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服务学习大讲堂回顾 | 陈行甲“那些爱与成长的事”




        2023年11月23日,原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行甲先生做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七书院“服务学习大讲堂”,为师生们带来“那些爱与成长的事”主题分享。



前     言

        陈行甲先生说,他非常珍视这次演讲机会,下午早早骑着单车出发,赶来与年轻的港中大(深圳)的学子们朋友们交流。上一次来港中深,他的演讲主题是:爱与成长,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这次,他将题目改为“那些爱与成长的事”,因为他在儿子的提醒下,希望不要站在他的立场为师生们定义何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而是把定义权留在我们每一个人手中。他今天来和大家分享,其实是希望跟大家讲故事,讲他的人生成长的故事,希望对观众有所启发。

        “谁画出这天地 / 又画下我和你 / 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 谁让我们哭泣 / 又给我们惊喜 / 让我们就这样相爱相遇”,一首许巍的《旅行》作为开场,陈行甲先生说这是他最爱的歌手,最爱的歌,歌词中的爱蕴含着一股美丽而纯粹的力量,这样的爱是令人感恩的,也令渺小的个体拥有了存在的意义。


第一个故事·母亲


        陈行甲先生说他生命中有两位让他深深感恩的女士。第一位就是他的母亲。陈行甲先生说他的母亲曾多次郑重而兴奋地向他表示感谢,因为在母亲刚满月将要被遗弃的当口,有人预言“这个姑娘将是贵人之母”,由此母亲才真正被她的父母接纳,才能活下来。因此当他出生后,母亲为他命名“行甲”。这个名字寄托了母亲对他的殷切希望,而他最终没有辜负他的母亲,他是那个小山村第一个大学生,第一个考上清华大学硕士,第一个到美国留学的人,后来又在基层做到副局级干部。

        母亲的爱与寄望令陈行甲在人生旅途奋勇争先,母亲一生中的干净悲悯对他的影响更为深远——他在贫困的地方执政的时候,能够守住自己干净的底线,能够以和她一样的悲悯去对待弱者。他觉得,这是母亲对他的人生的起点的托底的意义。




第二个故事·妻子


        这个故事的开头,是一位学业与家世都远超同龄人的女生,在无聊的课上向坐在隔壁的男生递来一首从书上抄下的诗。故事的中间,男生女生隔着山川江河,因为爱,女生放弃了十倍于男生工资的工作,转身来到湖北山区小镇上,并准备在陪在基层工作的男生度过一生。年少倾心的爱意在漫长岁月中开花结果,现在他们的孩子已经从北大毕业去国外读博士了。

        陈行甲先生想和大家分享这份跨越30年的爱恋与陪伴,他感恩他的爱人,在他年少自卑的时候给予他大声说爱的勇气,在他因工作受挫陷入抑郁地时候牵引他走出阴霾,在他为理想苦恼的时候坚定地支持他从心出发。妻子之于他,就如同歌词中所唱,“你是我生命中的精灵,你知道我所有的心情。是你将我从梦中叫醒,再一次给我开放的心灵” 。





第三个故事·求学


        回忆起在清华求学的日子,陈行甲先生说他的内心常怀惶恐,担忧自己的学业匹配不上清华的声望。而到毕业时,他是那一届的清华校级优秀毕业生。每个周末,他都前往新东方学习外语,他自豪地宣称“我是俞敏洪老师地第一代学生。”当时的他万万想不到,多年后,俞敏洪老师在社交平台上所有流量收入,全都捐赠给了他的慈善基金会。

        清华毕业后,陈行甲放弃国家开发银行的offer,再次选择回到基层担任副县长。一年多之后,得益于在清华的英语锻炼,他以四轮湖北省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获得芝加哥大学的学习机会,第二名是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的一个副教授。

        他感恩曾经的自己所付出的努力,也感恩来自清华、来自俞敏洪先生、来自留学访问期间的所有美好的际遇,这一切都是他原本不敢企望的,然而生活有其自身的逻辑,那些不经意间播下的种子,那些没有企图的浇灌,说不准在哪个瞬间,一阵春风弗过便萌出了新芽。



第四个故事·转折


        陈行甲先生在巴东当县委书记的故事,在网上被许多人津津乐道。回顾从政的经历,他认为自己以为人民服务为初心,痛痛快快地做了一些事情,面对当地浑浊的政治生态,他始终坚守本心。他说:“我不敢说自己不负苍生,但我敢说自己不负本心,敢说我是个不收钱的县委书记,敢说我已经拼尽全力。” 任职期满后,他被省委提拔公示了,综合他的处境、他的理想,以及时代提供的机会,他在认真思考后决定辞职从善。他说对于他这样一个不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的人,功名利禄真的没那么重要,他更希望听从自己的内心。


第五个故事·

人生后半程:爱与行动


        陈行甲先生的第一个公益项目叫“联爱工程”,愿景是“联合爱,让因病致贫从现代中国消失”。他倡导公益2.0,摒弃传统的以穷人的苦难募资,来成就个人慈善道德的做法,以广东省河源市、青海省、甘肃省为实验田,给儿童白血病患者施行“兜底治疗”——即除开医保报销的部分,联爱工程报销100%。然而给予金钱上的支持只占他们工作的5%,还有95%涵盖了现代医疗服务与家庭人文关怀的方方面面,包括疾病的医学科普、术后健康护理、患者的营养支持、儿童的上学衔接帮助,以及对于逝去的患儿的亲属的哀伤辅导等等……而这些,正是目前国内的医疗体系尚未完善的部分。同时,联爱工程也希望联合当地政府和医疗,机构建立一个数据库,从“患者”、“医生”、“药物”三个角度,帮助社会试错,探索因病致贫的规律性解决办法。



故事未完待续:在服务中成长


        陈行甲先生说,关于从事公益事业,关于服务他人,他从未有过动摇。“我们虽然都是平凡的人,但是如果每一个平凡的人都有这样简单的付出的愿望,那么一个团体所汇聚的力量足以改变一个社会的道德高度”。


提问环节(互动交流)


Q:在这么多年的公益事业当中,请问您最有成就感和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A:我最有成就感的事,是这个2.0版本的慈善模式做成了:不仅是联爱工程得到了国家卫建委、国家医保局的肯定,更在于这个模式改变了社会对慈善的认识——慈善,不是通过苦情和悲情去感召的,而是通过创新、时效去引领的。慈善不是社会的补丁,不是少数人展示自己的道德,而是社会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关于遗憾的事,我可以说,我没有遗憾。我一路走来,无论是帮助过我的,还是我帮助过的人身上,我感受了太多的温暖。


Q:我们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每一次都会遇到十字路口,每一次都会遇到人生的抉择。以您的经验来看,对我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呢?


A:人生就是在不断的面临选择。每当你遇到人生重要选择的时候,我的建议是,把那些眼前的利益考量放一放,一定要让自己安静下来,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个声音会告诉你要到哪去——你自己最喜欢的、能够长久保持热情的路,就是正确的道路。


Q:您投身公益事业,是否和您的抑郁经历有关呢?这段经历是否给您的公益理念带来过什么影响?


A:投身公益事业,与我患抑郁有关系,与我抑郁之后的康复也有关系。抑郁要真正的康复,短期是治疗,看病、吃药、咨询、向亲友倾诉;中期是陪伴,将你的需求告诉你最爱的人,信任他(她),让他(她)知道如何陪伴你;而长期是成长,要相信——爱与工作是治愈一切的良药,当你学会了去爱,去付出,你便能成长。所以这就是我决定后半生投身公益的原因——我要为他人服务,我希望将遭受过的苦难转化为经验和力量,去帮助和服务那些遭受不幸的人。



       讲座尾声,第七书院副院长洪明雁女士为陈行甲先生赠予徐扬生校长书法轴卷。陈行甲与师生们一起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在掌声中圆满结束。





排版 | 徐晨 祥波书院 经管学院

文稿 | 苏璟瑶 第七书院 数据科学学院

        第七书院办公室

图片 | 曹哲 第七书院 人文社科学院

电话 | 0755-23517380

邮箱 | 7thcollege@cuhk.edu.cn

办公时间 | 8:30-12:00; 13:00-17:30

(周一至周五/工作日)



第七书院

使命 品格 服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第七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