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3日上午,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并主办的首届“浦江AI学术年会”顺利召开。上海市副市长刘多,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理事长、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副部长李萌出席会议。
浦江AI学术年会(以下简称“年会”)由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共同担任大会主席。
为期两天的学术年会中,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以及行业领袖汇聚一堂,全球150余名人工智能领域专家学者在大会论坛和10场专题论坛中,就AI的前沿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挑战、创新协作机制、产业应用实践等重要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本届年会共吸引超过三千名观众注册线下参会。
开幕式由上海AI实验室主任助理、领军科学家乔宇教授主持。姚期智在致辞中指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技术,人才引进和培养是科研成功的关键。目前,中国在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尤其是在博士生和青年科学家的创新成果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他强调,除了引进人才,还需为其提供长期发展的机会,培养一流的科研团队。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及人工智能学院院长、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实验室举办“浦江AI学术年会”的初衷,是希望以年会为载体,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讨论深入开展,通过高质量问题激发更多创新灵感,“互相出好题、互相协同”,在更高层面实现产业合作、协同创新。
周伯文认为,当前大家都在关注“Scaling Law”,接下来“Scaling What”?大家的讨论包括Scaling算力、数据和最近的推理时间方面。他提出:同样重要的是如何提升研究者的“Scale”。周伯文以从早期的原子物理研究到最近的粒子发现团队规模对比为例,“因为任何一个团队的研究都是有限的,我们如何能够创造性地发挥团队本身的创造力,同时又能更好地完成团队间的协作,实现更高层面的Scale,我认为这是Scaling Law下一阶段也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要更具前瞻性提出的问题。”
周伯文向与会嘉宾介绍,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一直在思考前沿发展趋势、关键技术挑战、创新合作机制这三大问题,分别体现在三项核心能力的建设与发展上:先进AI技术、安全可信保障、产业生态协作。
上海AI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惠妍讲席教授周伯文"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愿意以开放、主动拥抱的态势,不与高校争名、不与企业争利,与各位同仁开展协作。实验室愿意作为平台,成为大家的连接器、放大器和加速器,将这些能力通过创新的协作机制更好地发挥出来,实现共赢。"周伯文表示,人工智能的进步不仅依赖于个体的努力,更需要集体力量的汇聚。周伯文对上海AI实验室的“三器”定位做了进一步阐述:连接器:实验室将协助优秀的研究者与团队,将单点创新,有组织地汇聚成能发挥出更高价值的系统;通过协调多方资源,精准引导和聚集创新点,确保每个创新点都能在系统中发挥最大效能,推动整体技术突破。
放大器:实验室将帮助优秀的研究者与团队,参与解决最具挑战性和影响力的重大问题,推动具有深远意义的事业;通过承担高价值任务,并在过程中放大技术的价值,推动技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加速器:实验室将支持优秀的研究者与团队,快速实现技术的产业价值和发展潜力;通过加速技术成果的验证和应用,推动技术在产业中的快速落地,助力技术产生实际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浦江AI学术年会现场展出了书生·浦语大模型、书生·万象多模态大模型,以及实验室最新的成果强推理模型书生InternThinker,吸引大量观众前来体验。在浦江AI学术年会现场展出了实验室NeurIPS 2024论文海报,吸引观众驻足研读。在大会报告的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郑南宁院士以《世界模型和视觉概念学习》为题进行分享。在圆桌讨论的环节,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副院长、教授陈宝权,香港大学计算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AI讲座教授马毅,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助理、领军科学家乔宇,稀宇科技创始人闫俊杰,以及阶跃星辰首席科学家张祥雨几位嘉宾围绕AGI发展方向、世界模型的演进、“白盒”模型与性能平衡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成宇主持圆桌讨论。马毅在题为《Pursuing the Nature of Intelligence》的引导报告中指出,在过去的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但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仍然存在许多未解之谜。智能不仅仅是技术的积累,更是理解生命和智慧的本质。智能的核心是学习和预测外部世界的规律,这一过程不仅是数据的压缩和去噪,更涉及到如何通过优化算法来提升智能系统的能力。要实现真正的自主学习和智能化系统,必须构建闭环系统,通过自我纠错与知识的不断更新来推动智能的进化。马毅强调,基础创新和原创研究的重要性,要超越现有模型,必须跳出大模型规模竞赛探索新路径。陈宝权认为,图形学本身就是通过结构化的方式描述世界,这与大模型的“白盒”理念高度契合。深度学习和大模型提供了新的工具来“逼近”现实世界,这种结合有望推动科研和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展望 2025 年,他期待看到更多在物理和推理领域的突破,尤其是如何将已有的物理知识与AI结合,通过反向传递人类积累的知识,构建更有效的AI系统,从而推动更加精确的模型发展。闫俊杰认为,智能的定义可以非常广泛,黑盒模型在某些应用中足够,但白盒模型在理解人类的智能上可能有优势。尽管当前的模型和产品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未来将会有更多创新出现,不同研究机构和企业将提出各自对智能的理解,并在特定领域内超越现有水平。张祥雨认为,理解方法原理非常重要,但业界应避免盲目跟风,利用白盒模型指导实践,避免资源浪费。当前,距离AGI的实现仍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需要更智能的目标导向和试错机制。期待Scaling Law能解决现有问题,实现智能程度与模型规模的正比关系,推动更智能的AI系统。乔宇认为,通往AGI的道路仍面临技术挑战,在模型架构,数据和学习算法等方面仍有创新空间。期待多模态大模型能够像语言模型一样实现突破强泛化的涌现能力,并基于更多样的Scaling Law维度实现原创创新;具身智能和科学智能前景广阔,期待技术和应用的突破;此外,人工智能的性能与安全平衡发展值得关注,推动人工智能可持续健康发展。在特邀报告环节,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发表了题为《工程智能(AI For Engineering)研究》的特邀报告,深入探讨了工程智能的研究与应用,强调工程智能在衔接科学智能与产业应用方面的桥梁作用。工程智能不仅解决了实际工程问题,还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挑战。与科学智能的“0到1”突破不同,工程智能侧重于“1到N”和“1到0”的创新模式,其目标是从科学理论到实际应用,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人民网董事长叶蓁蓁在报告中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人工智能(AI)的分类与数据拓展问题,并提出了“知、行、思、悟”四个层次来重新审视AI的智能分类和数据需求。他指出,当前AI面临的数据缺口巨大严重限制了人工智能发展,特别是在敏感问题和视觉数据领域。通过人民网的实践,叶蓁蓁展示了如何通过构建独特的数据语料库解决AI回避敏感话题的难题,同时提出要以传统文化为视角,结合认知智能的发展,推动AI技术与人类社会的深度融合。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人民网董事长叶蓁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