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環境工程 | 在環保、市政、化工、材料、機械等領域成為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環 境 工 程


(一)專業定位

     環境工程是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於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該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掌握環境工程專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識,能夠承擔社會責任、具有創新意識及團隊合作精神的、具有環保專業技能和工程實踐能力,能在環境科學與工程或與之相關的領域從事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生產與科技管理的環境保護工程技術與管理人才。


二)培養目

      環境工程專業貫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總體要求,立足東莞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需求,註重學生創新精神和應用能力培養。培養系統掌握環境工程專業理論和方法,具備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掌握環境工程方面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環境工程實踐能力,具備職業道德與國際視野,滿足環境工程需要的綜合素質,畢業後可在環保、市政、化工、材料、機械等領域勝任水汙染、大氣汙染及固體廢物汙染治理設施的設計、施工、管理和環境質量監測、環境影響評價等相關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三)培養規格

     本專業學製4年,實行學年學分製。學生在畢業時應獲得最低總學分170學分;符合學校學士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四)課程體系

     本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綜合素質拓展三部分。其中,理論教學中通識教育必修課程39學分,通識教育選修課程10分,學科基礎課程31學分,專業必修課程25學分,專業拓展選修課程15學分;實踐教學(不含課內實踐)中獨立設置的實驗(實訓)課程19學分,集中性實踐教學環節17學分,綜合素質拓展10學分。

本專業核心課程:環境工程原理、環境監測、大氣汙染控製工程、水汙染控製工程、環境土壤學、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影響評價。

本專業主要實踐教學環節:環境工程微生物實驗、環境工程創新訓練、環境工程原理實驗、環境監測實驗、大氣汙染控製工程實驗、水汙染控製工程實驗、大氣汙染控製工程課程設計、水汙染控製工程設計、固體廢物處理處置課程設計、環境影響評價課程設計、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實驗、環境工程專業綜合實訓、畢業設計(論文)等。


(五)師資隊伍

     本專業教師14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比100%,副教授以上教師占比50%;另外,還聘請了一批具有豐富實踐教學經驗的政府、企業高管擔任客座教授、兼職教師。本專業教師中,廣東省南粵優秀教師1人。



(六)教學條件

本專業擁有堅實的專業建設基礎,曾獲得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建設有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門,擁有功能齊全的多個專業實驗室,建設有廣東省資源環境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擁有多個校外實踐基地,與東莞市生態環境局、東莞市環境科學學會等單位保持緊密合作。

(七)專業特色

     環境工程是基於自然科學、工程科學與社會科學而發展起來的綜合性交叉學科,是一門研究人與環境相互作用及其調控的學科,主要研究人類-環境系統的發展規律,調控二者之間的物質、能量與信息的交換過程,尋求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以實現人類-環境系統的協調和持續發展。環境工程專業涉及環境領域裏的工程和技術問題,主要研究大氣汙染防治、水汙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置與資源化、噪聲控製,以及光、熱、放射性和電磁輻射汙染與防治等。通過設置多環節、多層次的課程實驗實習、項目調研、生產實踐等教學過程不斷強化學生復合應用型人才專業素養,基本具備直接進入相關行業或部門獨立工作的能力。本專業長期以來為東莞、粵港澳大灣區社會經濟發展需求提供服務。經過多年的專業建設,本專業學子在省市環境部門和環境相關行業的認可度不斷增強。


进入美丽异世界,快来看看手绘下的东莞城市学院吧!


准考证打印!广东省2024年普通专升本考试温馨提醒


舞蹈編導|藝術、舞動與靈感,用舞蹈來詮釋生命的語言


—— 东莞城市学院出品 ——

来源 | 东莞城市学院城建与智造学院

编辑 | 易铭坚 卢永康
校对 | 利狄家 卢永康 吴锦鹏
审核 | 卢永康 何钊威 陈晓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