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海,盼解封,又怕解封!
追求更好的生活当然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天赋权利,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你不得不真心的劝说自己接受现实: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再也回不来了。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张明扬
在被封了一个月之后,上海何时解封仍然是一个盲盒。
但或早或晚,五月初,五月中,五月底……上海总会解封,哪怕中间还有反复,但我们总会出关。
等到那一天到来时,我们很多人会奔向街头,哪怕站在路边喝上一杯咖啡或啤酒,都会觉得喝出了自由的味道。
但是,短暂的狂欢过后,我们总要回到现实,然后惊愕地发现:就连现实也回不到过去,我们和我们熟悉的那个世界之间已经变得如此陌生。
被改变的不仅是上海人,只要你体会过封控是什么。
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01
我想,本轮疫情对很多人最大的改变是:囤货。
一般而论,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含中年人)并没有囤货的习惯,很多人受“断舍离”文化的影响,崇尚简单生活。
在他们看来,老一辈基于饥馑记忆的囤货本能是一个前现代的陋习,在消费文化上属于鄙视链的底端。
但经过这一轮封控,即使是那些暂时没有受到封控之累的国内年轻人也开始明白:囤货并没有过时,它超越了时空。
前一段时间,公号上五花八门的“囤货指南”虽然良莠不齐,但不知道产生了多少个百万加十万加,年轻人知耻而后勇,如饥似渴地填补着生命的空白。
被很多年轻人鄙视的“老人电器”冰柜,随之也成为了网红电器,每一个新售出的冰柜里都装着一个年轻人的囤货绮梦。
从此,像“润学”一样,“囤学”应运而生,成为了中国年轻人的最新思想资源。
最惨的是上海年轻人。封控在家的他们英雄无用武之地,悔不当初,只能暗暗下决心,待到出关之日一定理论联系实际,在自己家中建立“战略储备”。
02
囤学背后,是我们正在流逝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一种信念,它建立在“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进步主义之上,它更是一种“相信相信的力量”。
安全感依赖于我们相信过去几十年的既往美好,依赖于我们相信正规资讯,依赖于我们相信城市文明,依赖于我们相信市场的自发力量,依赖于我们相信经济增长是永不可逆的……
但午夜梦回,当你看着可望而不可及的窗外,看着冰箱里的胡萝卜、土豆、包菜和洋葱,才发现这一切都那么不真实。
想喝上一杯咖啡解压,且不说有没有,想到社交媒体上“封在家还想喝咖啡呢”类似的嘲讽,只能苦笑着对自己说“我不配”。
我甚至在想,待到解封之日,看到那些我们完全不能操控的宏大叙事:薪水不降么?工作还有么?生意还做得下去么?股市还跌么?GDP增速还能保五么……
我们会不会回过头来“怀念”封控的日子:至少这段时间我们只用操心明天吃啥菜,晦暗不明的未来被口腹之欲暂时遮蔽了,这或许是一种鸵鸟式的幸福。
03
在这轮疫情以前,我们很容易把一切生活中的小美好视作理所当然。将一切视作理所当然,是未遭生活凌虐的天真。
比如快递,我们享受了太多年的“隔日达”甚至“当日达”,从未想过快递可能是一个按周甚至按月计算的时间周期;但因此我们也开始重新审视快递和外卖小哥,重新审视电商和外卖行业。
这些基于开放市场的美好原来对我们珍视的生活方式如此重要,但却又如此脆弱——甚至经受不起物业居委会的几句口头警告。
曾几何时,我们中的很多人沉溺于“互联网巨头不要惦记着老百姓菜篮子那点事”的反资本叙事,但在封控期间,我们却如此盼望互联网巨头能够惦记我们的菜篮子。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我们彷佛第一次发现,现代都市的运行是一个缺一不可的链条,任何一环出了问题都会把我们的生活打入尘埃。特别是在封控期间,下水道堵塞、停水停电停气、冰箱坏了没办法修、买不到药……任何一点纰漏都将是噩梦。
其实,哪怕是你家里的垃圾三天没人收,你苦心维系的一切体面、尊严和美好就将坍塌在你眼前。
安全感并不仅仅是一个宏大叙事,它就在你身边。就像氧气一样,它在的时候你浑然不觉,不在的时候你只能在绝望中窒息。
04
生命总会找到出路的。
我们用自我调整来适应新环境。在熟悉的生活世界开始崩之时,很多人会在身边寻找答案,或者说,自救。
在封控最缺菜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团购,发现了上海最可爱的人——团长,重新发现了邻居,重新发现了邻里关系。
很多年轻人以前会觉得,“宅”是他们对抗这个世界最决绝的反叛姿态。但他们在疫情中发现,自己决定的“宅”才是一种姿态,被迫的“宅”反而是一种对自由的妥协,更不用说,在无远弗届的大时代面前,“宅”是一种奢念,存货吃完了你还是得向邻居求助。
但对于中年人来说,向年轻人学习低欲望生活可能是后疫情时代他们不得不放下的身段。
待到解封之日,当百业凋零扑面而来,中年中产不得不接受的现实是,必须降低自己的生活预期,必须像囤货一样开始储蓄。
追求更好的生活当然是人的本能,也是一种天赋权利,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你不得不真心的劝说自己接受现实:以前的那种生活方式再也回不来了。
如果你还想坚持所谓的高品质和中产体面,那就是给自己的生活里埋藏着一颗定时炸弹,它在某一天会毁掉你的一切。
这些道理或许你比我还要懂,说的比我还要好,但是,你确定你是真的打算这么做,还是心存侥幸地只是说说?
从择业、创业、换工作、买房、孩子教育投入、举债、奢侈品消费……一切的一切,我们其实这些年一直在变,但过去那些美好年代积累的惯性让我们始终不愿作一决绝的割舍。
以工作为例,对换工作和创业慎之又慎自然是第一铁律,以往那种因为和上司几句口角式的“拍桌子辞职”基本可以视作上一个时代的情绪了。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辞职,得确保已经有了下家;如果你真的想创业,也千万别再寄予什么改变世界的情怀,就以一个灵活就业者的心态“现金流优先”吧。
而投资呢,就更加要转换思维,此刻比任何时候都要记住,赚快钱的妄念更可能将你引向不归路。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未来通胀不是会更厉害么,不要更加通过投资来战胜通胀么?
你说的没错,通胀很可能会比较严重,但“跑赢通胀”这样的想法你怎么敢有,把它留给那些金融高手去得了,你一个连存款准备金率都搞不懂的投资小白坦然负利率点就得了,还真把自己当个人物了,通胀是普通人(中产)可以战胜的么?
但其实你心里都明白的,对么?
生活的大变局其实已经拉开。你难道忘了,2020年以前,你曾经一年出国旅游一次或几次,将海滩作为人生的必需品,但时至今日,如果不是我特别提醒,你是不是觉得这种生活已经离你特别遥远?
从解封之日起,你将不再是你,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
*题图为英语梗,图源网络
PS:添加小编进入群聊
◆更多阅读
三名新冠患者去世,上海疫情到底证明了什么?
有多少恶,在披着“防疫”的外衣?
以岭药业与它的连花清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饶毅呼吁严格审核
点亮在看证明您已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