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人民日报记者凌志军曾抗癌成功
在普通人的观念里,癌症基本上已经和不治之症划上了等号,不过随着医疗越来越发达,许多早期癌症大部分都有治愈的机会。
人民日报有位记者,他却实现了从肺癌晚期到肿瘤消失,从死神手里夺回了自己的生命,抗癌成功。
噩梦来袭
凌志军生于1963年,二十五岁时成为新华社记者,后来凭借犀利的文笔,深邃的眼光,他成为了许多畅销书的作家,一路走到了《人民日报》的高级编辑这个职位。
他往后的人生本该顺风顺水,但是一场噩梦却在他丝毫没有准备的时候悄然而至。
凌志军早年当过兵,每一年都会进行体检,而且指标正常,他也没有任何的不良嗜好,比如抽烟、喝酒之类的。
尽管工作繁忙,凌志军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一小时的时间来进行体育锻炼。
但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看起来规律又健康的人,却患上了“不治之症”。
2007年2月12日,凌志军站在北京医院脑神经外科的医生办公室里,他的颅脑、胸部胶片被医生悬挂在一个巨大的灯箱上面。
这里有,这里有……
凌志军耳边响起医生的声音,“肝上也有!”医生叹了一口气,摘下眼镜语重心长地对他说,癌细胞扩散比较严重,已经不能做手术了,只有全身化疗。
先是颅内,然后是左肺,现在又是肝……凌志军已经彻底蒙了,但他知道这一切意味着什么:脑癌、肺癌、再加上肝癌,这就是恶性肿瘤,全身转移!
和大多数的病人一样,当灾难降临到头上之时,大家都在绝望中胡乱地抓,想要抓住一束希望的光,不管是真是假。
凌志军的朋友建议他去北京天坛医院,还推荐了一位权威的医生给他。
那时的凌志军就像是抓住了一颗救命稻草,和妻子忍耐了两个小时的路上颠簸,又在医院昏暗的楼道里等待了三个小时。
直到快下班了,凌志军才见到了那个主任。
主任看他一眼﹐便把注意力集中到核磁共振胶片上。
凌志军强打精神﹐试图叙述突然发作的症状,可是很快发现主任对此并不感兴趣。
那个主任医生的热情似乎只在向他对面的年轻医生侃侃而谈,年轻医生则是一副洗耳恭听状。
凌志军努力提高声音﹐希望主任的注意力能转移到他身上。
然而,主任只是再扫他一眼﹐因被打扰而显得不高兴。
“我忽然觉得自己并不是他的一个病人,而不过是一个病例,在适当的时候自己送上门,做了他的教学标本。”凌志军说。
医生的态度非常不好,凌志军的妻子很担心丈夫的情况,实在等不及他和他的学生一直侃侃而谈,便问他凌志军脑子里的肿瘤与肺部病灶是否有关。
谁知主任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接连反问他,你想让他有联系?是吗?
听到这样的话,凌志军和妻子的心都凉了半截,他们不再做挣扎,麻木地走完了此次就诊。
这次的结果并没有让凌志军气馁,他和妻子又去了许多大医院,但只收获了一堆“专家门诊挂号费发票”和满是问号的诊断书。
诊断书上面通常写着:胶质瘤?多发性病变除外。
无法确定凌志军到底得了什么病,自检查出身体异常之外,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凌志军在比利时当医生的妹妹给他带来了国外专家的会诊结果,情况没有那么悲观。
与中国医生的结论明显不同点有:脑部病灶50%不是肿瘤,或者只是良性肿瘤;脑部病变和肺部病变没有关系的可能性更大。
鉴于此,外国专家认为,仍有进一步确诊的必要。
但由于没有见到病人,他们甚至不认为这是一个正式的诊断,他们极力建议凌志军在中国重新来一次会诊﹐请最好的医生,并当场推荐一位。
凌志军的妹妹回了国,陪哥哥再次前往了那家医院,还是挂了那个三百元的专家号。
但这次专家仍然是匆匆看了几眼胶片之后,接连几次对凌志军说,是转移瘤,必须立即手术。
“如果不手术会怎么样?”
“不手术?那就等着呗!”
面对凌志军的疑问,医生毫不客气地表达了不手术就等死的态度。
当他们还想进一步和他讨论国外专家的会诊情况时,那位医生却摆摆手开始招呼下一位病人,三百元的挂号费,只看了三分钟。
“如果真像医生会说的,乐观积极的精神是战胜癌症的重要力量,那么我可以肯定,很多医生的表现甚至比疾病本身更加令人绝望。”
看了这么久病之后,这是凌志军从心底深处发出的感叹,他所见到的这些所谓的专家,已经令他心灰意冷。
既然在国内可以算是求助无门,他决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向死而生
凌志军和家人意外地发现,脑瘤没有像医生预言的那样迅速长大!
最新的核磁共振检查报告上面写着,他的颅内肿物“约2.2厘米×1.9厘米”,而前一次检查的结果是“2.5厘米×2.3厘米”。
两次检查间隔17天,从“2.5厘米”到“2.2厘米”,这变化相当细微,我却近乎偏执地相信它意义重大。
凌志军对自己说,也许他的死期没有那样迫在眉睫,他的病情也并非没有转圜之机。
他开始为自己寻找康复之路。
在一次手术中,凌志军切除了左肺的恶性肿瘤,但是他一直没有接受手术切除脑瘤的治疗方案。
凌志军拒绝了一些“抗癌特效药”,也拒绝了化疗和放疗。
其实做完肺叶切除手术,出院之前,刘向阳医生就曾经给过凌志军一个忠告,就是“不建议你去做化疗。”
记者出身的凌志军敏锐地感受到了刘向阳医生的话中话,他其实真正想说的是“反对”,然而仅仅是由于医生的职业戒律,才使用了一种比较委婉的表达方法。
凌志军查过资料后发现,过去几年,全世界有很多研究者发现,用化疗对付肿瘤收效甚微,而它的副作用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
一些正在用于临床的化疗药物,杀死的正常细胞远远超过它们杀死的癌细胞,结果导致病人普遍出现感染、发烧、脱水、呕吐和全身衰竭。
所以,凌志军决定不化疗。
手术出院之后,凌志军甚至没有带一片药回家吃,当他开始意识到肿瘤治疗领域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弊端之后,他开始尝试用一些纯自然的方法恢复自己的体能,而不是急于用药物围剿自己体内残存的癌细胞。
这不是他第一次“拒绝治疗”,就像是他之前拒绝开颅手术、拒绝脑穿刺,拒绝“控岩散”,拒绝了一些所谓的“抗癌新药”。
但他也没有拒绝所有的治疗,比如他就接受了肺癌全切除手术,他只是拒绝过度治疗。
2007年从夏到秋的一段时间,凌志军惊讶地发现他脑瘤的症状减轻了。
此时凌志军和家人已经渐渐从绝望中走出来,决定积极地面对这一切。
有一天,凌志军的儿子跑大街上转了半天,然后抱回来一大堆相声光盘,有侯宝林的,有马季的……还有现在最火的郭德纲,他几乎把这世上所有的相声都买来了。
于是凌志军开始投入到相声的世界里,不求高雅,只求轻松;不求境界,只求快乐。
充当听众的他,一时忘了自己是个病人。
儿子每天下班回来,也会坐在他的身边,和他一起把那些光盘一段一段听过来,他和儿子有着不同的偏爱。
儿子喜欢郭德纲,而凌志军喜欢侯宝林,但这样的代沟并不妨碍他们一同哈哈大笑。
凌志军的妻子晓东也被这样的气氛感染,与其说是相声让她开心,不如说是他们父子俩的笑声更让她开心。
笑声中,全家人忘记了所有烦恼和焦虑,甚至短时间忘记了凌志军正身处绝境。
凌志军在这样的笑声中,渐渐体会到,面对癌症时,一个悲观主义家庭和一个乐观主义家庭有着很大的区别。
正是他这个乐观主义的家庭,让他的治疗的路上走得更踏实,好得更快,家庭给了他战胜癌症的力量。
2009年的一天,凌志军去进行例行复查的时候遇到了社区卫生站的老护士长,当时他已经完成了肺癌切除手术,但是仍然没有对颅内的病灶采取任何的治疗。
尽管是这样,凌志军颅内的病灶也已经缩小了百分之八十,而这时距离他检查出不治之症已经过去两年。
凌志军和老护士长聊起他的病,老护士长十分地惊讶:“你现在还活着,真不容易。好好珍惜吧!”
最后老护士长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别人像你这样,早就死好几回了!
接下来的几年里,凌志军查阅了很多医疗专业资料,看到了更加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一些医学专家相当精确地指出,“用药不当”大范围地存在着。
其中一位认定,“目前癌症病人符合规范用药者仅为20%“”;另外一位则指出,“有90%以上的癌症患者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方案”。
因为有这样的认知,加上这两年没有做化疗但他颅内的病灶真的有所缓解,所以凌志军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一套治疗方法。
凌志军总结,他把“治疗”的理解前所未有地扩展开来,去尝试更多的可能性。
这些办法不用大家鞍马劳顿倾家荡产地求医问药,只需拥有足够的信念、理智、毅力和耐心,以及亲人和朋友的关爱。
在凌志军看来,癌症患者的康复前途取决于第二是患者的身体素质和精神状态;第三才是治疗。
对于大多数的患者来说,癌症不过是一种慢性病,其实并不是绝症,所以凌志军认为决定康复前途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因素才格外有意义。
他杜撰了一个词——“非医学意义的治疗”,它鼓励着凌志军这个医学外行坚定地走自己的康复道路。
这个康复计划没有量化的确定标准,也没有所谓的“疗程”,他的标准就是“自我感觉”。
能够给他带来身体舒适和精神愉悦的办法,凌志军就尽力地、持续地去做。
凌志军把这些方法归纳了起来,叫做“康复九策”。
那就是树立正确的治疗观念,对于这一项,凌志军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不病急乱投医,也不盲目相信“化疗”的神奇功效就是证明。
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过去的几十年里,凌志军都是在忙碌中渡过的;但是自从身边了之后,他发现自己享受无所事事的时光,每一天早上,他都会慢悠悠地喝上一小杯咖啡,这个咖啡不是能够治疗肿瘤,而是一个引导他换一种生活方式的标志。
有时候,为了买到一包新鲜且烘焙适当的咖啡豆,他不得不驱车穿过大半个城区。
每天清晨起床之后,穿衣洗漱只需要5分钟就够了,凌志军却要用20分钟来为自己烹制这杯咖啡。
他在用这种慢生活,细细烘焙制作一杯咖啡的闲情逸致来对抗前半辈子那每天中最为忙碌而紧张的时刻——早晨。
从前,为了追赶时间,他早晨匆匆塞上几口面包,用隔了一夜的开水冲一杯速溶咖啡,一边大口豪饮一边打开电脑开始工作。
而现在这种完全放松的生活方式,不去思考任何事物的放松状态,正是一个宁静而和谐的状态。
第三策,做好五件事:吃喝拉撒睡,凌志军特别看重这五件事,把它们当作自己走向康复的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
“只要能吃,就死不了。”这是刘向阳医生第一次给他看病时说的话,他深以为然。
有一段时间,凌志军到处寻找“健康饮食指南”,但他发现,针对癌症病人列出来的食谱,简直可以成为一个抗癌食品单和一个绝对禁食单。
凌志军开始对众说纷纭的说法感到质疑,他决定自己给自己制定健康饮食。
他给自己制定的饮食原则是“足够”,不是“绝对”。
所谓“足够”,就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多吃那些有益的食品,同时在各种食物之间维持一个均衡点,而不是完全偏向某一种饮食。
具体来说就是:第一足够杂,每天吃的东西不少于25中,豆类、谷类、蔬菜、鱼肉、水果应有尽有;第二足够粗,粗粮粗纤维,少吃精米精面;第三足够素,不是全素宴,而是搭配均衡;第四足够天然。
对于喝,凌志军每天会喝大量的水,并且把良好的睡眠看做是康复之路上的力量之源。
第四策,每天步行五公里;凌志军家的小区里的那片湖泊,有个尽人皆知的名字,叫作“大湖”,比不上诗意江南,但凌志军对它尤其偏爱。
因为那片湖水目睹了他起死回生的每一个细节。
当时,颅内肿物挤压了小脑神经,进而牵扯到四肢,他哪怕挪动小小一步都很艰难。
因为从前总是在路上奔波,不是汽车就是飞机、火车,在此之前的很多年里,他已不知不觉地很少走路。
检查出这个病症之后,凌志军觉得现在他还没有惨到全身瘫痪的地步,既然上帝给他留下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走路,那就让他抓住最后的机会去感受迈开双腿的滋味。
于是,他开始把走路当做重要的治疗手段,每天五公里,从来不间断。
第五策,日光浴;因为每天走路,凌志军和阳光有了越来越多的亲密接触,几乎晒得接近了古铜色。
凌志军的形象已经完全颠覆了人们心目中的,躺在床上皮肤苍白,气若游丝的癌症病人形象,他看起来健康而有活力。
因为几年来,他一直在一丝不苟地执行一项计划:日光浴。
不是追求什么健美的肤色,而是希望自己的身体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去抵御疾病。
第六策,深呼吸;用深呼吸去缓解心中的紧张、焦虑、惶恐,调节心情。
第七策,修炼一副好心情,心情对于一个人健康的影响,凌志军觉得不必多说,让自己处在一个愉悦的状态里,才会有生的希望。
第八策,沐浴在家人和友人的关爱里。
第九策,做自己喜欢的事;“愉快的心情常常起因于生活中有一些令人愉快的事。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用快乐把我们的生活填满,让美好的东西进入我们的内心。这样,我们体内的‘自愈机制’和免疫系统就有更多机会获取新的生命力。”
这是凌志军的信念,所以运动、爬雪山、滑雪,一切让他感到愉悦的事情,他都会不遗余力地去做。
2012年3月15日,距离凌志军被检查出“不治之症”近五年之后,这个家庭迎来了一个好消息,上午复查时发现,凌志军颅内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肺部和腹部未见新的异常,癌胚抗原指标回归正常,脚踝骨的阴影正在淡化。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凌志军已经抗癌成功。
抗癌成功之后,凌志军将自己的经历编成了一本书《重生手记》。
已经习惯于淡出人们视线的凌志军,没有继续回到编辑的工作岗位,而是选择享受自己的生活。
新的生活
2018年,他又出版了行书《追光之旅》,这本书里记录了他这几年离群索居,浪迹天涯的经历。
他说自己选择了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放下了功名也放下了疾病,一心只做自己喜欢的事,由此重建了一个健康人的生理状态和精神世界。
2019年到2022年,凌志军在出版了新书之后,越来越少地活跃在互联网上,真正地重生,前半辈子一种活法,后半辈子另外一种活法。
而他抗癌的事迹,却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参考资料
《重生手记》凌志军
上海社区书记崩溃辞职:我们也很迷茫,这究竟是哪里有问题?
上海浦东疾控朱渭萍医生再次发声:形势极为严峻,我很着急
“我在大润发打了32天地铺,才知道疫情下的人最需要什么”
万万想不到,70年前的宣传画今天毫不过时!
23人全部遇难,唯独他神奇活下来,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缪晓辉:疫情“额外死亡”率:糖尿病增 83%,自杀增 66%!上海医生呼吁7点建议
这是我见过的,最厉害的中医!
上海“清零”麻雀后...
张文宏:做好这三点,就不怕身边无症状感染者!
县城再无清华北大速效救心丸的最新用途! 99%的人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