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丨马啸鸿《蒙古世纪:元代中国的视觉文化(1271—1368)》

三联学术 三联学术通讯
2024-12-20



 

致我的中国读者


文丨马啸鸿


蒙古人缔造了世界史上最广袤的陆上毗连帝国,但他们在历史叙述中普遍乏善可陈,其成就迟迟未能得到承认,唯剩许多负面评价和板上钉钉的历史败绩。在“大蒙古国”(Yeke Monggol Ulus)这个辽阔的欧亚帝国中,最负盛名的兀鲁思(ulus)或汗国非大元(或称Dai Ön)莫属,它横跨蒙古高原祖地和朝鲜半岛,延伸至青藏高原周围的中亚和内亚地区,并南下穿越了东南亚半岛的丛林地带——也就是说,它不仅占据了我们如今视为中国本土(China proper)的农耕平原,并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我们还应谨记,许多旅者都来自蒙古帝国的西陲之外,如威尼斯的马可·波罗和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而他们脑海中并没有“中国”的概念:根据蒙古语的说法,它的北方被称为契丹(Cathay),南方叫作蛮子。


蒙古人以纷繁多样的方式深刻影响了被征服的文化,并将自身融入其中,但我们尚未充分认识这一点。例如,无数蒙古妇女被许配给欧亚各地的地方精英,甚至还远嫁到马穆鲁克埃及(Mamluk Egypt),展现出蒙古人的势力和权威,但目前她们的故事还鲜为人知。与此同时,华人也广泛游历了大蒙古国及其域外地区——例如,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述说了景教教士兼外交家拉班·巴·扫马(Rabban Bar Sauma)的生平,他从中都(后来的大都,今日的北京)出发穿行了整个帝国,并在法国的大西洋沿岸为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King Edward I)举行了弥撒,其后定居于伊儿汗国的巴格达。尽管蒙古人促使人员、物品和知识的流动高度畅通,但他们也逐渐意识到自身权威的局限。1290年左右,世界上最强大的统治者元可汗(khaghan),或汗中之汗忽必烈,欲图征服日本,再通过爪哇控制东南亚。他调遣水陆两军渡海入侵,并进攻太平洋沿岸岛屿,然而这些行动统筹失策,均以失败告终。


自本书英文版于2015年问世以来,我们目睹了蒙古研究领域的长足发展,并感受到了变革的震颤。这些变化为理解和重构大蒙古国的历史引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框架,令人为之振奋。值得注意的是,我们见证了两部多人合撰的巨著问世,书中汇集了世界各地蒙古史学者的数千页研究成果。在这个领域中,《蒙古世界》(The Mongol World,2022)的主编梅天穆(Timothy May)和迈克尔·霍普(Michael Hope),以及《剑桥蒙古帝国史》(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Mongol Empire,2023)的主编彭晓燕(Michal Biran)和金浩东(Hodong Kim)功不可没。这些研究立足于大量的跨学科对话,得益于它们,我们如今才能更加细致地体悟到大蒙古国作为一个世界政体的整体形象。我们开始透过蒙古统治者的视角审视欧亚大陆上的历史复杂性,而非仅从每个被征服地区的艺术家和思想领袖的角度回溯(ex post facto),这些地区在今日已经成为充满自信的民族国家。


The Mongol World, edited by Timothy May and Michael Hope. Routledge, 2022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Mongol Empire, edited by Michal Biran and Hodong Ki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23


当本书首次以英文版问世时,相关书评指出了它在汉学方面的缺陷,也认为它未能充分地将蒙古人作为讨论的核心,而更多聚焦于他们的中国臣属——这可视作本书在蒙古学上的不足之处。前文强调了蒙古研究领域整体转向,这更迫切地要求我们深入探究蒙古人在艺术与文化上的得失,并对其进行批判性评估。我很欣慰,本书的简体中文版能在向新读者传达这种紧迫性上助一臂之力。


艺术史是一门令人振奋的学科,它重构历史的主要依据并非传世文本,这类文本在晚清的考证学家们看来会因流传过程而失真;相反,艺术史是运用视觉艺术和物质文化产品,以视觉和触觉的方式重构历史。这些艺术品好像能通过形式言说,是同期社会和政治状况的代言者。它们是历史的代言者,是历史的见证者。常言道“物品绝不欺人”,但同时,对艺术品的审慎评估和阐释,取决于我们的理解是否精准。书中所选取和刊印的艺术品均附有相应的图像学阐述,如果它们能激发读者的新见解,使其从跨文化的新视角审视元朝,那便成功实现了本书的目标。


因此,这篇面向中国读者的新序言,既温和地强调了一种新兴的批判性全球框架,也是我对读者真诚的推荐,即引导大家如何运用视觉文化的概念来阅读《蒙古世纪》。


马啸鸿

伦敦,2023年6月21日



推荐阅读



大明:明代中国的视觉文化与物质文化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平装,336页,定价:68.00元

ISBN:9787108064080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8月


《大明》是一部具有创新性和可读性的历史读物,通过丰富的图像和实物材料,呈现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明朝。它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讲述帝王的更迭,没有面面俱到介绍明朝的人物和事件,也没有大轮廓地勾勒明朝的兴衰,而是为现代读者进入明代历史提供了一组新颖的切入点:有关动与止的观念,有关文字书写的位置和特色,有关娱乐、暴力和年龄的观念……甚至讨论明代灭亡之后的“明代”,即明代的图像和物品是如何被重新编排、重新想象的。作者通过强调同时期中国与亚洲其他地区的相动往来,挑战了明代中国固步自封、孤立于世界其他文明而存在的观点。


书中运用的插图资料选自世界范围内的公私收藏,既有大量书画、瓷器, 也有兵器、家具、服饰、货币、丝织品、书籍印刷品,用以阐明明代艺术与文化的多样性。作者还广泛考察了现代的影像和创作资源。明代作为中国文化资本的宝库,一再被加以阐发和利用。《大明》为所有中国文化史的研究者、与早期现代世界领域相关的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学者,以及对中国历史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了多种多样富于启发的素材。


本书源于作者柯律格2004年在牛津大学所做的八次“斯莱德美术讲座”。作者的目标是震撼西方的听众,让人们抛掉心中可能有的对明代中国的成见,尤其是那种认为明代中国在本性上静止不动而且尘封闭塞的看法。事实上,明代产生的图像和物品极具多样性和复杂性,包裹在各式话语之中,为后人探究明代的社会生活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可能。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英]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洪再新 校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平装,192页,定价: 49.00元
ISBN: 9787108063731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年1月


晚明时期,品类繁多的“物”在中国文化中扮演了过去所不曾享有的重要角色,关于物的分类、使用、品评,以及对它们所感到的不安或褒贬,成为晚明士人关注的话题。


牛津大学教授柯律格的名著《长物》,以明代文震亨著《长物志》一书为例,从物品视角切入艺术史,同时也跨越学科界限,参照社会文化理论,讨论明代的“多余之物”——绘画、书法、青铜器、瓷器、玉雕以及其他明代士绅精英所拥有的文玩用品,考察它们如何被鉴赏、使用,如何成为被消费的商品,以怎样的方式流通、被接受,以及在明代社会生活中的意涵,是一部有关晚明文化的经典著作。

高居翰“中国古代晚期绘画史”(五种)


隔江山色:元代绘画(1279 —1368)

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1368 — 1580)

山外山:晚明绘画(1570 — 1644)

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

致用与娱情:大清盛世的世俗绘画


精装彩印

总定价:650.00元

可单册购买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9月


针对宋代以后中国绘画发展停滞说,高居翰开启了他的晚期绘画史写作计划。三联版“中国古代晚期绘画史”(元、明、清)所呈现的,是他将中国绘画视为一个有机体而作的宏观式思考。在近四十年的研求体察中,高居翰凭借自身独特的阅画经验与极富才情的历史洞察力,孜孜不倦地探索晚期绘画史的本质性问题,以令人尊敬的雄心抱负与坚实努力,达至海外绘画史研究的高峰。几番理论思潮后,让我们重温高居翰的耕耘与贡献。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 著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精装, 306页,定价:128元

ISBN:9787108073037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2年7月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汇集了尹吉男关于顾恺之、董源、谢环及《杏园雅集图》等美术史上重要画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以及此前积累的多篇中国书画鉴定学研读札记,几乎每篇都引起相当的反响,并形成了某种写作范式。作者追问明清鉴定家的晋唐画概念、关于风格的类型标尺等问题,从图像的视角观照历史,引领艺术理论和文化研究的新趋势。在中国绘画传统的风格研究与主题研究之外,讨论了图像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并由此带出了他对中国古代图像史的总体思考,即要“超越审美”“超越真伪”,尊重“物”的独特性,并且努力思考“物”的意义,别具方法论创见。




黄泉下的美术

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巫鸿 著

施杰 译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精装,270页,定价:75.00元

ISBN:9787108052988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年1月


墓葬文化在古代东亚,特别是古代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持续发展的历史,在世界上可以说是独一无二。在它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墓葬传统不但锻造出了一套独特的视觉语汇和形象思维方式,同时也发展出一套与本土宗教、伦理,特别是和中国人生死观和孝道思想息息相关的概念系统。墓葬艺术还没有像书画、青铜、陶瓷或佛教美术那样在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和教学中形成一个“专门领域”或“亚学科”,发展出处理和理解考古材料的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


本书的目的不是根据年代顺序呈现出中国墓葬艺术的发展史,也不是要对目前中国版图内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类型以及地域性丧葬实践进行全面综述,而是描述和分析不同时代和地区的许多个案。这些案例一方面意在表现中国墓葬艺术的无比漫长和惊人丰富的内涵——这其实是中国艺术中最为漫长和持久的一个艺术传统,同时也将回答:是什么因素界定了我们称为“中国墓葬”的艺术和建筑传统?


“开放的艺术史”丛书



【丛书书目】


蒙古世纪:元代中国的视觉文化(1271—1368)

[英]马啸鸿 著

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

薛龙春 著

以王羲之的名义 : 《集王圣教序碑》的经典化之路

罗丰 著

神话与仪式:破解古代于阗氍毹上的文明密码  

段晴 著

知识生成的图像史 

尹吉男 著

中国绘画中的“女性空间”

[美] 巫鸿 著

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  

[美] 巫鸿 著  柳扬 岑河 译

礼仪中的美术:巫鸿中国古代美术史文编  

[美] 巫鸿 著  郑岩 王睿 编  郑岩 等译

时空中的美术:巫鸿古代美术史文编二集  

[美] 巫鸿 著  梅玫 肖铁 施杰 译

黄泉下的美术:宏观中国古代墓葬  

[美] 巫鸿 著  施杰 译

美术史十议  

[美] 巫鸿 著

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德] 雷德侯 著  张总 等译  党晟 校 

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  

[美] 白谦慎 著

另一种古史:青铜器纹饰、图形文字与图像铭文的解读  

[美] 杨晓能 著  唐际根 孙亚冰 译

石涛:清初中国的绘画与现代性  

[美] 乔迅 著  邱士华 刘宇珍 等译

祖先与永恒:杰西卡·罗森中国考古艺术文集 

[英] 杰西卡·罗森 著  邓菲 等译

道德镜鉴:中国叙述性图画与儒家意识形态  

[美] 孟久丽 著  何前 译

山水之境:中国文化中的风景园林  

吴欣 主编  柯律格 包华石 汪悦进 等著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  

[英] 柯律格 著  刘宇珍 邱士华 胡隽 译

长物:早期现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社会状况  

[英] 柯律格 著  高昕丹 陈恒 译

大明:明代中国的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  

[英] 柯律格 著  黄小峰 译

从风格到画意:反思中国美术史  

石守谦 著

移动的桃花源:东亚世界中的山水画  

石守谦 著

行到水穷处:班宗华画史论集 

[美] 班宗华 著  白谦慎 编  刘晞仪 等译


......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三联学术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