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台湾人是怎么过年的?

台湾情怀的处方签 互联杂谈20 2023-04-16



每年春节前夕都会有大陆朋友问我:「你们台湾那边过年是怎么过的呢?过年气氛浓不浓?


作为一个台北土著,也曾经有过一次在姐们家(湖北孝感)过春节的经历,整体来说,感觉台湾的年味和讲究的细节还是要浓重许多。


台湾虽然是以闽南人占大多数,但1949年前后移入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大陆人(台湾叫他们外省人),外省人的加入让台湾成为一个文化的大融炉,不但保有传统中国的特色也有在地独有的节庆习俗,也因为许多不同文化的洗礼衍伸出一些新兴的过年方式,使得岛内民众过的农历年,成为中华民族过年习俗的缩影。


台湾各地均有年货大街,其中规模最大的如台北市迪化街、台中继光街建国市场、高雄三凤中街等。都会在过年前夕供应各种南北货供民众采购。


台北市迪化街办年货


这些年节物品包括糕饼甜点、粿类、腌制肉品、水果、花卉等,且每一种物品都具有象征义。



过年的习俗


过年前夕必须大扫除,大扫除完成之后,就要开始做年粿(台湾人的年糕),而且一定要在农历二十八之前做好。台湾年粿主要有四种:「甜粿」、「发粿」(发糕)、「菜包」和「咸粿」(萝卜糕)等。


台湾人有一首民谣说出年粿带来的好处「甜粿过年,发粿发钱;菜包包金,萝卜粿吃点心。」

 

台湾过年必吃甜食




红龟粿

红龟粿的红色象征吉祥,龟甲象征长寿。过年吃了红龟粿象征开运延寿




发糕

取「发」的谐音,意味发财高升。同时以发糕的裂缝愈开,象征来年的财富愈多





汤圆

代表团圆、事事圆满之意。




年糕


「糕」与「高」同音,过年吃年糕象征「五谷丰收」,吃年糕也有「年年高升」、「步步高升」的意思。


台湾年俗除夕中午要祭拜「地基主」,所谓地基主是指房屋、土地原来的主人,汉人自唐山过台湾,占据平埔族人的土地田园,且在居住之前住宅土地或曾隶属不同主人,因此必需对原来拥有土地、房舍的先人表示感恩。



拜地基主与一般祭祀不同,是在后门由外往内拜,且一年四节(端午、中秋、冬至、过年)都要拜地基主,这也是台湾特殊的习俗。


除夕当天家家户户也要换贴新春联。台湾的春联可分门联、词句、吉祥字三种,门联是民间文学的代表,内容文辞均按照平仄、对仗,内容皆为吉祥辞句。


除了门联之外,家中各处也会贴上祈福的吉祥文字,例如鸡鸭牛舍贴「六畜兴旺」、钱柜、保险箱、收款机上贴「招财进宝」、车辆船只则贴「开车大吉」或「一帆风顺」,米缸、冰箱贴「满」字;还有倒贴方形「春」、「福」字,象征春到福到。此外不同行业也书写不同词句。


泉州移民地区(台湾沿海地区)则有贴门签(门钱)之俗,以五张花边剪纸贴在门楣上,称为「五福纸」象征「五福临门」。


除夕下午   辞年

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有感恩及全家团圆的重要意义。

 

当天下午,家家户户都要辞年,辞年时要在供桌上摆设五牲及各种年粿供奉诸神,然后祭拜祖先,以感谢这一年来诸神及祖先的保佑,并祈求来年平安。

 

 除夕晚上   年夜饭

除夕晚上,中国人会全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

 

围炉时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开动,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圆饭的家人摆碗筷,以表示全家团圆。


在人际关系疏离的现代社会中,象征团圆的年夜饭 尤为重要。年夜饭要吃得愈久愈好,每样菜都要尝一尝。


在吃年夜饭时也有一定的禁忌,例如吃长年菜不宜横吃,应从头吃到尾,代表向父母祝寿之意。所有青菜多半是自然煮食,不切不剁,表示吉祥。

台湾过年一定要吃的菜


长年菜( 芥 菜 )


長年菜就是芥菜,為傳統年菜裡一定有的,長輩常叮嚀要一根吃到尾不可咬斷,以取「長命百歲」之意。  


萝卜


闽南语念做「菜头」,「菜头」表示好彩头。


全鸡


吃全雞象征全家福(閩南語:「鸡」与「家」谐音)


全鱼


代表年年有余

水饺


因为父亲是河北人的关系,所以我家延续了北方的习惯。除夕一过,到了午夜12点就要吃饺子。吃了饺子代表招财进宝之意,有些台灣眷村出来的外省人还会将钱币包入饺子内,吃到包了钱币的饺子,就表示新的一年将会发大财。


狮子头


狮子头以往又称四喜丸子,象征福、禄、寿、喜,有祈求「「长寿」、「好运」的意涵。


除夕守岁也是除夕的最后大戏,通常由围炉、分压岁钱开始,全家一起来围炉夜话,直到天明。台湾人认为守岁可以让父母长寿,所以又称为「长寿夜」。


 午夜一过,在比较乡下的地方,街头巷尾都开始燃放鞭炮除旧,但到大年初一,却又有不少禁忌。



正月初一     拜祖先



一大早在家祭祖,而街上也处处可见拜年的人群,舞龙舞狮等民俗活动更增添新春的热闹气息。



正月初二   回娘家




初二是出嫁女儿回娘家的日子而且不能空手,必须要准备一些礼物。中国传统传说古代每个年都有「年兽」会出来吃人,因此嫁出去的女儿或孙女,每到农历正月初二都要回娘家探望双亲是否平安,所以嫁出去的女儿或孙女正月初二要回娘家,除了探亲祭祖外,并要准备供品与金纸来祭拜祖先,祈求全家平安顺利。




正月初三 睡到饱



初三是赤狗日,不宜外出,因此在家早早上床休息睡到饱,连老鼠也选择这天娶新娘。



正月初四   是「接神」的日子




初四为诸神返回人间的日子,俗语说:「送神早,接神迟」所以送神一般在大清早,接神则在下午四点之后,家家户户都要供奉牲礼、水果、酒菜,并且焚香、点烛、烧金,以及燃放炮竹表示恭迎,同时要烧全副武装的「神马」、「甲马」、「天兵」,以迎接诸神下凡。

 


正月初五   迎财神(开张大吉)



大年初一的热闹气氛到初五告一段落,俗称「初五隔开」。到了这一天,供奉在厅堂神桌上的春饭、甜粿、年柑、甜料等物品要收起来了。(代表「新正」已结束,这天也是五路财神生日,故商家都在此日「开市」。)



工厂陆续开工,商店也正式「开张大吉」,大放鞭炮,拜神宴客各行各业开始恢复正常生活。但是热闹滚滚的新年气氛一直要延续至元宵节才会渐渐冷却。


 

》》》》》》》》》》》》》》》》


看完之后,是否觉得台湾的年味更浓一些呢?

往年没有疫情的时候,很多大陆游客很喜欢来台湾过年,感受浓浓的过年气氛。


因为他们在台湾感受到的就是真正的传统中华文化,有别于大陆的过年气氛。去迪化街买年货、吃台湾年夜饭,一家人包整栋民宿过春节或和台湾朋友一起过春节,还可『小赌』几把,碰碰运气!

 

有些來過台湾过年的大陆朋友和我说:在台湾过年,最吸引人的是这里保存下来的传统文化习俗,再加上大稻埕的年货大街、龙山寺的新年祈福,还有很多地方都有迎接新年曙光活动,都让人对他们充满很大的吸引力。



 春节来台湾可以「看到一张张温暖热情的笑脸,听到一句句温馨的问候」这些都是他们喜欢到台湾过年的原因。

 

疫情过后,也欢迎大家来台湾过年,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过年气氛。




相关文章

关注

互联杂谈多次被消失,防失莲,点此加小编个人微信,朋友圈更精彩!

点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互联杂谈精选文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