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借用了5个DNAer的皮肤搞创作
编者按
基于创作多元化的基本原则,我们邀请DNA居民轮流进行各种形式的内容创作(编辑想甩锅,但好像没甩成),此为“数字游民接管计划”。
DNA公号数字游民接管计划
035期
公号管理员:陈浩
陈浩是从杭州骑自行车到DNA的,耗时6个小时,两个驮包装下了所有的行李。没多久,他的工位上开始出现各种奇怪的物件,贝壳、树枝、纸壳……他说他在搞创作。
本期内容,陈浩详细说了说他的创作,以及阶段性的创作成果。
特别提示
以下内容为DNA公号“数字游民接管计划”特约管理员独立完成,只要不犯法,不冒犯创作对象,连错别字都跟我们没关系!
我叫陈浩,是一名新媒体艺术创作者。你可能会看到我身上背着电脑,在大街上手持传感器像个赛博人一样四处拍摄采集;我也会在奉化江面上以投射着沿岸老照片的白幕为帆,顺流而下;还曾在丽水和一位七十多岁的奶奶,在将被拆迁的老建筑里用被人遗弃的物品进行策展创作。
2022宁波国际摄影周,“重返源头”行为影像(左)
2021丽水国际摄影节,七条小巷美术馆,“收拾收拾”创作现场(右)
去年我利用一台会发射并接受红外线的传感器、一台电脑、一台手机组成了一套拍摄系统,以摄影的方式创作了关于家乡母亲河余姚江的作品《江水无孔不入》。我想用这种视觉语言来表现被江水倒灌的街道在排涝后被沙泥覆盖的景观,这一视觉灵感来源于2013年菲特台风造成的余姚城区内涝后,我在覆满沙泥的街上行走观看的感受。
《江水无孔不入》作品部分图像
今年我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盘古大陆》的创作上,在这个作品里,所有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将自身皮肤化作新大陆。从技术和创作观念上说这是一件更加复杂综合的作品,它的交互系统在我的工作室里被打磨了一年。
我要带着这套系统与各种不同成长生活环境里的人接触,并邀请他们一起参与创作。
从横店开始田野创作
我从2021年开始,逐步参与了几个较大的以摄影展览为主的展览策划工作,经过两年的摸索与积累,发现策展工作中有一大部分工作是可以通过远程办公来完成的。例如作品的整理、展区的建模后的线上策展、展览方案的沟通、作品输出的对接等等。
今年因为攒了些创作费用,打算以近乎脱产的方式去不同地方做田野创作,并尽量在每个地方获得一些收入。
1月我在横店做群演,做过争先恐后想要目睹西施真容的受伤士兵、皇子在晚宴叛乱时四处逃跑的小太监……每天晚上六点五十守在群演群里抢通告,寒冬腊月清晨七点赤脚穿掉底布鞋在户外拍戏,因为成功入选前景演员而庆祝,和其他群演小伙伴一起爬上“江南一镇”土丘的凉亭看日落,在万盛街步行街漫无目的来回散步。哦对,还有一起创作。
扮演受伤的士兵
我有过两次骑自行车到西藏的旅行经验,一次是2016年高中毕业从大理骑到拉萨,一次是2018年暑假从大学校门口骑到布达拉宫门口。因此养成了较强的断舍离能力,两个自行车陀包就能装下我的全部家当,包含了电脑、三脚架、传感器、相机等创作设备,还有冬季衣物、生活用品、露营装备。
2月3号我从杭州骑自行车到DNA,这是我今年创作的第二站。
来DNA,必须搞事情
到DNA的第一天,我凭借社牛属性顺滑地加入了游民们的聊天,并在之后的好几天里准时蹲在茶几边上,不为别的,就是想在众人高谈阔论的间隙捕捉一些八卦。在这么全心全意吃了一个多礼拜的瓜后(不是),我才想起来还没在这做过任何事情。
于是我发起了一次分享,主题是“如何理解当代摄影”。整体氛围超过我的想象,即便中途两位小伙伴睡得很香,但这次分享很好地促进了我私下和游民们对各自专业领域知识的分享。
狗都听不下去
DNA的保洁宫阿姨说她家的茶田被征收了,田里的东西要处理,我去挖了一株茶树,还要了一条长板凳,阿姨执意不收钱。回来后我挑了一台一次性傻瓜胶片机作为礼物送给宫阿姨,完成了一次和谐的礼物交换活动。
从宫阿姨家的茶田里满载而归
经过一下午的折腾,我的位置就这么装饰好了,尊贵的原木板凳在清一色的人体工程椅的办公大厅里,彰显出我不拘一格的生活趣味。
我向刚起床的荷包蛋介绍我的工位,“扇贝壳是西餐厅的厨余,木头取自茶田里一棵被劈开的树,这片茶,一芯一叶,品相上好,就像珍珠一样。”
荷包蛋笑着说我傻逼,又说搞得蛮有趣的,我说谢谢
《盘古大陆》开始亮相
我和几位游民已经有了对彼此深入的了解,接下来该顺其自然地开始创作,没想到他们就要离开。DNA里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这也是和我在横店所面对的不同情况。
好在我很快发现这里对新事物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后来我开设了“工作坊”,游民们可以初步体验我搭建的交互设备,并在之后和我约时间进行单独的创作。
北大的心理学博士佳明,是第一位参与体验和创作的游民
参与体验的游民一开始会在眼镜里看到一片空白,当他们将手伸入桌面被传感器探测的区域时,会在眼镜中实时看到手的形状,但表面的质感却不同寻常。等到我把一件衣服在桌面摊开的同时,视野里一块皮肤以相同的方式被展开。
在工作坊体验作品DEMO的游民
盘古大陆创作笔记
正式创作之前,我都会问对方一个问题:“盘古大陆是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组成部分,当下每个人都有权利去创造和定义这个空间,如果你愿意,会选择身上的哪一块皮肤化作新的大陆?”
每一位参与者选择皮肤的原因、创造大陆的过程、最终获得的感受都不同,这些差异都带着整个作品朝更广阔的方向生长。
在此我从创作笔记中分享三位参与者的创作内容,其中包含参与者的皮肤以及选择它的原因、创作过程中实时渲染的画面片段、创作过程的现实片段(与渲染的画面同步)、参与者对自身皮肤或创作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因为涉及隐私,盘古大陆的每一位参与者都将匿名为一个时间戳。
*以下内容仅为创作笔记的摘抄,并非最终展陈方式
202302221000
取自左手手臂 ,“我手臂上的毛发曾经让我很苦恼”
202302221000_现实画面
202302221000_实时画面
参与者口述:
202302281600
取自右侧臀部, “我做陶器的时候一直坐着,就很想知道屁股的状态”
202302281600_现实画面
202302281600_实时画面
参与者口述:
“因为我是做器皿的,这个衣服一放上去就让我想到山川。有点像等差图的感觉,我就在想有山了就要有水、湖泊嘛。因为其实像这种自然形成的状态,是最早的器皿,是一个承载的东西。所以我觉得需要一些水,一些透明的东西。
然后水的加入它会让整个山峰除了连绵起伏的层次感以外,会增加一些通透感,很巧这个玻璃放在这个上面之后会形成一个空洞,它就是一个湖泊的感觉。然后我刚刚想通过一些变形来表达出一种湖泊的形成,以及到最后又归于平静。就是一个自然界的状态,但我觉得这里面有人类一开始对于器皿的认知,就是以器为范,就是有边界的地方就是器皿。
水本身就是流动的东西,那我在想它会呈现出什么样的状态。很有意思的是我把它装着不动的时候,它变成了一种空的状态,我把它淋洒的时候它有一种琥珀色,像酒一样的感觉。还蛮有意思的。”
202303021100
取自右手手腕 ,“手腕的痣,它和我一起长大”
202303021100_实时画面
202303021100_现实画面
参与者口述:
“我觉得快递袋很有意思,是中国分布最广泛的东西,而且是一次性的,很多人不会觉得它有什么用,除了收快递的时候,在那之后它就是垃圾。但是把它通过这种形式再次组织以后,相当于二次升华,它有了自己表达自己的声音。
假如我是一个快递袋子,我不甘心用一次就被丢掉,那我还有其它的想做的事情,我不想只是快递中的一环,用完即弃。但我可以在其它领域,我觉得在这里像一个隐喻或者说延申,从另一个角度去呈现。有点像我的日常生活,是一个快递袋,我有一个艺术家般的生活想象,在创造的时候我是一个艺术家,这很有意思。这是太习以为常的材料,很多人会无视它。”
我个人从最初开始艺术创作,大量的思考和创作材料来自于人类皮肤的延申,在《盘古大陆》中,我将其视为大自然赋予每个人平等的物质材料,且它作为一种可阅读的文本,又记录了它所归属的身体所经历的生命体验。
按照去年的创作方式,只要获得参与者的皮肤,算法就会自动生成一块对应的大陆。随着创作的深入,我发现参与者没有获得感,作品本身也不会产生更多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只通过算法生成的大陆,会将技术造就为绝对至上的神。
而现在,当参与创作的人选择了一处皮肤,并在系统中使用物体与自身的皮肤交互,不论从何种角度理解整件事情,都会在这个交互过程中将自身当下的真实状态映射在这块大陆上。这种方式所诞生的新大陆是以自然赋予的平等和映射出的具体个人的生命状态去对抗绝对的权力。
采茶季开始了,我将会加入茶农的队伍,期待一切会发生的事情。
撰文、图片:陈浩
编辑:聂小闲
编后
DNA仅面向ACDC会员开放,成为ACDC驻地会员,免费入住DNA。添加客服微信(suosuo-dna)了解详情提出申请。
点击下方链接围观DNA数字游民生活。👇
有梦者,事竟成。
See you down the 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