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智库报告全文(下)
点击上方蓝字“新华社研究院”,关注我们。
《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是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重磅智库报告,全文约3万字,系统阐述了“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创新重大意义。近日新华社研究院官方微信订阅号陆续刊发全文,今天播发第三章、第四章、结语及编写说明与致谢,以飨读者。 |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 ——习近平 |
第三章 实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路径与推进方略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新的发展环境和历史使命,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第二个结合”,来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满足新需求、推动新发展、迈上新征程。
“第二个结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代表着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如何找到“第二个结合”的科学路径?本报告梳理了十个方面。
一、准确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旗帜鲜明地把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制度化,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根本制度,列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建设的首要内容。
只有准确把握住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才能切实保证“第二个结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具有唯一性、根本性、制度性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不能模糊、不能混乱。历史上许多政党的垮台、政权的瓦解、民族的堕落,首先就是从指导思想的混乱、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丧失开始的。这一指导地位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否则就会迷失方向。
二、准确把握文化本质属性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它的价值性,具备人所认同的价值。文化的竞争,本质是价值的竞争,是价值观的竞争。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在长期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中国人看待世界、看待社会、看待人生的独特价值体系、文化内涵和精神品质,这是中国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也铸就了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
只有准确把握文化的本质属性,才能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意义。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这也是14亿中国人民形成强大凝聚力的重要原因,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
三、准确把握文化根本作用
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反作用于物质,最终可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文化的软实力最终也可以转化为经济的硬实力。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中华文明的五千年积淀给中国人带来强大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成为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之源。
只有准确把握了文化的根本作用,才能有效激发“第二个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产生的磅礴伟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文化是重要内容;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将进一步发挥文化的根本作用,凝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伟力。
四、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定位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只有准确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定位,才能在“第二个结合”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延续着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忘记历史、丢掉文化、抛弃传统,就等于割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就能以时代精神赓续优秀传统,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
五、准确把握文化传承发展内在规律
文化传承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它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只有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绵绵不绝、生生不息。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
只有准确把握了文化传承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找到推进“第二个结合”的科学方式方法。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激活,推动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贯通、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的融通,才能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有更为鲜明的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有更为坚实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六、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形成了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
只有准确把握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才能找到“第二个结合”精髓要义的源头活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也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全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其精髓要义,就能更好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明确需要结合的对象、内涵,一方面挖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另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更牢固地在中国大地扎根。
七、准确把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深入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谋划部署任务,又指导解决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能够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继续推进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场观点方法的重要体现。
只有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深刻理解“第二个结合”的理论品格和鲜明特质。“第二个结合”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积淀,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深刻领会其精髓要义,才能更好把握时代要求、正确认识问题、科学指导实践。
八、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高度契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蕴含的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同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取向具有高度契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提炼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精髓,也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遇到了马克思主义而焕然一新、充满力量,马克思主义遇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只有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的高度契合性,才能搭建“第二个结合”融通贯通的桥梁和纽带。“第二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入新境界的重要方法和科学路径。只有找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两者才能互相吸引,互相激活,互相促进,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全覆盖的结合,最终融为一体,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原创性贡献。
九、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治国理政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源泉。在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关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的丰富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借鉴。
只有准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治国理政智慧,才能明确“第二个结合”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中,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既不做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做文化虚无主义者,不数典忘祖,不妄自菲薄,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安邦济世的智慧。同时,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些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重要经验,也是实现“第二个结合”的实践探索。
十、准确把握世界文明交流互鉴演进趋势
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当今世界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各具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植根于丰富多样、源远流长的文明传承。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都闪烁着璀璨光芒,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赋予了鲜明特质,并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共同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只有准确把握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趋势,才能推动“第二个结合”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中作出更大的世界性贡献。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在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上,中国不仅贡献文明新形态,还贡献文明新理念。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这些全人类的共同价值,就是穿越时空、照临四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中国还致力于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倡导世界各国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挖掘本国历史文化的时代价值,促进人类文明持续进步。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 ——习近平 |
第四章 “第二个结合”的世界意义及时代启示
从国际视野看,“第二个结合”是新时代的中国文治之道。它从治国理政视角回答了“何以中国”的世界之问。坚持“第二个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激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马克思主义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中获得丰厚滋养,具有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它让世界看到,中国走出的现代化道路,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文明传统。基于这样历史文化与文明基因上的现代中国,以负责任全球大国的定位屹立,为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是坚定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进步力量。
立足新时代,面向新未来,中国文治之道为21世纪的文明共处,为各国共建更美好世界提供了新的启示。
一、何以中国:以文化文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第二个结合”理论的提出,是中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两个大局背景下的新一轮思想强国之举。在这一理论指引下,中国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进一步走到文化自强。这反映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勇立时代潮头,高瞻远瞩,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带领中国人民升级认知、改造思想、更新观念,逻辑自洽地阐释了中国之治,以文化文明的力量,为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一)重构史观:超越旧有观念,掌握精神主动
长期以来,世界历史中关于中国的叙述被“静止论”“循环论”“落后论”等论调主导。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日新月异,而国内外关于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观念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学者郑永年认为,一种文化若能成为“软力量”,必须能够解释自己,必须能够让“他者”了解和信服,最终使“他者”能自愿接受。①
“第二个结合”理论,超越了近代以来西方中心主义和中国自身旧有观念,重构了中国人对于本国的历史认知,能有效解释今日中国的成功现实,从而使中国人进一步掌握历史主动和精神主动。这样的观念变革已经影响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有识者。
“过去,我们都是通过西方的棱镜理解中国,现在不同了。”2023年3月25日,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在广州举行的亚洲青年领袖论坛开幕式上发表视频演讲时指出,“以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文化为例,我们总是认为西方优越,我们总是被告知,为了进步,我们必须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我们意识到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开始审视我们自己的经历,我们自己的历史,我们祖先的贡献。”
(二)重塑认同:应对时代挑战,解决身份困惑
当今世界政治陷入了身份危机,国家内部出现部落主义,国际秩序出现了全球化断层线,美国政治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近年来这样认为。②
更多学者认为,西方式现代化带来的原子化生活造成人们心灵的失落。各国民众都在寻找“归属感”,国家在寻求“承认”。而通向“承认”的斗争则聚焦于身份认同,这时候的敌人不再是王权或资本,而是“他者”或“想象的他者”。这导致国家的内部治理挑战加大,国家间交往更加复杂。
中国领导人通过“第二个结合”理论,重塑了本国的文化认同、社会共识,从而强化了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以党领政的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三)重释文明:建构中国叙事,推动文明互鉴
时至今日,文明冲突论依然在世界广泛流行。西方中心主义和白人至上论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变换外衣,但其内核没有本质改变。西方主导的“文明”世界与“非文明”势力之间的双向对抗影响着国际关系走势。
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国际场合深刻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到倡议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习近平一次次向世界阐述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面对“文明冲突论”“种族优越论”等论调,中国明确倡导尊重彼此历史、国情和发展道路,强调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2023年3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习近平郑重提出全球文明倡议,着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进一步丰富和拓展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路径。
二、文治之道:把握六对关系应对治理挑战
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这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是“第二个结合”理论的生动体现。这种“六位一体”的方法论,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文治理论与实践的六大辩证关系,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现实写照。它对那些努力应对治理挑战的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参照。
(一)人民与本体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人只有在共同生活中,才能成为充分意义上的人。人在本体论上是相互关系,没有人在关系之外。
在现代社会,作为处理公共生活的良政善治,关键在于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世界上没有一个执政党不把“人民”挂在嘴边,但能够在治理中把人民利益置于最高并真正落到实处的,并非普遍。
学者王绍光指出,“人民”一词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发明。在新时代,人民理论进一步深化和升华。这种创新理论,使“人民”获得本体论意义。中国领导人强调的“以人民为中心”,既不同于中国古代与“官本”相对应的“民本”,亦非西方语境中强调个人权利的“人本”,更非宗教观念下的以“神”为本,或者金钱社会中的以“资”为本。从中国的治国理政视角,“人民”居于“至上”之位,成为具有本体论意义的合法性来源。
2019年3月,习近平在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时提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共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
哈佛大学贝尔弗研究中心等多家海外机构的调查显示,连续多年,中国共产党在人民心中的执政满意度超过90%。遍观世界政党,这样的治理成绩是鲜有比肩的。
(二)自主与外鉴的关系
今日中国安定团结、朝气繁荣的状况,固然离不开学习外来、拥抱世界的态度,但归根到底是中国人不做附庸国,坚持独立自主闯出来的天地。
“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中共二十大报告中这样说。今日中国的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人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既不能刻舟求剑、封闭僵化,也不能照抄照搬、食洋不化。
“凡属由无生有,打开新局面,创辟新道路,在其发源处,则必有一番精神存在。”历史学家钱穆曾这样说。③
“第二个结合”理论找到了这种自信自立自强精神的文化之源。
(三)创新与守正的关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国自古形成的“日新”精神,在新时代“第二个结合”中得到了新的理论拓展。
创新要以守正为前提。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正”,与时俱进之“新”,就不会失去目标,偏离航向。
如何把“第二个结合”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发展能量,习近平提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两创”方法。这种方法不仅应用在狭义的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领域,更是逐步嵌入了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治理实践中。
(四)问题与理论的关系
问题是理论的先导,理论是问题的升华。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总结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改造现实。
如何找准问题?在哪些领域找关键问题?中共二十大报告聚焦五大问题领域: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这些问题领域的发掘体现了中国执政者把理论与实际问题密切结合以及对国情世情的深刻洞察。这是中国文治成功之道的重要途径。
(五)系统与局部的关系
中国传统思维具有整体性和关联性。中国人相信,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
这种整体性、全局性、系统性的思维方式能够超越局部的、分科的、具体的思维,不为一时一事困扰,看清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小与大的关系。
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胸怀‘国之大者’”,要有“系统化思维”。
“中国人的思维擅长全局观,正如欣赏一幅山水画,是先从整体再到细节。”美国基辛格国际地缘政治咨询公司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乔舒亚·库珀·雷默曾这样观察中国。
(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修文德以来之”是中国与世界相处的传统。“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情怀。
不同于把世界作为征服对象的西方世界观,自古以来,中国人以天下去理解世界。无论是“以天下为天下”④,还是“以天下观天下”⑤,是以世界为尺度去理解作为整体政治存在的世界,就是“天下无外”原则。在中国人看来,任何具有外部性的存在都是需要化解的问题而不是征服的对象。⑥
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下,中国共产党不仅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新时代的中国,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合作共赢、和合共生的态度对待世界。
三、和合共生:文明新形态贡献人类美好新未来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不懈奋斗中形成的文明结晶。从“道”到“器”,这种文明新形态在不同层面已经传导至世界,并产生巨大的积极效应。
(一)观念之道:关于世界理想社会的新创见
美国学者菲利普·克莱顿认为,世界面临一系列资本主义自身永远无法解决的危机。全球已形成三大共识:生态危机、不加干预的资本主义的后果,以及“现代性之死”。⑦
这位对中国问题有深入研究的学者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解决人类社会的共同挑战意义重大。
在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全球化时代,在各种可预知与不可预知风险与挑战加剧的背景下,什么才是国际社会的理想状态?该怎样擘画人类的共同未来?
历史显示,引领者对世界的想象方式往往决定了现实的呈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是中国对更美好世界的宏伟构想。
从2013年到202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了一系列着眼全球、面向世界的新理念、新创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型国际关系、全人类共同价值、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
从一开始的困惑、忽视、观望,甚至抹黑攻击,到严肃面对、认真研究、广泛参与,世界各国对中国十年来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念的回应日益增多。
2018年9月18日,习近平在会见爱沙尼亚总统卡柳莱德时说:“中国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主张国与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和而不同,合作共赢。中国人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国家不论大小,各有千秋,都是国际社会平等成员,应当摒弃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丛林法则。”
“和而不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不同文明之间应该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和睦相处,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冲突。
习近平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以一种制度代替另一种制度,不是以一种文明代替另一种文明,而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历史文化、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⑧
英国作家、中国问题研究人员卡洛斯·马尔蒂内斯说,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实力和全球地位显著提升,中国的外交政策符合国际社会对和平、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符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这与以巩固霸权为核心的冷战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二)实践之器:知行合一的落实机制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最终要在实践中体现。
过去十年,在外交领域,中国领导人在不断提出新理念新构想的同时,把理念落到实处。几十次元首出访,几十次主场外交,主办各种全球大型活动。二十国集团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全球网络安全大会……在中国主办和引领的各种国际活动中,中国的文化自信随之提升,文明贡献随之远航。
已经推出并建设了十年的“一带一路”倡议,是人类文明的中国新形态在全球发展领域的一种“物化”,是中国贡献给世界和平发展的重大公共产品。
2018年8月,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5周年之际,习近平用中国传统绘画语言讲到,这一倡议要从“大写意”转向“工笔画”。2019年4月,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提出要推动“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
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网最新统计,截至2023年1月6日,中国已经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欧班列、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丝路基金,中国倡议下的各种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方兴未艾……十年来,这一倡议从理念变为行动,从愿景化为现实。
意大利学者齐奥瓦尼·安多尼诺认为,“一带一路”塑造了中国的领导者身份,并且以非霸权的方式整合现有世界秩序。⑨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认为,“一带一路”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人类文明多样性和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⑩
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价值旨归,内嵌了中华文明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的文化基因,对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启示。
在变乱交织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即便是老牌发达国家也面临着新的发展需求。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格拉茨说,中国既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新兴大国,这两种角色最终会将中国融合成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实际上,有远见的政治家已经在积极行动。
一把千年古琴,一首千年古曲,奏响今日的和谐乐音。2023年4月7日下午,习近平在广州市同来访的法国总统马克龙一起欣赏了中国音乐家用唐代古琴演奏的名曲《流水》。习近平告诉马克龙,这首流传上千年的中国古琴曲背后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友谊的动人故事。
“高山流水遇知音”。在“第二个结合”理论指导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呈现出勃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正在持续波澜壮阔地展开,中国创造的人类文明新形态以友好的姿态面向全球。
“未来之中国,必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更有活力的文明成就贡献世界。”⑪
结语
“第二个结合”理论的提出,解答了今天的中国治道“何以从来”“向何而去”的重大问题。它不仅是一套理论,更是一系列实践,不仅指向当下,更指向未来。只有用“第二个结合”理论,才能解释好中国自身的历史正当性、治理能力及其生命力。如果脱离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就无法深刻认识中国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的时代背景下,围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中国需要在“第二个结合”已经取得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第二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始终行进在路上……
编写说明与致谢
《改变中国的“第二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智库报告由新华通讯社社长、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任组长,总编辑吕岩松任副组长,原副社长赵承任执行副组长,课题组成员包括刘刚、储国强、肖春飞、崔峰、刘丽娜、傅琰、李劲峰、梁建强、林晖、刘翔霄、杨一苗、王博、勿日汗、冯源、闫睿、童芳、张云龙、徐壮、郭洪海、许雪毅、冯子雄、马昌豹、刘爱虹、何慧媛、梁劲。
课题自2023年2月立项以来,历时5个月学习、调研、撰写、修改、审校完成。
在报告写作和发布过程中,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王均伟、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张志强、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熙国、中央党校文史部中国史教研室主任王学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熊澄宇、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教研部副主任翁贺凯、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党的文献》副主编高长武等专家学者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
注释
①郑永年:《中国的文明复兴》,东方出版社2018年版,第188页。
②[美]弗朗西斯·福山:《身份政治:对尊严与认同的渴求》,刘芳译,中译出版社2021年版。
③钱穆:《中国文化精神》,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97页。
④《管子·牧民》。
⑤《老子·道德经》。
⑥赵汀阳:《天下的当代性:世界秩序的实践与想象》,中信出版集团2016年版,第5页。
⑦[美]菲利普·克莱顿、贾斯廷·海因泽克:《有机马克思主义:生态灾难与资本主义的替代选择》,孟献丽、于桂凤、张丽霞译,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页。
⑧《习近平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2021年10月25日。
⑨ Giovanni B. Andornino,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China’s Emerging Grand Strategy of Connective Leadership ,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25,No.5,2017.
⑩《推动中日关系得到新的发展》,《人民日报》,2018年10月27日。
⑪《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社,2019年5月15日。
本期编辑:南隽 申丽 杜皓炜(实习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