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 孙飞宇《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
从学术史的路径进入思想史的风景,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弗洛伊德的学说,最有趣、也最深刻之处,便是其多重互文性,神话与历史、心理与社会、巫术与科学、叙事与诠释,彼此交错互渗,像一连串的谜语,也好似没有尽头的迷宫。特别是他的学说,一旦被纳入学术的制度和标准化的知识体系,便又多了几层“失语”。作者巧妙地在上述迷雾中穿行,将弗洛伊德的学术接受史,理解为精神分析的案例,视角奇特,寓意深刻,其意义和意趣,远远超出了专业学术著作的范围,值得细细品读。
——渠敬东
本书选取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切入精神分析与社会理论的这一世纪对话,既有助于我们开掘精神分析印证、深化和补充社会理论的洞见,也有助于我们理解精神分析的思想实践本身经历的社会和文化的“审查”和“压抑”,从而通过精神分析思想的接受史捕捉现代社会自身的社会实在性质。这本著作与英语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对话,不仅弥补了国内社会理论研究的空白,也对西学研究有重要的贡献,为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考空间。
——李猛
从灵魂到心理
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的社会学研究
孙飞宇 著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平装,定价:49元
ISBN:78710807223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1月
作者简介
孙飞宇,1978年生于山东青岛。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学士、硕士,加拿大约克大学社会与政治思想博士,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社会思想史,集中于经典精神分析—社会理论、现象学—诠释学传统中的社会理论等,同时兼顾对中国社会的经验研究。著有Social Suffering and Political Confession: Suku in Modern China (Singapore World Scientific, 2013), 《方法论与生活世界》(三联书店,2018),译有素德·文卡斯特《城中城:社会学家的街头发现》(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约翰·奥尼尔《灵魂的家庭经济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等,合译作品有亚当·弗格森《道德哲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等。
内容简介
从知识社会学角度对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的全新研究。
20世纪,弗洛伊德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英文“标准版弗洛伊德心理学作品全集”的翻译出版有着直接关系。本书从弗洛伊德作品的英译本与德文原著之间细微的文本差异入手,颇具理论想象力地展现了精神分析在从德国向世界范围(特别是美国)的传播中,如何从一项依据人类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兼具艺术与科学的思想实践,逐渐理性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过程,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思想核心“灵魂”和对人类文明的关注,在其传播变迁中经由“理性化”而成为了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
目 录
前 言
第一章:从灵魂到心理:关于弗洛伊德标准版英译本的知识社会学研究
一、从德文到英文:弗洛伊德作品翻译过程中的理性化现象
二、从作者到译者:新的主张
三、实践的理性化与“业余精神分析”问题
第二章:爱欲与认识:精神分析知识的理性化
一、针对精神分析的压抑:英译本作为弗洛伊德之梦
二、斯特拉齐的回应与移情问题
三、爱欲与认识
四、一个比翻译更复杂的变迁故事
第三章:爱欲与神圣:弗洛伊德思想中的单性繁殖原则初探
一、爱欲(eros)与性(sex):思想史的维度
二、爱欲与神圣:单性繁殖原则
三、从儿童到神圣性
四、余论: 关于诸种讨论的奠基问题
第四章:社会官能征初探
一、弗洛伊德的人类疾病
二、从文明化的性到疾病化的文明
三、马尔库塞的社会官能症
四、阿伦特的艾希曼
五、爱的政治-社会学与微观法西斯主义(micro fascism)
第五章:作为一种社会学的精神分析: 重返灵魂分析
一、弗洛伊德的家庭社会学
二、重返精神分析的社会学
三、社会学视角中的精神分析:重返灵魂的视角
参考文献
后 记
后记
| 孙飞宇
*本文为《从灵魂到心理》后记,脚注从略
在北大求学期间,如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我曾经醉心于米兰·昆德拉的两部小说理论作品,即著名的《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并且在本科毕业论文中尝试做了一些分析。这些分析当然非常幼稚,彼时也并未想到,这样的作品会和自己未来的工作产生何种关联。后来在多伦多的约克大学读博期间,又遇到过两件与本书写作有关的小事情。第一件是在我决定从事关于弗洛伊德的研究之后,导师约翰·奥尼尔( John O’Neill )将我介绍给了我的师兄弗兰克·谢勒尔( Frank Scherer )。这位师兄来自德国,曾经成功接受过经典精神分析流派的治疗,所以他对于弗洛伊德甚为痴迷和敬仰。在某次闲谈中,他跟我说,弗洛伊德的英译本存在着很多的翻译问题,并向我推荐了一些这方面的研究著作。
第二件小事情是某次我受邀到一位加拿大本地同学、政治学系的博士生帕崔克( Patrick )家里做客的时候,与他母亲的闲谈。帕崔克的母亲从事律师职业,是一位典型的白人中产阶级。她气质端庄,温文尔雅,知识面很广,平时会在家里阅读亚里士多德的书,与人的交往言谈富有掌控力,同时也彬彬有礼。她对自己儿子的朋友,我这位来自遥远东方的“外国友人”非常友好和关心。事实上,帕崔克全家都对知识充满了开放的态度和好奇心。最初与帕崔克熟悉起来,就是因为当时他正和他的父亲一起学习中文,以便“看看能否学着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
我曾经到帕崔克家多次做客。某一次闲谈中,他的母亲问我博士期间打算做什么研究。我回答说,正在阅读和翻译弗洛伊德的文本。完全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平日里慈祥温和,对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抱持着非常开放和尊敬态度的妈妈立刻变了脸色。她带着严厉和几分不屑的态度对我说:“不要去读弗洛伊德的作品。这是一个骗子。他伪造了自己的案例。”随后,她几乎是以愤怒的情绪,批评甚至可以说是批判了弗洛伊德。由于这样的反应和她平时对其他知识分子及其作品的态度完全不同,以至于仓促之间,我的最大感受是吃惊。作为她儿子的朋友,我对于这位母亲非常尊敬,有时甚至像帕崔克一样,有点畏惧她。所以这次闲谈,是以我向这位妈妈保证,我在翻译弗洛伊德的同时,一定要将西方普通民众对于弗洛伊德及其工作的态度和批评都讲清楚而终结的。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
帕崔克妈妈对于弗洛伊德的这种态度,在西方的普通民众里堪称典型。相信也是弗洛伊德在世时遇到的无数反对态度的典型之一。虽然时至今日,在精英知识分子群体和思想史中,弗洛伊德受到的待遇,堪称步入了“圣人殿”。不过,在普罗大众的心目中,弗洛伊德依然是一个“老流氓”。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弗洛伊德在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地位,不仅与本书中讨论的那些因素有关,而且还进一步与20世纪美国和欧洲在“二战”后的政治变迁,包括60年代的遗产,都有直接的关系。而无论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还是在大众文化层面,对弗洛伊德的态度基本还是源于弗洛伊德的英译本。这两件小事和此前我在北大念书时所迷醉的《被背叛的遗嘱》一书之间,似乎有了某种关联。
米兰·昆德拉 著《被背叛的遗嘱》
Gallimard,2000
此后,这两次闲谈一直隐隐埋在我心里,就像一粒种子,伴随着翻译和研究弗洛伊德文本的过程,逐渐生根发芽,大约十年后,终于有了2017年发表于《社会学研究》的《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精神分析理性化的知识社会学研究》一文。而伴随着这本小书的完成,也可以说,我对帕崔克妈妈的承诺,在某种形式上算是实现了。
在2016年年底的“士恒青年学者资助计划”颁奖典礼上,我做了这一题目的报告。时任“士恒”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席的李猛老师听了报告后,建议我以此文为基础,写一本小书,并随即向三联书店做了推荐。三联书店的冯金红女士认真对待这一推荐并很快与我约稿。这本小书得以面世,要特别感谢两位老师对年轻学人的积极鼓励与支持。
说起来惭愧,这本小书的主要内容,都是基于此前发表的作品改写而成。改写的主要内容集中在前两章,也就是关于弗洛伊德英文译本的翻译问题。我在原来论文的基础上,加入了更多的资料来辅助讨论,将论文一分为二,并将部分内容作为本书的最后一部分来收尾。至于本书的第3章和第4章,我只是稍微做了一些改动和增补的工作,以便增加几个章节彼此之间的整体性。如果可以为自己的处理方式做一番辩解的话,那么我只能说,这三篇论文是过去数年间在同一个研究框架下以同一种思路写成的,所以确实能够形成同一个主题的整体结构。此外,在这几年中,我对弗洛伊德逐渐增加的理解也增补了进去。曾经在文中使用的“潜意识”这一翻译,我现在认为是值得商榷的。如果直译的话,“潜意识”对应的更应该是“subconscious”这个弗洛伊德曾经不止一次明确反对的概念。弗洛伊德反对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一概念会给入以位置感,让人误以为他所强调的 unconscious 是位于意识之下的东西。所以在本书中,我已经统一使用“无意识”这一更为符合原意的翻译了。
此外,还有一事需做说明。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 S.里德曾在1997年出版过一部名为《从灵魂到心理:心理学的产生,从伊拉斯马斯·达尔文到威廉·詹姆士》的专著。在这本书中,里德认为,心理学产生的过程,尤其是在19世纪,是一个研究范围不断变窄,心理学家不断将其与文学和哲学分离、将研究对象逐渐从“灵魂”转变为“心理”( from soul to mind ),并最终发明了现代意义上的“心理”这一概念的过程。心理学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才成为一种科学。必须承认,我在写作《从灵魂到心理:关于精神分析理性化的知识社会学研究》这篇论文的时候,并没有关注到里德的这部著作。直至2019年,我在写作本书时才读到它。里德的这部作品与本书的研究并不直接相关,却构成了奇妙的呼应之势,而在观点上也可以相互支持。不过,里德在这部作品里并未涉及本书的主题,也完全没有发现弗洛伊德的核心概念就是灵魂。
爱德华·里德 著 李丽译《从灵魂到心理》,三联书店,2001
本书无意亦无能力对庞大的精神分析传统及其影响做一个系统的梳理。精神分析在20世纪的影响无远弗届,早已成为现代文化与现代人格的一部分。关于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的研究,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蔚为大观,相关文献,甚至仅仅是重要的文献都堪称汗牛充栋。所以这一本小书的工作,仅仅是过去几年间,本人在翻译和阅读弗洛伊德过程中的一些小小思考的汇总,其中必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乃至谬误之处。在期待学界方家指正的同时,我也希望今后能以此为起点,对精神分析和弗洛伊德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在社会学领域中,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角度来从事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的研究,殊非易事。这方面,昆德拉的《被背叛的遗嘱》一书对我的影响,虽然也是在结束本书的写作后才意识到,但对我来说,毕竞还是具有某种“温柔“性质的表达和存在。除了研究自身的困难之外,在中文学界,弗洛伊德研究需要面对许多其他的误韶和质疑。精神分析是一种纯粹的西方学问。它深深扎根于西方文明史和现代社会之中,是我们理解“西方”不可或缺的路径,值得中国的学者花费力气去一探究竟。其原因不仅是从知他者而知自己。中国社会的巨变所带来的个体性的出现与 自我认同的转变,已经使中国人具有了某些与精神分析相关的经验感以及相关的需求。中国需要自己的精神分析。不过,这已经不是本书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本书在思想史方面的训练受惠于当年在约克大学“社会与政治思想”项目读博期间的导师约翰·奥尼尔的教导,而多个章节的写作得到了王思斌、谢立中、渠敬东、赵立玮和李猛等老师的邀约、帮助或鼓励。例如,“爱欲与神圣”部分最初源于赵立玮老师在一次会议上的提问,后来我的朋友李荣山为《学海》杂志向我约稿,在他的不断督促下,才最终完成。李猛老师在详细阅读本书后,为我指出了诸多细节和文本上的问题,令我十分感动。而我的诸多好友,包括田耕、王楠、张国旺、储卉娟等也分别在各种会议和讨论场合,对本书给予宝贵的批评和建议。本书在心理学史方面的论述得到过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吴艳红教授的帮助,在某些翻译和写作方面受益于三联邀请的匿名评审的批评,在此一并致谢。在我归国后的几年里,学界的诸多前辈对我的关怀一直令我感受到“为入师者”的风范,如中国社科院的苏国勋老师,台湾大学的叶启政老师和东吴大学的石计生老师,等等。于我而言,诸位先生确实有着“言传身教”的意义和帮助。我在三联出版的上一部著作《方法论与生活世界》曾在不同场合受益于三位先生的批评指正。我还清晰记得,在几年前的一个深夜,苏国勋老师在读完《方法论与生活世界》一书的初稿后,由于没有找到我的联系方式,专门托一位友入向我转达他的“激动心情”和“热烈表扬”。这件事情对我的真正触动在于,苏先生在当时已七十五岁高龄,居然认真阅读一个晚辈所写的、与他的专业研究并不接近的作品。这实在是一种令人尊仰的风范。而今苏先生巳驾鹤西游。作为晚辈,无法再呈新作以佐下酒,只能以此文字表达怀念,并愿将社会理论研究之路继续走下去。
孙飞宇 著《方法论与生活世界》,三联书店,2018
我在1999年认识渠敬东老师,并在此后跟随他一起读书。其后的许多年里,除了我在约克大学的那五年多以外,我们一直都在坚持对西方的经典文献进行精读研究。从阅读亚当·斯密到黑格尔再到海德格尔,我们这个每周一次的读书小组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理想。渠老师也一直是我在阅读和写作这条道路上最为熟悉的知己、最富创见力的批评者和最为坚定的支持者。于我而言,这一读书小组已经成了学术共同体意义上的乌托邦。最后,必须要说,我最为尊敬的导师杨善华老师在这些年中给予我的无数温暖和提携帮助,更是本书得以产生的重要基础。杨老师与师门诸多兄弟姐妹组成的“师门”已然成了我的另一个“家”。学术研究并非易事,幸好有这些师友。他们,以及太多无法一一具名致谢的师友的关心和帮助,是一名青年学者最为幸运的收获,也是人生路途上不断前行的保证。当然,所有的致谢要同时献给我的家人,没有他们,就没有这本小书。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
sdx_bulletin
○
学术出版 | 评论闲聊 | 读书内外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竭诚为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