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
这是周岭的原第46篇原创文
本文3008字,阅读时间约5分钟
导读: 每到新年伊始,我都想把这篇文章分享给那些想做新年计划的人……
千万别在新年的时候做计划!
虽然,那计划能让你远离不满的过去,那计划能让你感到美好的未来,但是,这一切都是错觉。
无数的事实都能证明:在这个时机做出来的计划注定会失败。
这是我多年以来的教训,也是绝大多数人的共同教训。
这种教训周而复始,从未停歇,若不主动睁眼看清,就算经历多次,还是会忍不住在这个关口上钻进去。
是时候跳出怪圈,去寻找做计划的正确姿势了。
做成一件事有多难?
先回答自己一个问题:
近一年来,有什么事是你主动持续做六个月以上的?
注意三个关键词:主动、持续、六个月。
比如早起、跑步、读书、冥想、学英语、打太极或其它什么技能和习惯都可以,如果六个月没有,那三个月以上也行。
有吗?
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
但我猜,别说是两三项,能做到一项的人也是极少数。
只有亲自做到过的人才知道,主动持续做到任何一件小事都极其不易。
第一周坚持跑步,第二周就可能因为天气阴雨、缺少同伴、身体调整等各种原因纠结拉锯了,第三周该睡睡、该吃吃,完全忘记了跑步这件事。
第一周坚持阅读,第二周就可能因为加班、应酬、无趣等各种理由静不下心来,第三周该刷手机刷手机、该看电视看电视,读书这事儿等有状态再说吧。
然而,想要成事,哪怕是一件极小的事,也需要持续地行动才能逐渐看到成效。
这个道理实在是太明显了,因为我们确实极少有主动持续地做成过一件事情的经历,对吧?
想要做好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都需要长期刻意保持难受。
但凡曾经主动持续地做成过至少一件事的人,就会明白哪怕是增加一个小小的目标都需要谨慎谨慎再谨慎,除非你不介意浪费时间和生命。
不知道做成一件事有多难的人,总指望在无痛中成长,在轻松中收获,总期待好的时机、好的状态,总幻想有好的计划、有妙的方法,然后一举逆袭。
这正是我们总是把希望寄托于来年计划的认知原因。
到底是谁在做计划?
翻开我们的新年计划,几乎都是完美而宏大的。
要读书、要健身、要减肥、要早起、要学这个技能、要学那个技能……一个全新的自己就要出现了,光看看就觉得激动。
但这看起来更像是新年愿望,而不是新年计划。
愿望可以随便许,但计划不能随便写,做不到,一切都是徒劳。
人们喜欢在新年制定计划,往往是基于对过去的不满而非对未来真正的需要。
原先的计划(愿望)没有实现,所以寄希望于来年更完美的计划(愿望),于是怪圈循环就开始了。
陷入怪圈并不可耻,因为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做出不现实的年度计划就好像是人类的默认设置,没有人能从一开始就跳出这个怪圈。
这个规律如此普适,必定有其背后的原因。
我们人类的大多数决策都由自己的“情绪脑”把持,因此“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在各处,包括制定计划。
面对伤痕累累一年,“不满的情绪”早已积蓄,强大的“情绪脑”急迫地想改变现状。
但是它的天性是“急于求成、避难趋易”,不愿付出艰辛就想马上得到做到的快感,于是新年计划就是最好的选择。
在新年计划中,短视的“情绪脑”几乎不会考虑任何困难与艰辛。
它看不到持续行动的枯燥,看不到生活环境的限制,看不到自身惰性的强大,看不到潜在事物的干扰……
它根本不清楚主动持续做成一件事到底需要经历什么,对自己异常自信,于是把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宏大完美,毕竟只要满足当时的自己就好啦。
在新年计划中,一切都很完美,写完就等于做完,即刻就能满足自己!
事情到此基本上就已经结束了。
如果你能意识到这一层,就会明白在做新年计划时,我们的脑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的,弱小却长远的“理智脑”几乎没有发言权,那个强大而短视“情绪脑”才把控着全程呢!
这正是我们总是热衷于来年计划的生理原因。
为什么总是在新年?
人类是个奇怪的动物,凡事喜欢在整点开始,似乎跨过这个点,一切就会突得不一样——全新的世界、全新的自我。
然而这只是人类自己制造的时间节点罢了,今年的元月1号只是去年12月31号的延续,并没有什么特别的。
跨过这一天,你还是那个你,性子还是那个性子。
虽然人们会在节日里举行庆典和仪式,但对于成长来讲,这个时机和其它时机没有任何区别。
说白了,它就是一种心理作用,也是“情绪脑”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天性在作祟——立即感受重生和变化。
事实上,元旦前后,你更有可能是睡个懒觉或忙着和亲朋好友聚会。
当然,我并不反对在特殊节点制定长远计划,毕竟这有仪式感,但一定要警惕自己的动机——不是基于需要而是基于不满或是立即想感受到变化。
这也是我们喜欢在新年做计划的心理原因。
制定计划的正确姿势
在我看来,所谓的成长,就是不断克服天性的过程。
换个说法,就是尽量不用情绪脑,而用理智脑来做计划。
情绪脑虽然在短时能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但极不稳定,对于长远的年度计划来说并不合适。
想要实现长远的年度计划,更为理智的做法可参考如下建议:
1、基于需求而非不满
认真审视自己的计划动机,改变不满的现状往往只是你的愿望而非真正的需求。
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真正的需求就像古典在《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中描述的这样:
真正的需求肯定不是那件让你舒舒服服就能成功拿到结果的事,而是那件让你白天痛苦地想、晚上睡不好觉、早上五点爬起来,一边苦笑着骂娘一边咧着嘴干完的事情。
2、不按人为的时间节点
真正的需求往往不会出现在人为的时间节点上,但只要你保持持续探索,它就可能随时出现。
比如,我决心早起的时机是在三年前的9月份,开始跑步的时机是两年的3月份,开始写作的时机是去年的7月份……
决心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已经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摸索,想清楚了意义、困难和方法论。
最终,这些非正点时机开始的决心都坚持了下来,而之前所有年度计划的决心早就不知道去哪儿了。
3、只做一个但要做很深
自然探索产生的计划通常只有一个,刻意制定出来的计划往往既大又全。
如果非要刻意计划,那我也建议放弃大而全的安全感,每次只增加一个目标即可。
无论是学习技能还是养成习惯,就选一项,并且集中心力把这一件事情做好做深。
无论如何也要逼迫自己一把,主动持续地做上三个月、半年、一年……
只有做到了,才能体会到做成一件事情有多不容易,才能体会到做成一件事情的好处,才能真正地跳出年度计划的怪圈!
最新鲜的例子莫过于Facebook的CEO扎克伯格了,他也做新年计划,但每年都只有一件。
2009年 每天戴领带上班
2010年 学习汉语
2011年 只吃自己亲手屠宰的动物
2012年 每天写代码
2013年 每天跟除脸书员工之外的不同的人见面
2014年 每天写封感谢信
2015年 每个月读两本书
2016年 开发一款私人专属人工智能助手(贾维斯)以及全年跑步 365英里(587 公里)2017年 走遍并拜访美国的每一个州
2018年 修复Facebook
每一年,他都做到了。
一年做一件事自然容易做到,同时也能更加从容地去探索周边,锁定其它领域的新目标。
你愿意每年练就一个真实的大招,还是年年计划着练就多个大招?
4、在最困难情况下计划
最后一个建议,在计划之前把困难想足。
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想想自己的惰性、想想生活的干扰、想想练习的困难、想想坚持的枯燥、想想他人的眼光、想想无聊、想想寒冷、想想应酬、想想琐事、想想低谷……
这不是自我打击,而是清醒,是行动过程中必须面对的实实在在的问题。
唯有清醒方能坚定啊!
坚定的人才能克服“急于求成、避难趋易”的自然天性,成长为真正想要的自己!
本文参考资料
古典言论
《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
------ 热文推荐 ------
《重新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