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认知驱动,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周岭 清脑 2022-09-06


周岭的第85篇原创文

本文3927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每到新年伊始,人们就开始暗下决心制定来年的目标和计划。


对此我通常是不鼓励的,甚至我还经常劝人《千万不要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


因为真正的目标和动力来自我们对一件事情清晰而长远的认知,而非某个特殊的时间点。


热衷于在新年的时候制定目标和计划往往是基于过去的不满,我们希望来年会有所不同,但潜意识里又似乎在等待那个失败结果的到来。


毕竟多次失败经历早已告诉过我们,新计划出炉的那一刻确实让人动力满满,但过不了多久就会陷入苦苦的毅力支撑,然后不了了之。


如果你真想让自己有所不同,那不妨用这些时间来做另一件事——学会运用认知的力量来驱动自己。


这比毅力驱动要好,而且很可能让你做成那件事,并成为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看清机制


说起认知驱动,我自认为还是很有发言权的,毕竟在这个领域已经写了不下百篇的深度文章。

然而当我试着去解释它的概念时,却发现原以为可以脱口而出的东西竟在开口时欲言又止。

这种“心里清楚但又说不出来”的尴尬让我很怀疑自己是否真的理解。

就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一本名叫《这书能让你戒烟》的书点醒了我,作者亚伦·卡尔这样介绍了认识戒烟法:

大多数人无法成功戒烟的主要原因是不清楚烟瘾形成的真正机制,只好依靠意志力去戒烟。
单纯依靠意志力的努力往往是盲目的,所以人们会反反复复地起念,又反反复复的失败。

只有当一个人彻底了解了烟瘾的来龙去脉、看清了吸烟这件事的本质之后,才会从心底里觉得抽烟是一件极不划算的事情,才能不用意志力也可以把烟轻松戒掉。


这让我一下子回过神来。

想当初我也是一个做啥啥不成的人,但开始写作后我竟一口气做成了“早起冥想阅读写作跑步”这五件事。

这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通过写作我彻彻底底地学习了相关的理论,清楚了背后的机制,比如:

从《四点起床》这本书中我知道了REM睡眠理论和睡眠节点的知识,于是早起逐渐成了我的默认选择;

从《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冥想与元认知能力的关系,于是冥想也慢慢成了自己的必修课;

从《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运动最大的好处不是健身而是健脑,自然我也不愿意错过个“人生正相关”的起点……

事实上,真正开启我主动成长的一个最大原因也是我从《暗时间》这本书中得知了人类大脑原来是由“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构成的。

这个三重大脑理论,让我一下子看到了人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几乎所有困惑,诸如缺乏耐心、急于求成、无法专注、沉迷娱乐、低效学习等问题都能从中得到解释。

这种清楚原理机制之后的恍然大悟,会让人忍不住地走向探索和实践之路。

因为当我们通过原理机制彻底看清做一件事的好处时,便会觉得不去做就是一种损失。

而且知晓了原理机制,自然也有了具体的方法论在手,这会实实在在地增强我们做成这件事的信心。

所以,去行动是自然而然的事,去持续行动并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也是自然而然的事。

如果你也希望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那就应该多花时间、花大量的时间去了解这件事。

至少去读一读相关的书籍,去连接一下相关方面的专业人士,而不是在新年的时候用十分钟写下一年读50本书这样的目标和计划。

看不到具体好处和方法的目标真的非常单薄,它无法支撑你度过一年,甚至三个月。



找到意义


看清机制还不足以定义认知驱动,毕竟这仅仅是智力层面的力量,想成为长期主义者还需要第二种力量的加持——找到意义。


它可以激活情绪层面的力量,让“情绪脑”这台马力巨大的发动机为我们所用。


《有效学习》的作者乌尔里希·伯泽尔在谈到如何学习时曾说:


“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感和意义的事情,因为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也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而获得独特的价值感和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去描述目标与自己的关联,换句话说就是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这件事情的长远意义。”


如果没有意义的加持,那么就算我们知道做这件事情很有好处,内心也不会真的希望拥有。


比如读者「徐ZY」就曾告诉我她曾经坚持早起了三年,因为早起在大家眼里是个很好的习惯,但三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就再也不愿意早起了。


因为她始终不清楚早起对自己到底意味着什么,很多时候早上起来甚至都不知道用这些时间来做什么。



可见,如果我们只看到目标本身,就会为做而做,动力不会长久,如果我们看到目标之外的更多意义,动力会完全不同。


就我自己而言,写作这件事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为了保持每天输出、思考、写出10W+,或是写出一本属于自己的书。


而是通过它我可以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认知世界,并用它去唤醒更多希望觉醒的人。


如果有很多人能够从我这里受益并改变,我便愿意写上一辈子。


所以我也相信:


  • 乔布斯的真正目标不是生产苹果手机,而是为了改变世界;

  • 马云的真正目标不是搭建网购平台,而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 樊登的真正目标不是建立樊登读书会,而是让阅读点亮每个人的生活……


一个人的成就往往在他的眼界之内,一个人在现实世界中能走多远,其实早就在他内心里标定好了。


就像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说: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先在脑中构思,然后付诸实践。


我想这种构思不仅仅包括如何实践,更包括了如何思考意义,并进行自我心理建设。


这涉及到你想通过这个目标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希望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样的价值和贡献。


如果你愿多花时间去思考这些事情,就能调动自己的潜意识力量来帮助自己行动。


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潜意识由本能脑情绪脑掌控,它的力量比意识的力量要大得多。


而我们的成长其实分为能力成长和潜意识成长,当潜意识滞后于能力时,它就会限制能力的突破。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就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将它“毁”掉的原因。


就像Scalers在《刻意学习》中说的:“当我们变得更好,而潜意识没有接受的时候,我们就会搞砸计划,回到原来的自己。”


寻找意义就是在训练我们的潜意识,让它领先于我们的能力,牵引着我们走,而不是躲在舒适区拖后腿。


所以想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就要刻意地、主动地多花时间把内在的自我先建设好,而不是别人说什么好自己也想要。


现在反思一下你自己的目标和计划,是否只看到目标本身呢?


如果是,那就去寻找意义,而寻找意义最好的办法就是上篇所说的“写下来”。



感到好处


看清机制、找到意义确实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或心潮澎湃,但万物抵不过时间的流逝。

正如亚伦·卡尔说的:

每一个戒烟的人都知道戒烟的理由是什么,问题在于第二天,第十天,第一万天,当你的理由不是那么充足时,如果手边碰巧有一支烟,你就会突然恢复之前的状态。


没错,在时间的力量下,机制会麻木,意义会模糊,日复一日的重复会使我们不可避免地陷入“例行公事”的境地。

你肯定觉得第158天早起不如刚开始那样有趣了,你肯定觉得第275天的跑步更像是一种坚持,而不是一种享受。

你心里其实早就没有了当初的那种动力,坚持只是不忍心内疚放弃,不愿背上言行不一的骂名。

那如何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中感受到乐趣和动力呢?这的确是一个长期主义者需要解决的“最后一公里”。

好在亚伦·卡尔依然给了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提示,他说:


戒烟的核心在于意识到戒烟不是一种牺牲,不是一种权利被剥夺,而是一种收获与解放。


换言之,如果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感觉到自己已经在坚持了,其实就有牺牲感了。


你会觉得早起是在牺牲温暖舒适的被窝,阅读是在牺牲手机娱乐的轻松,锻炼是在牺牲舒适慵懒的时间……


然而这种视角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注意力天生受“负面偏好”支配,会不自觉地忽略习以为常的好处,并盯住痛苦不放。


所以我们应该学会转换视角,把注意力主动放到收获上。


就像早起又可以让自己享受一次宁静的世界,阅读又可以让自己的思维密度增加一点,而锻炼一次又可以使身体里的各种激素水平达到最佳平衡,充满活力……


这些好处不是假想出来的,而是确实存在的,只是我们不自觉得忽略罢了。


而当我们关注了好处,那些负面的阻力自然就小了,这一小小改变就可以让我们尽情地活在当下,提升整个过程的生命质量。


当然,以上说的只是培养习惯的场景,如果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项技能呢?


那感受乐趣的最好方法就是不断地用这个技能去产出作品、打磨作品,然后通过它去换取正反馈。


无论你的目标是学琴也好、书法也好、画画也好,总之想办法去产出作品。


并利用这个时代的最大福利互联网,诸如快手或抖音这样的短视频平台去展示自己,换取别人的点赞。


一味的学学学只会让你觉得索然无味,但只要你以作品示人,你就会想办法打磨它。


尽管创造的过程会让你感到有些困难,但最终换来的正反馈会让你在精进的路上乐此不疲。



成为一个长期主义者


公众号「孤独大脑」的作者老喻在最新的文章回望2019,解答2020,远眺2040中说:

人生最好的模式是: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我极度赞同,因为这正是对认知驱动最好的解读:

看清机制、寻找意义,就是让自己长期乐观;而在短期内我们需要在舒适区边缘持续拓展,必然会遭遇悲观痛苦;但学会转换视角、换取反馈,我们就能时刻感到好处,让当下保持愉悦。

这正是一个长期主义者最好的人生模式。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长期主义者的,大多数人都只能在短周期内反复徘徊。

他们不知道做成一件事的方法论,只能凭感觉行事,任由欲望驱动自己——别人说什么东西好,自己也想要。

然后简单地制定一个目标和计划,再用毅力去苦苦支撑,最后又在新年的开始暗下决心,周而复始。

现在,我们终于有了认知驱动这个武器。

无论是在一开始,还是在过程中,我们都要多花时间在这三件事情上:

看清机制,防止盲目努力;
找到意义,注入长久动力;
感到好处,体验当下愉悦。

有了这样的指导,我们就会持续学习、持续思考、持续感知,同时也必然会把自己的目标导向那些少量的、有真正价值的长远目标上。

愿这篇文章能在新年之际好运地遇见你。

也愿你从此告别陈旧的新年计划,做一个真正的长期主义者!







本文参考资料



《这书能让你戒烟》

思考戒烟的本质和机制P18、150、190

意志力戒烟成功率低下P155、178

第二天,第十天,第一万天P26

戒烟不是一种牺牲,而是一种获得P105、146



《有效学习》

我们都愿意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事情P5

动机是学习活动的终极动力P3

动机是掌握任何一项技能的第一步P5

主动去描述目标与自己的关联P9

调整看待事物的角度,看到长远意义P16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任何事都是两次创造而成P132



《刻意学习》

潜意识没有接受的时候,会回到原来的自己P9



老喻:长期乐观,短期悲观,当下愉悦

回望2019,解答2020,远眺2040




>>> 热门关键词 <<<



空空负面偏好中中写下来空空空

空空多维学习中中读纸质书空空

空空游戏心态中中NLP层级空空

空空空空镜子中中环境空空空空

空空费曼技巧中中隐性世界空空

空空空空压力中中戒烟空空空空

空空每日反思中中创造空空空空

空空认知体系中中二元对立空空

空空思维舵手中中兴趣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冥想中中写作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情绪中中行动力空空空

空空心智带宽中中主动休息空空

空空打卡心态中中反馈学习法

空空空清晰力中中人生目标空空

触动学习法中中耐心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跑步中中元认知空空空

空空刻意练习中中深度学习空空

批判性思维中中阅读空空空空

空空空空早起中中三重大脑空空

空空空空空空中中空空空空空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