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星火文苑 | 回眸金秋


回眸金秋


站在冬季的起点,回眸秋天的低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汉乐府《古歌》曾言:“秋风萧萧愁杀人”,在中国诗歌史里,悲愁似乎成为了秋的一种色调。但我不以为然,正像一枚硬币有两面,翻过来,扑面而来的是欣欣向荣的秋日之景,秋风落叶、北雁南飞,如此种种,在诗人笔下熠熠生辉。

古往今来,四季轮回,多少诗人将拳拳之心藏于秋色之中。

秋日里藏着对山河湖海的热爱。禾谷丰硕、秋色迷人、秋景醉人,不少诗人留下诗篇记录下对祖国山河的热爱。王勃登临滕王阁俯瞰豫章秋景,挥毫落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在诗人笔下,“落霞”忽而有了生命,灵动如孤鹜展翅,转眺长江之水,漫江碧透,彩霞辉映,登斯楼,则有心旷神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范仲淹起笔“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无边的秋色绵延伸展,融进苍茫江水,一幅巨大空灵的秋景图在读者面前徐徐展开。对秋景的印象不该只停留在悲凉凄惨,秋意的美好也镌刻在祖国河山中。

秋日里有与苦难斗争的豪情。面对苦难,有人失魂落魄,踌躇失志;面对苦难,有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他们用如椽大笔一扫寂寥落寞,豪情万丈。刘禹锡在高歌“我言秋日胜春朝”之时,正值党争被贬,面对人生遭际,走过蜿蜒曲折,在秋风萧瑟中,诗人独孤的灵魂,在骄傲的前行。毛主席钟爱秋天,他把最热烈的情感写给了秋日。土地革命火热进行时,望着野菊傲然展开,毛泽东同志写下《采桑子·重阳》感叹道“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秋气不是摧枯拉朽、肃杀寒冽,而是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战士们在霜天万里中昂扬奋进,革命情怀的豪气也随着秋风吹遍祖国大地。苦难阻挡不了前进者的脚步,对秋的审美也取决于人的气质和意志。

秋日里有对家国天下的情怀。“望断雁南飞”,秋本应是团圆的季节,又有多少军人、诗人情系家国,忧心人民。家国情怀在写秋的诗句中分外浓郁。人常说,杜甫悲秋,实则非也。“俄定风顷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昏暗的气氛压得人喘不过气,悲秋之情写得悲凉至极,也哀婉至极。在唇焦口燥、布衾似铁之时,杜甫在苦难中迸发出强大的人性光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感激荡读者心灵,身居陋巷心重家国。边塞之秋、军人之秋更带些硝烟味,战争也大多发生在秋天。“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高亢激越的边塞战歌奏响,边塞军人守卫祖国的雄姿英发,寸土不让的铮铮铁骨一直留在诗韵里。稼轩之词是追忆,仿佛在这雄奇秋天里,一位披肝沥胆的将军向战而生,赤心守卫家国。

春来冬转,四季各异。诗人们把复杂的情感置于秋日,秋季略显破败萧瑟的表象下,蕴含着别具一格、巧夺天工的美景。而在诗人们引亢高歌里,是一个个昂首挺胸的灵魂。当乐观积极的情绪在心尖悦动,自然眼中的秋天剥落萧条与衰落,生发出绚丽和美的光华来。

作 者  | 龚羊

刊 期  第519期

监 制  | 信言责 编  子扬编 辑  | 徐捷

投稿邮箱  | xdxhrmt@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