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

周岭 清脑 2022-09-06



这是周岭的第76篇原创文

本文5820字,阅读时间约8分钟

导读: 自《一流的生活不是富有,而是觉知》发布之后,就有人问我:还有比一流更好的生活吗?我说:有,当然有!一流之上还有顶级!这可是世界上最有意义的生活方式了,你不了解一下吗?







2010年,两位农民工出身的音乐组合旭日阳刚因翻唱《春天里》一炮走红。


他们的草根形象深受大众喜爱,其热度之高,竟被网民的呼声直接送进了2011年的央视春晚。


然而好景不长,除夕夜刚在春晚舞台唱完《春天里》,大年初九就被原创汪峰禁唱。


时至今日,很少有人还记得他们,而创作者汪峰依然活跃在歌坛。


我平时很少关注歌坛,但这件事对我触动挺大,因为“原创作品”这四个字第一次在我脑中变得醒目起来。


当然,那时的印象仅仅是觉得有原创作品的人很厉害,说不给唱就不给唱,牛气得很!


直到自己拿起键盘开始写作,有了一篇篇的原创文章之后,才猛然发现自己也已经是一个有原创作品的人了。


但这次,我对“原创作品”这四个字的理解却远远不止牛气二字,甚至觉得“牛气”根本就是一种浮浅的误解。


生产并拥有“原创作品”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可以让我们过上顶级的生活!


我知道,这么说有点让人难以理解。


顶级的生活难道不是名车豪宅傍身、精英圈内云集,白天打飞的,晚上Dry Martini吗?


生产并拥有“原创作品”?这算哪门子顶级!


确实,从物质的角度看,奢华的生活可以算是顶级,而且由于资源有限,也注定只能由少数人拥有。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物质生活仅仅是可见的一小部分,更大部分不可见的精神世界则完全不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划分的。


在精神世界里,顶级的生活就是创造,且总量不限,人人都可以尝试拥有。


你还别以为它只是少数人的事,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人生幸福都与它息息相关。


只是很多人意识不到这一点,以致在迷茫和困苦中度过一生,枉到人间走一回。


这一次,你可别再错过。


或许改变了这个观念,就会改变你的整个世界!




分层的精神世界


或许你从来没有留意过,我们每天做的事情其实都是有层次的。


比如我们每天都会刷手机,看公众号文章、刷抖音小视频,使用各种软件;周末了,和朋友们一起出去聚个餐或唱个歌;积极一点的,还会坚持阅读、学习外语什么的。


请仔细观察,所有这些活动,我们都没有创造什么,而只是在消费别人生产或创造的东西。


我们消费别人拍摄的小视频、消费作家写的书籍、消费工程师开发的软件、消费音乐家唱的歌曲、消费厨师制作的美食……


当然,做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


毕竟,消费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我们感到舒适和愉悦,消耗并打发自己的时间。


甚至,大多数人努力奋斗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随意的消费。


消费本身并不可耻,所以请暂时抛开先入为主的情绪和评价,先随我继续观察。


有消费,必然有生产,所以消费层之上便是生产层。


我们每个人都要上班和工作,从事的活动就是生产。


比如我们在新闻公司撰写报道,在出版社销售图书,在工厂制造汽车,在「一点点」生产奶茶,或是在体制内从事各项服务工作。


在这个层面,我们已经脱离消费,开始产出。


但生产还算不上是创造,更多的算是制造,人们只是按照特定的方法把事物从一个形态变成另外一个形态,然后从中获利。


若不是为了生存或自由、功名或利禄,通常没有人愿意主动去工作。


换句话说,人们参与工作和生产多是迫于外界的压力。


特别是在一些代替性较强的行业,你能做的,别人也能做,激烈的竞争会使人疲于奔命。


所以,被动的生产和工作并不容易让人感受到乐趣和意义,一不留神,就会使人陷入迷茫和困惑。


那,更好的生活方式是什么呢?


就是我们在前文说的顶级生活——创造。


一旦到了创造层,一切就变得不同了。


企业家创办新公司、设计师创意新服装、工程师开发新软件、美食家研发新菜品、作者写文章写书、画家作画、音乐家谱曲……


虽然他们也可能是在生产,但是生产出来的都是独一无二的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东西。


有了这些打着自己原创标签的作品或产品,创造者心中就会产生强烈的使命感和人生意义。


因为一旦这些“原创作品”对外界产生强烈的正面影响,专属于自己的巨大正反馈就会扑面而来。


如此说来,旭日阳刚翻唱汪峰《春天里》本质上依然是消费,顶多配上自己的草根特性重新生产了一下,而并没有达到创造层。


所以,他们火了一下,然后就灭了,而持续的原创者却始终有生命力,这就是差距所在。


通过如上描述,我想这个世界在你眼中已经变得不一样了,它至少由“消费、生产和创造”三个层次组成。


现在问你一个问题:


这三个层次中,你每天投入的精力各是多少?



层次决定生活


我相信,“消费和生产”我们每个人都会涉及到,但“创造”则不是。


毫无疑问,投入的精力不同,带来的人生状态也必然不同。


如果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投入在消费层,每天吃喝玩乐,在短时间内确实会很舒服,但时间一长就会变得空虚无聊。


即便是天天坚持学习,若没有产出,也会陷入迷茫困惑。


这种困惑,我曾在读者咨询时大面积地遭遇过,大意都是:


虽然每天有吃有喝,也有事情做,心中也有变好的愿望,但感觉就是提不起劲。


生活中没有特别想做的事情,也没有特别不想做的事情,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总之,自己就像是随波逐流的小船,虽然漂着很舒适,但是没有掌控感,也没有安全感。



有的甚至直接用“不是很想活,也不是很想死”“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等流行语来自嘲。



如果长时间处于消费层,包括在学习上一味的输入,都很容易导致上述状态,因为过消费层的生活是不需要有目标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会把生活过得极为混沌,甚至把消费变成浪费,让生命在靡靡中度过。


而生产层的目标往往都是由外界牵引的,一旦外界牵引消失,自己就会不知所措。


比如读者「LY」的境遇就是如此,平时工作忙碌,注意力都被工作和孩子填满,突然空下来,竟发现自己无所适从。



不管你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如果自己的注意力和目标始终都是由外界牵引的,总有一天你会遭遇到这个问题。


没有目标的“消费”和外界目标的“生产”都容易使人迷茫,而唯有内在目标的“创造”才能使人主动去追求生命。


你可以想象,当自己写的文章被他人认可,当自己写的歌曲被众人传唱,当自己创建的品牌被人们喜爱……


当自己有持续的高质量的原创作品不断呈现,我们就会活在持续巨大的正反馈中,并通过作品带来的影响力与这个世界保持密切的联系。


所以,有“原创作品”的人根本不害怕失业、不害怕退休,也不害怕被这个世界遗忘,因为我们本身就在创造岗位。


一个独一无二的、被他人强烈需要的岗位。


在这样的岗位上,哪会觉得人生迷茫?哪会缺乏动力?哪还需要Kill time?


时间不够用才是真的!


所以,是层次决定了生活。


如果你此前在创造层投入的时间几乎为零,而又希望自己拥有不一样的人生,那现在就应该重新审视,开始调整。


想办法让自己把时间从消费层和生产层慢慢转向创造层,假以时日,生活就会逐渐发生变化。


至此,顶级生活的理论已铺设完毕,我知道你的下一个问题肯定是:


话虽如此,但“创造”这事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吧?



创造是我们的本能


创造这事儿,难吗?


或许很难,但在面对这个困难之前,我们或许应该先了解另外一个事实——我们自身就是被创造的结果。


换句话说,只要是为人父母的,就必然有一个基因上的原创作品——自己的孩子。


《见识》的作者吴军曾在书中提到过:


人类幸福感的本源只有两个:一个是基因的传承,另一个就是影响力。


我极其赞同这个观点。


不信你看,天下父母那么多,几乎没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即使自己再潦倒,也希望能给自己孩子全世界最好的关爱。


这就是我们对待自己“原创作品”本能的热爱与付出,什么困难也阻止不了。


毕竟那是专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东西呀!


莫说孩子了,一个本子写上自己的名字,一辆车挂到自己的名下,我们对待它们的态度都会变得不同。


所以,即使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创造过,也会拥有孩子这个基因的“原创作品”。


会愿意无条件的为他付出,除非你决定不婚不育,放弃这样的原创机会。


可惜的是,即使“基因的传承”如此可见,很多人也不一定能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对另一个不怎么可见的幸福本源——影响力,就更加视而不见了。


很少有人能主动意识到,创造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和在现实生活中孕育自己的孩子其实是一回事。


孩子是物理上的基因原创,而作品是精神上的思想原创,这就是人生幸福的两大本源。


它们的核心都在于创造,不同的是孩子成年以后就不再是你的了,而影响力则会伴你终生。


所以,“创造”原本就是我们的本能啊,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幸福!


我们只是暂时被生活迷住了双眼,沉浸于消费层或被迫于生产层,逐渐忘记了这一点。


而现在,正是你重新觉醒,重拾“创造”这个本能的时候了!



拥有创造的力量


我们之所以觉得创造很难,是因为直接盯住了那些已经功成名就者的结果,而忽略了他们的过程。


这会让我们以为想要在创造层有所建树简直难如一步登天。


就像我们觉得周杰伦很厉害,但下意识就会认为自己不可能成为周杰伦一样。


但是当我们把目光拉回到“创造”诞生的过程时,就会发现,其实“创造”并不神奇。


只要注意三步,你也能拥有创造的力量:


一是一定要有输出意识。


这个道理显而易见,但绝大多数人确实是被卡死在这里的!


不信,你可以看审视一下四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


一年读上百本书、每天背记几十个单词、购买无数网课沉迷各类思维模型、常年练习钢琴……


但是却从来没有在读书之后输出原创文章,在背记之后尝试阅读原版书籍,在学课之后去解决实际问题,在练琴之后去尝试谱曲。


他们沉迷于各种道理无法自拔,沉迷于重复练习感动自己,就是没有想过要产出点什么。


这就好比只享受孕育的快感却从来没有生下过自己的孩子一样。


想要有所创造,我们首先得生出一个“孩子”吧!


所以,我时常鼓励自己的读者,不要沉迷输入,而要沉迷于输出,不管学什么都要始终想着产出点什么。


否则,我们就会始终处于消费层,始终处在舒适区内——即使刚开始很爽,但以后会慢慢变得越来越不爽。


哪怕输出的东西十分丑陋也不要紧,至少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孩子”,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原创作品”了!


只要有了这个原创的火花,它就可能变成火苗,进而变成熊熊大火。


二是一定要有价值意识。


有了输出,是个好的开始,但这还不够,还得想办法让输出有价值。


毕竟独特的东西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有价值。


就像我们拍了一张照片发朋友圈,虽然从原创角度看,比转发别人的链接要强。


但是由于这样照片谁都能生产,顶多对自己有生活记录的价值,但对他人来说并无特殊价值。


所以,有影响力的作品,其价值一定是对外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作品想要产生影响力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独一无二和对他人有用。


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条件,那就是:长期。


综合起来,正好应对了我们在前文的定义:一定要产出独一无二的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东西。


此外,我们还要特别关注“作品”这个概念,所谓的作品肯定是精心打磨过的。


无论是内在价值,还是外在呈现,都要以最好的状态示人,这样才能全力汇聚影响力。


这就像我们有了孩子,还得想办法让孩子变得优秀,让他成为一个对他人和社会有大用处的人。


同时也要为他精心打扮,以清爽体面的样子示人。


我们肯定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碌碌无为,或整天不修边幅、邋里邋遢。


如果非说自己有这样的心态,也多是自己对现实的无奈解释罢。


三是一定要获取反馈。


可见,让自己的“原创作品”具有长期价值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过一旦有了“输出意识”和“价值意识”之后,我们便可以启动“反馈迭代”策略了。


因为有了输出,就有机会被他人看到,能被他人看到,就有机会得到反馈。


不管这反馈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极为珍贵。


只要我们牢牢盯住“对自己和他人长期有用这个”标准,正视并珍惜一切反馈。


就能让自己始终处在舒适区边缘,不断调整自己,让“原创作品”一点点迭代升级,逐步完善。


过顶级的生活和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必然是有门槛的。


但其法门不过就是“输出、价值和反馈”,即:

我们想要有影响力,就一定要有输出,因为有输出才能被别人看见;


然后还要让输出有价值,因为价值足够大,才能被别人强烈需要;


而在“输出和价值”的双重标准驱动下,就必然能获取反馈,并借助反馈持续迭代。


最终创造出独一无二且对自己和他人有长期价值的“原创作品”。


我们创造了作品,而作品也会反过来成就我们。


就像好的养育,必然会让我们自身保持不断成长,持续突破舒适圈,最终变成一个更完美的人。


同时也会促使我们保持足够的耐心和等待,毕竟孩子从长大到成年需要一个过程。


创造作品如是!


所以,如果你觉得生活没目标、无动力、很迷茫,那就尝试着去创造点什么吧!


如果你觉得生活中的一切都挺好,但心中就是少了点什么,那肯定是缺少了创造这抹味道。


而你现在已经知道,顶级的生活其实离自己并不遥远!



过顶级的生活


我无法告诉每个人如何具体地去创造自己的原创作品,但有这些原则和路径,就足够了。


剩下的,就是自己如何充分结合实际,去持续行动和实践了。


不过还记请住:并不是非得做设计类的工作才可以创造,也不是非得像明星那样耀眼才叫有影响力。


对我们个人来说,只要每次突破自己一点点,就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创造。


只要自己创造的东西让周围的一小部分人受益,就是一种有意义的创造。


即使我们没有超越先贤与偶像,即使我们做出来的东西已经被别人曾经做出来过。


因为“独一无二”和“对他人有用”是一个相对的范围和过程。


只要我们做到当前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输出和价值”,就是最快的成长。


而最终能否成长成什么样,取决于行动是否持续聚焦、价值是否持续积累,以及环境机遇等各项因素。


但不管怎么样,只要我们把生命投入到了创造层,就必定能体会到那种造福他人的乐趣。


不管这个创造是多么的微小,它都会让你的生活变得不同。


这也是我为什么提倡大家过一流的生活,更鼓励大家过顶级的生活的原因。


因为一流的生活是觉知,是内修,它可以让我们自身变得更好。


顶级的生活是创造,是外修,它可以让别人过得更好。


而生命的意义在于利他,因为只有从他人的正面反馈中,才能照见我们自己!


顶级的生活和物质无关。


即使我们身居陋室,坐在并不怎么明亮的灯光下,只要醉心于创造并打磨自己手中的那个小作品,我们就已经过了上顶级的生活。


而一个没有作品,从不创造的人,即使名车豪宅傍身、精英圈内云集,白天打飞的,晚上Dry Martini,也只能是一个空虚的消费者。


反过来说,顶级的生活也和物质有关。


因为,精神世界的顶级生活必然会把我们导向物质世界的顶级生活。


我坚信只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就必然能够见证。


这个世界从不亏待那些愿意持续创造的人!








>>> 热门关键词 <<<


空空认知体系中中二元对立空空

空空思维舵手中中兴趣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冥想中中写作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情绪中中行动力空空空

空空心智带宽中中主动休息空空

空空打卡心态中中反馈学习法

空空空清晰力中中人生目标空空

触动学习法中中耐心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跑步中中元认知空空空

空空刻意练习中中深度学习空空

批判性思维中中阅读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早起中中三重大脑空空

空空空空空空中中中心智带宽空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