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一劳永逸?还是死了这条心吧!
这是周岭的第77篇原创文
本文4294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导读: 几乎大多数人都是这么想的:现在拼命努力,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过上一劳永逸的无压生活。只是这愿望虽好,但若抱着这种心念,估计永远也等不到那一天……
下次你吃到花菜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多关注它一眼。
因为,它有毒!
是的,这个被普遍认为味道鲜美、富含维C,还具有抗癌功效的蔬菜,竟然有毒!
我知道这样说肯定会惊掉一些人的下巴,就像我自己最初被惊到一样。
为了避免被人说是造谣,我还是具体解释一下:
花菜虽然富含抗氧化物,但通过饮食所摄入的抗氧化物水平,远远无法产生健康或抗癌的作用。
人们食用花菜之所以会更健康、更长寿,正是因为其携带的毒素——萝卜硫素(sulforaphane)。
这些毒素原本是为了阻止昆虫或其它动物啃噬的,但被我们食用之后,便造成了人体中毒。
不过由于剂量很小,对人体的伤害并不大。
但毕竟是毒素入侵,身体依然会拉响警报,激活细胞内的应激反应。
这些应激反应中包含酶促反应,而这些酶促反应会增加抗氧化酶的含量。
这才是吃花菜使我们变健康的真相,只是商家断然是不敢这样宣传的。
当然,大多数人即使知道了这个真相,也不过是多了一个知识点而已。
事实上,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成长路径。
如果我们能意识到并深挖它,就能主动改善自己的生活态度,扫除人生路上愁云困苦,永葆生命活力。
好的生活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相比“中毒有益健康”,我想“核辐射有益健康”这个噱头会更刺激人。
是的,还真有这样的事!
20世纪80年代,美国能源部对巴尔的摩核造船厂的两组工人进行研究。
一组工人(28000名)处理含有极低核辐射的材料,另一组工人(32000名)则处理不含辐射的材料。
通过8年的跟踪,他们震惊的发现,辐射组的工人不仅更健康,死亡率也比未辐射组低24%。
通过花菜抗癌的真相,我猜你肯定能想到原因:
高水平的辐射会杀死细胞,导致癌症之类的疾病发生,但极低剂量的辐射并不能把工人体内的细胞杀死,反而使他们更强壮。
而未被辐射的人群也虽然没有伤害,但相比起来反而显得更加脆弱和退化了。
可见,使人保持健康的核心不在于是否有危害,而在于危害是否“微量”。
换句话说,太大的压力和没有压力都不是最好的生活,适度的压力才是!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启示!
因为人人都在追求一劳永逸的无压生活,但长久的无压生活显然不是最佳选择。
毕竟没有压力的伴随激励,我们很快就会陷入生理退化、精神空虚、思维衰老的境地。
所以,从成长角度看,压力其实没有好坏之分,但有轻重之分。
适度的压力反倒是我们保持长久活力的重要基石。
这与我们内心追求一劳永逸的思想多少有些出入,但接纳了这一点,会使我们面对压力的态度发生有益的转变。
毕竟,在漫长的人生中,压力无从避免,这下终于不用逃避了。
压力从此不再变得那么令人讨厌,甚至还会让人喜于面对。
不过请注意,这里的压力特指“适度的压力”,就是那种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的压力。
话说到这个份上,估计经常看我文章的朋友应该能联想到下面这张图。
能力圈法则告诉我们:
一个人成长进步最快的区域在自己能力舒适区的边缘,太困难或太简单的区域都容易让我们止步不前。
如果我们把能力圈替换为压力圈,这道理也是成立的:
太大的压力或没有压力都会使我们生活不幸,唯有适度的压力才能让我们的人生幸福源源不断。
换言之,好的生活是始终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让自己处于有点压力,但又刚好能承受的状态,这或许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常态。
所以,生活中有点小压力,有些小约束、有点小焦虑……或许都是好事。
这会让我们的相关机能保持警觉,不会因麻木而退化,还能因此变得更好更强。
无压的世界不值得逗留
尽管我从理智上把这件事情的利弊分做了如此分析,估计你在情感上也不会买账。
毕竟谁不希望自己永远或长期生活在没压力、没有焦虑的舒适生活中呢?
就连童话故事的最后,都会用“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来结尾。
这显示了人们对永恒幸福的潜意识追求。
虽然我们都知道童话故事的结局只是骗骗人的,但对自己追求一劳永逸的无压生活却十分执着。
我们希望找到一份事少钱多离家近的工作,最好是体制内的“铁饭碗”,从此高枕无忧。
我们希望找到一个容貌美、家境好、性格优的伴侣共度余生,从此别无他求。
我们希望实现财富自由,多到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此彻底解放。
总之,都是这种句式:
等到某天达成某个目标之后,就可以告别辛苦,开始享受了!
这种思维模式极其符合我们追求确定性的天性。
但它就像一个毒苹果,初咬一口甜得要死,但很快就会让人神经麻痹,滑向危险之地。
这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它违背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铁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点击查看概念介绍)。
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会持续趋于混乱和无序、瓦解和消亡,包括我们身体、技能和认知上的舒适区。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固定不变的舒适区,只要停止新能量的输入,舒适区就会不断的消失瓦解。
正如有了体制内的铁饭碗工作,就有可能消磨自己的奋斗意志,因为拼搏已经没有必要了。
而这种心态就可能导致自己停止学习、浑浑度日,以致面临新的挑战时无所适从。
正如抱得美人归之后,就有可能觉得生米已经煮成熟饭,没必要再持续完善和提升自己了。
而这种心态可能导致自己停滞成长,无法与对方同步,以致出现情感危机。
正如获取了财富自由之后,就有可能觉得没必要再克制节约、压抑自己了。
而这种心态可能使自己沉迷娱乐,欲望大增,以致欲壑难填,跌回低谷。
进入了舒适区,我们可以暂时松一口气,但不能一松到底。
因为舒适区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消逝瓦解,一刻也不会停。
很多人意识不到,是因为这个消解的过程往往并不明显,特别是当增长大于消解的时候,更是察觉不到。
这一点可以从我们身边的很多现象中观察到,比如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这样的:
假如你劝戒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要早起锻炼,少吃垃圾食品或不要熬夜,通常是被当成耳旁风的。
因为他们新陈代谢和恢复能力正处于向顶峰发展的阶段,增长大于消解。
即使不运动、吃垃圾食品也能保持苗条的身材和紧致的皮肤,即使通宵熬夜,睡上一觉也能立马恢复。
所以他们宁愿把这些时间花费在睡懒觉上,也不愿主动去磨炼自己,因为没有必要。
但是,一旦到了三十岁以后,就算没有人催,自己也会想着主动去锻炼和养生了。
因为此时生理顶峰已过,曲线开始下行,生理增长与消解持平,或消解开始大于增长。
所以,每天即使清汤寡水也容易发福发胖,稍不注意就会肚腩生起。
那些上了岁数的人不是真的愿意主动锻炼、节制饮食、避免熬夜,而是“生长红利期”已过,不这么做不行了啊!
可见,舒适区消解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不仅生理上如此,技能和认知上也是如此。
《刻意练习》的研究者指出:
通过训练引起的认知和生理变化想要持续保持,就不能停止训练,一旦停止训练,它们便开始消失。
也就是说,我们通过辛辛苦苦训练培养起来的驾驶、绘画、钢琴、写作等技能一旦荒废,就会退化。
因为大脑中相关脑区的神经不再受到刺激,神经关联就会减弱,原先已经建立起来的连接也可能慢慢断开。
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值得长期逗留的舒适区,贪恋舒适区必然会走向退化。
当我们长时间觉得生活没有压力和挑战时,危险就已经潜伏在身边了。
聪明人会刻意保持适度的难受
古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这话反过来说,也是对的:人无近忧,必有远虑!
当我们长时间处于舒适区时,各项机能退化消解,直至遇到真正的危机,才会逼迫我们从底谷开始努力。
但巨大的压力会迫使我们同时想要很多,想要快速见效,于是又陷入了巨大的困难区。
这种情况下,要么焦虑至极,低效努力,最终黯然徘徊在低谷,要么奋力拼搏,重回高峰,但也元气大伤。
当再次达成目标后,必然会大松口气,然后呆在新的舒适区内回血,毕竟没人愿意持续高强度地拼搏。
于是多会造成了大起大落的波浪式成长轨迹。
不过聪明人会采用更加合理的策略。
无论自己面临巨大的外部压力还是处于巨大的舒适区,都会刻意保持适度的难受!
当面对巨大的外部压力时,放弃一些欲望、降低一些期待、错开一些目标,或离开一些环境来减压。
我自己减压的一个秘诀就是尽量不要同时面临很多目标或期望急于看到效果,这一点非常凑效。
不管是外部的还是内部的,只要目标或欲望一多,必然会焦虑丛生、急于求成。
而面对强大的内部惰性时,学会主动跳出舒适区,通过持续的输出和创造给自己加压。
就像我在《顶级的生活不是奢华,而是创造》中说的那样,只要想着去创造点什么,我们就会主动走到舒适区的边缘。
无论是身体、技能还是认知,只要有作品的引领和反馈的激励,就会乐此不疲,精进不止。
这样的努力虽然不会快速见效,但可以让人在高峰和低谷期都保持耐心和稳健,避免大紧后的大松。
最终形成持续上升的积累曲线。
粗看这条曲线,整个过程都处于相对平缓但持续上升的轻微难受状态,但我们并非没有享受。
事实上,每达成一个小目标或小成就时,我们都必然会间歇性的获得正面反馈。
这些新形成的舒适区会给我们更多的动力,继续保持适度难度,游走在舒适区边缘。
长此以往,就会与一劳永逸的模式形成鲜明对比。
可见,适度的难受应该是生活的常态,真正的美好也在于努力之后的收获与成就,而非长久的无压。
对于这一点,我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颇深。
因为每次打磨一篇文章都要逼迫自己在舒适圈边缘呆上一到两周。
而每次发布一篇深度文章,就能收获大量的正面反馈,激励我继续向前迈进。
如此反复,乐此不疲,既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又能持续扩大舒适区。
没有一劳永逸之心,却有享用不尽的乐趣。
这个策略不仅我能用,其它人也能用,不仅写作可以用,其它活动也能用。
尽管这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策略,但它几乎没有门槛。
只要给够时间,绝大多数普通人都可以从中受益。
控制的艺术
总之,这是一个控制的艺术。
把压力控制在舒适区的边缘,处于有点压力,但又刚好能承受的状态。
不过总说“有点压力”还是太笼统,到底什么程度才算是舒适区的边缘呢?
这里不妨参考万维钢的“15.87%理论”,他在《为什么15.87%这个数字对你很重要?》进行过严谨的科学计算。
大意就是说,好的状态是熟悉的部分占85%,困难的(挑战的)部分占15%。
当然,这也只是个参考的数值,如果不追求精确的话,只要记住“二八法则”就好了。
即每次做到当前最佳水平,再外加一到两成的吃力程度。
比如跑步跑到有些气喘,阅读读到有些烧脑,写作写到有些力竭。
必须让自己的身体、思维和认知都受到点“挑战和伤害”,才会启动警觉和修复机制。
就像通过运动撕裂了肌肉(酸痛感),身体修复之后就会使我们变得更强壮一样。
尽管这“一到两成”的外加努力无法在短时间内给我们带来可观的变化。
但可不要小看它,从长远看,就非常可观了。
毕竟,我们的成长是一件长久之事!
本文参考资料
《运动改变大脑》
花椰菜“有毒” P65
巴尔的摩核工厂调查 P52
《刻意练习》
停止训练,变化就会消失 P70
罗辑思维·万维钢
>>> 热门关键词 <<<
空空空空空空中中心智带宽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