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泉州:流转了千年时光的“光明之城”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座

流转了千年时光的“光明之城”

福建省泉州市



从桥头的古榕步向北岸,从蔡公祠步向蔡公石像,我也曾像余老一样,漫步在这座北宋年间的桥梁。只是时间有点久,久到记忆有点模糊,仅剩下一些零零散散的场景碎片,比如,那天的天很蓝,擦肩而过的小朋友像脱缰的野马,还有与同伴聊过的只言片语……

 


   福建 | 泉州







题记:

刺桐花开了多少个春秋

东西塔对望究竟多少年

多少人走过了洛阳桥

多少船驶出了泉州湾

——余光中


对泉州的印象和洛阳桥一样,有点模糊。工作后,每年都会去几次泉州,但不是因为公差,就是带着其他任务,来去匆匆,鲜有像游客一样正儿八经地旅行。


2021年7月25日17点38分,这对泉州人乃至福建人来说,都是激动人心的时刻。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泉州宣传海报:钟楼


这一天,朋友圈刷屏了,这座寂静美丽、沉淀了数千年时光的城市,深深地吸引着每个人。


这种吸引力也许来自那流转千年时光的古迹。这里有守护着泉州人千百年的洛阳桥,当地人习惯称呼它为“万安桥”,承载着人们祈求“万安”的美好夙愿。洛阳江水“水阔五里,波涛滚滚”,修建洛阳桥前,通行只能靠渡船过江,不少百姓丧生在无情江水中。北宋皇祐五年,泉州太守蔡襄主持修建洛阳桥,历时6年完工。这座被称为“海内第一桥”的海港大石桥,与卢沟桥、赵州桥、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经历了千年风霜,一直保留至今,成为建筑史上的典范,也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成长蜕变。

 

这里有绵延千年香火的开元古寺,安静地矗立在热闹的街区中,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它的质朴和宁静似乎未曾改变。泉州有很多古寺,开元寺无疑是最负盛名的一座,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几乎每个初到泉州的外地人,都会到开元寺走一遭。

 

泉州宣传海报:洛阳桥、开元寺


我也不例外,第一次到泉州便被带去了那里。许是我去的时候并非旺季,抑或是在寺庙里大家自觉保持安静,开元寺颇为清静,除了偶尔走过的僧人,便是虔诚祈福的香客,就连那些鸽子都像有灵性一般,不是栖息在屋顶享受日光浴,就是悠闲地走来走去,鲜少听到翅膀扑腾的声音。此情此景,真就应了寺里的对联:“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看来,连鸽子都被熏陶成了“圣鸽”。


这里还有一座千年古城——崇武古城。崇武城为抵御倭寇入侵而建,是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也是我国仅存的一座较为完整的石头城。据记载,在没有建成崇武城之前,因为元末的兵乱和倭寇的侵扰,这里只剩下十户人家。建城后,漳州的千名士兵前来支援驻守,人丁日渐兴旺,百姓才过上来之不易的安定生活。游荡在崇武城里,你可以看到闻名遐迩的惠安女,黄斗笠、花头巾、银腰带、短上衣、宽裤筒,她们以独具特色的服饰和勤劳贤惠的特质,成为这座城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泉州宣传海报:崇武古城


除了这些让人震撼不已的名胜古迹,泉州那随处可见的闽南文化也深深吸引着我。也许在某个街角,也许在某个路口,总能在不经意间唤醒一些尘封的记忆。一直以来,我觉得泉州是闽南文化气息最浓厚的一座城市。在许多城市都经历过轰轰烈烈的旧城改造之后,泉州老城完整保存下来的旧风貌成了与众不同的“奇迹”。无论是西街的历史风味,还是番仔楼的南洋风情,都让这座古城散发着独具特色的魅力。

 

按传统老规矩,泉州旧城的建筑均不得超过开元寺东西塔的第三层。听泉州人说,当年曾有人试图挑战传统,在旧城区建起了一座摩登高楼。玄幻的是,没多久城里便流传起那幢楼闹鬼的故事,高楼也失去了商业价值从而空置。此后,再无人敢打破传统规矩,再不敢于此地建起高楼。泉州人“敬天地,畏鬼神”的信仰让这些闽南古厝保留下来,为这座城市的美增添了一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之美。

 

清一色红砖坡屋顶的西街,满是“皇宫起”红砖建筑的五店市,还有乡镇里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居家石厝,它们不像那些古迹让人一眼万年,有的甚至已经有些破败,但破败中又隐隐透出一种沉淀时光的美丽。古时,一座古厝都会有几户人家同住,小孩捧着自家的饭碗,循着香味到邻居家蹭饭吃。太阳下山后,大人坐在院子里乘凉,谈论生活中遇到的稀奇事,而小孩则围着院子打打闹闹。最热闹的还是过年过节,几个孩童凑在一块放鞭炮、放烟火,欢笑声伴着爆竹声,年味十足……

 

泉州宣传海报:府文庙、金鱼巷


夜幕降临,文庙旁边的南音传习所传出阵阵丝竹之音。南音源于宋徽宗设立的南外宗正司迁至泉州带来的宫廷曲艺,作为纯音乐,它在体系的完整性和复杂度上几乎可媲美西方古典音乐。对很多游走于海外的泉州人来说,南音就是乡音。坐在茶馆中欣赏南音,台下那些听得如痴如醉的老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吸引着你的视线。老人们大多是归国的华侨,在异乡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之时,他们会轻轻吟唱南音,将对故乡的思念藏在苍凉又深情的南音中。回国后他们并没有改变这一习惯,而是来到茶馆,一边听南音,一边忆往昔。

 

看到老人们脸上的深情模样,游子又怎么不会想起自己的故乡呢?

 

张爱玲曾说过:“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读过的书以及你爱过的人。”其实,一个人的喜好也是如此,与你的成长、生活、工作经历息息相关。好比闽南人对闽南文化情有独钟,在海港边检站工作多年的我,自然对这海洋文明的窗口充满好奇。

 

泉州之于海上丝绸之路,犹如敦煌之于陆上丝绸之路,叙述着人类友好交往的传说。旅行家马可·波罗曾在游记里写道:“如果有一艘运载胡椒的船到亚历山大港,就有一百艘船运到刺桐港。”这里的刺桐港,就是现在的泉州港,当时泉州遍种刺桐树,外来商人便以“刺桐城”指代泉州。意大利人雅各·德安科纳1271年至1272来到泉州,他看见秋天满城刺桐一片火红,夜里忙碌的码头火把通明,日日夜夜一片光明,便写下游记《光明之城》。


泉州东西塔(周韶晶 摄)


凭海而兴,因海而立,这座被刺桐花晕染的美丽海港,曾经接纳了来自东南亚、波斯、阿拉伯、印度、锡兰乃至地中海世界的使者、商贩等。不同肤色、信仰和语言的族群,在泉州城内可以和谐共处,由此形成了典型的、富有文化多样性的城市遗产景观。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这个名字在那时成为一个未被完全认识的、开放古代世界的临海一隅,对抗着人们对古代中国封闭性认识的印象。

 

在宋元两代,泉州港成了名扬海外的“东方第一大港”。宋时与泉州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就多达70余个,到了元代,更是增至100多个。站在泉州湾古船陈列馆内,看着宋代古船的残骸,这是一场跨越千年时空的对话。它停泊在历史的码头上,无声沉默,像搁浅在沙床上、成为化石的巨鲸。依稀间,仿佛可以看见船员们赤着脚在船上走来走去,多少瓷器、丝绸、粮食和稀罕东西被运出去再运回来,风浪起来的时候,船忽而上天,忽而遁水,有多少人曾为它欢歌,又有多少人曾为它殉葬。这既是一条通向死亡的道路,又是连接文明之光所在的起点,人们带着多少希望从这里出发,又带着什么来到这里……

 

古往今来,有乡愁可寄的人,就像有港湾的船只,有多少张远征的帆,海上就有多少条回家的路。那些远道而来的商人、船员,带着他把新的家安在了这里。现在我们能在泉州看到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和谐相处,便是当时繁荣的港口贸易的见证。

 

崇武古城劳作的惠安女(宋华龙 摄)


因为有了泉州,那美丽的瓷器,那夺目的丝绸才会被世界知道,她向世界输送了中国的文明,也把世界的文明带回本土。

 

时过境迁,刺桐港盛极时期“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景象早已不再。


泉州石狮海岸边的石湖码头,昔日的古渡口,曾经聚满船舶,火把彻夜长明。明代实行海禁后,码头就沉寂了,如今已是淤泥堆积,只剩下几艘破旧的渔船。


而不远处的新港口,却是货轮往来穿梭,来自南亚、中东、欧洲等地的大型石材从这里上岸,经过设计、切割和加工等一道道工序,又再次登船运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是泉州参与福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的一个缩影。

 

码头作业场景(张寿峰 摄)


千年潮未落,扬帆再起航。泉州港现辖16个码头,开辟有泉州至日本、韩国、我国香港等定期散杂货或集装箱班轮航线,与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其中大多数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随着对外开放口岸业务量的逐年递增,驻守在此的边检机关肩负的责任也随之而增。


泉州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秉承着闽南人“敢拼会赢”精神,先试先行,主动对接地方口岸对外开放发展规划,制定出台服务配套举措,全面优化口岸通关环境,靠前跟进国家移民管理局新规新政、“放管服”改革等部署,主动服务保障海丝核心区建设,全力展现新时代新事业的新担当新作为,努力为国家战略发展全局和地方建设发展贡献边检力量。

 

开展海上联合巡航、讲解上下船注意事项、民警码头巡查(郑晓莹、陈炜 摄)


今天,我们依然可以看到这样的画面: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云的船舶汇集在港口,吊机下车水马龙,港口繁忙依旧。沟通世界的巨轮从这里启航,在外漂泊的旅人从这里归根,船来船往,而迎来送往的始终是身着警察蓝的那么一群人……  



来源:中国移民管理报

素材:厦门边检总站、人民日报(视频)、新华社海报

作者:林锦瑜

编辑:王一明

审核:于雷

签发:聂虹影

转载请注明来源:国家移民管理局新闻中心

往期回顾

青春作伴独龙江



来了!2021年第三季度优质稿件公布



“我入朝打的第一仗,就是长津湖战役”



 觉得好看,请点这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