长方式因为当前工作的限制,我暂时无法在其它领域拓展和积累自己,这让我一度茫然不已。我左思右想,最终认为唯有阅读和写作的限制才是最小的。想想看,只要有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点时间,一点观察、一点思考,就可以开始了!如果有和我相同境遇的人,我一定会建议去写作,既然你暂时做不了其它的事情,为什么不利用点滴时间投入到这个如此有用而限制又如此之少的事情上呢?这大概就是上天给我的一个福音吧!成长的方式有很多种,但写作绝对最高效的一种。有了这些意义,足够支撑我继续前行了,或许在前行的路上还会出现新的意义,慢慢发现吧!
2017年7月19日
其他
最好的学习是搭建框架
这是周岭的第4篇原创文章队里来了一个小伙子,个高帅气,肌强肉壮,曾经当过专业健身教练,圈子里小有名气。前几天给我们上了一堂专业的健身课,听完彻底颠覆我的三观,简直让我不敢直视之前的努力。去年7月23日,我开始跑步训练,高强度,每天6-7公里,其中有3公里会掐时间测试成绩,除了下雨下雪等特殊情况,几乎没有间断。有时甚至还会再跑到健身房里做腹肌训练,尤其仰卧举腿最多连做一百多个。当时一直在想:“我这么努力,应该会有一个不错的效果吧?”结果并没有!(确实瘦了很多,但不强壮)听了专业课之后我才发现,原来那些盲目的汗水根本不叫努力,而叫瞎练。我不知道肌肉的生长规律,不知道饮食和休息有时比训练更重要,不知道那死练的一百多个仰卧举腿其实早已肌肉适应,就算练再多也没有用……没有理论支撑的练习,犹如无头苍蝇。而那些正确的努力却又是如此地违反直觉:健身根本不需要练得多辛苦,只需要三分练七分吃,外加休息,每天花在练习的时间上也不过二三十分钟。这些方法和理论是根据人体生理特点研究出来的,是有科学依据的。有了这个科学的框架,就能够清晰得看到最终的结果,当下的训练自然可以变得从容和自信。这件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彻底认识到了方法比努力重要,没有方法的努力是低效和盲目的,甚至越努力危害越大。当我们决心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要做的第一件事应该是花成本到名师和牛人身上,可以是真人、可以是网络课程、也可以是书籍,借助他们专业的力量帮助我们快速搭建正确的框架,然后在这个相对科学的框架下全力地投入行动、及时获得正确的反馈。而不是凭着直觉盲目行动,也不是跟着大家一起行动,因为绝大多数人也和你一样不专业。可以说,最好的学习就是建立正确的框架。当我们面临一个全新领域的时候,最无所适从的就是不知道边界在哪里,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不知道高频小套路是什么,不知道一件事情应该做到什么程度,不知道最容易犯的错误是什么,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如果仅凭自己胡乱摸索,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我们会花钱请专业的老师给孩子上钢琴课,如果没有钢琴老师的指导,让孩子自己埋头摸索一架钢琴会练成什么水平?虽然我们是成年人,但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时,我们的认知水平其实就是一个孩子的水平,为什么我们没有想到要刻意的给自己的学习投资呢?对了,我应该做一道数学题。教练给我上的课花了40分钟,我自己整理录音一个半小时,和教练沟通花了半个小时,外加练习过程中的偶尔指导,总共也就三个小时,而健身这件事我可能会持续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这么看来,建立框架这件事所花时间的占比实在是太太太微小了,而它却会整整影响后面几十年!这分明就是小比重高权重的“关键节点”嘛!噢,差点忘了正事儿了,我今天其实是来晒健身房的,哈哈~强身健体,保家卫国!今天,你约吗?
2017年7月13日
其他
我的“大树理论”不一样
这是周岭的第3篇原创文章朋友圈流行一则“大树理论”,读起来有些鸡汤味,我猜你肯定读过:1、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一个条件:时间。没有一棵大树是树苗种下去,马上就变成了大树,一定是岁月刻画着年轮,一圈圈往外长。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廷伸。2、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二个条件:不动。没有一棵大树,第一年种在这里,第二年种在那里,而可以成为一棵大树,一定是千百年来经风霜,历雨雪,屹立不动。正是无数次的经风霜,历雨雪,最终成就大树。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功,终成正果!3、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三个条件:根基。树有千百万条根,粗根、细根、微根,深入地底,忙碌而不停的吸收营养,成长自己。绝对没有一棵大树没有根。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自己扎好根,事业才能基业常青。4、成为一棵大树的第四个条件:向上长。没有一棵大树只向旁边长,长胖不长高;一定是先长主干再长细枝,一直向上长。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向上。不断向上才会有更大的空间。5、成为一棵大树的第五个条件:向阳光。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躲避光明。阳光,是树木生长的希望所在,大树知道必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阳光,才有希望长得更高。启示:要想成功,一定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并为之努力奋斗,愿望才有可能变成现实。
2017年7月12日
其他
接受“屎”一样的开始
这是周岭的第1篇原创文章去年12月29日注册的公众号,一直拖到今天才开始发布第一篇文章,我这是有多拖延?其实我已经连续写作160余天了,但就是迟迟动不了手发公众号。或是因为排版风格不够成熟?或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配图?或是因为没有粉丝、没人读……不,不,不,其实都不是!真正的原因是我没有一个接受像“屎”一样开始的心态!面对一个全新的事情,刚开始做不完美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果要求自己上来就做好,就相当于找了根绳子把自己的手和脚绑了起来,那又如何继续行走呢。接受“屎”一样的开始,胡乱得试错。不管做得再烂,也要开始,不管做得再烂,也要继续,每一件美好的事物都是从错误、失败、混乱、残破、弱小中来的,这些原本就是完美事物的一部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美丽的荷花就是从污浊的淤泥里来的,即便出水绽放,它的根依旧与污浊的淤泥相连,淤泥是它们生长的必经之路,也是养分来源。“不完美是完美的一部分”,要把这个观点深深地烙在自己的心里!所以最佳的行动策略必然是:“先有再好”,哪怕是你产出的东西像一坨“屎”,那不也是有了吗?没有什么事情是一开始就能做好的,把心态和预期放得越低,就越容易走出第一步。虽然我用了“屎”这个很不文雅的词,但却非常准确地表达了自己对于行动初始状态的认知,追求完美是拖延的根源,我深刻地体会到这句话的涵义。不管怎样,我还是开始了。
2017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