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薛龙春丨信札中的乾嘉金石圈:以黄易为中心

薛龙春 三联学术通讯
2024-12-21


2019年10月,薛龙春《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资料极为丰赡,其中最大的亮点是利用了大批黄易友朋信札。如今,由他辑录、释文与考证的《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也由三联书店出版,本书共收两百余人六百六十余札,贯连勾勒出一个充满细节和温度的乾嘉金石学世界。不仅复原了那些被遮蔽的历史,也复原了那些被漠视的情感。


黄易友朋往来信札既有黄易寄出的,也有他收到的,我们藉此可以了解他与众多友人之间的双向互动。通过考证,许多信札中提到的信息可以建立起关联,从而重构出不少完整的事件,对于理解乾嘉金石文化圈的生态具有重要的资料之功。兹选刊书中部分书札及考证,因为篇幅的原因,考文有删节。考文中提到的xxx-xx,为书中所收关联书札,恕不一一注明。



黄易,号小松、秋盦,又号秋影庵主、散花滩人。浙江钱塘人,钱塘黄氏八世。兼擅篆刻,为“西泠八家”之一。



信札中的乾嘉金石圈

以黄易为中心



1778年,潘有为致黄易(18-10)


潘有为,字卓臣,号毅堂,广东番禺人。翁方纲门生,乾隆三十五年中顺天举人,官内阁中书。久宦京华,以校四库书例得议叙,与权贵忤,卒不调。退居林下,足迹罕入城市。著有《南雪巢诗》。




 释 文   

前月接手示,来人约延一二日来取信物,后不果至,及遣奴子前往,已返中州矣。正纳闷不了,而尊札续又来,喜慰可知。泉、刀二品不料如愿之速也,谨谢谨谢。河工未肯蒇,当局者较难为情,可胜怅触。闻此番开口,官民多遭不测,数日思足下尤切,顷得玉音,岂同常慰耶?期努力期节重。余话前札已详之矣。有为再拜,秋阴葊先生左右。十二月六夜。


前月未到之信物附缴,乞查收。


钤“潘氏卓臣”“六松居士”。


[上海博物馆藏黄易《功德顶访碑图》卷后]


乾隆四十三年(1778)闰六月,黄河在河南仪封十六堡地方决口。当年八月,上游洪水又至,塞而复决,堤坝崩塌二百二十余丈。其后河堤屡堵屡决。此次堵口,历时两年,乾隆四十五年(1780)二月工程始竣工。据“中州”“此番开口,官民多遭不测”云云,很可能作于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六日。是札后有吴湖帆一跋,云:“潘毅堂号大松居士,下角小印可证,故不称‘小松’,而曰‘秋阴葊’,事之凑合有如此。”吴辨此印为“大松居士”,误。据是印首字左右下角皆有屈曲,知为“六”字。又《(宣统)番禺县续志》卷四十《古迹·园林》:“六松园在花埭栅头村,乾隆间潘有为筑以奉亲者。风亭水榭,并有老荔两株,自闽移至,今尚存。园后归伍氏,易名馥荫。”



1792年,桂馥致黄易(122-3)


桂馥,字冬卉,一字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选云南永平县知县,卒于官。博涉群书,尤潜心小学,精通声义。为《说文义证》五十卷,力穷根柢,为一生精力所在。与段玉裁、王筠、朱骏声并誉清代“说文四大家”。







 释 文   

打碑人来,即遣往天柱山,住数日,空手回,云并无古刻。问其山形,乃误入掖县境内之大泽山。复令人导往,始拓得铭来。《郑文公(名羲)上碑》即在天柱之阳,黄姓不肯搜寻,遂遗之。欲再遣往,彼有难色,抑郁而罢。馥亲登云峰山,搜出郑公《论经书五言诗》,土石埋数尺,使邨人掘出。又搜得题名一处,宋崇宁题名三处,政和题名二处,《郑公像》一处。所有云峰摩崖著录别纸。郑公《观海五言诗》有数字漫漶,幸有天启中指挥李宗仪重刻,在云峰之阳,字皆完好,再三令拓一本,以校原刻之阙,竟不听。此事汤公颇尽力,差家人同往监拓,为备饭食,供给纸墨,无不应付,而黄姓反多支言蔓语。《唐府君碑》额上有像,令连像拓一二本,谆谆说过三五次,终不应。甚矣此人之不足与言也!来札言付银十两,彼云代买许多东西,又搨许多碑,皆此十两,安有余银?益知此人之不中抬举矣。友人言,秦《之罘碑》尚在,被人推入水内,天晴水清,俯视即见,在福山县界海边,土人多有知者。惜登莱无一同好,又不能亲至其处,付之浩叹。前在都门,宋芝山以《郭巨石室画像》见示,中有一像,众人在船上共举一鼎,系纼两耳,岸上人分牵之,脱一耳。芝山命为作跋,以不解辞之。昨看书偶得其事,《南越书》云:“熙安县山下有神鼎,天清水澄则见,刺史刘道锡常使系其耳而牵之,耳脱而鼎潜,既而执纼者莫不疾耳。盖尉佗之鼎也。”馥谓画像即此事,恨不速使芝山闻之,又无画像题其上,姑为执事述之。蔡碑三种奉还,张壁细看,似不及韩书,壁上有韩《告华岳碑》,在唐碑中自是上品。河南汲县西门太公庙有《太公吕望表》,曾拓得否?倘有副本,乞惠示。若无,则借看。近自号“老菭”,苦无人为刻印,今备一小石求刻“老菭”二字,横刻、竖刻惟意所适。惟眠食珍摄。不一一。复叩头,上小松司马执事阁下。十月十六日,东莱。


钤“鲁委巷人之言”。

用“汉瓦笺”。


[《小蓬莱阁同人往来信札》第一册]


此札与122-1所述相关,作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十月十六日。此际黄易搨碑人黄某至掖县,桂馥为安排天柱山诸摩崖石刻椎搨之事,其人以黄易所付银十两,不敷拓碑之用,故拒绝拓《郑文公上碑》《观海五言诗》及《唐府君碑并像》等,桂馥札中于此人怨言甚多。所云汤公即汤惟镜,江南长洲人,贡生,乾隆五十六年(1791)任掖县县令。参见《(民国)山东通志》卷五十九《国朝职官表十五》。此次拓碑,“(汤)家人同往监拓,为备饭食,供给纸墨”,黄易嗣为作《云峰搨碑图》以为酬谢,画不盈尺,绘一人在架上椎拓,两人在下指挥。今藏国家图书馆。册后有翁方纲为汤所题七绝二首:“秋盦写剔云峰石,恐是秋盦自写真。磨墨自营千载上,搨碑人即画图人。  我怀天统隶镌铭,百里岚光远送青。并与使君添一帧,汤家普彻搨《兰亭》(欲托亮斋为拓平度界内《天柱山铭》也)。”即《复初斋集外诗》卷二十二《掖县宰汤亮斋为黄秋盦拓云峰山北齐诸石刻,秋盦因为亮斋写<搨碑图>,属题二首》。黄易所得《北齐天柱山铭》,后装潢成册,今藏故宫博物院。札中所云《郭巨石室画象》即《孝子堂画像》,乃乾隆四十五年(1780)黄易于山东肥城县孝堂山访得,桂馥在京时,寓安邑宋葆淳斋,曾见黄易所寄搨本,参32-2宋葆淳致黄易札。此际据《艺文类聚》所引《南越书》考得画像故事,因快告黄易。



1793年,王昶致黄易(134-1)


王昶,字德甫,江苏青浦人。乾隆十九年进士,历任江西按察使、陕西按察使、云南布政使,官终刑部右侍郎。王昶工诗文,与王鸣盛、吴泰来、钱大昕等并称“吴中七子”,诗文集《春融堂集》共六十卷。喜搜采金石,穷半生精力蒐集商周铜器及历代碑刻拓本,著《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








 释 文   

去冬腊月,谨寄芜笺,覼缕凡数百言,当已早登记室矣。比者节届清和,风暄日丽,惟足下起居佳胜,稍慰远怀。闻晋斋不来而映漘先已在宾幕,是语果否?如果,即为我道怀,因车殆马烦,未能别作数行耳。武氏祠堂画像,究共有若干纸?前已致明,尚欲乞一付,不审可得否耶?弟于田盘扈跸后具摺请假,已蒙俞允。现在行抵滋阳,德星□□,掺袂无从,岂胜怏怅。但此假半载为期,时会所羁,未可即遂初投老。初冬北上,届时或别谋一面,未可定也。匆匆捉笔,诸惟雅照,不尽欲言。小松学长兄足下,弟昶拜手。

四月十一日,七十老人书于寓舍灯下。[铁][桥]并候。又拜。


钤“兰泉书屋”。


[故宫博物院]


据《清高宗实录》,乾隆五十八年(1793)三月壬子,刑部侍郎王昶奏请开缺回籍省墓,得允。同年十二月假满来京。召见时看其年力就衰,王亦自以精神日减,难以供职,因以原品着其休致。札作于当年四月十一日,时王昶在兖州客次。此际赵魏未来济宁,而朱文藻已在幕中,王昶得知消息,因有存问。札中细询武梁祠画像全套数量,并乞完璧。王自称七十老人,本年实六十有九。



1794年,阮元致黄易(142-2)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五十八年督山东学政,任满调浙江,嘉庆四年署浙江巡抚。后历任漕运总督、江西巡抚、湖广总督。道光十二年协办大学士,仍留总督任。十五年召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刑部,调兵部。博学淹通,专宗汉学,曾罗致学者编书刊印,主编《经籍籑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皇清经解》。身历乾嘉文物鼎盛之时,主持风会数十年,海内学者奉为山斗。





 释 文   

月前来往任城,得承亲麈,实慰渴悰。徒以仆仆行尘,未获遍观鸿宝,心终怏然。然蒙赐铜簋笺墨,足供行馆清赏,睹兹古范,如接朗仪也。朱朗斋先生未知曾有回音否?秋帆前辈过境时亦曾言及延彼否?武梁旧搨并《石经残字》,元皆以未得题名其间为歉,未识秋帆前辈曾携入省否?如未,则曲阜相距非遥,尚望一介赍来,俾得细观颠末为幸甚矣。外附呈素联一副,聊供雅正。肃此,布候近安,诸惟炳鉴。不具。秋盦先生侍史,愚弟阮元顿首。

曲阜约于初八日试毕,初九日起程回省。


[鲍昌熙摹《金石屑》第二册]


是札作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十一月二十八日,参142-3。本年按试途中,阮元曾拜访黄易于济宁,跋《宋拓范式碑》云:“乾隆五十九年冬十月廿六日,按试曹州,经泲宁,晚集小松司马斋中,得纵观所藏金石,并商略撰集《山左金石志》也。阮元识于《范君碑》后。”此际已至兖州,拟于十二月八日曲阜试毕后返回济南。时朱文藻在黄易幕中,阮元编《山左金石志》欲延其为助手,毕沅亦有意延请课读,札中因有此问。毕沅本年九月降补山东巡抚,十月自襄阳启行,十一月底抵山东,参史善长《弇山毕公年谱》本年条。札中询问黄易,《宋拓汉石经残字》及《唐拓武梁祠画像》,毕沅此次是否带至济南,如未,希赍来曲阜一观。阮元跋《宋拓汉石经残字》:“乾隆五十九年十二月初七日,小松司马从任城寄示此本,留观二日,时在曲阜试院。初九日率鲁诸生谒孔子庙,礼成后题此。阮元。”跋《唐拓武梁祠画像》:“此吾乡马徵君藏本也,后归汪氏,汪氏方业鹾,不以示人。甲寅冬,元始在济宁小松司马斋中获观之,继秋帆毕尚书行部济宁携回济南。乙卯春,尚书复制两湖,行时以此册托元还司马,又留斋头展玩两阅月,书此归之,以志深幸,仪征阮元识。”据札,黄易以自制铜簋笺纸及墨馈赠阮元。黄易摹碑之墨,故宫博物院今尚有庋藏。



1794年,伊秉绶致黄易(159-1)


伊秉绶,字墨卿,福建宁化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嘉庆三年以员外郎典试湖南,出守惠州,九年守扬州,十二年丁父忧,卒年六十二。工书,尤精篆隶,精秀古媚,超绝古格,自成高古博大气象。




 释 文   

秉绶顿首,小松先生足下。朋友有闻声相思之雅,秉绶曾介葆初同年以交于足下,渊如斋中复为密坐,流连文酒,俯仰啸歌。芳讯来时,辄蒙记念,感则深矣,思有极耶?飞光我遒,三年契阔,想文祉洊膺,兴居佳胜,为慰。敝乡《般若台铭》今以奉上,其《王审知碑》俟计偕诸友带来,再当驰寄。绶托阮伯元宫詹购山左诸碑全文,见间望为促之。此请近安,统希照察。不宣。弟伊秉绶顿首再拜。


望日。谨空。


[国家图书馆藏《黄小松友朋书札》第二册]


故宫博物院藏李阳冰《般若台碑》拓本,前附页有黄易题签及题跋,自称得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为闽中伊刑部墨卿寄来,并称:“余拓得一本,漫漶已极,未若此本之妙。”参见尹一梅《故宫黄易旧藏晋唐碑志拓本概述》。此札言及奉赠《般若台铭》,又言“《王审知碑》俟计偕诸友(即参加次年春试者)带来”,当作于本年冬日。参45-5魏成宪致黄易札。此际阮元时为山东学政,故伊有托购山左诸碑全文之举。伊、黄在孙星衍处见面当在乾隆五十六年(1791),伊秉绶时为刑部员外郎,此年黄易曾以卓异入都,至本年正好三年。参125-1丁传致黄易札。



1795年,武亿致黄易(89-3)


武亿,字虚谷,河南偃师人。乾隆三十五年举人,游学士朱筠之门,四十五年成进士,五十六年谒选,授山东博山县知县。不久怫上官意,罢职。至河南诣好士友人,与修县志,以终其身。通贯经籍,著述甚多,著有《授堂文钞》《偃师金石记》《安阳县金石录》等。


滑动查看更多


 释 文   

小松九兄大人阁下,比日南旋,营护大事,已就绪否?今冬嵩洛之游决成行否?亿在济南迫忽数月,丛冗无状,承纂《山东金石志》,仅编唐、宋二代,会阮督学移节,亿决不能远从,固谢归临清。岁暮归家,兄如惠然北来,一成良晤,鸡黍之约尚能仓卒作主人也。王秋塍补偃师,欲邀亿在家主两程书院,穷年奔逐,若幸少息肩,亦是快事,但不可必尔。明岁亿仍就清源之约,二月间必当至馆,相隔益与兄远,未审何日得遂继见,言之怆感不已。伏惟以时珍重自爱。小松九兄大人,亿顿首。九月十六日,历下小沧浪寄。


[《明清名贤百家书札真迹》,今为私人藏]


乾隆六十年(1795)闰二月黄易丁艰,七月南旋葬母,札作于本年九月十六日,武亿时在济南纂《山左金石志》。乾隆五十六年(1791)四月,武亿入都谒选,曾迂道济宁过访黄易,并题所藏《宋拓汉石经残字》,次年(1792)就任山东博山县知县,七月而罢,此后一直在山东各处坐馆。武亿罢官后,黄易特为作《虚谷草堂图》,友人多有题诗。乾隆六十年(1795)八月,阮元自山东学政调任浙江,武亿未能远从,预定岁暮返回偃师,其时王复补偃师知县,邀其主本地书院,然武亿仍欲于年后赴清源馆席。札中询及黄易本年冬日嵩少访碑能否成行,按黄易本年十二月自杭州经苏州、无锡、常州返济宁,其嵩洛之游至次年(1796)九、十月间始得成行。嘉庆元年(1796),时任山东运河道台孙星衍《致武亿》有云:“顷以防汛到工。小松约在八月初来作嵩山之游,并拟奉访,惜弟不能追随也。”故宫博物院藏。然本年七、八月间,南河总督兰第锡忽差黄易前往江南视河,故稽迟一月。参173-6黄易致郑震堂札。



1795年,孙星衍致黄易(78-3)


孙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人。乾隆五十二年一甲二名进士,授编修,散馆改刑部主事。于经史、文字、音训、诸子百家,皆通其义,曾为阮元聘为浙江诂经精舍讲席。著有《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孙氏家藏书目录内外篇》等。



 释 文   

两奉手示,并承先路之导,足征挚爱,闻冬中驾即来东,先至敝署一叙阔衷为望。浙中《宋石经》及《七十子画象》能为觅佳拓本来否?吾兄所到之处又多创获古物也。弟自拜今职,因足被车伤,断而复续,直至八月廿七日始在省城接印,九月初八日行抵兖署。兹于十三日到泲宁,谒见河帅,并觅李铁桥一晤,惜足力尚不甚强,不能走访古碑、古迹,然见州志,知兄搜辑苦心也。抱经先生在浙,想晤,前有札属钱翰林寄去,未知到否?河帅已下诸宾好风雅可交者,诚如兄所言。弟此来意欲辑鲁中古迹、金石成一志,以配《齐乘》,俟兄来助我成之。草草奉答,附候近履。秋龛兄丈足下,弟星衍顿首,九月望日。


钤“留春草堂”。


[关西竞买2017年春拍]


乾隆六十年(1795)五月,孙星衍升山东兖沂曹济,兼管黄河兵备道,因堕车伤足,迟至九月初方到任。札作于本年九月十五日。孙星衍在济宁谒见东河总督李奉翰,时黄易在浙营葬,计划冬日返回济宁。孙星衍到任时,正黄易南归葬母之时,故札中请黄易在杭代搨《宋石经》及《七十子画象》。本年底,黄易返济宁,次年(1796)正月陪孙星衍访武梁石室,《泲上停云集》收《正月十一日同黄小松司马至嘉祥山中访武梁石室画象,小松作图纪游》:“石室千年为尔开,翠微访古共徘徊。高寒到骨清如许,却喜无人带热来。  一双石阙半埋尘,万树桃花孰问津。只有姓名先我到(前年司马重葺武氏祠,立碑,题碑阴),摩挲疑是再来身。  把臂梁园近十年,雪鸿忽聚此山前。画图他日传佳话,金石交情翰墨缘。”据诗,孙星衍与黄易相识于毕沅中州幕府,乾隆五十一年(1786)六月五日题黄易所携《宋拓朱龟碑》,云:“仆与小松神交久矣,金石投报殆无虚时,至是始识面于中州节署,时五月廿八日也。并携宋摹两碑来属题字。”此次同访武梁石室画象,黄易有次韵和章,并为作图纪念,《秋盦诗草》收《二月十一日渊如观察约游紫云山,访武氏祠,作图,观察题句,依韵奉和》,所记日期较孙诗晚整一月,待考。



1795年,黄易致袁枚(157-2)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浙江钱塘人。乾隆四年成进士,改庶吉士。乾隆十四年,辞官隐居于南京小仓山随园,世称“随园先生”。四方士至江宁,必造随园,投诗文无虚日,故《随园诗文集》上自公卿哲士,下至市井负贩,皆知贵重之。


滑动查看更多


 释 文   

心慕高怀,常萦梦寐,上年得通尺素,远荷垂青,极深欣幸。昨奉老伯大人诲函,赐以名句,丽藻辉煌,珍为家宝。镜铭十种,得未曾有,拜诵之余,喜而不寐,曷胜铭谢。兹逢老伯大人八旬华诞,名福并隆,允称人瑞。自寿佳篇,海内争诵。易远在东邦,既未预捧觞之列,而失学无文,又不能作诗奉贺,歉愧之至。承示碑目,如董宣及晋永嘉四年二碑未见,余已购得。古钱,洪志多讹,近日翁太史宜泉专力补辑,易代为广求搨本,以益其书。蒙(此处缺页)间扶服南返,俟葬后出游,拟亲拜座前,一聆训诲,未知能如愿否。先此叩谢,敬请福安,伏希雅照。不备。制愚侄黄易稽首,谨上简斋老伯大人函丈。五月二十日济宁具。


[中国嘉德2016春拍]


袁枚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札言“八旬华诞”,又自称“扶服南返”,当作于乾隆六十年(1795)五月二十日。“赐以名句”云云,即应黄易所请,题《秋影庵图》。翁太史宜泉即翁方纲子树培,著《古泉汇考》八卷。据札,此书之成,黄易尝为之广求搨本。黄氏收藏亦颇为所采,如云:“黄小松云:所收永安五铢,背有人面,高出三分,极古雅可玩。”札言“镜铭十种,得未曾有”,《小蓬莱阁金石目》著录“清明镜”一枚,即随园袁氏搨本。



1798年,翁方纲致黄易(23-40)


翁方纲,字正三,号覃溪,直隶大兴人。乾隆十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嘉庆四年左迁鸿胪寺卿,十二年赐三品衔,十九年加二品卿。精研经术,尝谓考订之学,以衷于义理为主,著《经义考补正》。尤精金石之学,所著《两汉金石记》剖析毫芒,参以《说文》正义,考证至精。




 释 文   

方纲顿首,秋盦先生九兄近禧。接诵手札并寄新锓钩摹古刻五册,谢谢。前借赏之《嵩阙》全幅,通计十丈有余,计所见人家房宅无能容者,十笏小斋更形局脊矣。因分数间,内外四面悬挂,日日与坐客谛观,咸谓如游嵩山也。谨已逐处涂鸦,并拙诗另写一幅连原布袱呈缴。又尊作岱东一册,亦题就奉上。弟年来亦渐有收心专壹之意,是以金石虽其夙癖,而大致归于二条,一则有关考据者,一则有益书法者。其有关考据,如介休《郭有道碑》,原石的闻有之,盖已被人磨去,希冀拓来,或谛视露一半字也。乃祝令前来京,弟不知也,及其还任,一日晤曹侍御,云曾见祝公,面询此事,祝云现存庙中有汉隶者翁公不要,而郭墓之石竟无一字,要拓之何用?此在翰林出身之贤令尹,其言尚且如此,则何怪古刻之日湮乎?现已急写札往,云郭墓之石虽无字亦必拓之,但不知其肯拓否耳。安得嗜古精心如吾兄者乎?李北海书《卢府君碑》竟非其得意之作,所以因见此碑而愈珍惠赠之《岳麓碑阴》,是北海小行楷最佳者矣。又北海《灵岩碑》,其石今不可觅,弟竟至今未见此拓,傥得借尊藏《灵岩碑》赏鉴数月,快何如之。现在承借之《元遗山二种》,细看过亦仍即奉缴耳,诸祈珍摄,伏惟心照。不宣。愚弟方纲顿首。


尊刻双钩各种妙甚,谨题首一纸,不知可用否?若兄意要弟作序文,则另为之。再附商者,《石经·论语》“所损益”,损:此手旁下一画似有穿过右边之意,似不可,此处直画不应一直迳下,是否?益:此中间八,其左一笔原本不甚分明,似乎今双钩太着痕迹,此一笔当如何?求兄再细酌之。此刻匆匆未及逐字细审,姑就鄙见先说此二字,恐册内尚有欲商订处,求兄再逐字细审之。惠寄刷印精工,纸墨俱好,而阙弟一叶(《石经》“斯害也已”起,阙前弟一纸),便中乞补寄此叶,更妙。弟方纲又顿首。


设或要刻拙题之一纸,则名后之印不刻为是。


钤“苏斋”“翁方纲”。


[故宫博物院]


据23-41,此札作于嘉庆三年(1798)六月。黄易寄《嵩山三阙》全幅并索题跋(诗),在本年三月,参23-39。本月二十二日,翁方纲作札招集赵怀玉、伊秉绶、罗聘诸友同观,上海图书馆藏翁方纲《与赵怀玉》云:“小松寄来全嵩巨幅,择其有铭可读者亦止横五丈许,尽小斋之四壁,恰得挂满矣。请兄枉过一看之,但尚有分拓各纸及岱顶巨幅亦同看为妙,必得兄诺定一日(早晨蔬、茗极粗,过午则近炎也),方可往约两峰、墨卿也。弟每单日得暇,而廿五日兄必晨送稚存,则廿七日可否,专求示定,以便恭候,月底月初恐小松来取也。廿二日。”观碑当日,翁方纲、伊秉绶等皆有诗。札又言“尊作岱东一册,亦题就奉上”,乃指当年正月寄到之《岱麓访碑图》,《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一收《秋盦游岱图六首》,皆题于《岱麓访碑图》上,此外,四月十日翁方纲还曾将画册送赵怀玉,《与赵怀玉》云:“秋盦《游岱画册》,求随意题字,字愈小愈妙。所求题嵩拓全幅之诗,便中付下,以便乘便寄去也。初十日。”今《对松山》一幅有赵氏对题,在四月二十日。又,“新锓钩摹古刻五册”,指黄易所寄《小蓬莱阁金石文字》,黄易寄赠同时,索翁方纲题首,即今见《小蓬莱阁金石文字》所刊者,札云“名后之印不刻为是”,今本无印,乃遵翁氏之意。又论《石经·论语》“损益”二字钩摹须再细酌,类似问题或多。札又谈及介休《郭有道碑》,“祝公”当即祝德全,《(嘉庆)介休县志》卷五《职官》:“县令:祝德全,直隶吴桥县进士,嘉庆元年任,[嘉庆三年]升潞安府同知。”同卷《宦迹》:“祝德全字午桥,由翰林院庶吉士改令文水,调任介休,廉明公正。……莅介二载余,政平讼理,升潞安府同知去。”曹侍御即曹锡龄,别号定轩,山西汾阳人。以进士起家,授编修,擢御史,迁户科给事,转吏科,曾受业于朱筠。北京文津2016春拍见同样内容书札,系伪作,然多出以下一节:“阮侍郎元自浙得五凤五年砖,吾竹房琢为研,此砖极古,今日阮公携来,借留小斋,命儿子拓以奉鉴。五凤只四年,其次年改甘露元年,然甘露元年夏四月黄龙见,应劭注以为黄龙改元之事,此甘露之改元则当在春三月以前,可知也。汉都西陕,海盐为地隔远,或春间海盐尚未知有改元之事,而称五凤五年,亦不妨也。又及。”文字信息可信。本年冬日翁方纲为作《五凤五年砖歌》,收入《复初斋诗集》卷五十二。



1800年,钱大昕致黄易(110-4)


钱大昕,字晓徵,又字及之,号辛楣,晚年自署竹汀居士,江苏嘉定人。乾隆辛未南巡召试,赐举人,授内阁中书,甲戌成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潜研经史,凡文字、音韵、训诂、历代典章制度、官制、氏族、年齿、古今地理沿革、金石画像、篆隶及九章算术、中西历法,无不洞悉,著有《十驾斋养新录》《廿二史考异》《潜研堂金石跋尾》《金石后录》等。




 释 文   

去秋以来,音问阔疏,闻九兄偶患臂痛,想已霍然。弟近日精力益惫,两耳重听,已成废物。昨偶读《学斋佔毕》,其所载石室画即武梁祠刻也,而史云碑在资州宅博雅堂下,制捆又辇运置之明新,则是蜀中别有翻刻本,今亦不知所在。然竹垞诸公却未说起,何也?兹有震泽费明经在轩,三吴名士,北上道出任城,持介一言奉谒,未识台旌现驻泲上否?次儿东塾夏间曾有一札托令侄叶邨寄呈,想览讫矣。匆匆不多及。秋盦九兄老先生,弟大昕顿首。二月二日。


钤“竹汀”。


[故宫博物院]


《学斋佔毕》为宋人史绳祖撰,札中所及者见该书卷三《古圣贤名条》。钱氏类似议论,收入《十驾斋养新录》卷十四《史绳祖学斋佔毕》条。费士玑字玉衡,一字在轩。震泽人。自少好学不倦,专精经术,受业于王鸣盛、钱大昕之门。《潜研堂诗续集》卷七收《题费玉衡<窥园图>二首》,卷七收《述庵侍郎招同袁春圃、潘榕皋、宋汝和、蒋立厓、周漪塘、费在轩、王西林、张农闻、袁又恺、戈小莲、徐佩云集塔影园小饮,即席得句二首》,可窥与钱氏交游。据《(道光)苏州府志》卷一百二《人物·文苑七》,费士玑以嘉庆三年(1798)岁贡入北闱,举顺天乡试第二,大挑以知县用,分发贵州,署都匀府通判。嘉庆五年闰四月,费士玑与孙衡北上,曾于济宁拜访黄易,观《宋拓汉石经残字》并题款册后,此札作于当年二月二日北上前夕。钱东塾字学仲,号畴田,又号石桥,大昕次子。廪生,官吴县教谕。工诗文,善分隶,尤精篆刻。工写山水,古雅秀郁。叶邨或为黄元鼎之号。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sdx_bulletin

学术出版 | 评论闲聊 | 读书内外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竭诚为读者服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联学术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