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耘丨庄儒之微
儒道之别,不在虚能容物,而在以虚为本,抑或以容物为本。不在能否容仁义、生生,而在仁义等为本抑或为末。以此衡之,庄孔、儒道之别,判然无疑。乾坤二元,皆有其虚静,亦健顺不一。道家所宗,盖取其虚静,不取其健顺;取其阴阳,不取其仁义也。
本文作者
丁耘,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现象学、德国哲学、古希腊哲学、比较哲学及政治思想史。著有《儒家与启蒙》《道体学引论》《中道之国》等,译有马丁·海德格尔的《现象学之基本问题》。
庄儒之微
*本文节选自丁耘《道体学引论》第三章,注释从略
丨丁耘
理气之学,一转则为儒门大宗。守虚调气之术,一转则为神仙家。庄子儒家耶?庄子神仙家耶?《刻意》云:
刻意尚行,离世异俗,高论怨诽,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渊者之好也。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为修而已矣;此平世之士,教诲之人,游居学者之所好也。语大功,立大名,礼君臣,正上下,为治而已矣;此朝廷之士,尊主强国之人,致功并兼者之所好也。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此江海之士,避世之人,闲暇者之所好也。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
丁耘,《道体学引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神仙家者流,导引之士也。儒家者流,平世之士、朝廷之士也。故《庄子》不能以儒家、神仙家尽之,而儒家、神仙家之所应有,在《庄》亦无不尽有也。
然《南华》籍列《道藏》,已与神仙家合流;而儒门庄子之说,自古不绝如缕,于今尤盛。虽不无见地,然时贤既拒以道家谓庄,以出于汉代而不古,而又自以儒家谓庄。既自限于内七篇觅庄生宗孔之迹,又大引《天下》解庄。是欲尽排外杂篇而不可得矣。曾谓外杂篇之解庄,尚不如后世佛子儒生耶?然则庄子儒家耶?何以非孔子而薄仁义?庄子非儒家耶?何以又宗孔颜而演其“心斋”、“坐忘”之说?儒也,道也,皆名耳。有名则有彼此是非也。《天道》云:“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曾谓庄子不知此理乎?托名者,寓言也。论庄当以其义理,不当以其寓言。义理当从其大本,不当从其支脉也。大本必尽其精微,不当徒观其宏也。庄学之于儒术,亦即之而超之,超之而容之也。唯其如此,故儒门之于庄子,有宗有转,有因有革也。何以有转有革?固有所异也。此异非荦荦大者、昭昭明者也,而极精极微,盖从其极相似者、极可以儒学解之者出之也。
《庄子》中可解之以儒学者,不一而足。今人尤重其可通《中庸》处,是也。然《庄子》其文其义,于《易》、《庸》皆有呼应处。文应之处,盖《庄》自涉。义应之处,唯解者达之。其应也,《易》尤重于《庸》。而《庄》之应也,用之、转之而非宗之矣。庄之于孔,犹后世孔徒之于庄也。此间略阐数处,示其同异。
《逍遥游》云: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今人援儒解庄而精者,莫过于钟泰。其《庄子发微》即引《易》、《庸》解列子御风章。彼引《易·乾·彖》:“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解“御六气之辩”;引《易·既济·彖》“刚柔正而位当也”解“乘天地之正”;引《中庸》第三十二章“夫焉有所倚”解“彼且恶乎待哉”。以为三人三无之中,至人无己为要。由无名,进而无功,终而无己。《逍遥游》篇末三则寓言,乃明三人三无。惠子讥庄子“大而无用”,而此“无用”正不自用,犹颜回之“屡空”,空诸所有。亦《易繋》所谓“藏诸用”,故“无己”、“无用”不可析也。
钟泰先生(1888-1979)
钟解固微,而犹有可益者,此间试申之。
引《易·乾·彖》:“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解“御六气之辩”者,甚是。古注多以六气为“天地四时”或“阴阳风雨晦明”,乃至益之以《素问》五行五脏之说,愈繁琐愈迂远矣。刘武《庄子集解内篇》乃定之以《乾·彖》。更引孔疏“乾之为德,以依时乘驾六爻之阳气,以拱御于天体。六龙,即六位之龙也;以所居上下言之,谓之六位也。”刘、钟解是。唯未征《庄子》内篇以自证也。所谓“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者,《齐物论》有征焉。南郭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大块者,地也。风之声即《齐物论》所谓“地籁”也。故列子待风而行,犹未至也,正《齐物论》所谓“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境界而已。而《逍遥游》所谓:“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即《齐物论》所谓天籁境界矣。刘武以为,《齐物论》文自“大知闲闲,小知间间”直至“此之谓葆光”皆南郭子綦言天籁境界者。大抵即丧己、以明、不用而寓诸庸也。此与钟泰以“无用”皆“无己”正可相互发明。而乾之象为天,尤能证以《乾·彖》解“御六气之辩”无误也。《逍遥游》云:“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辩”通“变”。《乾·彖》则云:“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万物资始者,为万物之所待,彼固无所待矣。六龙者,乾卦六爻皆阳。六气者,六位一气而已。故乾道变化,即此“六气之辩”也。王弼注曰:“天也者,形之名也。健也者,用形者也。”健乃乾德,故无形之乾元,统御有形之天也。
虽然,钟解仍有未安处。彼引《易·既济·彖》“刚柔正而位当也”解“乘天地之正”不甚贴切。天地于《易》应乾坤。《易》之要,亦在乾坤。故不如径直依此二卦之经传,一解到底,则此“天地之正”意更为显豁矣。前已引,《乾·彖》有:“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而《文言》有:“大哉乾元!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又有“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又有: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此天之正也,皆由中及正。孔颖达疏曰:“九二居中不偏,然不如九五居尊得位,故但云‘龙德而正中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者,庸谓中庸,庸,常也。”而《坤》之《文言》有:“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又有:“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美之至也。”此皆地之正也。则乾坤两卦,大抵由中及正也。
故《逍遥游》之“乘天地之正”,如纯解之以《易》,当首及“中”,次及“正”也。易家每云:“正未必中,中则无不正也”。此真钟泰之微言也。盖钟注 “彼且恶乎待哉”以《中庸》之“夫焉有所倚”。《庸》文具引为“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郑玄注此句为:“无所偏倚”,而朱子注“中庸”之“中”为“不偏不倚”。故是钟乃以至诚之中解庄子之“无待”。唯其中也,故有乾坤天地之正。而坤卦之“中”尤重。何以故?乾卦之“中”,皆九二、九五,唯以位谓其不偏不倚也。而坤卦之“中”,则以其“未发”谓不偏不倚。盖坤之“中”即所谓“敬以直内”、“黄中通理,美在其中。而畅于四肢,发于事业”。孔颖达疏曰:“‘黄中通理’者,以黄居中,兼四方之色,奉承臣职,是通晓物理也……黄中通理,是‘美在其中’。有美在于中,必通畅于外……。”故坤卦之“中”,皆“未发之中”也。未发之中即不倚之中。唯其未发,故无所偏倚。朱子曰:“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钟泰又以“藏诸用”解至人之“无己”。盖未发之中即“藏诸用”也,发而中节即“显诸仁”。故钟解实前后一贯,然义有未安者,何也?盖《庄子》确于《易》、《庸》之理有所应。然此乃回应,而非响应。其义实有不同。刘武《补正》亦以《乾彖》解《逍遥游》,而云:“夫《庄子》此书,所以明道也。其所谓道,非仁义之谓,乃阴阳之谓也。”此说近矣。虽仍未醇,而较彼混同庄孔之解,则为有见矣。
四库全书《庄子》书影
盖以“不用而寓诸庸”解庄生之“无己”,至矣。无己者必不自用。《易繋》之“藏诸用”,亦非不可解之为“无己”,然已非确然无疑。而以未分之中解无己、以不偏之中解无待,则过矣。上文已示,庄生之无己、不用、无待,其要在虚。而《易》主健、《庸》主实。《易》、《庸》之理,虽可通虚寂,不排虚寂,而其之所以承虚起实者,与庄老则有大异。体用不二,由用亦可定体。其用实者,其体亦实也。以《庸》之未发之中解庄,以为即庄子之“一不化”之“一”,在钟泰只是微言,在今人则明示矣。此是置庄生之“虚”于不顾矣。船山有一说,颇可反纠此解之偏:
夫中者,以不偏不倚而言也。今曰但不为恶而已固无偏倚,则虽不可名之为偏倚,而亦何所据以为不偏不倚哉?如一室之中,空虚无物,以无物故,则亦无有偏倚者;乃既无物矣,抑将何者不偏,何者不倚耶?必置一物于中庭,而后可谓之不偏于东西,不倚于楹壁。
船山以为“中”非空无一物,故“中”之说,不如程子“在中”之说为妥。“后之所发者,皆全具于内而无缺,是故曰在中”。故船山解“中”,乃实一也、全一也,而非虚一明矣。以庄子之说,固可与船山商榷也。盖物之所以可置于中庭者,正由中庭之虚也。无此虚即物无可置矣。此物如置于壁旁,其不可谓中也明矣。故物自身非中,物所显之位乃中也。物,由之显中而已。中可虚可实。实不外于虚也。有此虚中,乃可有其实物也。故有虚乃有物,有物乃有不偏不倚也。然不置一物,此位与他位无别,此中固不可显。虚之先于实,乃因能容物。始终不置一物之虚,其不容他物与已充之实何别哉?以故船山之说,亦得其理。此理之全不在虚,不在物,而在“虚能容物”。庄、老所重者,能容此物之虚也。诸儒所重者,虚所容之物也。而《庸》之中,解之为充虚之物固可,解之为容此物之虚亦无不可也。然虚虽不可谓为物本,其为“容物”之本,则不可掩也。故庄老颇得其本。船山一味排之恐非。而船山之排,亦有其所本也,即张横渠太虚非无,乃气之体之意。船山之说固未尽,庄老之说固可引《庸》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然《庸》与庄老,各重其所重,是不可掩也。且老氏以虚为精,以物为粗,《天下》已有微词矣。是庄较老更近《庸》之旨也。是三者皆有所同异也。庄、老、《庸》虽皆可通,然而必先显其异,而后曲而通之,高而一之。否则非通其说也,是混其义也。夫庄老固不因异于儒而尊,儒亦不因异于道而卑也。《庸》之于《庄》,其异要在虚实。《庸》、《易》所主,非无虚寂之义也,然断非以之为本。《庄》、《老》所主,亦摄纯亦不已、生生不息,然亦非以之为本耳。故《易》、《庸》与《庄》、《老》,皆能见大体,而各重其所重也。其异唯在毫厘也。反观上引《逍遥游》之文,其大旨在虚。虚而待物故能至人无己,《人间世》“心斋”、“未始有回”之说尽矣。故钟泰之解,未尽善也。盖儒道皆宗一。道之一,太上为虚。儒之一,固全一、实一也。此亦不出庄子道一范围,故此异极微,权重不同而已。详见下篇。
儒道之别,不在虚能容物,而在以虚为本,抑或以容物为本。不在能否容仁义、生生,而在仁义等为本抑或为末。以此衡之,庄孔、儒道之别,判然无疑。乾坤二元,皆有其虚静,亦健顺不一。道家所宗,盖取其虚静,不取其健顺;取其阴阳,不取其仁义也。故刘武虽以《易》解庄,而大书其异曰:庄子之道,阴阳之谓;儒家之道,仁义之谓也。刘得其大略矣。虽然,尤可进也。上文已示,庄子非以道为阴阳也,而以道“为之公”,即以道为之所以阴阳也。盖即一也、虚也。此道虽与程朱有虚实谦健之不同,其所以为阴阳,而不混同于阴阳则一也。《刻意》云:
若夫不刻意而高,无仁义而修,无功名而治,无江海而闲,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故曰:夫恬淡寂漠,虚无无为,此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质也。
《天道》亦云:“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后文之“至”即前文之“质” 。按,“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天地,阴阳之大者。故天地之道,即阴阳之所以为阴阳者,虚静寂寞无为也。天地之道以即圣人之德,虚静无为乃阴阳之所以为阴阳者,亦即无仁义可修者也。庄生非斥仁义,而是以其不必有。既有圣人之德、仁义之果,何必仁义之术也哉?故其以仁义为术,而以虚静为道。儒家之宗仁义者,其大本不在术,而在以仁义为道。理学尤进一步,非徒以之为立人之道,而以之为彻上彻下,并包天地之道。故儒家虽亦宗阴阳,然以仁义贯通阴阳,而继成此道,方是儒之为儒也。此义详见下篇第二章。
周臣《北溟图》,绢本设色 28.3x135.9cm,纳尔逊-阿特金斯艺术博物馆藏
简别道儒,回应《易》、《庸》,莫精于《在宥》篇末:
贱而不可不任者,物也;卑而不可不因者,民也;匿而不可不为者,事也;粗而不可不陈者,法也;远而不可不居者,义也;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节而不可不积者,礼也;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神而不可不为者,天也。
儒法义理学之关节,尽摄其中,而《在宥》终究非儒非法。盖诸理虽备,而包摄调伏之道乃异。其中尤可重者,在“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此正可据以回应《易》、《庸》。传统注家,于之多未措意。如成玄英疏“中”为“顺”,郭注成疏皆以“易”为“简易”。《集释》仿此。《集解》乃知以“中和”解“中”;《校诠》引钱穆,亦知以“中庸”解“中”矣。而“易”之意皆守成疏。唯钟泰以“变易”解“易”,以“中庸”解“中”,又引《乐记》、《中庸》等,以“惟德配天”解“不可不高”,“礼以配地”解“不可不厚”。钟解于斯胜于他人多矣。其解“变易”极是。盖所引《在宥》之文,“不可不”为转语,此语前后皆相反相成者。“一”与“简易”有何相反?必与“变易”相关,方得文意。唯钟泰致力以儒解庄,刻意隐异彰同,以为《在宥》文意,皆儒家义理,而未知其实正回应儒家义理也。《在宥》之于《易》、《庸》,用其文而转其意也。
《中庸》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尊即高也。《庸》固以德性配高明,而“高”落于“中”,德性隐于问学也。道中庸即道问学也。道问学即所以尊德性也。故不直言其德,遑论其道。《在宥》则云:“中而不可不高者,德也”,是升“中”于“高”,显德隐学。故不言其学而独尊德也。
《易》有三义,曰易简、曰变易,曰不易。所谓易简者,大体以“不易”收聚其“变易”也。《繋辞》云:“天尊地卑,乾坤定矣”。故乾坤,易之门户也。“不易者,言天地定位,不可相易。变易者,谓生生之道,变而相续。”又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故乾坤者,不易也,简易也。有一方有定。故乾坤之定,即定于一也。一者,不易也,简易也。一切变易生生,定乎乾坤也。故《繋辞》又云:“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故变易唯定乎一。盖《易》不始于一,唯始于变化。一者,变化之道也。是《易》收“变易”入“一”也。《在宥》则反其道言之:“一而不可不易者,道也”。此言非独可述庄,亦可述关尹、老聃也。庄、关、老之学皆起于“一”、“太一”也。正《淮南子·天文训》所谓“道始于一”也。盖道不可名,强名之为“一”也。而一者恒常也,无对也,独一也。道体恒常也、无对也、独一也,故一能述道。而道能生万物,虽不外于万物,又不同于万物,则必无常也、有对也、复多也。一述道而不能尽道,故不可不易,方可尽道。《易》以“变易”为原,故不必解析此变,唯示变于象,度变于数,收变于常,解变于辞即可。而诸道经以“一”为原,以一述变、述多,非一之易、一之化不能尽其道也。此《在宥》“不可不”之所从出也。而其倒转《易》义也明也。非其有意立异也。盖《易》不直言道,而以卦爻之象示道也。而诸道经虽反复叮咛道不可言,而皆未免言道也。其言道不可言,亦言道也。一旦言道,必不可不易,因之曼衍而已。
要之,《在宥》篇义,非顺《易》、《庸》之理也,盖倒转《易》、《庸》之意也。唯有此一转,乃见《庄》之为《庄》者欤!
相关阅读
活动预告丨刘笑敢、杨立华、丁耘、王颂、陈壁生、程乐松:“当代中国哲学五人谈”第四季
推荐阅读
儒家与启蒙
哲学会通视野下的当前中国思想
(增订版)
丁耘 著
“文化:中国与世界”新论
精装,定价:59元
ISBN:978710806881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10月
道体学引论
丁耘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8月
欢迎关注三联学术通讯
○
sdx_xueshu
○
学术出版 | 评论闲聊 | 读书内外
生活 · 读书 · 新知三联书店
===竭诚为读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