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是时候告诉你:什么是真正的学习了!

周岭 清脑 2020-02-20

∧ 点击上图向我提问 ∧

清脑问答第008篇


导读: 好的学习肯定是愉悦有趣的,如果你感到的始终是痛苦、迷茫,无趣和坚持,那你努力的姿势肯定错了。





公众号「千古刘传」的博主(认知学习法创始人)小时候有个神奇的学琴经历。


他从零开始学电子琴到考上十级只用了两年时间,而同龄人通常要4-5年。


更神奇的是,直到考上十级,他竟连一点乐理知识都没有,而他的老师也从来不让他学理论。


那么,他老师是怎么教的呢?


很简单:


老师先示范左手,再示范右手,再合起来弹一遍,让我大概知道这一首曲子出来是什么样子。


接下来一周我就要努力练成这样子,周末的时候验收。不通过,继续练,通过,再到下一首曲子。


如此循环两年,最后练成的曲子直接干到十级。在学习过程当中,完全不接触音乐理论。


至今,他依然非常感谢他的音乐启蒙老师,因为每学完一首曲子,自己手上马上就会有一个完整的作品。


虽然不知道乐理,但并不影响他完整流畅地演奏给别人听,并由此收获即时夸奖和赞扬。


这种赞扬会像海边的波浪,一遍又一遍地冲激着信心这块沙滩,让他自始至终都沉浸在弹琴的乐趣里,一路高歌,不可自拨。


反观现在,多少孩子因为系统枯燥的理论,而长期处于漫长的基础练习:乐理、指法、音律、节拍……


家长要求孩子一遍一遍不停地练习,多半不是为了马上给他人表演,而是为了完成考级。


由于长时间收不到足够的外界反馈,学习逐渐成了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孩子们失去了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强烈的厌恶感。


家长投入了大量金钱,孩子投入了大量的时间,最终却完美地实现了“从入门到放弃”。


对比二者,不难发现:是否有足够的、持续的正面反馈,正是导致不同学习轨迹的关键。


回到刘传学琴的经历,其实一点也不神奇,因为我们每个人从小就是这样学会说话和走路的。


没有人从拼音规则、字母发音开始学说话,也没有人从力学原理、肌肉控制开始学习走路。


我们只是不断地模仿和练习,直接去说、去走,从环境中持续获得反馈,体会乐趣,修正不足。


最终在不知道任何原理的情况下,我们就是会说了,也会走了,而且做得还相当不错。


如果一切都从基础和原理开始,怕是所有人到现在都只能在地上趴着罢。


上天给了我们生命的同时,也在生命之初赋予了我们一个强大的学习法,只是我们缺乏觉知,不知不觉中给忘了。


人们自从有了“理智”之后,就逐渐转向了以原理、基础为导向的系统学习。


这种方式虽然看似高效,但往往过于注重输入和练习,忽视了输出和反馈,反而使得学习程痛苦无比。


天下苦学久矣,是时候回归学习的本源了……



无反馈,不学习


2016年,我参加了郑伊廷(Xdite)的在线元学习课。


[注:郑伊廷(Xdite),台湾有名的软件技术开发者,Growth School 创始人,曾在2012年获得Facebook World Hack黑客松世界奖,并著有《Growth Hack 这样做》一书。至于她在网上的品行纷争,希望大家能够将其思考分开对待。]


她在课中说到:


正常人学习编程都是从最基础的原理开始慢慢往上爬:先学英语、再学语法,先学网页,再学语言……


但往往学了一两年,依然学不会,还回头安慰自己是因为努力得还不够。


然而那些十四五岁的小骇客根本不是这样开始学编程的,他们通常是先去网上下载免费现成的套件,然后跟着修修改改。


用这个野路子去完成一个小作品之后再扔上网,Show给那些不懂编程的朋友看,然后朋友们就会称赞他是个天才。


在这种成就感的驱动下,激发自己不断地产出更多“作品”,获得更多称赞,形成“行动——奖赏”回路。


最终在充满激情的创作中不断弥补理论和知识,由此走向了技术巅峰。


相比而言,普通人学习就像是“登山”,绝大多数人到半山腰就放弃了。


而“天才”的学习更像是“拼图”,他们像玩游戏一样地找出一个又一个拼图,不知不觉中拼出了学习的全貌……


(以上内容为大意,非原话)


Xdite的拼图理论和刘传的学琴理论不谋而合:


好的学习,尤其是初始阶段的学习,不在于知道多少知识和原理,而是尽快地产出“作品”,制造“反馈”。


这种反馈越早越好、越多越好。


而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往往缺少输出和反馈意识。


虽然他们极其理性,甚至能以超越常人的毅力不断地激发自己努力、努力,再努力,但是最终收获的仍然是痛苦。


而这痛苦真正的原因不是别的,正是因为太过努力却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


比如这位大二的学生,他告诉我自己每天从早学到晚,到最后收获得却是无力和疲累。



而这位女士虽然也有生活危机感,她在压力下不停地尝试学习各种技能,但内心却始终得不到满足。



所有处于类似困境的学习者,无论是在校的还是在职的,无不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地输入,不停地学学学,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然而现实总是叫他们失望。


因为在这种观念下,他们手中的武器注定只有强大的毅力和严格的自律。


而手握这种武器就一定会去找痛苦、无趣,枯燥和单调作战。


最终的结果,要么被痛苦打败,饱尝苦楚,要么战胜痛苦,但自己也身心俱疲。


遗憾的是,他们似乎从来没有考虑尽快产出点什么,以换取点反馈,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愉悦地激发自己。


这种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确实有些违反直觉,但它并非刻意创新,而是回归自然罢了。


只是在人造的学习体制内呆久了,有些人依然很难相信这种方式是有效的。


他们可能认为这种方法不过是奇技淫巧,并不普适,强大的毅力和认知才是学习的正道。


对于这种观点,脑科学家肯定会第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因为在他们看来,持续的正向反馈,才能真正触动是情绪脑的强大行动力。


人类强大的情绪脑虽然没有思维、短视愚笨,时常沉溺于游戏、手机、美食、懒觉……


但他它超强的情绪力量依然是非常宝贵的行动力资源。


如果能让它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它同样会爆发出强大的情绪力量,让自己像沉迷娱乐一样地沉迷于学习。


所以只要持续地给它正面的反馈,说它真棒,夸它是天才,告诉它有很多人崇拜它,你想让它停下来都难。


那些醉心于实验的科学家和沉迷解难题的数学家,难道真得是面对枯燥的理论而毅力强大?


不!不是的!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他们是真心享受,乐在其中罢了。



理智脑虽然聪明远见,但它身单力薄,真得不适合亲自上阵。


真正需要它做的,不是让它自己去努力,而是运用它的聪明才智去制定策略,让那个呆笨的情绪脑不断接受到强烈的正反馈,愉悦地朝向目标一路狂奔。


所以,科学的学习策略是产出作品、获取反馈以驱动情绪脑去玩玩玩,而不是一味地努力坚持,让理智脑苦兮兮地去学学学。


这看起来很违反直觉,但它确实造就了优劣学习者的无形分水岭。


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


有了这种认知,人是会瞬间改变的。


会变得有清晰而强烈的作品意识,凡事都会更加重视输出,倾心打磨作品,以主动换取外界的反馈。


以前要学英语,你会选择每日打卡,不停地学学学,而现在你可能会选择直接用:


  • 直接去翻译一段美文;

  • 查询英文文档;

  • 阅读英文原版书;

  • 或者把手机语言设置成英文……



这当然会遇到一些困阻,但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你必定会想办法去补全相关的知识。


于是每次使用一次,你都能得到即时反馈:要么帮自己或他人解决一个问题,要么产出一个作品并分享给他人。


最终回馈给自己的是强烈的成就感和继续行动的欲望。


在上篇问答文中我曾说过: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因为这种一味满足输入的学习是不完整的,没有和输出形成闭环,因此也无法形成正向的加强回路。


更好的学习是想办法产出作品,获取反馈,以制造全新的学习动机。


所以,凡是向我咨询类似问题的读者,我都会建议他们去产出点什么,要么去说、要么去写、要么分享视频什么的……


总之,不能一味的学学学而毫无产出,因为没有反馈的学习不仅是痛苦的,而且十有八九会走向失败。


说到这,我想大家也能更加理解那些牛人们常说的话了:


  • 教是最好的学;

  • 用是最好的学;

  • 输出倒逼输入;

  • 别BB,拿你的作品说话……


那些先行者确实都有相同的品质,他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不按常理出牌,不管是不是新领域,出手就是直接用、直接做。


一开始肯定用不好、做不好,但他们肯定要捣腾出一个东西,然后抛出去不断打磨跌代,获取反馈。


这真的是最快的学习方式,因为我自已在一年的写作过程中体会非常深刻。


实不相瞒,在我的电脑里有一个专门的文件夹,用来收藏读者留言的截图,这些截图都是大家对我的夸奖、肯定、表扬和赞赏。


诸如:









保留这些截图这并非自恋臭美,而是我深知这些反馈对自己的行动力实在是太重要了。


因为每每看到这些留言截图,我都会动力爆棚,经常在电脑前一坐数小时而不知疲惫。


我知道这是让情绪脑再为自己工作。


如果自己写的文章没有任何反馈,我真不敢保证仅凭意志力和长远的认知能走到现在。


“锁定价值——打磨作品——换取反馈”就是我持续写作的真正策略和真实动力!


2018年,如果要问我做的最正确的一次选择是什么?


那无疑是在5月底开通了清脑问答专栏。


通过解答读者的疑问,我做到了学以致用,过程中不仅收到了读者的反馈,也产出了更多的接地气的优质思考。


这来来回回,产生的多层反馈,使我解决成长类问题的能力和钻研的信心大大提升,进步飞快。


不少朋友听说我开了问答专栏,跑过来问我:做这些不累吗?


说实话,我真得有些乐此不疲!


在作品意识的指引下,我甚至连发朋友圈的风格都变了。


以前,我会经常转发别人的文章或是一些搞笑但并没有多少意义的图文,但现在,我发的都是自己的原创作品。


即使是发一张图片,也力求精心打磨,让别人感觉到美和意境,投来赞扬的反馈,以不断地激励自己的摄影和航拍技术。


在我圈里的朋友肯定感受深刻。


而对于未来,古典在《跃迁》中也如是说到作品意识的重要性,他说高手的战略正是:


找到自己的高价值区——持续打磨作品,并抛出去换取反馈——让自己成为了某个领域的头部——再借助头部效应的系统推力,从一个小头部不断地向大头部移动,实现跃迁。


没有作品和作品意识,一切免谈。


痛苦也是一种反馈


“产出作品、获得反馈”,听起来很美好,但大家心里肯定有这样的顾虑:


万一自己分享出去,收到的是批评或嘲笑,怎么办呢?如果自信心受到打击,那岂不是更糟?


很多年轻人都有这种担心,不过只要想清楚下面三点,就不难迈出步子了。


首先,分享不是拿半成品出去随意分享,而是尽最大力打磨成自己当前能力内最好的样子。


如果你只是随意地写些文字、拍写照片,那必定没有什么价值,人们自然不会产生兴趣并报以赞扬。


所以,对待作品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每次出门前都要尽最大力把他打扮得漂亮精致,让人眼前一亮。


这种要求必然会逼迫自己游走在能力舒适区的边缘,快速成长,因为这符合“刻意练习”的基本原则。


其次,制定分享策略,Show给那些比你更弱的人看。


就像Xdite说的那些小骇客一样,先 Show给那些不懂编程的朋友看,从他们身上获得即时正面的反馈。


只要你认真打磨了作品,就肯定有比你更弱的人觉得你比他们厉害,不明觉厉的赞扬就会飞向你。


而真正比你强的人往往既没兴趣来关注你,更没空来打击你,所以担心被人嘲笑的顾虑往往是多余的。


再次,冷静客观地对待打击。


不排除你仍然会受到打击,包括我也一样,偶尔也会收到一些读者的“攻击性留言”。


此时保持冷静客观就很有必要了。


如果对方上来就说你分享的东西得像坨屎,除了情绪上的攻击再无其它,那你大可哈哈一笑,像对待空气一样地忽略就好了。


这说明对方不但嫉妒你还比你Low,因为他没法拿出更好的作品或观点来回应,只会发泄情绪、肆意谩骂。


而在鸡蛋里挑骨头,这事谁不会呢?


但是,如果对方的情绪中包含着严谨的反证,准确地指出了自己的问题,那就要认真对待了。


因为这些真正的批评就是极佳的反馈,它会帮助自己把问题想得更清楚,让自己变得更完善。


所以在真正希望成长的人眼里,这哪里是打击?而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啊!


我常说,每一个痛苦都是上天给我们的成长提示。


无论是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还是学业落后、事业受挫,只要有痛苦出现,肯定说明哪里出了问题,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吗?


而很多人却只知一味地沉浸在受挫的情绪里,惶惶不可终日,耽误了自己,也连累了他人。


如果你的心态足够开放,你会感激生活中所有的痛苦和挫折的。


毕竟,没有什么是比这更直接的反馈了!


被动学习如何获取反馈


谈论这样的主题,不得不考虑学生党的感受。


学生们通常会认为,职场人当然可以在自由时间里主动学习,而自己却只能在有限时间内被动学习。


被动学习不仅内容无法选择,而且课业负担重,甚至需要在一年内完成考研任务,“反馈法则”在这种场景能有用吗?


这种困惑可以理解,不过完全不必担心,事实上,反馈依然是被动学习的致胜法宝。


比如很多同学都会陷入这样的困境: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自己一遍一遍地学,结果不仅没有提高,还感觉学得很机械,没有动力。



当我继续追问:你是如何学习的呢?


同学回答:一般老师讲过这一章,我过一两天也就这样过了。



很明显,这种单纯的输入式学习是低层次的勤奋,真正善于学习的同学往往会通过自我测试给自己主动制造反馈。


他们背单词,不是一遍一遍地看,所有的都混个眼熟,而是合上书测试自己能否精确地知道含义、发音,并拼写出来。


他们练听力,不是指望着每天重复地听VOA,就能毫不费力地“薰耳朵”,而是回过头,对照原文,不断地重听没听懂的地方。


对于背记理解类的学习,自我测试就是最好的反馈了。


哪里会、哪里不会,通过测试就立即清清楚楚,然后精准消灭盲点,自然就能处在学习舒适区的边缘了。


那种“翻开书全会,合上书全蒙”的无反馈式努力正是你被动落后的根源。


另外,学霸们的错题本也是学习反馈的最好见证。


他们通过测试把暴露的盲点全部集中在一起重点攻克,让自己始终游走在学习的拉伸区,自然进步最快。


学霸之所以是学霸,不是因为天生如此,而是仰仗反馈,明晰了盲点,从而比其他人领先那么一小步。


而每一小步领先都会让他收获更多赞扬和肯定,同学们觉得厉害,自己也认为是个天才。


不知不觉间,“小反馈”带来了“大反馈”,进入了正向循环。


然而,很多同学对错题本却并不以为然,要么不去写,要么写了不去看。



更可惜的是,去看了,却因为碰到痛苦而回避,转头继续回到熟悉的舒适区里转悠。


在没有让自己的情绪脑体会到学习的快感之前,总是得先逼自己一把,对吧?


愿你从此不再平庸


我喜欢看《士兵突击》,尤其喜欢第6集的一个桥段。


许三多被分配到边远的五班看管油料,如果没有意外,他的军旅生涯就会和其它战士一样,混几年,退伍回家。


但是,呆木的许三多决定在营房前的空地上修路。


这是一个毫无企图心的决定,却无意中生产出了一个“作品”。


这个“作品”在空旷的荒地显得如此的“扎眼”,竟然引起了空中飞行员的注意。


之后,这个消息传遍了军营,惊动了首长,引发了高层的关注。


许三多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从此开始了他特种兵的生涯,命运得到改变。


这不正好印证了古典的跃迁理论吗?


打磨作品——移动到一个小山的头部——受到更多关注——移动到一个更大山头的头部——借助系统推力,实现人生跃迁。


许三多是秉性使然,无意制造了反馈,但这道理却可以有意地运用。


从现在开始,请不要再默默无闻地独自耕耘了,不产出、不运用、不得到反馈,就算学一辈子也不会有真正的成长和机遇。


真正的学习成长不是“努力,努力再努力”,而是“反馈,反馈再反馈”。


只有不断产出、获得反馈,我们的人生才会发生真正的变化。


就像剧中薛林在直升机停留的时候感慨:我怎么觉着,咱们这个地方变重要了!


也愿你从此变得更加重要,此生不再平庸!




本文参考资料


刘传学习电子琴经历

不能速成,说明你的学习方法错了!


Xdite元认知学习课

因内容付费未授权,无法提供录音或文字


为了不引起误导,有必要特意说明:


刘传的学琴理念和Xdite的拼图理论,即“跳过原理,直接实操”的方式仅适用于学习的初级阶段。


也就是说快速达到60分水平是可以的,但到了中级或高级,仍然是需要系统学习原理,否则走不长远。


正如刘传自己坦言:


到了进阶水平,这种经验型的学习方法就暴露出了缺点。比如,我的创作完全靠灵感,没有方法论,灵感只能靠等。再比如,我的大脑处理同一级和弦在不同调之间的迁移能力很差,同样的和弦,换一组调我就不知道怎么弹了。


不过,反馈的规律始终是贯穿始终的,无论什么时候,只要你能领先他人,就会觉得自己更厉害,就会越愿意去钻研探索。


《跃迁》



上一篇莫迷恋打卡,打卡打不出未来!






扫下方二维码可加个人微信提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